一種冷爐制粉熱風加熱系統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火力發電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冷爐制粉熱風加熱系統。
【背景技術】
[0002]燃煤水分大的鍋爐如褐煤機組,在冷爐啟動時,采用節油技術進行點火必然涉及到冷爐制粉,及如何解決冷爐制粉的熱風來源。目前采用的方案多數為鄰爐熱風加熱、電加熱,或小油槍在熱風道直接混合加熱,及采用小油槍在熱風道直接混合加熱再帶有暖風器加熱。
[0003]其中,電加熱造價高昂,鄰爐熱風的系統較為復雜,使用的條件是存在鄰爐熱風,而很多情況是沒有鄰爐,或者有鄰爐但不具備條件提供合格的熱風。
[0004]其次,小油槍在熱風道直接混合加熱,及采用小油槍在熱風道直接混合加熱再帶有暖風器加熱,這兩種模式都是存在小油槍直接在熱風道里燃燒加熱,這種加熱效率最高,但是小油槍燃燒會降低熱風道內的氧氣含量,間接的降低了熱風的助燃能力。
【實用新型內容】
[0005]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種冷爐制粉熱風加熱系統,采用油槍燃燒產生的熱煙氣加熱熱風,煙氣與熱風隔離,通過管式換熱進行加熱熱風,熱風被加熱后熱風中的氧氣含量沒有降低,助燃能力強,熱風品質穩定,會極大提高油技術點火的系統安全性。具有較高的安全性、穩定性及可靠性。
[0006]為達此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0007]—種冷爐制粉熱風加熱系統,包括:與第一磨煤機相連通的加熱單元,所述加熱單元包括隔離氣氣換熱器和油槍燃燒室,所述隔離氣氣換熱器內設置有熱風通道和換熱通道,所述換熱通道上連接有油槍燃燒室,所述油槍燃燒室內的熱煙在換熱通道流通并在隔離氣氣換熱器內與熱風通道內的初始進風進行熱交換。
[0008]其中,所述熱風通道與第二磨煤機相連通,且所述第二磨煤機與所述第一磨煤機相鄰。
[0009]其中,所述熱風通道上還設置有熱風隔絕風門和調節風門,所述熱風隔絕風門和調節風門分別沿熱風通道的流通方向設置在于隔離氣氣換熱器的兩側。
[0010]其中,所述熱風通道上還設置有至少一個溫度表,所述溫度表設置在調節風門和隔離氣氣換熱器之間。
[0011]其中,至少一個溫度表還設置在熱風隔絕風門和隔離氣氣換熱器之間。
[0012]其中,所述換熱通道上還設置有風機,所述油槍燃燒室位于隔離氣氣換熱器和風機之間。
[0013]其中,所述換熱通道還設置有熱煙隔絕風門,所述隔離氣氣換熱器位于油槍燃燒室和熱煙隔絕風門之間。
[0014]其中,所述熱風通道和換熱通道均連通爐前熱一次風母管,且自爐前熱一次風母管進風。
[0015]其中,所述熱風通道與第二磨煤機的冷風道連通,且熱風通道內經過熱交換的熱煙與冷風道內氣體混合后進入第二磨煤機爐膛,用于解決經過熱交換的熱煙排放問題。
[0016]有益效果:采用油槍熱煙氣與熱風隔離,通過管式換熱進行加熱熱風,熱風被加熱后熱風中的氧氣含量沒有降低,助燃能力強,熱風品質穩定,會極大提高油技術點火的系統安全性;廢煙通過其他風道打入鍋爐爐膛,解決廢煙氣安全排放及解決了管路布置問題。
【附圖說明】
[0017]圖1是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I提供的冷爐制粉熱風加熱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0018]圖中:
[0019]1、隔離氣氣換熱器;2、熱風隔絕風門;3、調節風門;4、風機;5、油槍燃燒室;6、熱煙隔絕風門;7、通爐前熱一次風母管;8、第一磨煤機;9、第二磨煤機;10、溫度表。
【具體實施方式】
[0020]下面結合附圖并通過【具體實施方式】來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
[0021]實施例1
[0022]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冷爐制粉熱風加熱系統,包括:與第一磨煤機8相連通的加熱單元,所述加熱單元通過管式換熱進行熱交換,管式熱交換,可以較好的保持熱風通道內的熱風的氧氣比例,提尚其助燃能力,熱風品質穩定,會極大提尚油技術點火的系統安全性。
[0023]所述加熱單元包括隔離氣氣換熱器I和油槍燃燒室5,所述隔離氣氣換熱器I內設置有熱風通道和換熱通道,所述換熱通道上連接有油槍燃燒室5,所述油槍燃燒室5內的熱煙在換熱通道流通并在隔離氣氣換熱器I內與熱風通道內的初始進風進行熱交換。
[0024]進一步的,所述換熱通道在隔離氣氣換熱器I內部呈彎曲結構,以便于換熱通道內的熱煙與熱風通道內的初始進風進行充分的熱交換,優選的,所述換熱通道在隔離氣氣換熱器I內部呈S型結構或鋸齒型結構。
[0025]作為本技術方案的優選方案之一,所述熱風通道上還設置有熱風隔絕風門2和調節風門3,所述熱風隔絕風門2和調節風門3分別沿熱風通道的流通方向設置于隔離氣氣換熱器I的兩側。所述熱風隔絕風門2用于調節熱風通道內的氣體進入速率,獲得更好的熱交換效果;所述調節風門3用于控制換熱后的熱風進入第一磨煤機8的速率,保持第一磨煤機8內熱風品質穩定,極大提高節油點火技術的點火能力。
[0026]作為本技術方案的優選方案之一,所述熱風通道上還設置有至少一個溫度表10,所述溫度表10設置在調節風門3和隔離氣氣換熱器I之間。所述溫度表10的設置可以更好的監控熱交換之后的熱風通道內熱風的溫度,通過控制使得熱風的溫度更為恒定,有利于第一磨煤機8的良好運行。
[0027]進一步的,所述熱風隔絕風門2和隔離氣氣換熱器I之間還設置有至少一個溫度表10。所述熱風隔絕風門2和隔離氣氣換熱器I之間設置的溫度表10,可以隨時監控熱風通道內初始進風的溫度,并結合油槍燃燒室5的工作效率及時調整調節風門3,保持熱風的穩定性。
[0028]作為本技術方案的優選方案之一,所述換熱通道上還設置有風機4,所述油槍燃燒室5位于隔離氣氣換熱器I和風機4之間。所述風機4的設置可以通過加快進入油槍燃燒室5內的空氣的速度,增大熱煙的產生,從而提高隔離氣氣換熱器I的換熱效率。
[0029]作為本技術方案的優選方案之一,所述換熱通道還設置有熱煙隔絕風門6,所述隔離氣氣換熱器I位于油槍燃燒室5和熱煙隔絕風門6之間。所述熱煙隔絕風門6用于本系統停運時與原系統的安全隔離。
[0030]作為本技術方案的優選方案之一,所述熱風通道和換熱通道均連通爐前熱一次風母管7,且自爐前熱一次風母管7進風。
