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適用于管板高壓水泥渣沖洗的爬行器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屬于蒸汽發生器維護裝置,具體涉及一種適用于管板高壓水泥渣沖洗的爬行器。
【背景技術】
[0002]世界各核電國家對蒸汽發生器(下文簡稱SG)的泥渣清洗問題均十分重視,也因此開發利用了各種方式的清洗方法。相比較而言,因為機械清洗(S/L)(即使用泥渣槍清除的方法)成本低,簡單易行,沖洗時間短,同時對清除泥渣有一定的效率,所以,目前國內外核電站均將機械清洗作為例行的手段,在每次換料大修期間對蒸發器進行清洗。
[0003]國內外現有的一些代表性的管板高壓水泥渣沖洗驅動機構:(1)基于法國SRA技術用流量分配板為支撐的驅動機構(主要應用大亞灣和嶺澳核電站);(2)日本三菱重工的懸臂結構(一次安裝,伸縮結構);(3)基于美國CECIL技術的導軌結構;德國ABBR技術的懸臂結構(秦山一期、二期、三期);(4)德國KWU技術的管板爬行機構。
[0004]由于AP1000蒸發器結構尺寸與現役蒸發器有較大的區別,主要表現為蒸發器尺寸相對較大(蒸發器內徑約為3900_),若采用原有的懸臂結構,槍頭由于自重產生的下垂較大,會影響步進運動在軸線上的長度準確性;步進運動在軸線上的積累誤差都會導致高壓水射流不能準確的打入傳熱管管間,降低了沖洗效率。
【發明內容】
[0005]本發明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缺陷,提供一種適用于管板高壓水泥渣沖洗的爬行器。
[0006]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適用于管板高壓水泥渣沖洗的爬行器,包括,上下兩層結構,每層結構均包括設置殼體內的氣動馬達,該氣動馬達的輸出端與輸出齒輪連接,并且氣動馬達可以帶動輸出齒輪轉動,輸出齒輪與軸承齒接,軸承與轉動齒輪齒接,轉動齒輪與傳動軸齒接,傳動軸的兩端分別設置傳動齒輪齒接,轉動的輸出齒輪依次帶動軸承、轉動齒輪、傳動軸和傳動齒輪轉動,在傳動齒輪的相對兩側設置齒條,齒條與傳動齒輪齒接,在齒條的端部設置夾爪,當傳動齒輪轉動時帶動齒條做線性運動,將端部的夾爪伸出或收回。
[0007]如上所述的一種適用于管板高壓水泥渣沖洗的爬行器,其中,所述的夾爪通過螺釘固定在齒條的端部,或者夾爪通過焊接等方式固定在齒條的端部。
[0008]如上所述的一種適用于管板高壓水泥渣沖洗的爬行器,其中,兩層殼體之間設置汽缸,通過汽缸的步進運動實現兩層殼體之間的遠離和靠近,在上下層之間設置導向條和導向槽片,導向條和導向槽片設置在上層殼體和下層殼體之間的兩側位置。
[0009]如上所述的一種適用于管板高壓水泥渣沖洗的爬行器,其中,在殼體的前端均設置連接板,該連接板上設置進氣孔,通過該進氣孔為啟動馬達提供動力源。
[0010]如上所述的一種適用于管板高壓水泥渣沖洗的爬行器,其中,在傳動軸上設置若干測點,在每個測點上均設置傳感器。
[0011]本發明的顯著效果是:1、爬行器在爬行過程中以傳熱管為支撐,當夾持組件伸出并撐住傳熱管時,爬行器與被夾持的傳熱管之間形成剛性固定,多次步進后,爬行器與被夾持傳熱管之間的相對位置不會發生改變,因此,爬行器與被夾持傳熱管之間的相對位置不會因為步進的次數發生改變,傳熱管是爬行器的唯一位置基準。2、夾持組件采用齒輪齒條結構,可靠性高,適合于設計較大力矩和較大行程的輸出,并且往復間隙小,配置合適的電氣元件容易實現兩端位置的檢測。3、步進組件的直線氣缸與下層殼體布置在一起,直線氣缸的活塞桿與上層殼體剛性連接,直線氣缸動作時,爬行器上下兩層殼體之間產生相對位移,從而實現步進動作。4、爬行器整體結構設計成扁平狀以方便設備從蒸發器手孔安裝。爬行器整體結構較為緊湊,體積小,傳動結構可靠性高。
【附圖說明】
[0012]圖1為爬行器內部結構圖;
[0013]圖2為爬行器后部結構圖;
[0014]圖3為D-D動力傳遞視圖;
[0015]圖4為E-E汽缸安裝結構圖;
[0016]圖5為A向俯視圖。
[0017]圖中:1.連接板、2.連接螺釘、3.墊片、4.0型環、5.上層殼體、6.氣動馬達、7.輸出齒輪、8.軸承、9.轉動齒輪、10.傳動軸、11.套筒、12.傳動齒輪、13.軸承、14.齒條、15.螺釘、16.夾爪、17.傳感器、18.蓋板、19.密封蓋、20.連接螺釘、21.下層殼體、22.導向條、23.導向槽片、24.汽缸、25.滑點、101.安裝定位孔、1001.測點。
【具體實施方式】
[0018]一種適用于管板高壓水泥渣沖洗的爬行器,包括,上下兩層結構(如附圖2所示,在EE上方為一層結構,在EE下方為另一層結構),兩層的機構基本相同。如附圖1所示,每層結構均包括設置殼體(上層殼體5或下層殼體21)內的氣動馬達6,該氣動馬達6的輸出端與輸出齒輪7連接,并且氣動馬達6可以帶動輸出齒輪7轉動,輸出齒輪7與軸承8齒接,軸承8與轉動齒輪9齒接,轉動齒輪9與傳動軸10齒接,傳動軸10的兩端分別設置傳動齒輪12齒接。轉動的輸出齒輪7可以依次帶動軸承8、轉動齒輪9、傳動軸10和傳動齒輪12轉動。如附圖1和附圖3所示,在傳動齒輪12的相對兩側設置齒條14,齒條14與傳動齒輪12齒接,在齒條14的端部設置夾爪16。當傳動齒輪12轉動時帶動齒條14做線性運動,將端部的夾爪16伸出或收回。圖3中的狀態是上層的夾爪16處于收回狀態,下層的夾爪16處于放開狀態。
