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交換器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的一實施方式的熱交換器,包括:制冷劑管,其供制冷劑流動,包括沿前后方向排列的第一管和第二管;頭部,其與多個所述制冷劑管的至少一側結合,設置有制冷劑流入部及制冷劑流出部;劃分部,其將所述頭部的內部空間劃分為第一流路和第二流路;擋板,其與所述劃分部結合,引導制冷劑從所述第一流路向所述第二流路流動,所述制冷劑流入部與所述頭部的前部面、側面及后部面中的一個面結合并與所述頭部的所述第一流路連通,所述制冷劑流出部與所述頭部的前部面結合并與所述第二流路連通。
【專利說明】
熱交換器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的實施例涉及熱交換器。
【背景技術】
[0002]通常,熱交換器是構成熱交換循環的部件,其作為冷凝器或者蒸發器來進行動作,由此引導在其內部流動的制冷劑與外部的流體之間進行熱交換。
[0003]如上所述的熱交換器根據其形狀,大致可分為翹片管型和微通道型。所述翹片管型的熱交換器包括多個翹片及貫通所述翹片的圓形或者與其類似形狀的管,所述微通道型的熱交換器包括供制冷劑流動的多個扁管及設置在所述多個扁管之間的翹片。
[0004]在所述翹片管型的熱交換器及所述微通道型的熱交換器兩者中,都是在所述管或者扁管的內部流動的制冷劑與外部的流體進行熱交換,并且所述翹片用于增加在所述管或者扁管的內部流動的制冷劑與外部的流體之間進行熱交換的面積。
[0005]圖1是現有技術的熱交換器的立體圖。
[0006]如圖1所示,現有的微通道型的熱交換器I包括與多個制冷劑管4結合的頭部2、3。所述頭部2、3設置有多個,并且多個頭部2、3中的第一頭部2與多個所述制冷劑管4的一側結合,第二頭部3與多個所述制冷劑管4的另一側結合。并且,多個所述制冷劑管4之間包括以使制冷劑與外部空氣之間容易進行熱交換的方式散熱翹片(未圖示)。
[0007]在所述第一頭部2形成有使制冷劑流入所述熱交換器I的制冷劑流入部5及使在所述熱交換器I內進行熱交換的制冷劑流出的制冷劑流出部6。并且,在所述第一頭部2的一側設置有將流入所述第一頭部2的制冷劑向多個路徑分支的分支部。所述分支部可以與分支的路徑對應地設置有多個。
[0008]從所述分支部分支的制冷劑通過所述制冷劑流入部5流入所述第一頭部2,并且分為多個制冷劑管4并流動。這時,被分支的制冷劑分別沿相同數量的制冷劑管4流動并進行熱交換。
[0009]在多個所述制冷劑管4中流動的制冷劑從所述第二頭部3返回并向所述第一頭部2流動,在所述第一頭部2合流并經由所述制冷劑流出部向所述熱交換器I的外部流出。
[0010]根據如上所述的現有的熱交換器I,為了使制冷劑均勻地經過多個所述制冷劑管4,所述制冷劑流入部5及所述制冷劑流出部6設置在所述第一頭部2的側面。因此,如圖所示,在所述第一頭部2的一側面上需要另外準備用于設置所述制冷劑流出部6的設置空間7,導致使熱交換器的體積增加。
[0011 ]此外,存在如下問題,即:因熱交換器的體積增加導致制造成本上升,并且相對頭部的設置面積,制冷劑的傳熱面積小,因此熱交換效率降低。
【發明內容】
[0012]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熱交換器,其無需另外準備設置空間,而通過將制冷劑的流入部及流出部設置于頭部來提高熱交換效率。
[0013]根據本發明的一實施方式的熱交換器包括:制冷劑管,其供制冷劑流動,包括沿前后方向排列的第一管和第二管;頭部,其與多個所述制冷劑管的至少一側結合,設置有制冷劑流入部及制冷劑流出部;劃分部,其將所述頭部的內部空間劃分為第一流路和第二流路;擋板,其與所述劃分部結合,引導制冷劑從所述第一流路向所述第二流路流動,所述制冷劑流入部與所述頭部的前部面、側面及后部面中的一個面結合并與所述頭部的所述第一流路連通,所述制冷劑流出部與所述頭部的前部面結合并與所述第二流路連通。
[0014]根據另一實施方式的熱交換器包括:制冷劑管,其供制冷劑流動,包括沿前后方向排列的第一管和第二管;頭部,其與多個所述制冷劑管的至少一側結合,設置有制冷劑流入部及制冷劑流出部;劃分部,其將所述頭部的內部空間劃分為第一流路和第二流路;以及支撐構件,其與所述頭部的下部結合,具有與所述第二流路連通的制冷劑流出流路,所述制冷劑流入部與所述頭部的前部面結合并與所述頭部的第一流路連通,所述制冷劑流出部與所述支撐構件結合并與所述制冷劑流出流路連通。
