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翅片間距式板翅式換熱器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變翅片間距式板翅式換熱器。本發明包括入口管與出口管,所述入口管依次連接第一導流片、第一翅片段、混合室一、第二翅片段、混合室二、第三翅片段、第二導流片和出口管,所述第一翅片段、第二翅片段、第三翅片段的長度相同,各個翅片段的翅片之間的間距依次遞減,第一翅片段的翅片間距最大,第三翅片段的翅片間距最小。進入換熱器后的流體在最初的翅片段進行換熱后,換熱效率降低,熱流密度下降。經過中間位置的混合室混合后的流體,再次進入翅片間距較短的翅片段后,換熱效率將顯著提高。
【專利說明】
變翅片間距式板翅式換熱器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換熱器領域,更具體的說,是一種變翅片間距式板翅式換熱器。
【背景技術】
[0002]板翅式換熱器因其傳熱效率高,溫度控制性好,結構緊湊等優點受到關注。同時又因為其重量輕,經濟性好被應用于社會上的各個領域,例如適用于制氧、乙烯和氦液化等深低溫設備,動力裝置等。但板翅式換熱器內部換熱極不均勻,嚴重影響了板翅式換熱器的發展。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是在傳統板翅式換熱器的基礎上進行的技術改進,使板翅式換熱器在換熱時翅片段能充分適應流體溫度的變化。設置翅片間距遞減的三段翅片段,減少由熱流密度降低導致的換熱消弱,加強了換熱。
[0004]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0005]—種變翅片間距式板翅式換熱器,包括入口管與出口管,所述入口管依次連接第一導流片、第一翅片段、混合室一、第二翅片段、混合室二、第三翅片段、第二導流片和出口管,所述第一翅片段、第二翅片段、第三翅片段的長度相同,各個翅片段的翅片之間的間距依次遞減,第一翅片段的翅片間距最大,第三翅片段的翅片間距最小。
[0006]與一般的板翅式換熱器相比,變翅片間距式板翅式換熱器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07]1、本發明在保持所需的板翅式換熱器長度的同時,翅片間距的變化減少了流動阻力,提高了經濟性。
[0008]2、本發明中流體在經過一段換熱過程后,流體熱流密度下降,依次遞減的翅片段間距也是為了適應此工況,換熱效果得到提高。
[0009]本發明為了加強板翅式換熱器換熱效率,減小沿板翅式換熱器內部流體流動方向流體換熱逐漸下降的問題,將板翅式換熱器分隔為適宜的三段,每段之間設置混合室,流體在混合室將進行混合,而后進入下一個翅片段進行換熱。間距變小的翅片段可以更好的發揮翅片段換熱的功效。
【附圖說明】
[0010]圖1所示為本發明變翅片間距式板翅式換熱器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1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發明變翅片間距式板翅式換熱器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0012]本發明變翅片間距式板翅式換熱器,通過在板翅式換熱器的翅片段之間設置混合室,翅片段間距依次減小,可增強該變翅片間距式板翅式換熱器的換熱效率。如圖1所示,包括入口管I與出口管9,所述入口管依次連接第一導流片2、第一翅片段3、混合室一 4、第二翅片段5、混合室二 6、第三翅片段7、第二導流片8和出口管9,所述第一翅片段、第二翅片段、第三翅片段的長度相同,各個翅片段的翅片之間的間距依次遞減,第一翅片段的翅片間距最大,第三翅片段的翅片間距最小。
[0013]流體首先通過入口管I進入導流片2,從而進入第一翅片段3進行換熱。在換熱之后進入混合室一 4進行流體的混合,均勻分配的流體再次進入間距較短的第二翅片段5進行再次的換熱過程。再進入混合室二 6和間距最短的第三翅片段7,最后通過導流片8進入出口管9,完成整個板翅式換熱器的整個換熱過程。在每一翅片段后設置一處混合室,使流體充分的混合后流入下一個翅片段。流體通過三個翅片段及位于其間的混合室,翅片段間距依次變窄,由此來適應降低的流體熱流密度。最后通過導流片流入出口管,結束整個換熱過程。
[0014]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專利的優選應用內容,對于本領域內的相關從業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專利原理的前提下,大家還可以進行相應的補充和修改,但所進行的修改和應用應在本發明專利的保護范圍之內。
【主權項】
1.一種變翅片間距式板翅式換熱器,其特征是,包括入口管與出口管,所述入口管依次連接第一導流片、第一翅片段、混合室一、第二翅片段、混合室二、第三翅片段、第二導流片和出口管,所述第一翅片段、第二翅片段、第三翅片段的長度相同,各個翅片段的翅片之間的間距依次遞減,第一翅片段的翅片間距最大,第三翅片段的翅片間距最小。
【文檔編號】F28D9/00GK106017161SQ201610522780
【公開日】2016年10月12日
【申請日】2016年7月5日
【發明人】張哲 , 郝俊杰, 田津津, 王颯颯
【申請人】天津商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