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氣調節器的室外機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空氣調節器的室外機,本發明的空氣調節器的室外機包括:外殼,用于形成空氣調節器的室外機的前部面和后部面及前部面和后部面之間的外周面外觀,外殼被隔板劃分為機械室和熱交換空間;送風扇,設置于熱交換空間,用于從軸方向吸入空氣并向圓周方向排出空氣;室外熱交換器,配置于熱交換空間,用于使經由外殼的后部面吸入的空氣和制冷劑進行熱交換;節流孔板部件,以劃分送風扇和室外熱交換器之間的方式配置,用于向送風扇引導經由室外熱交換器的空氣;以及排出格柵,形成有多個排出口,排出格柵形成于外殼的外周面的一部分,外殼的外周面的一部分包括外殼的上部面,排出格柵用于使經過熱交換的空氣向外周面方向排出。
【專利說明】
空氣調節器的室外機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涉及空氣調節器的室外機。
【背景技術】
[0002]空氣調節器為按照用途、目的使室內的空氣處于最佳狀態的家用電器。例如,在夏天,上述空氣調節器使室內處于涼爽的制冷狀態,在冬天,上述空氣調節器使室內處于暖和的制熱狀態,并且,上述空氣調節器調節室內的濕度,并使室內的空氣處于適宜的清凈狀
??τ O
[0003]詳細地,在空氣調機器中,可驅動執行對制冷劑的壓縮過程、冷凝過程、膨脹過程及蒸發過程的冷卻循環,從而可對室內空間進行制冷或制熱。
[0004]根據上述空氣調節器是否分為室內機和室外機,可將上述空氣調節器區分為分別分為室內機和室外機的分離型空氣調節器和將室內機和室外機結合成一個裝置的一體型空氣調節器。室外機包括與外氣進行熱交換的室外熱交換器,室內機包括與室內空氣進行熱交換的室內熱交換器。
[0005]在通過冷卻循環進行制冷的情況下,上述室外熱交換器起到冷凝器的作用,上述室內熱交換器起到蒸發器的作用。相反,在通過冷卻循環進行制熱的情況下,上述室內熱交換器起到冷凝器的作用,上述室外熱交換器起到蒸發器的作用。
[0006]如上所述的空氣調節器的室外機可設置有室外熱交換器、壓縮機及送風扇等多個結構,上述室外熱交換器設置于上述空氣調節器的室外機外殼的內側,使得用于進行熱交換的制冷劑在上述室外熱交換器流動,上述壓縮機用于壓縮制冷劑,上述送風扇用于使空氣強制流動。
[0007]而且,上述室外機的外殼包括:吸入格柵,用于使外部的空氣向上述室外機的內部流入;以及排出格柵,用于使在室外機內部進行熱交換的空氣向外部排出。上述吸入格柵可設置于上述室外機的后部面,上述排出格柵設置于上述室外機的前部面,上述送風扇可配置于上述吸入格柵和排出格柵之間。
[0008]因此,通過驅動上述送風扇,來經由上述吸入格柵吸入的空氣在經由上述室外熱交換器的過程中與制冷劑進行熱交換,經過熱交換的空氣在經由上述送風扇后,經由上述排出格柵向外部排出。
[0009]但是,在具有上述結構的普通室外機中,排出經由室外機的前部面進行熱交換的熱空氣,在室外機配置于行人行走的通道的情況下,存在熱空氣直接吹向行人的問題。
[0010]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日本公開特許2009-63186號中公開了在上述排出格柵上設置有用于向上方引導排出空氣的風向引導件的空氣調節器的室外單元。
[0011]但是,在設置有如上所述的單獨的風向引導件的結構中,在安裝風向引導件的情況下,存在導致增加噪音、制冷效率下降的問題。
[0012]為了解決上述問題,在韓國公開特許第10-1999-009430號中公開了如下空氣調節器的室外機,上述空氣調節器的室外機在內部包括:多葉片式風扇;外罩,用于向上方引導吸入空氣;熱交換器,以包圍上述外罩的方式配置,在上述室外機的前部面和后部面形成吸入格柵,并在上述室外機的上部面形成排出格柵,從而使從上述室外機的前部面和后部面吸入的空氣向上方排出。具有如上所述的結構的室外機可向上方排出排出空氣,使得經過熱交換的空氣向上方排出,從而不會對行人產生影響。
