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掃風支架以及空調器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實施例公開的一種掃風支架以及空調器,該掃風支架設置在室內機的頭部,包括轉筒、第一驅動組件和設置在轉筒的頂部的傳動組件,其中,轉筒的側面設置有出風口;第一驅動組件能夠通過傳動組件驅動轉筒正反向旋轉。當需要左側送風時,第一驅動組件通過傳動組件驅動轉筒向左轉動,使得出風口向左,轉筒兩側邊緣擋住風從右方向送風,出風口內部的風量全部向左送風,不存在右側掃風損失;當需要右側送風時,第一驅動組件通過傳動組件驅動轉筒向右轉動,使得出風口向右,轉筒兩側邊緣擋住風從左方向送風,出風口內部的風量全部向右送風,不存在左側掃風損失。因此,采用本發明中的掃風支架能夠在集中送風的同時提高掃風效果。
【專利說明】
一種掃風支架以及空調器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空調器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掃風支架以及空調器。
【背景技術】
[0002]為了增加空調器中室內機中的掃風角度,室內機的出風口處設置有左右掃風葉片,通過左右掃風葉片的擺動實現向左送風或向右送風。當前左右掃風葉片只能改變出風口內部的風的左右方向。當向左送風時,掃風葉片向左轉動,仍有一部分風向右吹,削弱向左吹出的風量,損失風量使得送風風量分散,不集中,掃風效果差,送風距離短;向右送風時,亦然。
[0003]因此,如何實現集中送風,提高掃風效果,成為本領域技術人員亟待解決的技術問題。
【發明內容】
[0004]有鑒于此,本發明的第一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掃風支架,以實現集中送風的同時提高掃風效果;本發明的第二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空調器。
[0005]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0006]—種掃風支架,所述掃風支架設置在室內機的頭部,所述掃風支架包括轉筒、第一驅動組件和設置在所述轉筒的頂部的傳動組件,其中,所述轉筒的側面設置有出風口;所述第一驅動組件能夠通過所述傳動組件驅動所述轉筒正反向旋轉。
[0007]優選地,在上述掃風支架中,所述傳動組件包括固定在所述轉筒的頂部的第一齒輪以及與所述第一驅動組件傳動連接的第二齒輪,所述第一齒輪與所述第二齒輪相嚙合。
[0008]優選地,在上述掃風支架中,所述第一齒輪為環形齒輪。
[0009]優選地,在上述掃風支架中,所述傳動組件還包括軸承,所述第一齒輪通過鑲嵌的方式與所述軸承的內圈配合,所述軸承的外圈通過軸承壓板固定在所述轉筒的頂蓋。
[0010]優選地,在上述掃風支架中,還包括用于設置在室內機的頭部的底座,所述底座與所述轉筒滑動配合。
[0011]優選地,在上述掃風支架中,所述底座與所述轉筒相配合的部位以及所述轉筒與所述底座相配合的部位二者之一上設置有圓弧形軌道,另外一個設置有與所述軌道相配合的滾輪。
[0012]優選地,在上述掃風支架中,所述圓弧形軌道的弧度為40°。
[0013]優選地,在上述掃風支架中,所述轉筒上還設置有上下掃風組件。
[0014]優選地,在上述掃風支架中,所述上下掃風組件包括鉸接在所述轉筒的出風口處且能夠上下擺動的上下掃風葉片。
[0015]優選地,在上述掃風支架中,所述上下掃風組件還包括第二驅動組件和連桿,所述連桿鉸接在所述下上掃風葉片上,所述第二驅動組件通過驅動所述連桿上下移動帶動所述導風葉上下擺動。
[0016]—種空調器,包括室內機,所述室內機的頭部設置有如上述任一技術方案所述的掃風支架。
[0017]從上述的技術方案可以看出,本發明的掃風支架設置在室內機的頭部,當需要左側送風時,第一驅動組件通過傳動組件驅動轉筒向左轉動,使得出風口向左,轉筒兩側邊緣擋住風從右方向送風,出風口內部的風量全部向左送風,不存在右側掃風損失;當需要右側送風時,第一驅動組件通過傳動組件驅動轉筒向右轉動,使得出風口向右,轉筒兩側邊緣擋住風從左方向送風,出風口內部的風量全部向右送風,不存在左側掃風損失。因此,采用本發明中的掃風支架能夠在集中送風的同時提高掃風效果。
【附圖說明】
[0018]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0019]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一所提供的掃風支架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0020]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一所提供的掃風支架的爆炸示意圖;
[0021]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二所提供的掃風支架的主視結構示意圖;
[0022]圖4為本發明實施例二所提供的掃風支架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0023]圖5為本發明實施例二所提供的掃風支架的爆炸示意圖;
[0024]圖6為本發明實施例二所提供的底座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0025]其中,100為轉筒、101為出風口、102為滾輪、200為第一驅動組件、300為傳動組件、301為第一齒輪、302為第二齒輪、400為底座、500為上下掃風組件、501為上下掃風葉片、502為第二驅動組件、503為連桿。
