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組合式空調風柜的防冷橋面板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空調設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組合式空調風柜的防冷橋面板。
【背景技術】
[0002]在暖通空調領域中,傳統組合式空調風柜的面板主要包括金屬外板和金屬內板,其通常采用內外金屬板折彎成型后直接連接,內腔填充聚氨脂發泡的方法制成。由于空調風柜的內部應該與外部環境形成隔熱效果,但上述內、外金屬板貼合處易構成冷橋,造成能量外泄,在夏季時,由于環境工況比較惡劣會導致在空調風柜的外表面面板處形成冷凝水滴,嚴重時會釀成事故。
[0003]為了克服上述存在的問題,現有技術中有人指出了通過打釘連接外板和內板,如附圖1所示,即在內板Ia和外板2a之間通過螺釘3a實現連接,但此方式安裝不方便,雖然內板Ia和外板2a之間沒有直接接觸連接,但內板Ia的熱量會通過螺釘3a傳至外板2a而產生冷橋現象,使冷橋問題不能徹底解決,導致空調風柜的防冷性能降低,而且打釘固定時會因操作不到位使發泡后內板Ia和外板2a的連接處產生變形,易出現漏風現象。
[0004]因此,一種安裝方便且防冷效果可靠的組合式空調風柜的防冷面板是發明人所關注的重點。
【實用新型內容】
[0005]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為了解決以上的不足,提供了一種組合式空調風柜的防冷橋面板,該面板安裝方便且能夠解決傳統空調風柜面板出現的冷橋現象。
[0006]為了實現本實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組合式空調風柜的防冷橋面板,包括相對設置的內板和外板,內板和外板之間填充有聚酯胺發泡材料;所述內板和外板的一側設有相對的彎折邊,內板和外板的彎折邊之間設有防冷橋連接件,防冷橋連接件上對應內板和外板彎折邊的兩側設有卡槽,所述彎折邊插接入卡槽內。
[0007]所述內板和外板之間夾設的聚酯氨發泡材料具有密度高、低導熱的優點,其增強內板與外板的強度,避免了內板和外板的冷熱傳遞。
[0008]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0009]本實用新型通過在內板和外板之間設置熱導率低的防冷橋連接件,通過防冷橋連接件使內板和外板之間形成斷橋,阻止了內板和外板之間的熱傳遞,且面板內的空間被發泡的聚氨酯絕熱材料隔斷,防止能量外泄,使得本實用新型在使用過程中達到防冷橋的目的;夏季防止冷凝水滴的產生,避免意外事故的發生;
[0010]本實用新型安裝簡單快捷,只需將內板和外板彎折邊的端部分別對準防冷橋連接件的卡槽中插入即可,節省了安裝時間且結構非常緊湊,當在內外板和防冷橋連接件形成的腔體內注入聚氨酯發泡隔熱材料時,聚氨酯發泡膨脹后能使內外板分別與防冷橋連接件牢固結合在一起,防冷橋連接件的卡槽會隨著發泡材料的膨脹越收越緊密,從而使本實用新型防冷橋面板的氣密性大大增強,漏風率減小;
[0011]而且傳統打釘固定方式中內板和外板至少需彎折兩次,而本實用新型中插接方式使得內板和外板只需彎折一次即可,對于同樣成型尺寸的面板,其開料尺寸大大減少。
[0012]優選的,所述防冷橋連接件為PVC塑鋼型材。PVC材料具有導熱率低的優點,其能夠有力避免冷橋現象的出現。
[0013]優選的,所述內板和外板的彎折邊在垂直于面板的方向上相互錯位。
[0014]優選的,所述防冷橋連接件為四邊形結構,四邊形結構垂直于面板的兩側壁沿相反方向延伸形成為對應所述彎折邊的防冷橋臂,所述卡槽設于防冷橋臂的端部。
[0015]四邊形結構能夠更合理、緊湊的與組合式空調風柜的各部件進行銜接,使整個空調風柜的安裝布局更加合理。
[0016]優選的,所述卡槽的中軸線與防冷橋臂的中軸線重合。如此使內外板和防冷橋臂的連接處以及整柜的穩定性更好。
[0017]優選的,所述卡槽的深度與所述內板或外板的彎折邊的長度相匹配。在安裝時,彎折邊全部卡入卡槽內部,進一步提高了整機連接的穩定性。
[0018]優選的,所述彎折邊由內板或外板的一側彎折一次成型。
[0019]優選的,所述卡槽的寬度與所述內板和外板的厚度相匹配。
【附圖說明】
[0020]圖1是現有空調風柜的防冷橋面板的結構示意圖;
[0021]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組合式空調風柜的防冷橋面板的結構示意圖;
[0022]圖3是本實用新型中的防冷橋連接件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3]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做進一步說明:
[0024]參照附圖2至附圖3所示,一種組合式空調風柜的防冷橋面板,包括內板I和外板2,所述內板I和外板2相對設置,本實施例中內板I和外板2均進行一次彎折,即內板I和外板2的一側設有相對的彎折邊,內板I和外板2整體呈“L”型。內板I和外板2的彎折邊在垂直于面板的方向上相互錯位。還包括設于內板I和外板2的彎折邊之間的防冷橋連接件3,防冷橋連接件3上對應內板I和外板2彎折邊的兩側設有卡槽,所述彎折邊插接入卡槽內。
[0025]本實施例中防冷橋連接件3為PVC塑鋼型材,PVC材料具有導熱率低的優點,其能夠有力避免冷橋現象的出現。所述防冷橋連接件為四邊形結構,四邊形結構的外側壁31向下延伸形成為第一防冷橋臂,所述第一防冷橋臂的下端口處設有開口,所述開口向第一防冷橋臂內部延伸形成為第--^槽31a,所述第--^槽31a的中軸線與第一防冷橋臂的中軸線重合。四邊形結構的內側壁32向上延伸形成為第二防冷橋臂,所述第二防冷橋臂的上端口處設有開口,所述開口向第二防冷橋臂內部延伸形成為第二卡槽32a,所述第二卡槽32a的中軸線與第二防冷橋臂的中軸線重合。四邊形結構能夠更合理、緊湊的與組合式空調風柜的各部件進行銜接,使整個空調風柜的安裝布局更加合理。