[0013]但是,由于從上述室外機的前部面和后部面吸入空氣,因此在設置多個室外機的情況下,存在當并列配置上述室外機時難以有效配置空間、因熱交換器的形狀和配置結構而導致熱交換效率差的問題。
【發明內容】
[0014]本發明實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向上方排出從室外機的前部面或后部面中的一面吸入的空氣,且提高熱交換效率并減少噪音的空氣調節器的室外機。
[0015]本發明實施例的空氣調節器的室外機包括:外殼,用于形成空氣調節器的室外機的前部面和后部面及上述前部面和后部面之間的外周面外觀,上述外殼被隔板劃分為機械室和熱交換空間;送風扇,設置于上述熱交換空間,用于從軸方向吸入空氣并向圓周方向排出上述空氣;室外熱交換器,以遮蔽上述外殼的開口的后部面的方式配置,用于使經由上述外殼的后部面吸入的空氣和制冷劑進行熱交換;排出格柵,形成有多個排出口,上述排出格柵形成于上述外殼的外周面的一部分,上述外殼的外周面的一部分包括上述外殼的上部面,上述排出格柵用于使經過熱交換的空氣向外周面方向排出;以及節流孔板部件,以劃分上述送風扇和室外熱交換器之間的方式配置,用于向送風扇引導經由上述室外熱交換器的空氣,并向上述排出口引導借助上述送風扇排出的空氣。
[0016]本發明的特征在于,上述排出格柵包括:頂部排出格柵,設置于上述外殼的上部面;以及側部排出格柵,設置于與上述外殼的上部面垂直地相接觸的空氣調節器的室外機的外周面的一側。
[0017]本發明的特征在于,上述頂部排出格柵和側部排出格柵相接觸。
[0018]本發明的特征在于,上述側部排出格柵設置于與上述機械室相向的上述外殼的一側面。
[0019]本發明的特征在于,分別形成于上述頂部排出格柵和側部排出格柵的格柵向相互交叉的方向傾斜。
[0020]本發明的特征在于,上述排出格柵向與上述送風扇的旋轉方向相同的方向傾斜,上述排出格柵還包括等距配置的多個格柵。
[0021]本發明的特征在于,風扇電機固定安裝于前面板,上述風扇電機用于使上述送風扇的旋轉,上述前面板用于形成上述外殼的前部面。
[0022]本發明的特征在于,上述前面板還包括加強部件,上述加強部件以上述風扇電機的安裝位置為基準來配置于上述前面板的左右兩側,上述加強部件從上述前面板的一端橫穿延伸至與上述前面板的一端相向的上述前面板的另一端。
[0023]本發明的特征在于,上述節流孔板部件包括:劃分部,用于劃分上述熱交換空間;流入口,貫通上述劃分部并開口;以及引導部,沿著上述流入口的外周向上述送風扇側延伸。
[0024]本發明的特征在于,上述流入口和上述送風扇的中心從上述熱交換空間的內側朝向上述排出格柵偏心。
[0025]本發明的特征在于,上述劃分部從上述劃分部的邊緣朝向上述流入口呈圓弧狀。
[0026]本發明的特征在于,與上述劃分部相比,上述流入口更接近上述送風扇。
[0027]本發明的特征在于,上述引導部以可插入于開口的內側的方式延伸而成,上述開口形成于上述送風扇的前部面。
[0028]本發明的特征在于,上述引導部在引導空氣流入的內側面和引導空氣排出的外側面具有不同的曲率。
[0029]本發明的特征在于,上述引導部包括:第一引導面,用于形成上述引導部的內周面,以規定的曲率呈圓弧狀;第二引導面,用于形成上述引導部的外周面,具有比上述第一引導面的曲率更小的曲率。
[0030]本發明的特正在于,上述劃分部的外側端配置于上述排出格柵和上述室外熱交換器之間。
[0031]本發明的特征在于,上述節流孔板部件的外側端將上述熱交換空間劃分為空氣流入的區域和排出空氣的區域。
[0032]闡述在以下的附圖和說明之中闡述了一個或多個實施方式。從說明書和附圖及發明要求保護范圍中將容易看出本發明的其他特征。
【附圖說明】
[0033]參照附圖,詳細說明本發明的實施方式,對附圖中的相同的結構要素賦予相同附圖標記。
[0034]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的空氣調節器的室外機的立體圖。
[0035]圖2為圖1的2-2'剖視圖。
[0036]圖3為圖1的3-3'剖視圖。
[0037]圖4為示出上述室外機內部的送風扇和節流孔板的安裝狀態的圖。
[0038]圖5為上述節流孔板的立體圖。
