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灶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屬于灶具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集成灶。灶膛筒體內具有位于灶膛筒體的內壁和外壁之間且呈環形的空氣夾層,且當集成灶處于工作狀態時空氣夾層內的空氣能與灶膛內的熱氣進行熱交換,灶膛筒體上設有與空氣夾層貫通的第一通道,灶膛筒體上還設有與空氣夾層貫通且能使空氣夾層內的空氣進入燃燒頭的第二通道。與現有的技術相比優點在于:設計合理,燃燒效率高,余熱能得到有效利用,能降低對環境的影響;利用灶的煙氣預熱空氣,實現超焓燃燒,提高燃燒效率和減輕污染物的排放;提高燃燒穩定性;降低排煙溫度,提高系統熱利用率;提高燃料的活化能,有利于燃燒穩定性;體積緊湊小巧,結構可靠,密封性好,使用壽命長。
【專利說明】
集成灶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屬于灶具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集成灶。
【背景技術】
[0002]目前,市場上的灶具大多是將燃燒器整機安裝在灶體上,燃燒器與灶體的在燃燒及換熱方面的契合度相對較低,灶膛外壁溫度高,熱量損失大,且灶膛內由于助燃空氣沒有預熱或預熱不合理,燃燒器燃燒效率相對低。
[0003]例如,中國專利文獻公開了一種爐灶燃燒器[申請號:201510237022.4],殼體為密封的中空結構,殼體的內部構成燃燒器的風腔,殼體的頂面上設置有向下的凹槽,凹槽內裝有水平的導氣盤,導氣盤將凹槽隔置成下部的預混腔和上部的燃燒腔,導氣盤上設置有上下貫通的出氣孔,殼體上分別裝有與預混腔相連通的進氣管和與風腔相連通的進風管,進氣管伸入預混腔的出氣端處設置有分氣帽,分氣帽的側壁上設置貫通的進氣孔,預混腔的周壁上設置有連通預混腔和風腔的第一進風孔,燃燒腔的周壁上設置有連通燃燒腔和風腔的第二進風孔。
[0004]上述方案雖然能夠提高燃燒效率。然而,該方案依然存在燃燒效率還是不夠理想,余熱無法得到有效利用等技術問題。
【發明內容】
[0005]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上述問題,提供一種設計合理,燃燒效率高,余熱能得到有效利用,能降低對環境的影響的集成灶。
[0006]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了下列技術方案:本集成灶,包括燃燒頭,在燃燒頭上設有爐頭,所述的爐頭外圍設有灶膛筒體,所述的灶膛筒體下端與燃燒頭相連從而在灶膛筒體內側形成位于燃燒頭上方的灶膛,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灶膛筒體內具有位于灶膛筒體的內壁和外壁之間且呈環形的空氣夾層,且當集成灶處于工作狀態時空氣夾層內的空氣能與灶膛內的熱氣進行熱交換,所述的灶膛筒體上設有與空氣夾層貫通且能使外部空氣進入空氣夾層內的第一通道,所述的灶膛筒體上還設有與空氣夾層貫通且能使空氣夾層內的空氣進入燃燒頭的第二通道。
[0007]在上述的集成灶中,所述的第一通道上連接有風機,所述的第二通道通過空氣管與燃燒頭相連。
[0008]在上述的集成灶中,所述的灶膛筒體包括呈筒狀的外殼體和呈筒狀的內殼體,所述的內殼體和外殼體同軸設置,在內殼體和外殼體之間設有上封板和下封板,所述的內殼體、外殼體、上封板和下封板合圍形成上述的空氣夾層。
[0009]在上述的集成灶中,所述的灶膛筒體呈下端小上端大的錐臺型,所述的空氣夾層呈下端小上端大的錐臺型。
[0010]在上述的集成灶中,所述的空氣夾層內設有引導空氣從第一通道向第二通道流通從而提高換熱效果的隔板。
[0011]在上述的集成灶中,所述的燃燒頭上連接有燃料管且自燃料管輸出的燃料能與自第二通道輸出的空氣混合。
[0012]在上述的集成灶中,所述的灶膛筒體上端設有用于放置鍋體的鍋架,所述的灶膛筒體上設有當鍋體設置于鍋架上時能與鍋體周邊形成密封的密封結構,所述的灶膛筒體上設有能將灶膛內的煙氣排出的排煙管。
[0013]在上述的集成灶中,所述的密封結構包括設于灶膛筒體上的環形架,在環形架上設有當鍋體設置于鍋架上時能與鍋體周邊形成密封的耐高溫密封圈。
[0014]在上述的集成灶中,所述的灶膛內設有區域劃分機構,所述的區域劃分機構將灶膛劃分為通過區域劃分機構相互連通的主火焰區和位于主火焰區外圍的尾燃區,所述的主火焰區位于灶膛中心區域且主火焰區和尾燃區同心設置。
[0015]在上述的集成灶中,所述的排煙管的內端與尾燃區相連通。
[0016]在上述的集成灶中,所述的區域劃分機構包括若干在圓周方向上分布的輻射板且相鄰的輻射板之間形成連通主火焰區和尾燃區的通道,所述的輻射板下端與燃燒頭相連, 所述的輻射板分別由下至上傾斜向外延伸。
[0017]與現有的技術相比,本集成灶中的優點在于:1、設計合理,燃燒效率高,余熱能得到有效利用,能降低對環境的影響。2、利用灶的煙氣預熱空氣,實現超焓燃燒,提高燃燒效率和減輕污染物的排放;提高燃燒穩定性。3、降低排煙溫度,提高系統熱利用率。4、提高燃料的活化能,有利于燃燒穩定性。5、體積緊湊小巧,結構可靠,密封性好,使用壽命長。【附圖說明】