[0031]作為本技術方案的優選方案之一,所述熱風通道與第二磨煤機9相連通,且所述第二磨煤機9與所述第一磨煤機8相鄰。所述熱風通道與第二磨煤機9的冷風道連通,且熱風通道內經過熱交換的熱煙與冷風道內氣體混合后進入第二磨煤機爐膛。解決廢煙氣安全排放問題,同時減少了對于廢煙氣處理而另外布置管路所造成的空間和成本的占用,降低了設備成本,提高了空間使用率。
[0032]具體實施時,也可通過單獨設置管道將換熱后的煙氣引至爐膛或者其他排放處。
[0033]綜上所述,采用油槍熱煙氣與熱風隔離,通過管式換熱進行加熱熱風,熱風被加熱后熱風中的氧氣含量沒有降低,助燃能力強,熱風品質穩定,會極大提高節油點火技術的點火能力;廢煙通過其他風道打入鍋爐爐膛,解決廢煙氣安全排放及解決了管路布置問題。
[0034]以上結合具體實施例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原理。這些描述只是為了解釋本實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釋為對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的限制。基于此處的解釋,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不需要付出創造性的勞動即可聯想到本實用新型的其它【具體實施方式】,這些方式都將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主權項】
1.一種冷爐制粉熱風加熱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與第一磨煤機(8)相連通的加熱單元,所述加熱單元包括隔離氣氣換熱器(I)和油槍燃燒室(5),所述隔離氣氣換熱器(I)內設置有熱風通道和換熱通道,所述換熱通道上連接有油槍燃燒室(5),所述油槍燃燒室(5)內的熱煙在換熱通道流通并在隔離氣氣換熱器(I)內與熱風通道內的初始進風進行熱交換。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冷爐制粉熱風加熱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熱風通道與第二磨煤機(9)相連通,且所述第二磨煤機(9)與所述第一磨煤機(8)相鄰。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冷爐制粉熱風加熱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熱風通道上還設置有熱風隔絕風門(2)和調節風門(3),所述熱風隔絕風門(2)和調節風門(3)分別沿熱風通道的流通方向設置于隔離氣氣換熱器(I)的兩側。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冷爐制粉熱風加熱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熱風通道上還設置有至少一個溫度表(10),所述溫度表(10)設置在調節風門(3)和隔離氣氣換熱器(I)之間。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冷爐制粉熱風加熱系統,其特征在于,至少一個溫度表(10)還設置在熱風隔絕風門(2)和隔離氣氣換熱器(I)之間。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冷爐制粉熱風加熱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換熱通道上還設置有風機(4),所述油槍燃燒室(5)位于隔離氣氣換熱器(I)和風機(4)之間。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冷爐制粉熱風加熱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換熱通道還設置有熱煙隔絕風門(6),所述隔離氣氣換熱器(I)位于油槍燃燒室(5)和熱煙隔絕風門(6)之間。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冷爐制粉熱風加熱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熱風通道和換熱通道均連通爐前熱一次風母管(7),且自爐前熱一次風母管(7)進風。9.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冷爐制粉熱風加熱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熱風通道與第二磨煤機(9)的冷風道連通,且熱風通道內經過熱交換的熱煙與冷風道內氣體混合后進入第二磨煤機爐膛,用于解決經過熱交換的熱煙排放問題。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火力發電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冷爐制粉熱風加熱系統,包括:與第一磨煤機相連通的加熱單元,所述加熱單元包括隔離氣氣換熱器和油槍燃燒室,所述隔離氣氣換熱器內設置有熱風通道和換熱通道,所述換熱通道上連接有油槍燃燒室,所述油槍燃燒室內的熱煙在換熱通道流通并在隔離氣氣換熱器內與熱風通道內的初始進風進行熱交換。采用油槍熱煙氣與熱風隔離,通過管式換熱進行加熱熱風,熱風被加熱后熱風中的氧氣含量沒有降低,助燃能力強,熱風品質穩定,會極大提高節油油點火技術的系統安全性。具有較高的安全性、穩定性及可靠性。
【IPC分類】B02C23/00, F24H3/08
【公開號】CN205279435
【申請號】CN201521030946
【發明人】宋林波, 龔澤儒, 鄭艷麗, 李冬, 雷剛, 鄒鵬, 楊金杰, 滕明橋, 劉廣義, 朱長春, 朱新龍
【申請人】煙臺龍源電力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6年6月1日
【申請日】2015年12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