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空調換熱器送風裝置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空調換熱器送風裝置,包含換熱器(4)、均流組件(2)和送風動力裝置(1),均流組件(2)位于換熱器(4)和送風動力裝置(1)之間;均流組件(2)包含至少一個出風板(8),出風板(8)包含多個均流孔(3),均流孔(3)的面積由所處位置對應的風速決定,對應風速較大位置的所述均流孔(3)的面積小于對應風速較小位置的所述均流孔(3)的面積;從送風動力裝置(1)出來的風,流經均流組件(2),通過出風板(8)的作用,使得出風分布能夠達到整個換熱器(4)的迎風面,通過出風板(8)上均流孔(3)的均流作用,令換熱器(4)迎風面的空氣分配更加均勻,實現換熱器(4)迎風面的均勻送風。
【專利說明】
一種空調換熱器送風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空調領域,尤其是一種空調換熱器送風裝置。
【背景技術】
[0002]目前空調室內機換熱器的迎風面空氣經過離心風扇或者貫流風扇之后直接吹向換熱器,由于離心風扇或者貫流風扇的出風面積限制,會導致在換熱器的迎風面中間風速較大,周側風速較小,風量分配不均勻,影響空調換熱器的換熱效率,從而影響空調整機性會K。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要解決的問題在于提供一種空調換熱器的送風裝置,旨在解決換熱器的迎風面送風不均勻問題。
[0004]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的空調換熱器送風裝置包含送風動力裝置、均流組件和換熱器,均流組件位于送風動力裝置和換熱器之間,均流組件上包含至少一個出風板,出風板上包含多個均流孔,均流孔的面積由其所處位置對應的風速確定,對應風速較大位置的均流孔的面積小于對應風速較小位置的均流孔的面積。
[0005]優選地,換熱器還包含換熱管,均流孔與換熱管的位置相對應。
[0006]優選地,均流組件還包含風道,出風板設置于風道靠近換熱器的一側,并與風道間隔設置。
[0007]優選地,風道為沿出風方向開口面積逐漸增大的弧形風道。
[0008]優選地,均流組件還包含一個進風口,送風動力裝置還包含一個出風口,均流組件的進風口與送風動力裝置的出風口相對應。
[0009]優選地,出風板為一塊或多塊。
[0010]優選地,出風板位于同一個平面上,或出風板沿靠近換熱器方向間隔設置。
[0011]優選地,靠近送風動力裝置一側的出風板上的均流孔的數量小于遠離送風動力裝置一側出風板上的均流孔的數量。
[0012]優選地,靠近送風動力裝置一側的出風板上的均流孔的總面積大于遠離送風動力裝置一側出風板上的均流孔的總面積。
[0013]本發明的空調換熱器送風裝置包含送風動力裝置、均流組件和換熱器,均流組件位于送風動力裝置和換熱器之間,均流組件位于換熱器和送風動力裝置之間,均流組件包含至少一個出風板,至少一個出風板包含多個均流孔,各均流孔的面積與其所處位置對應的風速有關,對應風速較大的均流孔,其面積要小于對應風速較小的均流孔的面積。從送風動力裝置或者換熱器出來的風,流經均流組件,通過出風板的作用,使得出風分布能夠達到整個換熱器的迎風面,通過出風板上均流孔的均流作用,達到換熱器迎風面送風均勻的目的,
【附圖說明】
[0014]此處所說明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發明的進一步理解,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本發明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發明,并不構成對本發明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
[0015]圖1是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空調換熱器送風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16]圖2是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空調換熱器送風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17]附圖標記說明:1、送風動力裝置;2、均流組件;3、均流孔;4、換熱器;5、殼體;6、固定組件;7、風道;8、出風板;9、進風口
【具體實施方式】
[0018]在以下詳細描述中,提出大量特定細節,以便于提供對本發明的透徹理解。但是,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會理解,即使沒有這些特定細節也可實施本發明。在其它情況下,沒有詳細描述眾所周知的方法、過程、組件和電路,以免影響對本發明的理解。
[0019]本發明提供一種空調換熱器送風裝置,用于調節換熱器迎風面的風量。
[0020]參照圖1,圖1為本發明空調換熱器送風裝置第一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在本實施例中,包括殼體5,固定組件6,送風動力裝置I,均流組件2和換熱器4,均流組件2位于送風動力裝置I和換熱器4之間,均流組件2上包含至少一塊出風板8,出風板上8包含多個均流孔3,均流孔3的開孔面積與所處位置對應的風速有關,對應風速較大位置的均流孔3的面積小于對應風速較小位置的均流孔3的面積。
[0021]從送風動力裝置I出來的風,流經均流組件2,經出風板8上均流孔3進行均流后,從均流孔3中流向換熱器,經過出風板8的作用,使得出風分布能夠到達整個換熱器4的迎風面,通過出風板8上均流孔3的均流作用,達到換熱器4迎風面送風均勻的目的。