[0015]根據再一實施方式的熱交換器包括:制冷劑管,其供制冷劑流動,包括沿前后方向排列的第一管和第二管;頭部,其與多個所述制冷劑管的至少一側結合,設置有制冷劑流入部及制冷劑流出部;劃分部,其將所述頭部的內部空間劃分為第一流路和第二流路;擋板,其與所述劃分部結合,引導制冷劑從所述第一流路向所述第二流路流動;以及支撐構件,其與所述頭部的下部面結合,在內部設置有與所述第二流路連通的制冷劑流出管,所述制冷劑流入部貫通所述頭部的前部面并與所述頭部的第一流路連通,所述制冷劑流出部貫通所述支撐構件的前部面并與所述制冷劑流出管連通。
[0016]本發明具有如下效果,S卩:無需另外準備設置空間,而通過將制冷劑流入部及制冷劑流出部設置于頭部,能夠縮小熱交換器整體的體積,由此可縮小熱交換器的設置空間。
[0017]此外,具有如下優點,S卩:熱交換器的頭部的設置面積與實際制冷劑的傳熱面積相同,因此有效實現制冷劑的熱交換作用。
[0018]此外,具有如下優點,即:制冷劑流入部貫通或者迂回頭部,因此熱交換器的體積縮小,從而制造成本降低。
【附圖說明】
[0019]圖1是現有技術的熱交換器的立體圖。
[0020]圖2是示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熱交換器的結構的立體圖。
[0021 ]圖3是示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第一頭部的結構的剖視圖。
[0022]圖4是示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第一頭部的結構的立體圖。
[0023]圖5是示出制冷劑在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熱交換器內流動的情況的圖。
[0024]圖6是示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熱交換器的結構的立體圖。
[0025]圖7是示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第一頭部的結構的剖視圖。
[0026]圖8是示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第一頭部的結構的立體圖。
[0027]圖9是示出制冷劑在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熱交換器內流動的情況的圖。
[0028]圖10是示出本發明第三實施例的熱交換器的結構的立體圖。
[0029]圖11是示出本發明第三實施例的第一頭部的結構的剖視圖。
[0030]圖12是示出本發明第三實施例的第一頭部的結構的立體圖。[0031 ]圖13是示出制冷劑在本發明第三實施例的熱交換器內流動的情況圖。
[0032]圖14是示出本發明第四實施例的熱交換器的結構的立體圖。
[0033]圖15是示出本發明第四實施例的第一頭部的結構剖視圖。
[0034]圖16是示出本發明第四實施例的第一頭部的結構的立體圖。
[0035]圖17是示出制冷劑在本發明第四實施例的熱交換器內流動的情況的圖。
[0036]圖18是示出本發明第五實施例的熱交換器的結構的立體圖。
[0037]圖19是從下部觀察本發明第五實施例的第一頭部的立體圖。
[0038]圖20是從本發明第五實施例的側面觀察第一頭部的剖視圖。
[0039]圖21是示出本發明第五實施例的第一頭部的結構的剖視圖。
[0040]圖22是示出本發明第五實施例的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第一頭部的結構的立體圖。
[0041]圖23是示出制冷劑在本發明第五實施例的熱交換器內流動的情況的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42]以下,參照附圖詳細說明本發明的部分實施例。在對各附圖的結構部件標注附圖標記中,對于相同的結構構件,即便表示在不同的附圖上,但盡可能地標注相同的附圖標記。此外,在說明本發明的實施例時,如果判斷為對關聯的公知結構或者功能的具體說明妨礙了對本發明的實施例的理解,則省略其詳細說明。
[0043]圖2是示出本發明實施例的熱交換器的結構的立體圖,圖3是示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第一頭部的結構的剖視圖,圖4是示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第一頭部的結構的立體圖。
