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雙向通風口結構及其安裝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雙向通風口結構及其安裝方法,該雙向通風口結構設置于墻壁的通風孔位置,包括:一外罩、一法蘭端蓋、一外管、一內管以及若干緊固組件;其中,所述外罩位于所述墻壁的外側且下部開設有進風口和出風口;所述法蘭端蓋位于所述墻壁的內側且與所述外罩橫向對齊;所述外管貫穿所述通風孔,且兩端分別連接所述外罩和所述法蘭端蓋;所述內管軸向插設于所述外管中,一端連接所述法蘭端蓋、另一端折彎后聯通所述出風口。由于外罩和墻壁之間無需緊固連接,因此,此種結構的雙向通風口結構的安裝過程在室內即可完成,無需施工人員在室外通過螺釘將外罩緊固在墻壁上,因而避免了安全事故的發生。
【專利說明】
一種雙向通風口結構及其安裝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技術領域,具體是涉及一種雙向通風口結構及其安裝方法。
【背景技術】
[0002]空氣凈化器最主要的功能是去除室內空氣中的顆粒物打5?、?110、?12.5等),同時還可以解決由于裝修或者其他原因導致的室內揮發性有機物空氣污染問題,但普通空氣凈化系統智能保證室內空氣循環凈化,容易造成低氧環境,且為了保證凈化效果,還需頻繁更換耗材。針對上述問題,結構新穎的新風空氣凈化器能夠從室外引入新鮮空氣并過濾殺毒,同時還能排出室內污濁空氣,能夠極大地改善室內空氣環境。
[0003]但是,安裝新風空氣凈化器需要在建筑的外墻上開孔作為新風的引入通道和室內空氣的排出口,如中國實用新型專利(CN201935327U)公開了一種雙向通風外氣口,該雙向通風外氣口由雙向通風管、外氣口底殼、排氣口、新風口及外罩構成,雙向通風管設在墻體內,該通風管為圓柱狀結構,雙向通風管等分為上下兩道風道,外氣口底殼設在雙向通風管中上風道的前端,排氣口開設在外氣口底殼的前部,外罩設在雙向通風管中下風道的前端,新風口開設在外罩的下部,與排氣口呈90度設置。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減少了外氣口安裝及管道穿墻的數量,使建筑外立面的美觀得到保證,對建筑的結構破壞較少,并且減少了人力成本及材料的消耗。
[0004]但是,現有的通風口外罩都需要在室外進行安裝固定,對于高層建筑,存在較高的危險系數。
【發明內容】
[0005]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問題,現提供一種雙向通風口結構及其安裝方法,旨在從室內即可完成雙向通風口外罩的安裝,進而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
[0006]具體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雙向通風口結構,設置于墻壁的通風孔位置,具有這樣的特征,包括:一外罩、一法蘭端蓋、一外管、一內管以及若干緊固組件;其中,外罩位于墻壁的外側且下部開設有進風口和出風口;法蘭端蓋位于墻壁的內側且與外罩橫向對齊;外管貫穿通風孔,且兩端分別連接外罩和法蘭端蓋;內管軸向插設于外管中,一端連接法蘭端蓋、另一端折彎后聯通出風口;外罩開設有圓孔,并且,圓孔內設置一連接外管的圓環,圓環與外罩由若干加強筋連接;圓環于內側設置三個夾持內管的耳片,并且,每一耳片和法蘭端蓋分別由一緊固組件連接。
[0007]上述的一種雙向通風口結構,其中,外罩具有中空的罩體和與罩體相匹配的蓋體;述進風口開設于罩體的側壁上,述出風口開設于罩體的側壁底部。
[0008]上述的一種雙向通風口結構,其中,罩體內部于進風口處嵌裝濾網。
[0009]上述的一種雙向通風口結構,其中,罩體呈正多邊形柱體狀。
[0010]上述的一種雙向通風口結構,其中,外管的兩端均開設有定位槽;罩體和法蘭端蓋分別開設與定位槽相匹配的定位筋。
[0011]上述的一種雙向通風口結構,其中,每一耳片均開設一螺紋孔;緊固組件包含一端與螺紋孔旋合的螺桿、與螺桿另一端旋合的螺母。
[0012]上述的一種雙向通風口結構,其中,法蘭端蓋由若干環形陣列分布的螺紋緊固件可拆卸地安裝在墻壁上;法蘭端蓋于每一螺紋緊固件相對齊的位置分別開設一腰形孔。