【具體實施方式】
[0026]本發明的核心在于提供一種掃風支架,以實現集中送風的同時提高掃風效果;本發明的第二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空調器。
[0027]以下,參照附圖對實施例進行說明。此外,下面所示的實施例不對權利要求所記載的
【發明內容】
起任何限定作用。另外,下面實施例所表示的構成的全部內容不限于作為權利要求所記載的發明的解決方案所必需的。
[0028]請參閱圖1至圖6,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一所提供的掃風支架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一所提供的掃風支架的爆炸示意圖;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二所提供的掃風支架的主視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發明實施例二所提供的掃風支架的俯視結構示意圖;圖5為本發明實施例二所提供的掃風支架的爆炸示意圖;圖6為本發明實施例二所提供的底座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0029]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掃風支架,設置在室內機的頭部,該掃風支架包括轉筒100、第一驅動組件200和設置在轉筒100的頂部的傳動組件300,其中,轉筒100的側面設置有出風口 101;第一驅動組件200能夠通過傳動組件300驅動轉筒100正反向旋轉。
[0030]本發明的掃風支架設置在室內機的頭部,當需要左側送風時,第一驅動組件200通過傳動組件300驅動轉筒100向左轉動,使得出風口 101向左,轉筒100兩側邊緣擋住風從右方向送風,出風口 101內部的風量全部向左送風,不存在右側掃風損失;當需要右側送風時,第一驅動組件200通過傳動組件300驅動轉筒100向右轉動,使得出風口 101向右,轉筒100兩側邊緣擋住風從左方向送風,出風口 101內部的風量全部向右送風,不存在左側掃風損失。因此,采用本發明中的掃風支架能夠在集中送風的同時提高掃風效果。
[0031]需要說明的是,本發明實施例中將傳動組件300設置在轉筒100的頂部,因此,室內機中的風通過其內部直接可以進入到轉筒100內部,其阻力最小。傳動組件300可以是齒輪傳動組件300、皮帶傳動組件300等將第一驅動組件200的旋轉運動傳遞給轉筒100的轉動。第一驅動組件200通常為電機,通過電機帶動傳動組件300運轉進而帶動轉筒100轉動,其中,第一驅動組件200根據需要還可以設置減速機,將電機的高速旋轉進行減速。
[0032]轉筒100為不封閉的弧形結構,轉筒100位于背部的側板起遮擋作用,轉筒100的頂部的頂蓋可以為封閉結構,還可以與室內機的頂蓋座結合在一起形成類似封閉結構,其中,轉筒100的頂蓋部分與室內機的頂蓋座結合在一起形成類似封閉結構時,轉筒100兩側邊緣與室內機的頂蓋座兩側間隙很小,掃風支架轉動過程中,風出風口 101處風量大,風壓大,而室內普通大氣壓,在轉動過程中盡管有小部分風從間隙竄出,但因風從高壓向低壓流動的原理,不會出現漏風現象,能夠達到左右掃風效果。
[0033]在本發明實施例中,傳動組件300包括固定在轉筒100的頂部的第一齒輪301以及與第一驅動組件200傳動連接的第二齒輪302,第一齒輪301與第二齒輪302相嚙合。采用齒輪的傳動形式使得轉筒100在旋轉過程中噪音更低,運行更加平穩。
[0034]為了減輕零部件的重量以及方便其他零部件的安裝使得掃風支架結構更加緊湊,第一齒輪301為環形齒輪。在環形齒輪的中間部位還可以設置其他零部件。
[0035]傳動組件300還包括軸承,其中,第二齒輪302以齒輪副的形式將扭矩傳遞給第一齒輪301,第一齒輪301通過鑲嵌的方式與軸承的內圈配合,軸承的外圈通過軸承壓板固定在轉筒100的頂蓋,第一齒輪301轉動帶動與其連接緊固的轉筒100旋轉。
[0036]為了進一步提高該掃風支架的用戶體驗,轉筒100上還設置有上下掃風組件500。該上下掃風組件500可以與現有技術中的上下掃風組件500結構相同,其中具有手動調整以及自動調整兩種實現形式。其中,當為手動調整時,上下掃風組件500包括鉸接在轉筒100的出風口 101處且能夠上下擺動的上下掃風葉片501。通過手動將上下掃風葉片501移動到指定位置,實現特定上下角度的掃風調整。
[0037]另外,手動調整時,還可以將所有的上下掃風葉片501鉸接在同一個連桿503上,通過移動一個上下掃風葉片501實現所有上下掃風葉片501的角度調整。
[0038]當為自動調整時,上下掃風組件500除了包括上下掃風葉片501之外,上下掃風組件500還包括第二驅動組件502和連桿503,連桿503鉸接在下上掃風葉片上,第二驅動組件502通過驅動連桿503上下移動帶動導風葉上下擺動。第二驅動組件502帶動連桿503向上移動時,連桿503帶動所有的上下掃風葉片501向上擺動,從而實現向上送風;第二驅動組件502帶動連桿503向下移動時,連桿503帶動所有的上下掃風葉片501向下擺動,從而實現向下送風。
[0039]為了使得掃風支架更加緊湊,該上下掃風組件500的第二驅動組件502設置在第一齒輪301的中部。
[0040]在本發明另外一個實施例中在以上各個技術方案的基礎上還包括用于設置在室內機的頭部的底座400,底座400與轉筒100滑動配合。底座400的作用可以作為支撐轉筒100的零部件,掃風支架沒有底座400亦可以,通過設置底座400增加了轉筒100的支撐點,使得轉筒100受力更加均勻,從而使得轉筒100運轉的更加平穩。該底座400可以為單獨設置的零部件,還可以與室內機的其他零部件集成在一起,此處不再詳述。