[0044]參照圖2及圖4,本實施例的熱交換器10包括:頭部120、130,橫向延伸規定長度;多個扁管110,其作為制冷劑管與所述頭部120、130結合,并且縱向延伸;多個散熱翹片(未圖示),其以規定間隔排列在所述頭部120、130之間,并且由所述扁管110貫通。
[0045]所述頭部120、130沿水平方向延伸,由此可稱為“水平型頭部”。需要說明的是,所述頭部的延伸方向不限于此,可以向垂直方向延伸,此時,所述扁管110可以向水平方向延伸。
[0046]詳細而言,所述頭部120、130包括與所述扁管110的一側端部結合的第一頭部120及與所述扁管110的另一側端部結合的第二頭部130。所述第一頭部120及第二頭部130引導制冷劑的流動,并且能夠使制冷劑的流動方向變換。
[0047]換言之,在所述第一頭部120及第二頭部130的內部確定制冷劑的流動空間。所述第一頭部120或者第二頭部130的內部的制冷劑可流入所述扁管110,并且在所述扁管110流動的制冷劑可在所述第一頭部120或者第二頭部130變換方向。
[0048]作為一例,經由所述扁管110向上方流動的制冷劑可在所述第二頭部130變換方向后向下方流動,經由所述扁管110向下方流動的制冷劑可在所述第一頭部120變換方向后向上方流動。因此,所述第一頭部120或者第二頭部130可稱為“返回頭部”。
[0049]所述第一頭部120包括多個面,以確定所述制冷劑的流動空間。作為一例,所述第一頭部120可包括前部面、兩個側面、后部面以及下部面。所述第一頭部120的前部面、兩個側面、后部面及下部面可形成所述熱交換器10的下部外觀。并且,所述第一頭部120還可包括與所述多個扁管110結合的上部面。
[0050]所述扁管110在前后方配置為兩列。如圖4所示,從側面觀察所述熱交換器10時,扁管110包括位于前方的前方管IlOa及位于所述前方管IlOa的后方的后方管110b。當然,所述前方管IlOa及后方管IlOb分別設置有多個,并分別與所述第一頭部120和第二頭部130結入口 ο
[0051]在所述第一頭部120形成有:制冷劑流入部140,其使制冷劑流入所述熱交換器的制冷劑流入部140;制冷劑流出部150,其使在所述熱交換器10內進行熱交換的制冷劑流出。
[0052]詳細而言,所述制冷劑流入部140及制冷劑流出部150形成為與所述第一頭部120的前部面彼此相鄰。因此,制冷劑經由所述制冷劑流入部140流入所述第一頭部120,流入的制冷劑從所述第一頭部120經由所述制冷劑流出部150向所述熱交換器10的外部流出。
[0053]作為一例,所述制冷劑流出部150的流動截面積可形成為比所述制冷劑流入部140的流動截面積大。在所述熱交換器發揮蒸發器的功能的情況下,向所述制冷劑流入部140流動液體狀制冷劑,向所述制冷劑流出部150流動氣體狀制冷劑。由于所述氣體狀制冷劑的體積可能比所述液體狀制冷劑的體積大,因此所述制冷劑流出部150的內徑可以比所述制冷劑流入部140的內徑大。
[0054]在所述第一頭部120及所述第二頭部130之間可設置多個所述扁管110,多個扁管110可配置為向橫向彼此隔開。
[0055]在所述第一頭部120的內部設置有將所述第一頭部120的內部空間向前方及后方劃分的劃分部121。所述劃分部121從所述第一頭部120的上部面延伸到下部面。因此,所述第一頭部120的內部空間通過所述劃分部121劃分為第一流路120a和第二流路120b。并且,在所述劃分部121形成有供所述制冷劑流入部140貫通的第一貫通孔126。
[0056]所述制冷劑流入部140從所述第一頭部120的前方與所述第一頭部120的前部面和所述劃分部121的第一貫通孔126結合并向所述第一流路120a的內部延伸。并且,所述制冷劑流出部150與所述第一頭部120的前部面結合并與所述第二流路120b連接。
[0057]在現有技術中,為了使制冷劑均勻地流動,頭部的側面只能與制冷劑流入部和制冷劑流出部連接,導致在熱交換器的側面需要獨立的設置空間,進而在熱交換器的設置上受到限制。相反,在本實施例中,將所述制冷劑流入部140及制冷劑流出部150設置在所述第一頭部120的前部面,因此熱交換器的設置變得容易。并且,可以使所述第一頭部120或者所述第二頭部130的橫向長度增加,因此與所增加的第一頭部120或者第二頭部130的橫向長度相對應地,能夠將所述扁管110向所述第一頭部120的上方延伸,因此可以使傳熱面積增加。
[0058]此外,通過使需要內徑相對較小的管的制冷劑流入部140貫通所述劃分部121,內徑相對較大的制冷劑流出部150貫通所述第一頭部120的前部面,從而制造工藝變得容易。