[0039]圖6為圖5的6-6'剖視圖。
[0040]圖7為示出配置多個上述室外機的狀態的圖。
[0041]圖8為比較上述室外機和基于現有技術的具有排出引導件的空氣調節器的室外機的噪音和風量的圖表。
【具體實施方式】
[0042]以下,參照附圖,說明本發明的具體實施例。只是,本發明的思想并不局限于所提供的實施例,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可在相同的思想范圍內容易提出其他實施例。
[0043]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的空氣調節器的室外機的立體圖。圖2為圖1的2-2'剖視圖。而且,圖3為圖1的34剖視圖。
[0044]如圖所示,本發明實施例的空氣調機器的室外機I通過正六面體形狀的外殼形成外觀。而且,上述外殼可包括:底板11,用于形成上述室外機I的底部面;頂蓋14,用于形成上述室外機I的上部面;前面板,用于形成上述室外機I的前部面;以及背板13,用于形成在上述室外機I的后部面和兩側面中的至少一部分。而且,上述前面板12和上述背板13配置于上述底板11和頂板14之間,來形成室外機I的整體外觀形狀。
[0045]此時,上述前面板12可形成上述室外機I的前部面,上述前面板由板狀的金屬原材料形成。而且,在上述前面板12形成電機安裝部121。上述電機安裝部121為用于安裝用于驅動以下將要說明的送風扇222的風扇電機221的部分,上述電機安裝部呈凹陷形狀,從而提供可安裝上述風扇電機221的結構。
[0046]而且,上述前面板12還可包括加強部件123,上述加強部件123用于防止在驅動上述送風扇222時所產生的振動。上述加強部件123可向上下方向延伸,來連接上述前面板12的上端和下端,上述加強部件可呈桿狀或多角形管形狀。而且,上述加強部件123可配置于與上述風扇電機221的安裝位置相鄰的上述前面板12的左右兩側位置。因此,可通過由上述加強部件123支撐上述前面板12來防止在驅動上述風扇電機221時所產生的移動。
[0047]另一方面,上述前面板12可包括可分離的維修板124。上述維修板124可用于開閉以下將要說明的機械室21的一部分區域,上述維修板124形成上述室外機I的前部面的一部分和外周面的一部分。即,可通過分離上述維修板124來接近上述機械室21的內部,并可修配設置于上述機械室21內部的零部件。
[0048]而且,可在上述前面板12所形成的上述室外機I的一側面形成側開口部125,可在上述側開口部125形成側部排出格柵16。上述側部排出格柵16可形成有用于排出在上述室外機I內部進行熱交換的空氣的多個排出口,上述側部排出格柵16可形成于與形成有上述機械室21的上述前面板12的一側面相向的上述前面板12的另一側面。
[0049]上述側部排出格柵16設置于上述室外機I的側面,并位于上述送風扇222的側方。此時,上述側部排出格柵16可形成于從與上述送風扇222的位置相對應的上述室外機I的側面稍微向前方傾斜的位置,上述側部排出格柵16以沿著上下方向長的方式形成,來使向上述送風扇222的圓周方向排出的空氣經由上述側部排出格柵16順暢地排出。
[0050]上述頂蓋14用于形成上述室外機I的上部面,在上述前面板12和背板13相結合的狀態下,上述頂蓋14可收容上述前面板12的上端和背板13的上端。
[0051 ] 而且,在上述頂蓋14形成頂部開口部141。而且,可在上述頂部開口部141設置頂部排出格柵15。上述頂部排出格柵15形成有用于排出在上述室外機I的內部進行熱交換的空氣的多個排出口,上述頂部排出格柵15向上方引導從上述室外機I的內部排出的空氣。
[0052]而且,上述頂部排出格柵15形成于上述頂蓋14的上部面,并位于與上述送風扇222相對應的位置,因此,上述頂部排出格柵15可形成于向上述頂蓋14的前方側傾斜的位置。而且,上述排出格柵15設置于與側部排出格柵16相鄰的上述室外機I上部面的側端。即,上述側部排出格柵16和頂部排出格柵15可呈相連接的形態,可使經由上述送風扇222傳送的空氣經由上述頂部排出格柵15向上方排出。