[0018]圖1是本發明提供的結構示意圖。
[0019]圖中,燃燒頭1、爐頭11、灶膛筒體2、灶膛3、空氣夾層4、第一通道21、第二通道22、 風機2la、空氣管221、外殼體23、外殼體23、內殼體24、上封板25、下封板26、燃料管la、鍋體 5、鍋架51、密封結構6、排煙管27、環形架61、耐高溫密封圈62、區域劃分機構7、主火焰區71、 輻射板73、尾燃區72。【具體實施方式】
[0020]如圖1所示,本集成灶,包括燃燒頭1,在燃燒頭1上設有爐頭11,爐頭11外圍設有灶膛筒體2,灶膛筒體2下端與燃燒頭1相連從而在灶膛筒體2內側形成位于燃燒頭1上方的灶膛3,其特征在于,灶膛筒體2內具有位于灶膛筒體2的內壁和外壁之間且呈環形的空氣夾層 4,且當集成灶處于工作狀態時空氣夾層4內的空氣能與灶膛3內的熱氣進行熱交換,灶膛筒體2上設有與空氣夾層4貫通且能使外部空氣進入空氣夾層4內的第一通道21,灶膛筒體2上還設有與空氣夾層4貫通且能使空氣夾層4內的空氣進入燃燒頭1的第二通道22;第一通道 21位于第二通道22的另一側,使第一通道21進入的空氣從空氣夾層4兩側繞半圓通過進入第二通道22,并且第一通道21水平高度高于第二通道22,處于不同的水平高度上使空氣流動的距離更遠,能進一步的提高換熱效率,并且在第一通道21上安裝空氣分流器能使空氣均勻的進入空氣夾層4兩側以弧形傳輸后進入第二通道22。通過該結構能夠預熱助燃空氣, 實現超焓燃燒,提高燃燒效率和減輕污染物的排放,還降低了灶膛外壁及排煙溫度,提高系統熱利用率,更提高燃料的活化能,有利于燃燒穩定性。
[0021]更具體的說,第一通道21上連接有風機21a,風機21a可以采用離心風機、中壓風機和軸流風機中的任意一種,只需要出風口能往第一通道21中輸送空氣即可,本實施例中采用的是離心風機,第二通道22通過空氣管221與燃燒頭I相連;灶膛筒體2包括呈筒狀的外殼體23和呈筒狀的內殼體24,內殼體24上可以設有能夠提高換熱效果的換熱片,增加換熱面積提高換熱效果,內殼體24和外殼體23同軸設置,顯然內殼體24和外殼體23非同軸設置也是可以的,在內殼體24和外殼體23之間設有上封板25和下封板26,內殼體24、外殼體23、上封板25和下封板26合圍形成上述的空氣夾層4;灶膛筒體2呈下端小上端大的錐臺型,空氣夾層4呈下端小上端大的錐臺型,灶膛筒體2和空氣夾層4也可以采用其它現有的任意形狀;空氣夾層4內設有引導空氣從第一通道21向第二通道22流通從而提高換熱效果的隔板。
[0022]燃燒頭I上連接有燃料管Ia且自燃料管Ia輸出的燃料能與自第二通道22輸出的空氣混合;灶膛筒體2上端設有用于放置鍋體5的鍋架51,灶膛筒體2上設有當鍋體5設置于鍋架51上時能與鍋體5周邊形成密封的密封結構6,灶膛筒體2上設有能將灶膛3內的煙氣排出的排煙管27,密封結構6包括設于灶膛筒體2上的環形架61,在環形架61上設有當鍋體5設置于鍋架51上時能與鍋體5周邊形成密封的耐高溫密封圈62。
[0023]灶膛3內設有區域劃分機構7,區域劃分機構7將灶膛3劃分為通過區域劃分機構7相互連通的主火焰區71和位于主火焰區71外圍的尾燃區72,主火焰區71位于灶膛3中心區域且主火焰區71和尾燃區72同心設置排煙管27的內端與尾燃區72相連通,區域劃分機構7包括若干在圓周方向上分布的輻射板73且相鄰的輻射板73之間形成連通主火焰區71和尾燃區72的通道,輻射板73下端與燃燒頭I相連,輻射板73分別由下至上傾斜向外延伸。
[0024]工作過程:風機21a提供的空氣依次通過空氣管221、第一通道21和空氣夾層4后與爐膛3的尾燃區72進行熱交換,預熱后的空氣通過第二通道22和空氣管221進入燃燒器I參與燃燒,燃燒器I通過爐頭11分焰對鍋體5底部進行加熱,火焰主要在主火焰區71燃燒,未燃盡部分進入尾燃區72繼續燃燒,燃燒產生的熱煙氣在尾燃區72與空氣夾層4中空氣進行熱交換降溫,降溫后的煙氣通過排煙管27排出,在排煙管27排出過程中還能與空氣夾層4進行熱交換降溫。
[0025]本文中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發明精神作舉例說明。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做各種各樣的修改或補充或采用類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會偏離本發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權利要求書所定義的范圍。
[0026]盡管本文較多地使用了燃燒頭1、爐頭11、灶膛筒體2、灶膛3、空氣夾層4、第一通道21、第二通道22、風機21a、空氣管221、外殼體23、外殼體23、內殼體24、上封板25、下封板26、燃料管Ia、鍋體5、鍋架51、密封結構6、排煙管27、環形架61、耐高溫密封圈62、區域劃分機構
7、主火焰區71、輻射板73、尾燃區72等術語,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術語的可能性。使用這些術語僅僅是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釋本發明的本質,把它們解釋成任何一種附加的限制都是與本發明精神相違背的。