[0013]上述的一種雙向通風口結構,其中,外管的軸心線和內管的軸心線重合,并且,夕卜管內徑為內管內徑的兩倍。
[0014]一種雙向通風口結構的安裝方法,采用上述的通風口結構,并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在墻壁上鉆通風孔和安裝孔,并在安裝孔內打入膨脹套管;
步驟二、裝配內管和外罩;
步驟三、在室內經通風孔放出牽引繩至室外,在樓下或窗戶處將牽引繩貫穿內管并拴在外罩的出風口,在室內拉牽引繩將外罩拉到墻外通風孔位置;
步驟四、拉緊牽引繩,將內管引入通風孔中,并從室內將螺桿插入通風孔中并與耳片的螺紋孔相旋合;
步驟五、拉緊牽引繩,將室內將外管塞入通風孔中,并將外管的定位槽對準罩體的定位筋;
步驟五、拉緊牽引繩,使得法蘭端蓋的定位筋與外管的定位槽相嵌合,當法蘭端蓋與墻壁相貼合時,用螺母鎖緊螺桿;
步驟六、將法蘭端蓋上的腰形孔對準安裝孔,并由旋入膨脹套管的螺紋緊固件鎖緊在墻壁上。
[0015]上述技術方案的積極效果是:
上述的雙向通風口結構設置于墻壁的通風孔位置,法蘭端蓋和外罩分立于墻壁的兩側且橫向對齊,外罩開設進風口和出風口;貫穿通風孔的外管連接外罩和法蘭端蓋,軸向插設于外管中的內管連接法蘭端蓋和出風口,外罩開設有圓孔,并且,圓孔內設置一連接外管的圓環,圓環與外罩由若干加強筋連接;圓環于內側設置三個夾持內管的耳片,并且,每一耳片和法蘭端蓋分別由一緊固組件連接。即內管和外管之間形成新風通道,內管中為室內空氣排出通道。由于外罩和墻壁之間無需緊固連接,因此,此種雙向通風口結構在室內即可完成安裝,無需施工人員在室外通過螺釘將外罩緊固在墻壁上,因而避免了安全事故的發生。
【附圖說明】
[0016]圖1為本發明的一種雙向通風口結構的實施例的使用狀態圖;
圖2為本發明的一種雙向通風口結構的實施例的安裝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的一種雙向通風口結構的實施例的爆炸圖;
圖4為圖3中字母A對應部分的放大圖;
圖5為本發明的一種雙向通風口結構的實施例中外罩的后視圖;
圖6為本發明的一種雙向通風口結構的實施例中通風孔的開設示意圖;
圖7為本發明的一種雙向通風口結構的實施例中外罩的安裝示意圖;
圖8為圖7中字母B對應部分的放大圖;
圖9為本發明的一種雙向通風口結構的實施例中螺桿的安裝示意圖;
圖10為本發明的一種雙向通風口結構的實施例中外管的安裝示意圖; 圖11為本發明的一種雙向通風口結構的實施例中法蘭端蓋的安裝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7]為了使本發明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以下實施例結合附圖1至附圖11對本發明提供的技術方案作具體闡述,但以下內容不作為本發明的限定。
[0018]圖1為一種雙向通風口結構的實施例的使用狀態圖;圖2為一種雙向通風口結構的實施例的安裝示意圖;圖3為一種雙向通風口結構的實施例的爆炸圖。如圖1至圖3所示,本實施例提供的雙向通風口結構100設置于墻壁200的通風孔201(如圖6所示)位置并和室內的新風空氣凈化器300相連接。該雙向通風口結構100包括:一外罩1、一法蘭端蓋2、一外管
3、一內管4以及若干緊固組件。其中,內管4和外管3之間形成新風通道,內管4中為室內空氣排出通道。即本實施例提供的雙向通風口結構只需在墻壁上開設一個通風孔即可實現新風的導入和室內空氣的排出。
[0019]具體的,外罩I位于墻壁200的外側,且外罩I下部開設有連通新風通道的進風口11和連通室內空氣排出通道的出風口 12。法蘭端蓋2位于墻壁200的內側且與外罩I橫向對齊,外管3貫穿通風孔,且兩端分別連接外罩I和法蘭端蓋2。內管4軸向插設于外管3中,且內管4的一端連接法蘭端蓋2、另一端折彎后聯通出風口 12。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出風口 12還可安裝圖中未顯示的防蟲網。
[0020]圖4為圖3中字母A對應部分的放大圖;如圖3和圖4所示,作為優選的實施方式,夕卜管3的兩端均開設有定位槽31;并且,法蘭端蓋2開設與定位槽31相匹配的定位筋21,