[0053]另一方面,上述背板13可形成上述室外機I的后部面和上述室外機I的左右側面的一部分。可在形成上述室外機I的后部面的背板13中的至少一部分形成開口,上述背板13可被上述室外熱交換器223遮蔽。
[0054]另一方面,可在上述背板13的開口的后部面還設置多個格子狀的由金屬絲材料形成的格柵,可由上述格柵保護上述室外熱交換器223。當然,如圖2所示,可無需單獨的格柵,直接使上述室外熱交換器223向室外機I的后方露出,來使上述室外熱交換器223形成室外機I的后部面外觀的一部分。
[0055]而且,上述室外機I的內部空間可被隔板20劃分為熱交換空間22和機械室21。可在上述熱交換空間22配置室外熱交換器223和送風扇222等,可在上述機械室21設置構成冷卻循環的壓縮機221和各種閥、控制箱112等。而且,上述室外熱交換器223和壓縮機211可固定安裝于上述底板11。
[0056]上述室外熱交換器223配置于上述底板11的后端,并沿著上述熱交換器22的后端部區域延伸。上述室外熱交換器223由多個電熱片和貫通上述電熱片的制冷管構成,當從后方觀察上述室外熱交換器223時,上述室外熱交換器223可呈四角形。而且,上述室外熱交換器223可形成上述熱交換空間22的一面,上述室外熱交換器223的大小足以遮蔽上述背板13的開口部分。
[0057]因此,向上述室外機I的內側吸入的空氣均經過上述室外熱交換器223,并可以與經過上述室外熱交換器223的內部的制冷劑進行熱交換。
[0058]另一方面,在室外機I的內側設置風扇電機221。上述風扇電機221用于使上述送風扇222旋轉,上述風扇電機221固定安裝于在上述前面板12的內側面所形成的電機安裝部。即,上述風扇電機221可借助螺栓或螺釘等的額外的結合部件直接固定于上述前面板12。
[0059]而且,上述風扇電機221的旋轉軸與上述送風扇222相結合。上述送風扇222可以為從軸方向吸入空氣并向圓周方向排出空氣的離心型風扇,上述送風扇222可使用無需外罩的集氣室(plenum)形態的風扇。
[0060]詳細地,上述送風扇222的中央部可呈圓盤形狀,上述送風扇可由相互隔開的底座222a和護罩222b及配置于上述底座222a和護罩222b之間的多個葉片222c構成。
[0061 ] 上述底座222a可呈中央部突出的圓盤形狀,上述底座222a與上述風扇電機221的旋轉軸相結合。而且,上述護罩222b配置于與上述底座222a分離的上述底座222a的前方,上述護罩222b具有與上述底座222a相對應的外徑。上述護罩222b的中央部開口,來形成空氣的吸入通道,上述護罩222b具有從上述護罩222b的外側越向內側越朝向前方的曲率。而且,可在上述底座222a和護罩222b之間以放射狀配置多個葉片222c,上述葉片222c可呈具有規定曲率的形狀。
[0062]另一方面,在上述送風扇222的前方,更詳細地,在上述送風扇222和上述室外熱交換器223之間形成節流孔板部件30。上述節流孔板部件30可用于使所吸入的空氣經過上述室外熱交換器223的整體面向上述送風扇222流入,上述節流孔板部件30呈四角型的板狀,上述節流孔板部件30安裝于上述熱交換空間22的內側。
[0063]圖4為示出上述室外機內部的送風扇和節流孔板的安裝狀態的圖。而且,圖5為上述節流孔板的立體圖。而且,圖6為圖5的6-6'剖視圖。
[0064]如圖所示,上述節流孔板部件30的大小可與上述室外熱交換器223的大小相對應,并可在上述室外熱交換器223和上述送風扇222之間劃分熱交換空間22。此時,在安裝上述節流孔板部件30的狀態下,與上述側部排出格柵16及頂部排出格柵15的前端相比,上述節流孔板部件30更位于前方。因此,可通過安裝上述節流孔板部件30,將上述熱交換空間22按前后方向劃分為空氣流入的區域和排出空氣的區域。
[0065]借助如上所述的結構,經由上述室外熱交換器223的空氣均可在經由上述節流孔板部件30后向上述送風扇222流入,并經由上述送風扇222經由上述側部排出格柵16及頂部排出格柵15向外部排出。
[0066]而且,上述節流孔板部件30可包括:劃分部32,呈四角形狀;流入口 31,貫通形成于上述劃分部32;以及引導部33,沿著上述流入口31的外周延伸。