【主權項】
1.一種集成灶,包括燃燒頭(1),在燃燒頭(1)上設有爐頭(11),所述的爐頭(11)外圍設 有灶膛筒體(2),所述的灶膛筒體(2)下端與燃燒頭(1)相連從而在灶膛筒體(2)內側形成位 于燃燒頭(1)上方的灶膛(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灶膛筒體(2)內具有位于灶膛筒體(2)的 內壁和外壁之間且呈環形的空氣夾層(4),且當集成灶處于工作狀態時空氣夾層(4)內的空 氣能與灶膛(3)內的熱氣進行熱交換,所述的灶膛筒體(2)上設有與空氣夾層(4)貫通且能 使外部空氣進入空氣夾層(4)內的第一通道(21),所述的灶膛筒體(2)上還設有與空氣夾層 (4)貫通且能使空氣夾層(4)內的空氣進入燃燒頭(1)的第二通道(22)。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通道(21)上連接有風機 (21a),所述的第二通道(22)通過空氣管(221)與燃燒頭(1)相連。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灶膛筒體(2)包括呈筒狀的外殼 體(23)和呈筒狀的內殼體(24),所述的內殼體(24)和外殼體(23)同軸設置,在內殼體(24) 和外殼體(23)之間設有上封板(25)和下封板(26),所述的內殼體(24)、外殼體(23)、上封板 (25)和下封板(26)合圍形成上述的空氣夾層(4)。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灶膛筒體(2)呈下端小上端大的 錐臺型,所述的空氣夾層(4)呈下端小上端大的錐臺型。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空氣夾層(4)內設有引導空氣從 第一通道(21)向第二通道(22)流通從而提高換熱效果的隔板。6.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所述的集成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燃燒頭(1)上連接 有燃料管(la)且自燃料管(la)輸出的燃料能與自第二通道(22)輸出的空氣混合。7.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所述的集成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灶膛筒體(2)上端 設有用于放置鍋體(5)的鍋架(51),所述的灶膛筒體(2)上設有當鍋體(5)設置于鍋架(51) 上時能與鍋體(5)周邊形成密封的密封結構(6),所述的灶膛筒體(2)上設有能將灶膛(3)內 的煙氣排出的排煙管(27)。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集成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封結構(6)包括設于灶膛筒體 (2)上的環形架(61),在環形架(61)上設有當鍋體(5)設置于鍋架(51)上時能與鍋體(5)周 邊形成密封的耐高溫密封圈(62)。9.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集成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灶膛(3)內設有區域劃分機構 (7),所述的區域劃分機構(7)將灶膛(3)劃分為通過區域劃分機構(7)相互連通的主火焰區(71)和位于主火焰區(71)外圍的尾燃區(72),所述的主火焰區(71)位于灶膛(3)中心區域 且主火焰區(71)和尾燃區(72)同心設置。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集成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煙管(27)的內端與尾燃區(72)相連通。11.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集成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區域劃分機構(7)包括若干在圓 周方向上分布的輻射板(73)且相鄰的輻射板(73)之間形成連通主火焰區(71)和尾燃區 (72)的通道,所述的輻射板(73)下端與燃燒頭(1)相連,所述的輻射板(73)分別由下至上傾 斜向外延伸。
【文檔編號】F24C3/00GK105937779SQ201610333179
【公開日】2016年9月14日
【申請日】2016年5月19日
【發明人】潘文清, 陳少華
【申請人】潘文清, 陳少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