[0019]所述的夾爪16通過螺釘15固定在齒條14的端部,當然夾爪16也可以通過焊接等方式固定在齒條14的端部。
[0020]兩層殼體之間設置汽缸24,通過汽缸24的步進運動實現兩層殼體之間的遠離和靠近。在上下層之間設置導向條22和導向槽片23,導向條22和導向槽片23設置在上層殼體5和下層殼體21之間的兩側位置,該導向條22和導向槽片23用于保證上下層的前進一致,當然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也可以采用其它類似的裝置保證上下層的前進一致性。
[0021]在殼體(包括上層殼體5和下層殼體21)的前端均設置連接板I,該連接板I上設置進氣孔,通過該進氣孔為啟動馬達6提供動力源。連接板I與殼體的連接方式可以通過螺釘2、墊片3和O型環4實現,也可以選擇本領域公知的其它方式實現。
[0022]為了精確掌握爬行裝置的運動情況,還可以在傳動軸10上設置若干測點1001,在每個測點1001上均設置傳感器17,通過傳感器17的探測掌握傳動軸10的旋轉量,從而控制夾爪16的動作行程。
[0023]本申請裝置的使用過程大致如下:通過控制氣動馬達6的通氣實現下兩層夾爪16同時伸出并撐住傳熱管。然后上層夾抓縮回,下層夾抓仍然保持不動,爬行器仍保持固定不動。其后控制汽缸24通氣,汽缸24輸出端固定連接于上層殼體5,從而將上層殼體5整體向前遞送一個步長的距離。步進距離嚴格滿足前端噴嘴組件步進后準確對準管間。然后上層抓爪伸出并撐住傳熱管。此時,汽缸24反向供氣,進行回復行程將下層夾持組件向前遞送一個步長的距離。最后,下層夾爪伸出并撐住傳熱管。至此,爬行器整體向前爬行一個步長。所述夾爪16的伸出與縮回通過改變氣動馬達6的供氣實現。
【主權項】
1.一種適用于管板高壓水泥渣沖洗的爬行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下兩層結構,每層結構均包括設置殼體內的氣動馬達(6),該氣動馬達(6)的輸出端與輸出齒輪(7)連接,并且氣動馬達(6)可以帶動輸出齒輪(7)轉動,輸出齒輪(7)與軸承(8)齒接,軸承(8)與轉動齒輪(9)齒接,轉動齒輪(9)與傳動軸(10)齒接,傳動軸(10)的兩端分別設置傳動齒輪(12 )齒接,轉動的輸出齒輪(7 )依次帶動軸承(8 )、轉動齒輪(9 )、傳動軸(10 )和傳動齒輪(12)轉動,在傳動齒輪(12)的相對兩側設置齒條(14),齒條(14)與傳動齒輪(12)齒接,在齒條(14)的端部設置夾爪(16),當傳動齒輪(12)轉動時帶動齒條(14)做線性運動,將端部的夾爪(16)伸出或收回。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適用于管板高壓水泥渣沖洗的爬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夾爪(16)通過螺釘(15)固定在齒條(14)的端部,或者夾爪(16)通過焊接等方式固定在齒條(14)的端部。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適用于管板高壓水泥渣沖洗的爬行器,其特征在于:兩層殼體之間設置汽缸(24),通過汽缸(24)的步進運動實現兩層殼體之間的遠離和靠近,在上下層之間設置導向條(22)和導向槽片(23),導向條(22)和導向槽片(23)設置在上層殼體(5)和下層殼體(21)之間的兩側位置。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適用于管板高壓水泥渣沖洗的爬行器,其特征在于:在殼體的前端均設置連接板(I ),該連接板(I)上設置進氣孔,通過該進氣孔為啟動馬達(6)提供動力源。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適用于管板高壓水泥渣沖洗的爬行器,其特征在于:在傳動軸(10)上設置若干測點(1001 ),在每個測點(1001)上均設置傳感器(17)。
【專利摘要】本發明屬于蒸汽發生器維護裝置,具體涉及一種適用于管板高壓水泥渣沖洗的爬行器。它包括上下兩層結構,每層結構均包括設置殼體內的氣動馬達,該氣動馬達的輸出端與輸出齒輪連接,并且氣動馬達可以帶動輸出齒輪轉動,輸出齒輪與軸承齒接,軸承與轉動齒輪齒接,轉動齒輪與傳動軸齒接,傳動軸的兩端分別設置傳動齒輪齒接,轉動的輸出齒輪依次帶動軸承、轉動齒輪、傳動軸和傳動齒輪轉動,在傳動齒輪的相對兩側設置齒條,齒條與傳動齒輪齒接,在齒條的端部設置夾爪,當傳動齒輪轉動時帶動齒條做線性運動,將端部的夾爪伸出或收回。本發明的顯著效果是:爬行器與被夾持傳熱管之間的相對位置不會因為步進的次數發生改變;結構緊湊,體積小,傳動結構可靠性高。
【IPC分類】F28G15-04
【公開號】CN104697394
【申請號】CN201310652772
【發明人】楊斌
【申請人】核動力運行研究所, 中核武漢核電運行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5年6月10日
【申請日】2013年12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