[0067]上述劃分部32由四角形的板狀形成上述節流孔板部件30的整體形狀。而且,沿著上述劃分部32的外周形成多個結合部321。上述結合部321可以與上述室外機I的外殼的內側面相結合,以使上述節流孔板部件30固定于上述室外機I的內部。
[0068]而且,可在上述劃分部32的中央形成流入口 31,上述劃分部32從上述劃分部32的外側朝向上述流入口 31呈圓弧狀或從上述劃分部32的外側朝向上述流入口 31傾斜而成,因此,可向上述流入口 31側順暢地引導在上述室外機I的周圍部分吸入的空氣。
[0069]上述流入口 31貫通上述劃分部32,上述流入口 31與上述側部排出格柵16相鄰。按上下方向,上述流入口 31位于上述劃分部3 2的中央,但按左右方向,上述流入口 31偏向于上述側部排出格柵16側。即,上述流入口31的外側端和與上述機械室21相鄰的上述劃分部32的外側端之間的距離Dl大于上述流入口 31的外側端和與上述側部排出格柵16相鄰的上述劃分部32的外側端之間的距離D2。
[0070]上述流入口31的直徑小于在上述送風扇222的護罩222b所形成的開口的直徑。因此,當安裝上述節流孔板部件30時,上述流入口31位于上述護罩222b的開口內側區域。
[0071]而且,從上述流入口 31延伸的上述引導部33以可插入于上述護罩222b的開口內側的方式延伸而成。因此,經由上述流入口 31并借助上述引導部33向上述送風扇222的內側引導的空氣不向外部流失,完全向上述送風扇222的內側區域流入。
[0072]另一方面,上述引導部33呈內側和外側具有規定曲率的曲面,從而可更加順暢地吸入和排出流動的空氣。詳細地,用于引導經由上述流入口 31流入的空氣的上述引導部33內側面的第一引導面332以具有規定的曲率的方式呈圓弧狀。而且,用于引導借助上述送風扇222排出的空氣的上述引導部33外側面的第二引導面331的曲率小于上述第一引導面332的曲率。
[0073]因此,當經由上述流入口 31吸入的空氣經由上述送風扇222排出時,上述空氣可通過上述第二引導面331的較緩的傾斜面流動,從而使上述空氣經由上述側部排出格柵16及頂部排出格柵15排出。
[0074]另一方面,上述節流孔板部件30的上述流入口31的中心和上述送風扇222的中心及上述風扇電機221的旋轉軸的位置位于相同的延長線上,并可位于從上述熱交換空間22的中心向上述側部排出格柵16側偏心的位置。
[0075]因此,可在經由上述室外熱交換器223吸入的空氣經過上述節流孔板部件30后借助上述送風扇222排出時,可經由上述側部排出格柵16和頂部排出格柵15順暢地排出空氣,并確保與空氣的排出方向位置相反的空間,來使空氣均勻地流動,并減少噪音。
[0076]以下,察看具有如上所述的結構的本發明實施例的空氣調節器的室外機的空氣流動。
[0077]如圖所示,根據上述室外機I的工作來驅動上述風扇電機221,使得上述送風扇222旋轉。
[0078]借助上述送風扇222的旋轉,外部的空氣從上述室外機I的后方向上述室外機I的內部流入。向上述室外機I的內部流入的空氣均經由上述室外熱交換器223,在空氣經由上述室外熱交換器223的過程中,空氣與沿著上述室外熱交換器223流動的制冷劑進行熱交換。
[0079]經過熱交換的空氣均經由上述節流孔板部件30的劃分部32被引向室外機I的中央,并經由中央的流入口 31向上述送風扇222的內側流入。而且,向上述送風扇222的內側流入的空氣借助在上述送風扇222旋轉時所產生的離心力向上述送風扇222的圓周方向排出。
[0080]經由上述送風扇222的空氣經由上述室外機I的側方和上方的側部排出格柵16和頂部排出格柵15,并向上述室外機I的外側排出。
[0081]另一方面,如圖4所示,在上述送風扇222向逆時針方向旋轉的情況下,形成上述側部排出格柵16的多個格柵161可以以越朝向上述室外機的外側則越朝向上方的方式傾斜。因此,上述送風扇222旋轉時所排出的空氣可維持流動方向,并沿著上述格柵161的傾斜的外側面向上述室外機I的外側排出。
[0082]而且,形成上述頂部排出格柵15的多個格柵151可以以從與上述側部排出格柵16相鄰的方向越接近上方越遠離排出格柵16的方式傾斜。因此,在上述送風扇222流動時所排出的空氣可維持空氣流動方向,并沿著上述格柵151的傾斜的外側面向上述室外機I的外側排出。