[0041 ]底座400與轉筒100相配合的部位以及轉筒100與底座400相配合的部位二者之一上設置有圓弧形軌道,另外一個設置有與軌道相配合的滾輪102。其中,附圖5中,在轉筒100與底座400相配合的部位設置有滾輪102。
[0042]在本發明實施例中,圓弧形軌道的弧度不作特別限定,可以根據需要進行調整,在本發明實施例中優選的采用弧度為40°。如此設置使得轉筒100能夠向左旋轉20°,向右旋轉20°。與現有技術相比明顯增加了掃風效果。
[0043]—種空調器,包括室內機,室內機的頭部設置有如上述任一技術方案的掃風支架。由于上述掃風支架具有上述效果,具有該掃風支架的空調器具有相應的效果,此處不再贅述。
[0044]對所公開的實施例的上述說明,使本領域專業技術人員能夠實現或使用本發明。對這些實施例的多種修改對本領域的專業技術人員來說將是顯而易見的,本文中所定義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或范圍的情況下,在其它實施例中實現。因此,本發明將不會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這些實施例,而是要符合與本文所公開的原理和新穎特點相一致的最寬的范圍。
【主權項】
1.一種掃風支架,所述掃風支架設置在室內機的頭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掃風支架包括轉筒(100)、第一驅動組件(200)和設置在所述轉筒(100)的頂部的傳動組件(300),其中,所述轉筒(100)的側面設置有出風口(101);所述第一驅動組件(200)能夠通過所述傳動組件(300)驅動所述轉筒(100)正反向旋轉。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掃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傳動組件(300)包括固定在所述轉筒(100)的頂部的第一齒輪(301)以及與所述第一驅動組件(200)傳動連接的第二齒輪(302),所述第一齒輪(301)與所述第二齒輪(302)相嚙合。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掃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齒輪(301)為環形齒輪。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掃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傳動組件(300)還包括軸承,所述第一齒輪(301)通過鑲嵌的方式與所述軸承的內圈配合,所述軸承的外圈通過軸承壓板固定在所述轉筒(100)的頂蓋。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掃風支架,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用于設置在室內機的頭部的底座(400),所述底座(400)與所述轉筒(100)滑動配合。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掃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400)與所述轉筒(100)相配合的部位以及所述轉筒(100)與所述底座(400)相配合的部位二者之一上設置有圓弧形軌道,另外一個設置有與所述軌道相配合的滾輪(102)。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掃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圓弧形軌道的弧度為40°。8.如權利要求1至7中任一項所述的掃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轉筒(100)上還設置有上下掃風組件(500)。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掃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掃風組件(500)包括鉸接在所述轉筒(100)的出風口(101)處且能夠上下擺動的上下掃風葉片(501)。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掃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掃風組件(500)還包括第二驅動組件(502)和連桿(503),所述連桿(503)鉸接在所述下上掃風葉片上,所述第二驅動組件(502)通過驅動所述連桿(503)上下移動帶動所述導風葉上下擺動。11.一種空調器,包括室內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內機的頭部設置有如權利要求1至10任一項所述的掃風支架。
【文檔編號】F24F13/14GK105823189SQ201610333755
【公開日】2016年8月3日
【申請日】2016年5月18日
【發明人】丘曉宏, 金海元, 王朝新, 陳圣文, 賈飛飛, 臧允舒, 潘龍騰, 曾輝, 李德清, 吳舸, 張永成, 姚俊華, 林裕亮, 陳紅光, 曾慶和, 彭裕輝, 曾俊杰, 溫驪
【申請人】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