[0059]所述第一流路120a形成由經由所述制冷劑流入部140向所述第一頭部120流入的制冷劑在進行熱交換的過程中流動的流路,所述第二流路120b形成由在所述熱交換器10進行熱交換后的制冷劑向所述制冷劑流出部150流動的流路。
[0060]并且,在所述第一流路120a的內部設置有以使制冷劑從所述第一流路120a向所述第二流路120b流入的方式引導的擋板123。所述擋板123可將所述第一流路120a劃分成左側空間及右側空間。
[0061]詳細而言,所述第一流路120a包括形成在所述擋板123的一側的第一劃分流路124及形成在所述擋板123的另一側的第二劃分流路125。以圖3為基準,所述擋板123的左側空間形成第一劃分流路124,所述擋板123的右側空間形成第二劃分流路125。
[0062]所述擋板123配置為與所述第一流路120a的長度方向即橫向相垂直。因此,經由所述扁管110向第一頭部120的第一流路120a流入的制冷劑可以被所述擋板123引導,并流入所述第二流路120b。
[0063]換言之,通過所述擋板123,所述第一流路120a劃分為第一劃分流路124及第二劃分流路125。經由所述制冷劑流入管140流入的制冷劑因所述擋板123而不從所述第二劃分流路125向所述第一劃分流路124流動,而是流入所述扁管110并向所述第二頭部130流動。并且,從所述第二頭部130經由所述扁管110流動的制冷劑向所述第一頭部120的第一劃分流路124流動,并且通過所述擋板123切斷向所述第二劃分流路125流動。
[0064]在用于形成所述第一劃分流路124的一面的劃分部121形成有連通孔122,該連通孔122能夠使制冷劑向所述劃分部121的前方或者后方流動。因此,在所述第一劃分流路124流動的制冷劑可經由所述連通孔122向所述第二流路120b流動。
[0065]圖5是示出制冷劑在本發明一實施例的熱交換器內進行流動的情況的圖。參照圖5,將所述熱交換器10作為蒸發器而發揮作用的情況作為一例,對制冷劑的流動進行說明。
[0066]經由所述制冷劑流入部140向所述熱交換器10流入的制冷劑向與所述制冷劑流入部140及制冷劑流出部150遠離的方向流動,并且進行熱交換作用。并且,在制冷劑經過所有所述扁管110之后,向與所述制冷劑流入部140及制冷劑流出部150接近的方向流動,并經過所述制冷劑流出部150向所述熱交換器1排出。
[0067]詳細而言,經由所述制冷劑流入部140向所述第一頭部120的第一流路120a流入的制冷劑被擋板123引導并向所述扁管110流動。這時,通過與多個扁管110中的“A”區域相對應的扁管110,向所述第二頭部130流動。
[0068]并且,流入所述第二頭部130的制冷劑變換流動方向,并再次經過所述扁管110。這時,通過與多個扁管110中的“B”區域相對應的扁管110,向所述第一頭部120流動。
[0069]流入所述第一頭部120的制冷劑被擋板123引導,并通過形成于所述劃分部121的連通孔122從第一劃分流路124向第二流路120b流動。并且,可以沿第二流路120b朝向所述制冷劑流出部150流動。即,所述第二流路120b可理解為:制冷劑經過所述多個扁管110并且進行熱交換之后流動的流路。
[0070]上述的實施例對熱交換器作為蒸發器而發揮作用的情況作為例子進行了說明。但是,與此不同地,在所述熱交換器作為冷凝器而發揮作用的情況下,在制冷劑進行熱交換的過程中比容積會減少,因此,制冷劑在進行熱交換的過程中所經過的制冷劑管的數量逐漸減少。并且,流入制冷劑的制冷劑流入部的大小可形成為比制冷劑流出部的大小更大。
[0071]圖6是示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熱交換器的結構的立體圖,圖7是示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第一頭部的結構的剖視圖,圖8是示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第一頭部的結構的立體圖。圖9是示出制冷劑在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熱交換器內流動的情況的圖。
[0072]在本實施例中,只有制冷劑流入部與第一實施例不同,其他的與第一實施例相同。因此,以下,只對本實施例的特征部分進行說明,而與第一實施例相同的部分援用第一實施例。
[0073]參照圖6至圖9,本實施例的制冷劑流入部240包括與所述第一頭部120的側面結合的第一水平部241。所述第一水平部241與第一流路120a的第二劃分流路125連通,并且可以從所述第二劃分流路125向所述第一頭部120的外部延伸。