[0083]另一方面,上述頂部格柵15和上述側部格柵16相鄰配置,并搭在上述室外機I周圍的一側邊緣。因此,可使借助上述送風扇222排出的空氣經由上述頂部排出格柵15和上述側部排出格柵16向側方和上方排出。
[0084]圖7為示出配置于多個上述室外機的狀態的圖。
[0085]如圖所示,當上述室外機I設置于室外空間時,可并列配置多個室外機I。可根據室外機I的配置方向,使空氣向上述室外機I的前部面或后部面中的一面被吸入,因此,除可吸入空氣的最小間隔之外,多個室外機I可相鄰配置。
[0086]而且,排出的空氣可經由上述頂蓋14的頂部排出格柵15向上方排出,并經由上述室外機I側面的側部排出格柵16向側方排出。
[0087]S卩,上述室外機I不受設置場所的限制,從而,本發明具有使上述室外機I的設置空間最小化,并可以以多種方式配置上述室外機I的優點。并且,在并列連接室外機I時,也可使室外機I的設置空間最小化,并使外氣的吸入和經過熱交換空氣的排出變得更加順暢。
[0088]圖8為比較上述室外機和基于現有技術的具有排出引導件的空氣調節器的室外機的噪音和風量的圖表。
[0089]如圖所示,與在與吸入口相向的室外機的前部面形成排出口,并在上述排出口設置用于向上方引導排出空氣的引導件的以往室外機相比,可知,經由本發明實施例的室外機I排出的空氣的風量增加,相反,可知,在相同風量條件下,本發明實施例的室外機I所產生的噪音明顯小于以往的具有上述空氣引導件的室外機的所產生的噪音。
[0090]因此,本發明實施例的室外機I可通過增加風量來提高熱交換效率,并可通過順暢的空氣流動減少噪音。
[0091]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空氣調節器的室外機,可在上述室外機的前部面和后部面中的一面吸入空氣,排出空氣經由上述室外機的上部面或與上述室外機的上部面相鄰的側面排出,由此,當在室外設置上述室外機時,可防止經過熱交換的空氣吹向行人的現象。
[0092]而且,本發明具有如下優點,即使并列配置上述室外機,上述室外機也不對吸入空氣的流入產生影響,從而不僅可減少室外機的設置空間,而且還可自由配置上述室外機。
[0093]而且,上述室外機的排出格柵向排出空氣的方向傾斜配置,由此,當排出空氣時,防止產生渦流,并防止基于渦流的噪音增加。
[0094]而且,安裝于上述室外機的送風扇及用于向上述送風扇引導空氣流入的節流孔板的中心從熱交換空間的中央向靠近配置上述排出格柵的方向偏心,使得吸入空氣自然地向上述排出格柵流動之后排出,從而可減少噪音。
[0095]并且,本發明可具有如下效果,通過使上述送風扇及節流孔板的位置偏心,從而可在整個熱交換器均勻地吸入空氣,以此可提高熱交換效率。
[0096]而且,本發可明具有如下效果,可使上述節流孔板的排出側的曲率小于上述節流孔板的吸入側的曲率,由此,上述接力孔板可順暢地排出空氣,從而可進一步減小噪音。
【主權項】
1.一種空氣調節器的室外機,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殼,用于形成空氣調節器的室外機的前部面和后部面及上述前部面和后部面之間的外周面的外觀,上述外殼被隔板劃分為機械室和熱交換空間; 送風扇,設置于上述熱交換空間,用于從軸方向吸入空氣并向圓周方向排出上述空氣;室外熱交換器,以遮蔽上述外殼的開口的后部面的方式配置,用于使經由上述外殼的后部面吸入的空氣和制冷劑進行熱交換; 排出格柵,形成有多個排出口,上述排出格柵形成于上述外殼的外周面的一部分,上述外殼的外周面的一部分包括上述外殼的上部面,上述排出格柵用于使經過熱交換的空氣向夕卜周面方向排出;以及 節流孔板部件,以劃分上述送風扇和室外熱交換器之間的方式配置,用于向送風扇引導經由上述室外熱交換器的空氣,并向上述排出口引導借助上述送風扇排出的空氣。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空氣調節器的室外機,其特征在于,上述排出格柵包括: 頂部排出格柵,設置于上述外殼的上部面;以及 側部排出格柵,設置于與上述外殼的上部面垂直地相接觸的空氣調節器的室外機的外周面的一側。