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封閉式燃氣灶具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是以各種可燃性氣體(如煤氣、天燃氣等)為主要燃料的封閉式燃氣灶具。
目前,燃氣灶具的燃氣方式都是采用開放的燃燒方式。即,灶具的燃燒室與灶房空間直接相通,灶具內燃燒之后的廢氣被直接排放到灶房空間。顯然,使用目前這種灶具時其內部燃燒之后所排出的廢氣對人體健康極為有害,其中還含有大量未經充分燃燒后的一氧化碳氣體,一氧化碳氣體是劇毒氣體,其嚴重地危脅到人的生命安全……;此外,目前使用的灶具由于是采用開放的燃燒方式,其大量余熱只有白白地隨著廢氣排放到灶房空間之中,這樣,既浪費能源,又使灶房環境(尤其是炎夏時節)變得極其惡劣。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利用一套新的技術裝置,使灶具內的燃氣能被封閉在一個與灶房空間相隔離的燃燒室中燃燒。這樣,此灶具的燃燒廢氣將再也不會被直接排放到灶房空間中去了;同時,本實用新型的實施還有利于人們進行余熱回采,以達到節省能源和保護灶房環境的目的。
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手段實現的混合氣經灶頭噴出后在一個以一導流盤為主體的燃燒室中燃燒,其火焰在導流盤的引導之下與鍋具(底面)接觸傳熱。鍋具底面是平貼在灶具面板之上的,因此,鍋具底面與灶具面板的接觸形成了一種園環形的封閉面。這種園環形的封閉面促使傳過熱的火焰在化做廢氣之后,只能在鍋具底面和灶具面板的阻隔之下被卷入到一個偏心盤之內。園形的偏心盤與灶頭之間的園心相差一定距離,在離灶頭園心最遠的偏心盤一側開有一個排氣入口。灶具燃燒廢氣經排氣入口到排煙道和出氣口,再經灶外煙筒最終被排放至室外。
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可由以下的實施例及其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實施例主視圖的縱向剖面圖;圖2是圖1的俯視圖;圖3是圖1的左視圖;圖4是圖1加放鍋具后沿圖2A-A線的剖視圖;參照圖1,在灶頭[8]中的混合燃氣腔[9]中混合了一定空氣的混合燃氣從灶頭[8]上噴出并燃燒。[4][5][7]是二次空氣的入口,從此入口處灌進的空氣可使燃氣獲得更加徹底的燃燒。導流盤[6]是燃燒室[10]的主體,它的形狀是園碟形的,它的縱面剖圖呈一定規則的圖弧狀,它的作用是更加有效地引導火焰上流傳熱及反射一定的熱能。導流盤[6]四周被完全地包圍在偏心盤[2]之內。偏心盤[2]的作用是收集廢氣并促使廢氣可以順利地被排放至灶具之外。偏心盤[12]的園心偏離灶頭[8]的園心一定距離。(灶頭[8]與導流盤[6]及面板[3]的灶腔敞口[11]是同園心的)。灶具的排氣入口[2]設在距離灶頭[8]園心最遠的偏心盤[2]一側。[13]是灶具的排煙道,燃燒廢氣經此煙道被排至灶外的煙筒,然后,燃燒廢氣通過灶外煙筒最終排到室外。[1]是隔熱圈,隔熱圈的材料一般采用如陶瓷等具有隔熱性能的材料。
圖2中的[14]是一種專供園形凹底鐵鍋炒菜時用的,它有3個(或3個以上),它們均勻散布在灶具面板的敞口[11]上并成犄角相對。[15]是廢氣的出口。圖4中[16]是平底鍋具。鍋具在使用時平放在灶具面板的敞口[11]上,它與面板[3]共同地將燃燒廢氣封閉在灶具之內,而使得廢氣只能被卷入偏心盤而后再經排煙道和灶外煙筒等外排到室外。
燃氣灶具只要采用了以上實用新型的技術裝置,就可以使廢氣再也不會進入灶房空間,從而還到了保護灶房環境以及保障工作人員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的目的;同時,以上實用新型的技術裝置也很便于人們進行余熱回采,人們只要在灶具偏心盤外再設一個水套還可以達到回采余熱以節省能源的良好效果。
權利要求1.一種封閉式燃氣灶具,這種燃氣灶具主要由灶具面板[3]、導流盤[6]、偏心盤[2]、排煙道[13]組成,其特征在于a灶具的灶腔敞口[11]與安放在其上面的平底鍋具[16]形成一個環形封閉面;b灶具內偏心盤[2]的園心偏離灶頭[8]的園心一定距離,灶頭[8]、導流盤[6]、灶腔敞口[11]是同園心的;c灶具廢氣的排氣入口[12]設在離灶頭[8]的園心最遠的偏心盤[2]一側,灶具的排煙道[13]與排氣入口[12]相連,以使得燃燒后的廢氣經排煙道進入灶外煙筒。
2.權利要求1所述的燃氣灶具,其特征是廢氣出口[15]與灶外煙筒相接,然后,由灶外煙筒將灶具的燃燒廢氣送至室外。
3.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灶具,其特征是燃燒室[10]與整個灶具外殼之間采用了一種由陶瓷或其它具有隔熱性能的材料制成的隔熱圈。
4.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灶具,其特征是灶腔敞口[11]上均勻地分布著三個或三個以上的鍋托[14]。
專利摘要一種封閉式的燃氣灶具。它主要依靠鍋具底面與灶具面板之間的接觸形成一種圓環形的封閉面,這種封閉面促使灶具內燃燒傳熱后的廢氣被卷入到一個偏心盤中,偏心盤離灶頭圓心最遠的一側開有排氣出口,排氣出口與排煙道相連,排煙道又外接一個灶外煙筒。灶具內的燃燒廢氣最終通過灶外煙筒被排至室外。這種灶具既可維持一個良好的灶房空氣環境,又便于節省能源。
文檔編號F24C3/00GK2202864SQ93243708
公開日1995年7月5日 申請日期1993年11月3日 優先權日1993年11月3日
發明者王占義 申請人:王占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