[0074]所述制冷劑流入部240還包括與所述第一水平部241連接并向上方延伸的第一垂直部242。作為一例,所述第一垂直部242可以從所述第一水平部241垂直地延伸。
[0075]所述制冷劑流入部240還包括與所述第一垂直部242連接并向所述熱交換器10的前方延伸的第二水平部243。
[0076]所述制冷劑流入部240包括與所述第二水平部243連接并向所述熱交換器10的下方延伸的第二垂直部244。作為一例,所述第二垂直部244可以從所述第二水平部243垂直地延伸。
[0077]在所述第一頭部120的側面形成有與所述制冷劑流入部240貫通的第二貫通孔240a。所述制冷劑流入部240的第一水平部241與所述第二貫通孔240a結合并與所述第一流路120a的第二劃分流路125連通。
[0078]所述制冷劑流入部240可配置為與所述第一頭部120相鄰。因此,不需要更多的用于設置制冷劑流入部及制冷劑流出部的另外的空間。
[0079]制冷劑經由所述制冷劑流入部240流入所述第一流路120a的側面,之后的流動過程與第一實施例相同。
[0080]圖10是示出本發明第三實施例的熱交換器的結構的立體圖,圖11是示出本發明第三實施例的第一頭部的結構的剖視圖,圖12是示出本發明第三實施例的第一頭部的結構的立體圖,圖13是示出制冷劑在本發明第三實施例的熱交換器內流動的情況圖。
[0081 ]在本實施例中,只有制冷劑流入部與第一實施例不同,其他部分與第一實施例相同。因此,以下,只對本實施例的特征部分進行說明,與第一實施例相同的部分援用第一實施例。
[0082]參照圖10至圖13,本實施例的制冷劑流入部340包括與所述第一頭部120的后部面結合的第三水平部341。所述第三水平部241與第一流路120a的第二劃分流路125連通,并且可以從所述第二劃分流路125向所述第一頭部120的外部延伸。
[0083]所述制冷劑流入部340包括與所述第三水平部341連接的第四水平部342。所述第四水平部342從所述第三水平部341向側方延伸之后,向所述熱交換器10的前方彎折或者彎曲并延伸。
[0084]在所述第一頭部120的后部面形成有供所述制冷劑流入部340的第三水平部341貫通的第三貫通孔340a。所述制冷劑流入部340與所述第三貫通孔340a結合并向所述第二劃分流路125延伸。
[0085]所述制冷劑流入部340可配置為與所述第一頭部120的外周面相鄰。因此,不需要更多的用于設置制冷劑流入部及制冷劑流出部的另外的空間。
[0086]制冷劑經由所述制冷劑流入部240流入所述第一流路120a的后部面,之后的流動過程與第一實施例相同。
[0087]圖14是示出本發明第四實施例的熱交換器的結構的立體圖,圖15是示出本發明第四實施例的第一頭部的結構剖視圖,圖16是示出本發明第四實施例的第一頭部的結構的立體圖,圖17是示出制冷劑在本發明第四實施例的熱交換器內流動的情況的圖。
[0088]在本實施例中,只有制冷劑流入部及制冷劑流出部與第一實施例不同,其他部分與第一實施例相同。因此,以下,只對本實施例的特征部分進行說明,與第一實施例相同的部分援用第一實施例。
[0089]參照圖14至圖17,本實施例的制冷劑流入部440包括與第一頭部120的后部面結合的第五水平部441。所述第五水平部441與第一流路120a的第二劃分流路125連通,并且可以從所述第二劃分流路125向所述第一頭部120的外部延伸。
[0090]所述制冷劑流入部440還包括與所述第五水平部441連接并向所述熱交換器10的上方延伸的第三垂直部442。作為一例,所述第三垂直部442可以從所述第五水平部441垂直地延伸。
[0091]所述制冷劑流出部450包括與所述熱交換器10的前部面結合并與所述第二流路120b連通的第六水平部451。
[0092]所述制冷劑流出部450包括第七水平部452,該第七水平部452與所述第六水平部451結合并向下方延伸,并且彎折或者彎曲并向所述熱交換器10的后方延伸。因此,根據第六水平部451及第七水平部452的結構,所述制冷劑流出部450的整體形狀可形成為U形。
[0093]并且,所述制冷劑流出部450可配置為包圍所述第一頭部120的外周,并且與所述第一頭部120相鄰。因此,不需要更多的用于設置制冷劑流入部及制冷劑流出部的另外的空間。
[0094]制冷劑經由所述制冷劑流入部440流入所述第一流路120a的側面,之后的流動過程與第一實施例相同。