[0022]出風板8上均流孔3的數量和位置可以根據實際需要進行設置。均流組件上還包含進風口 9,由于遠離進風口9的均流孔3相較于靠近進風口 9的均流孔3對應的風速較小,因此在遠離進風口 9的位置均流孔3的開孔面積大于靠近進風口 9的均流孔3的面積。在本實施例中,進風口 9在軸向位置上距離換熱器4有一定的距離,在徑向位置上位于換熱器4的中間部位。因此在出風板8上靠近上下兩端位置的均流孔3與進風口 9的距離遠于出風板上靠近中間位置的均流孔3與進風口 9之間的距離,因此在本實施例中靠近出風板8上下兩端位置的均流孔3的開孔面積大于靠近出風板8中間位置的均流孔3的面積,從而使得經由各均流孔3吹出的風量更加均勻。
[0023]均流孔3的位置與換熱器4包含的換熱管的位置相對應,這樣從均流孔3出來的風能夠直接吹向換熱管,令空氣直接到達最需要換熱的位置,充分發揮空氣的換熱作用。
[0024]均流組件2包含一個風道7,出風板8位于風道7靠近換熱器4的一側,風道為沿出風方向開口面積逐漸增大的弧形風道。明顯地,風道7可為曲線也可為直線等其他連接形式,風道7與出風板8之間相隔一段距離,保證風道7里的空氣能夠充分接觸出風板8。
[0025]送風動力裝置I包含一個出風口,均流組件2的進風口9的位置和送風動力裝置I的出風口的位置相對應,充分保證從送風動力裝置I出來的風能夠最大化的流進均流組件2中。
[0026]出風板8的形狀和數量可以根據數量進行設置,可以為一塊,且該出風板8與換熱器4適配;出風板8也可以為位于同一平面的多塊,且各塊出風板8的組合與換熱器適配。
[0027]圖2為本發明的第二實施例,第二實施例與第一實施例基本相同,不同之處在于實施例2中的多塊出風板8間隔設置。且靠近所述送風動力裝置I 一側的出風板上的均流孔3數量少于遠離所述送風動力裝置I 一側出風板8上的均流孔3數量。而且靠近所述送風動力裝置I 一側的出風板上的均流孔3的總面積大于遠離所述送風動力裝置I 一側出風板8上的均流孔3的總面積。
[0028]本發明所稱的換熱器4包含了所有的以熱交換為目的的一切“換熱設備”。比如,輻射換熱器、對流換熱器、板式換熱器、針狀換熱器、熱管換熱器、擾流子換熱器、蓄熱式換熱器、氣氣換熱器、氣液換熱器、蒸發器和冷凝器等等。
[0029]本發明所稱的換熱器為室內機的換熱器,也可以是室外機的換熱器,室外機可以是頂出風形式的,也可以是側出風形式的。
[0030]本發明所稱的送風動力裝置I為各種出風設備,例如貫流風扇、離心風扇等。
[0031]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發明的專利范圍,凡是利用本發明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發明的專利保護范圍內。
【主權項】
1.一種空調換熱器送風裝置,其特征在于:包含送風動力裝置(I)、均流組件(2)和換熱器(4),所述均流組件(2)位于所述換熱器(4)和所述送風動力裝置(I)之間,所述均流組件(2)包含至少一塊出風板(8),所述出風板(8)包含多個均流孔(3),所述均流孔(3)的面積由其所處位置對應的風速確定,對應風速較大位置的所述均流孔(3)的面積小于對應風速較小位置的所述均流孔(3)的面積。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空調換熱器送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換熱器(4)包括換熱管,所述均流孔(3)的位置與所述換熱管(4)的位置相對應。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空調換熱器送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均流組件(2)還包含風道(7),所述出風板(8)設置于所述風道(7)靠近換熱器(4)的一側,并與所述風道(7)間隔設置。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空調換熱器送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風道(7)為沿出風方向開口面積逐漸增大的弧形風道。5.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空調換熱器送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均流組件(2)還包含一個進風口(9),所述送風動力裝置(I)包含一個出風口,所述均流組件(2)的進風口(9)與所述送風動力裝置(I)的出風口相對應。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空調換熱器送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風板(8)為一塊或多塊。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空調換熱器送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風板(8)位于同一個平面上,或所述出風板(8)沿靠近換熱器(4)方向間隔設置。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空調換熱器送風裝置,其特征在于:靠近所述送風動力裝置(I)一側的出風板(8)上的均流孔(3)的數量少于遠離所述送風動力裝置(I) 一側出風板(8)上的均流孔(3)的數量。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空調換熱器送風裝置,其特征在于:靠近所述送風動力裝置(I)一側的出風板(8)上的均流孔(3)的總面積大于遠離所述送風動力裝置(I) 一側出風板(8)上的均流孔(3)的總面積。
【文檔編號】F24F13/30GK106016649SQ201610560350
【公開日】2016年10月12日
【申請日】2016年7月15日
【發明人】劉江彬, 宋強, 邵海柱, 李銀銀
【申請人】青島海爾空調電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