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空氣調節器的室外機,其特征在于,上述頂部排出格柵和側部排出格柵相接觸。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空氣調節器的室外機,其特征在于,上述側部排出格柵設置于與上述機械室相向的上述外殼的一側面。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空氣調節器的室外機,其特征在于,分別形成于上述頂部排出格柵和側部排出格柵的格柵向相互交叉的方向傾斜。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空氣調節器的室外機,其特征在于,上述排出格柵向與上述送風扇的旋轉方向相同的方向傾斜,上述排出格柵還包括等距配置的多個格柵。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空氣調節器的室外機,其特征在于,風扇電機固定安裝于前面板,上述風扇電機用于使上述送風扇旋轉,上述前面板用于形成上述外殼的前部面。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空氣調節器的室外機,其特征在于,上述前面板還包括加強部件,上述加強部件以上述風扇電機的安裝位置為基準來配置于上述前面板的左右兩側,上述加強部件從上述前面板的一端橫穿延伸至與上述前面板的一端相向的上述前面板的另一端。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空氣調節器的室外機,其特征在于,上述節流孔板部件包括: 劃分部,用于劃分上述熱交換空間; 流入口,貫通上述劃分部并開口 ;以及 引導部,沿著上述流入口的外周向上述送風扇側延伸。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空氣調節器的室外機,其特征在于,上述流入口和上述送風扇的中心從上述熱交換空間的內側朝向上述排出格柵偏心。11.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空氣調節器的室外機,其特征在于,上述劃分部從上述劃分部的邊緣朝向上述流入口呈圓弧狀。12.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空氣調節器的室外機,其特征在于,與上述劃分部相比,上述流入口更接近上述送風扇。13.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空氣調節器的室外機,其特征在于,上述引導部以能夠插入于開口的內側的方式延伸而成,上述開口形成于上述送風扇的前部面。14.根據權利要求13所述的空氣調節器的室外機,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引導部中,用于引導空氣流入的內側面和用于引導空氣排出的外側面具有不同的曲率。15.根據權利要求13所述的空氣調節器的室外機,其特征在于,上述引導部包括: 第一引導面,用于形成上述引導部的內周面,以規定的曲率呈圓弧狀; 第二引導面,用于形成上述引導部的外周面,具有比上述第一引導面的曲率更小的曲率。16.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空氣調節器的室外機,其特征在于,上述劃分部的外側端配置于上述排出格柵和上述室外熱交換器之間。1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空氣調節器的室外機,其特征在于,上述節流孔板部件的外側端將上述熱交換空間劃分為空氣流入的區域和排出空氣的區域。
【文檔編號】F24F13/24GK105987457SQ201610131392
【公開日】2016年10月5日
【申請日】2016年3月9日
【發明人】趙南俊, 梁銅根, 禹亨錫
【申請人】Lg電子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