[0095]圖18是示出本發明第五實施例的熱交換器的結構的立體圖,圖19是從下部觀察本發明第五實施例的第一頭部的立體圖,圖20是從本發明第五實施例的側面觀察第一頭部的剖視圖。圖21是示出本發明第五實施例的第一頭部的結構的剖視圖,圖22是示出本發明第五實施例的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第一頭部的結構的立體圖。
[0096]在本實施例中,只有制冷劑流入部和制冷劑流出部的結合結構與第一實施例不同,其他部分與第一實施例相同。因此,以下,只對本實施例的特征部分進行說明,與第一實施例相同的部分援用第一實施例。
[0097]參照圖18至圖22,本實施例的熱交換器20包括:頭部120、130,向橫向延伸規定長度;多個扁管110,作為制冷劑管與所述頭部120、130結合并向縱向延伸;多個散熱翹片(未圖示),以規定間隔配置在所述頭部120、130之間,并且由所述扁管110貫通。
[0098]詳細而言,所述頭部120、130包括與所述扁管110的一側端部結合的第一頭部120及與所述扁管110的另一側端部結合的第二頭部130。所述第一頭部120及第二頭部130引導制冷劑的流動,并且能夠使制冷劑的流動方向變換。
[0099]換言之,在所述第一頭部120及第二頭部130的內部確定制冷劑的流動空間。所述第一頭部120或者第二頭部130的內部的制冷劑可流入所述扁管110,在所述扁管110流動的制冷劑可以在所述第一頭部120或者第二頭部130變換方向。
[0100]所述扁管110在前后方配置兩列。如圖20所示,從側面觀察所述熱交換器10時,扁管110包括位于前方的前方管IlOa和位于所述前方管IlOa的后方的后方管110b。當然,所述前方管IlOa及后方管IlOb設置有多個,并分別與所述第一頭部120和第二頭部130結合。
[0101 ]所述第一頭部120設置有:制冷劑流入部510,其使制冷劑流入所述熱交換器20;支撐構件530,其與所述第一頭部120的下部結合;制冷劑流出部520,其與所述支撐構件530的制冷劑流出流路535連通,并且使在所述熱交換器20內進行熱交換的制冷劑流出。
[0102]詳細而言,所述制冷劑流入部510設置為在所述第一頭部120的前部面與所述第一流路120a連通。為此,在所述第一頭部120的前部面可形成有供所述制冷劑流入部510插入的孔51 Oa 0
[0103]制冷劑經由所述制冷劑流入部510流入所述第一頭部120的第一流路120a。作為一例,所述制冷劑流入部510可形成為從所述第一頭部120的前部面向前方延伸,并且從向前方延伸的端部朝向上方彎折并延伸。
[0104]所述支撐構件530與所述第一頭部120的下部結合。所述支撐構件530可包括上部面,該上部面形成為與所述第一頭部120的下部面的形狀對應,并且構成為包圍所述第一頭部120的下部面的至少一部分。
[0105]在所述支撐構件530的內部形成有一端部與所述第二流路120b連通并且另一端部與所述制冷劑流出部520結合的制冷劑流出流路535。詳細而言,所述制冷劑流出流路535的一端部可以與形成在所述第一頭部120的下部面的連通孔534結合。并且,所述制冷劑流出流路535的另一端部可形成在所述支撐構件530的前部面,并且與所述制冷劑流出部520的立而部結合O
[0106]換言之,所述制冷劑流出流路535從所述第一頭部120的下部面向所述支撐構件530的前部面延伸,并發揮將從所述第二流路120b流出的制冷劑向所述制冷劑流出部520傳遞的作用。
[0107]更加詳細而言,所述制冷劑流出流路535可包括從所述第一頭部120的想補眠向所述支撐構件530的內部空間延伸的垂直流路536及從所述垂直流路536向所述支撐構件530的前部面延伸的水平流路538。
[0108]所述制冷劑流出部520與形成在所述支撐構件530的前部面的結合孔532結合。在所述結合孔532的周圍可設置有用于防止制冷劑從所述制冷劑流出流路535向所述制冷劑流出部520流出的密封構件537。所述制冷劑流出部520可包括從所述支撐構件530的前部面向前方延伸的水平部521及從所述水平部521的端部向上方彎折的垂直部522。
[0109]本實施例的所述支撐構件530不僅具有與所述第二流路120b連通的所述制冷劑流出流路535以引導制冷劑的流出,而且通過所述結合孔532可以容易地支撐所述制冷劑流出部520。
[0110]雖然,在本實施例舉例說明了在所述支撐構件530的內部形成有用于使制冷劑流出的制冷劑流出流路535,但是所述制冷劑流出流路535可通過另外的制冷劑流出管構成為使制冷劑從所述支撐構件530的內部向所述制冷劑流出部520流出的結構,這時,所述制冷劑流出管可以在所述支撐構件530的內部具有與所述制冷劑流出流路535相同的形狀及結合結構。