[0026]所述彎折邊由內板I或外板2的一側彎折一次成型。所述外板2呈上“L”型,其彎折邊21插接入所述第一卡槽31a內,第一卡槽31a的深度與彎折邊21的長度一致,第一卡槽31a的寬度等于彎折邊21的厚度。所述內板I呈下“L”型,其彎折邊11插接入所述第二卡槽32a內,第二卡槽32a的深度與彎折邊11的長度一致,第二卡槽32a的寬度等于彎折邊11的厚度。
[0027]S卩,內板I和外板2分別通過所述卡槽32a和31a連接在所述防冷橋連接件3的兩端,所述內板1、防冷橋連接件3和外板2連接所形成的腔體內填充有聚酯胺發泡材料4。內板I和外板2之間夾設的聚酯氨發泡材料具有密度高、低導熱的優點,其增強內板I與外板2的強度,避免了內板和外板的冷熱傳遞。防冷橋連接件3使內板I和外板2之間形成斷橋,阻止了內板I和外板2之間的熱傳遞,且面板內的空間被發泡的聚氨酯絕熱材料隔斷,防止能量外泄,使得本實用新型在使用過程中達到防冷橋的目的;夏季防止冷凝水滴的產生,避免意外事故的發生。
[0028]本實用新型安裝簡單快捷,只需將內板I和外板2的彎折邊11和21的端部分別對準防冷橋連接件3的卡槽中插入即可,節省了安裝時間且結構非常緊湊,當在內外板和防冷橋連接件形成的腔體內注入聚氨酯發泡隔熱材料時,發泡材料在腔體內的壓力作用下發生化學反應,聚氨酯發泡膨脹后能使內外板分別與防冷橋連接件牢固結合在一起,防冷橋連接件的卡槽會隨著發泡材料的膨脹越收越緊密,數分鐘后,發泡劑冷卻硬化,內板和外板分別與防冷橋本體牢固連接,形成了一種具有防冷橋功能的面板。該防冷橋面板的氣密性大大增強,漏風率減小。
[0029]而且傳統打釘固定方式中內板和外板至少需彎折兩次,而本實用新型中插接方式使得內板和外板只需彎折一次即可,對于同樣成型尺寸的面板,其開料尺寸大大減少。
[0030]根據上述說明書的揭示和教導,本實用新型所屬領域的技術人員還可以對上述實施方式進行變更和修改。因此,本實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的一些修改和變更也應當落入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內。此外,盡管本說明書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術語,但這些術語只是為了方便說明,并不對本實用新型構成任何限制。
【主權項】
1.一種組合式空調風柜的防冷橋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對設置的內板和外板,內板和外板之間填充有聚酯胺發泡材料;所述內板和外板的一側設有相對的彎折邊,內板和外板的彎折邊之間設有防冷橋連接件,防冷橋連接件上對應內板和外板彎折邊的兩側設有卡槽,所述彎折邊插接入卡槽內。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冷橋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冷橋連接件為PVC塑鋼型材。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冷橋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內板和外板的彎折邊在垂直于面板的方向上相互錯位。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防冷橋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冷橋連接件為四邊形結構,四邊形結構垂直于面板的兩側壁沿相反方向延伸形成為對應所述彎折邊的防冷橋臂,所述卡槽設于防冷橋臂的端部。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防冷橋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的中軸線與防冷橋臂的中軸線重合。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防冷橋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的深度與所述內板或外板的彎折邊的長度相匹配。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冷橋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彎折邊由內板或外板的一側彎折一次成型。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冷橋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的寬度與所述內板和外板的厚度相匹配。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組合式空調風柜的防冷橋面板,包括相對設置的內板和外板,內板和外板之間填充有聚酯胺發泡材料;所述內板和外板的一側設有相對的彎折邊,內板和外板的彎折邊之間設有防冷橋連接件,防冷橋連接件上對應內板和外板彎折邊的兩側設有卡槽,所述彎折邊插接入卡槽內。本實用新型通過熱導率低的防冷橋連接件使內板和外板之間形成斷橋,阻止了內板和外板之間的熱傳遞,且面板內的空間被發泡的聚氨酯絕熱材料隔斷,防止能量外泄,達到防冷橋的目的;且安裝簡單快捷,只需將內板和外板的端部分別對準防冷橋連接件的卡槽中插入即可,節省了安裝時間且結構非常緊湊,氣密性大大增強。
【IPC分類】F24C15-20
【公開號】CN204574172
【申請號】CN201520104963
【發明人】黎國欽, 麥潤潮
【申請人】廣州捷達萊堡通用設備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5年8月19日
【申請日】2015年2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