圖5為一種雙向通風口結構的實施例中外罩的后視圖;如圖5所不,夕卜罩I開設有圓孔13,并且,圓孔13內設置嵌裝外管3的圓環14,圓環14與外罩I由若干加強筋15連接。圓環14于內側設置三個夾持內管4的耳片141,并且,每一耳片141和法蘭端蓋2分別由一緊固組件連接。
[0021 ]如圖3所不,作為優選的實施方式,夕卜罩I具有中空的罩體Ia和與罩體Ia相匹配的蓋體Ib;為了防止雨水進入外罩I內部,更為優選的是,柵格狀的進風口 11開設于罩體Ia的側壁上,述出風口 12開設于罩體Ia的側壁底部。罩體Ia開設與定位槽31相匹配的定位筋16(如圖8所示)。
[0022]作為優選的實施方式,罩體Ia內部于進風口11處嵌裝濾網17。
[0023]作為優選的實施方式,罩體Ia呈正多邊形柱體狀,并且,罩體Ia的內接圓直徑大于通風孔的孔徑。更為優選的是,罩體Ia可以是正三棱柱體狀、方柱體狀、正無邊形柱體狀等任意一種。
[0024]如圖3至圖5所示,作為優選的實施方式,每一耳片141均開設一螺紋孔142。緊固組件包含一端與螺紋孔142旋合的螺桿5、與螺桿5另一端旋合的螺母6。
[0025]作為優選的實施方式,法蘭端蓋2由若干環形陣列分布的螺紋緊固件7(如螺釘)可拆卸地安裝在墻壁200上。并且,法蘭端蓋2于每一螺紋緊固件7相對齊的位置分別開設一腰形孔22。
[0026]作為優選的實施方式,外管3的軸心線和內管4的軸心線重合,并且,外管3內徑為內管4內徑的兩倍。從而提高進風效果和出風效果。
[0027]本實施例提供的雙向通風口結構,上述的雙向通風口結構設置于墻壁的通風孔位置,法蘭端蓋和外罩分立于墻壁的兩側且橫向對齊,外罩開設進風口和出風口;貫穿通風孔的外管連接外罩和法蘭端蓋,軸向插設于外管中的內管連接法蘭端蓋和出風口,外罩開設有圓孔,并且,圓孔內設置一連接外管的圓環,圓環與外罩由若干加強筋連接;圓環于內側設置三個夾持內管的耳片,并且,每一耳片和法蘭端蓋分別由一緊固組件連接。即內管和外管之間形成新風通道,內管中為室內空氣排出通道。由于外罩和墻壁之間無需緊固連接,因此,此種雙向通風口結構在室內即可完成安裝,無需施工人員在室外通過螺釘將外罩緊固在墻壁上,因而避免了安全事故的發生。
[0028]另外,本實施例提供的雙向通風口結構具有結構緊湊、穩定性好、強度高的優點。
[0029]圖6為一種雙向通風口結構的實施例中通風孔的開設不意圖;圖7為一種雙向通風口結構的實施例中外罩的安裝示意圖;圖8為圖7中字母B對應部分的放大圖;圖9為一種雙向通風口結構的實施例中螺桿的安裝示意圖;圖10為一種雙向通風口結構的實施例中外管的安裝示意圖;圖11為一種雙向通風口結構的實施例中法蘭端蓋的安裝示意圖,如圖6至圖11所示,本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雙向通風口結構的安裝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在墻壁200上鉆通風孔201和安裝孔202,并在安裝孔內打入膨脹套管(圖中未顯不);
步驟二、裝配內管4和外罩I;
步驟三、在室內經通風孔201放出牽引繩7至室外,在樓下或窗戶處將牽引繩7貫穿內管4并拴在外罩I的出風口 12,在室內拉牽引繩7將外罩I拉到墻外通風孔201位置;
步驟四、拉緊牽引繩7,將內管4引入通風孔201中,并從室內將螺桿5插入通風孔201中并與耳片141的螺紋孔142相旋合;
步驟五、拉緊牽引繩7,將室內將外管3塞入通風孔201中,并將外管3的定位槽31對準罩體Ia的定位筋16;步驟五、拉緊牽引繩7,使得法蘭端蓋2的定位筋21與外管3的定位槽31相嵌合,當法蘭端蓋2與墻壁200相貼合時,用螺母6鎖緊螺桿5;
步驟六、將法蘭端蓋2上的腰形孔22對準安裝孔202,并由旋入膨脹套管的螺紋緊固件7鎖緊在墻壁200上。
[0030]本實施例提供的雙向通風口結構的安裝方法具有簡單、高效、安全的優點。
[0031]以上僅為本發明較佳的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發明的實施方式及保護范圍,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應當能夠意識到凡運用本發明說明書及圖示內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換和顯而易見的變化所得到的方案,均應當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內。