[0111]換言之,所述制冷劑流出管可包括:垂直部,其貫通所述第一頭部120的下部面并向下方延伸;水平部,其從所述垂直部的端部向前方彎折并延伸;另一垂直部,其從所述水平部的端部向上方彎折并延伸。在該情況下,在所述支撐構件530的內部收容所述垂直部及水平部的一部分,并被所述支撐構件530支撐。
[0112]圖23是示出制冷劑在本發明第五實施例的熱交換器內流動的情況的圖。參照圖23,將所述熱交換器20作為蒸發器而發揮作用的情況作為例子,對制冷劑的流動進行說明。
[0113]經由所述制冷劑流入部510流入所述熱交換器20的制冷劑向遠離所述制冷劑流入部510及支撐構件530的方向流動,并且進行熱交換的作用。并且,制冷劑經過所有所述扁管110之后,向接近所述制冷劑流入部510及制冷劑流出部520的方向流動,并且通過所述支撐構件530的制冷劑流出流路535及所述制冷劑流出部520從所述熱交換器20排出。
[0114]詳細而言,經由所述制冷劑流入部510流入所述第一頭部120的第一流路120a的制冷劑被擋板123引導并向所述扁管110流動。這時,通過與多個扁管110中的“A”區域對應的扁管110,向所述第二頭部130流動。
[0115]并且,流入所述第二頭部130的制冷劑變換流動方向,并再次經過所述扁管110。這時,通過與多個扁管110中的“B”區域對應的扁管110,向所述第一頭部120流動。
[0116]流入所述第一頭部120的制冷劑被擋板123引導并通過形成在所述劃分部121的連通孔122從第一劃分流路124向第二流路120b流動。并且,第二流路120b的制冷劑通過形成在所述第一頭部120的底面的所述連通孔534,向所述制冷劑流出流路535流動,并且經過所述制冷劑流出流路535并經由所述制冷劑流出部520從所述熱交換器20排出。
【主權項】
1.一種熱交換器,其特征在于, 包括: 制冷劑管,其供制冷劑流動,包括沿前后方向排列的第一管和第二管; 頭部,其與多個所述制冷劑管的至少一側結合,設置有制冷劑流入部及制冷劑流出部; 劃分部,其將所述頭部的內部空間劃分為第一流路和第二流路; 擋板,其與所述劃分部結合,引導制冷劑從所述第一流路向所述第二流路流動, 所述制冷劑流入部與所述頭部的前部面、側面及后部面中的一個面結合并與所述頭部的所述第一流路連通, 所述制冷劑流出部與所述頭部的前部面結合并與所述第二流路連通。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熱交換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劃分部包括與所述制冷劑流入部結合的第一貫通孔, 所述制冷劑流入部經由所述頭部的前部面及所述劃分部的所述第一貫通孔與所述第一流路連通。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熱交換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熱交換器還包括形成在所述頭部的側面并且與所述制冷劑流入部結合的第二貫通孔, 所述制冷劑流入部經由所述頭部的第二貫通孔與所述第一流路連通。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熱交換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冷劑流入部包括: 第一水平部,其與所述頭部的第二貫通孔結合; 第一垂直部,其與所述第一水平部連接并向上方延伸; 第二水平部,其與所述第一垂直部連接并向所述熱交換器的前方延伸;以及 第二垂直部,其與所述第二水平部連接并向所述熱交換器的下方延伸。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熱交換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熱交換器還包括形成在所述頭部的后部面并且與所述制冷劑流入部結合的第三貫通孔, 所述制冷劑流入部經由所述頭部的第三貫通孔與所述第一流路連通。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熱交換器,其特征在于, 制冷劑流入部包括: 第三水平部,其與所述頭部的第三貫通孔結合;以及 第四水平部,其與所述第三水平部連接,并且從所述第三水平部向側方延伸,而且向所述熱交換器的前方以彎折或彎曲的方式延伸。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熱交換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冷劑流出部與所述熱交換器的前部面結合并與所述第二流路連通,并且向所述熱交換器的后方以彎折或彎曲的方式并延伸。