【主權項】
1.一種雙向通風口結構,設置于墻壁的通風孔位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外罩、一法蘭端蓋、一外管、一內管以及若干緊固組件; 其中,所述外罩位于所述墻壁的外側且下部開設有進風口和出風口; 所述法蘭端蓋位于所述墻壁的內側且與所述外罩橫向對齊; 所述外管貫穿所述通風孔,且兩端分別連接所述外罩和所述法蘭端蓋; 所述內管軸向插設于所述外管中,一端連接所述法蘭端蓋、另一端折彎后聯通所述出風口; 所述外罩開設有圓孔,并且,所述圓孔內設置一連接外管的圓環,所述圓環與所述外罩由若干加強筋連接; 所述圓環于內側設置三個夾持所述內管的耳片,并且,每一所述耳片和所述法蘭端蓋分別由一所述緊固組件連接。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向通風口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罩具有中空的罩體和與所述罩體相匹配的蓋體; 所述進風口開設于所述罩體的側壁上,述出風口開設于所述罩體的側壁底部。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雙向通風口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罩體內部于所述進風口處嵌裝濾網。4.根據權利要求3述的雙向通風口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罩體呈正多邊形柱體狀。5.根據權利要求4述的雙向通風口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的兩端均開設有定位槽; 所述罩體和所述法蘭端蓋分別開設與所述定位槽相匹配的定位筋。6.根據權利要求5述的雙向通風口結構,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耳片均開設一螺紋孔; 所述緊固組件包含一端與所述螺紋孔旋合的螺桿、與所述螺桿另一端旋合的螺母。7.根據權利要求6述的雙向通風口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法蘭端蓋由若干環形陣列分布的螺紋緊固件可拆卸地安裝在所述墻壁上; 所述法蘭端蓋于每一所述螺紋緊固件相對齊的位置分別開設一腰形孔。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雙向通風口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的軸心線和所述內管的軸心線重合,并且,所述外管內徑為所述內管內徑的兩倍。9.一種雙向通風口結構的安裝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雙向通風口結構,并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在墻壁上鉆通風孔和安裝孔,并在所述安裝孔內打入膨脹套管; 步驟二、裝配所述內管和所述外罩; 步驟三、在室內經所述通風孔放出牽引繩至室外,在樓下或窗戶處將牽引繩貫穿所述內管并拴在所述外罩的出風口,在室內拉牽引繩將外罩拉到墻外通風孔位置; 步驟四、拉緊牽引繩,將所述內管引入所述通風孔中,并從室內將所述螺桿插入所述通風孔中并與所述耳片的螺紋孔相旋合; 步驟五、拉緊牽引繩,將室內將所述外管塞入所述通風孔中,并將所述外管的定位槽對準所述罩體的定位筋; 步驟五、拉緊牽引繩,使得法蘭端蓋的定位筋與所述外管的定位槽相嵌合,當法蘭端蓋與墻壁相貼合時,用螺母鎖緊所述螺桿; 步驟六、將所述法蘭端蓋上的腰形孔對準所述安裝孔,并由旋入所述膨脹套管的螺紋緊固件鎖緊在所述墻壁上。
【文檔編號】F24F13/02GK106016568SQ201610636352
【公開日】2016年10月12日
【申請日】2016年8月5日
【發明人】李小慧, 張劍敏
【申請人】上海士諾凈化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