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熱交換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劃分部將所述頭部的內部空間劃分為前方和后方, 所述擋板劃分所述第一流路。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熱交換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流路包括: 第一劃分流路,其形成在所述擋板的一側;及 第二劃分流路,其形成在所述擋板的另一側, 所述制冷劑流入部與所述第二劃分流路連接。10.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熱交換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熱交換器還包括連通孔,該連通孔形成在所述劃分部,引導制冷劑從所述第一流路向所述第二流路流動。11.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熱交換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頭部包括與多個所述制冷劑管的一側結合的第一頭部及與多個所述制冷劑管的另一側結合的第二頭部, 所述制冷劑流入部及制冷劑流出部設置于所述第一頭部。12.一種熱交換器,其特征在于, 包括: 制冷劑管,其供制冷劑流動,包括沿前后方向排列的第一管和第二管; 頭部,其與多個所述制冷劑管的至少一側結合,設置有制冷劑流入部及制冷劑流出部; 劃分部,其將所述頭部的內部空間劃分為第一流路和第二流路;以及 支撐構件,其與所述頭部的下部結合,具有與所述第二流路連通的制冷劑流出流路, 所述制冷劑流入部與所述頭部的前部面結合并與所述頭部的第一流路連通, 所述制冷劑流出部與所述支撐構件結合并與所述制冷劑流出流路連通。13.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熱交換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熱交換器還包括形成在所述第一頭部的下部面并且與所述制冷劑流出流路的一端部結合的連通孔, 所述制冷劑流出流路經由所述連通孔與所述第二流路連通。14.根據權利要求13所述的熱交換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熱交換器還包括形成在所述支撐構件的前部面并且與所述制冷劑流出流路的另一端部結合的結合孔, 所述制冷劑流出部經由所述結合孔與所述制冷劑流出流路連通。15.根據權利要求14所述的熱交換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結合孔設置有用于防止流向所述制冷劑流出部的制冷劑泄漏的密封構件。16.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熱交換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熱交換器還包括與所述劃分部結合并且引導制冷劑從所述第一流路向所述第二流路流動的擋板, 所述擋板將所述第一流路劃分為第一劃分流路和第二劃分流路。17.一種熱交換器,其特征在于, 包括: 制冷劑管,其供制冷劑流動,包括沿前后方向排列的第一管和第二管; 頭部,其與多個所述制冷劑管的至少一側結合,設置有制冷劑流入部及制冷劑流出部; 劃分部,其將所述頭部的內部空間劃分為第一流路和第二流路; 擋板,其與所述劃分部結合,引導制冷劑從所述第一流路向所述第二流路流動;以及 支撐構件,其與所述頭部的下部面結合,在內部設置有與所述第二流路連通的制冷劑流出管, 所述制冷劑流入部貫通所述頭部的前部面并與所述頭部的第一流路連通, 所述制冷劑流出部貫通所述支撐構件的前部面并與所述制冷劑流出管連通。
【文檔編號】F28D1/053GK105973031SQ201610096883
【公開日】2016年9月28日
【申請日】2016年2月23日
【發明人】黃舜喆, 徐己源, 趙誠贊
【申請人】Lg電子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