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高能醇水灶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流體燃料的燃燒設備,具體地說是將甲醇及其水混合液在燃燒區(qū)蒸發(fā),并通過化學轉換燃燒加熱的高能灶具。
CN88211632.0公開了一種甲醇灶,這種灶具僅一級催化結構,一種預熱方式和大氣燃燒加熱方式,存在著引燃時間長,熱效率不高,不能以低碳混合醇和與這些混合醇加水為燃料。甲醇紅外灶CN2105628U對甲醇灶進行了改進,它具備有較高的熱效率和燃燒熱值,可以使用多種低碳混合醇和其混合液為燃料,但它仍然存在著灶具接口與連接管的連接不牢固,沒有控制火焰高度的裝置,密封性能不好,難以確保其使用安全,它的點火和正常燃燒沒有分段,使用不便,而且所采用的催化材料價格昂貴以及結構較復雜,制造成本較高的弊端。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除具備現有甲醇灶具的全部優(yōu)點外,還具有燃燒火焰可控、燃燒效果好,密封性能好,使用安全可靠和制造工藝簡單、制造成本較低的高能醇水灶。
實現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改進甲醇紅外灶的紅外燃燒室為高能燃燒室,改轉化腔為高能反饋環(huán),改遠紅外輻射板為高能置換板,改氣控閥為熵平衡閥,改灶具的接口與連接管的旋接為螺紋錐頭與喇叭口加螺母連接。
高能燃燒室由燃燒室殼體、置換板、紅外網罩和反饋環(huán)組成,高能置換板裝置在殼體的開口端,紅外網罩于置換板上罩裝在殼體上,反饋環(huán)裝置在燃燒室殼體內,燃燒室殼體內壁上涂有SlO2、FeO、CaO、MgO、MnO、Na2O高能材料,置換板由SlO2、FeO、CaO、MgO、MnO、Na2O高能材料和Fe2O3、MnO2、Al2O3氫還原物質制成。
本實用新型除具有甲醇紅外灶的全部優(yōu)點外,還具有結構簡單,密封性能好,使用安全可靠,使用、維修方便,制作成本和工藝簡單的突出優(yōu)點。
下面結合本實用新型附圖進一步說明。
圖1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圖2本實用新型的高能燃燒室結構示意圖;圖3本實用新型的熵平衡閥結構示意圖;圖4本實用新型的交直流雙用電熱器結構示意圖;圖5本實用新型的高能置換板俯視圖;圖6圖5的A-A剖視圖;圖7本實用新型中的管接頭結構示意圖;圖8本實用新型中的“
”形反饋環(huán);圖9本實用新型中的“
”形反饋環(huán);
圖10本實用新型中的齒形反饋環(huán);
圖11本實用新型中的雙環(huán)形反饋環(huán);
圖12本實用新型中的螺旋形反饋環(huán)。
如
圖1所示,高能燃燒室2裝置在灶體1上,輸液管12一端接輸液罐,另一端通過管接頭11與高能燃燒室2中的反饋環(huán)10一端連接,反饋環(huán)10的另一端通過管接頭9與交直流電熱器8中的雙層套管27一端連接,灶體1上裝有熵平衡閥5,熵平衡閥5的進口、出口端分別通過管接頭4和6與燃燒室2一側的引射管3中的噴嘴和電熱器的雙層套管27的另一端連接,風門7活動裝置在噴嘴外側的引射管3上。其中高能燃燒室如圖2所示,它由殼體15、反饋環(huán)10、置換板14、遠紅外網罩13構成,置換板14裝置在殼體15的開口端,反饋環(huán)10于置換板14下側安裝在燃燒室殼體15內,殼體15的內壁涂有SlO2、FeO、CaO、MgO、MnO、Na2O高能材料,或者由SlO2、FeO、CaO、MgO、Na2O高能材料加Fe2O3、MnO2、Al2O3氫還原物質制成陶瓷燃燒室殼體15,置換板由SlO2、FeO、CaO、MgO、Na2O高能材料和Fe2O3、MnO2、Al2O3氫還原物質制成;熵平衡閥5如圖3 所示,它由閥體16、閥桿21、限位墊圈22、密封環(huán)19、壓蓋螺母、檔次控制器17構成,閥桿21的一端旋接在閥體中,閥體前端互相垂直地開有進、出孔23和26,閥桿21的前端于閥體24內與進、出孔23和25端密封配合,靠近閥體24的進、出孔的閥桿21上套接有限位墊圈22,石墨密封環(huán)19也套接在閥桿21上,密封墊圈20于石墨密封環(huán)19一側套接在閥桿21上,壓蓋螺母18于石墨密封環(huán)19一側旋接在閥體24上,使閥桿21與閥體24密封連接,檔次控制器17于壓蓋螺母18一側套接在閥桿21上,檔次控制器17由多片金屬板構成,它的上面設置有預熱檔,小、中、大火檔,閥桿21的另一端固定有旋鈕16,通過旋轉旋鈕16撥動檔次控制器17并控制閥桿21與閥體24的進、出孔間距來控制汽液燃料的進入量;交直流雙用電熱器8如圖4所示,它由雙層套管27、陶瓷電熱芯26構成,雙層套管27的一端有開口,陶瓷電熱芯16從開口端裝置在套管27中,雙層套管27的外層管一端與連接反饋環(huán)的管接頭9連通,雙層套管27的外層管的另一端與連接頭6連通,雙層套管27外壁涂有SlO2、FeO、CaO、MgO、MnO、Na2O高能材料;置換板14如圖5、圖6所示,它由SlO2、FeO、CaO、MgO、Na2O高能材料和Fe2O3、MnO2、Al2O3氫還原物質制成,它的外表面為弧形,以增加其表面積,置換板14上均勻地開有小通孔27和布滿乳狀突起28,每一個突起上也開有通孔29,如同蜂窩狀突起,置換板14也可以是上述材料制成的平板,平板上開有許通孔,管接頭如圖7所示,其中一只連接管的端部為錐頭30,錐頭30外表面有螺絲,另一只連接管的端部為與錐頭30相配合的喇叭口31,喇叭口31上套有管頭螺母32,連接時,一只連接管的錐頭30置于另一只連接管的喇叭口31中,螺母32旋接在錐頭30上固定;本實用新型中的反饋環(huán)還可以制作成“
”形(參見圖8),“
”(參見圖9),齒形(參見
圖10),雙環(huán)形(參見
圖11)和螺旋形(參見
圖12),以盡可能增加其在燃燒室中的長度,反饋環(huán)外壁上涂有CNHCOOH、HgBr、HgCe、LICeO3超導物質和Fe2O3、MnO2、Al2O3氫還原物質。
使用時,從輸液管中輸進醇水燃料,接通電源使交直流電熱器工作,雙層套管中的燃料被加熱后,操作熵平衡閥并置旋鈕于預熱檔并點火使燃燒室燃燒,待火焰穩(wěn)定后,置旋鈕于小火檔并關斷電源使電熱器停止工作,燃燒正常后可隨意置旋鈕于中、大火焰檔,停止燃燒時,先停止輸進醇水燃料,再置熵平閥旋鈕于關閉檔。
本實用新型根據流體力學,傳熱學和燃燒學優(yōu)化設計,其結構和制造工藝都比較簡單,成本較低,使用及維修都很方便,密封性能好,使用非常安全可靠。
權利要求1.一種由燃燒室(2)、輸液管(12)、噴嘴、灶體(1)、熵平衡閥(5)、電熱器(8)、風門(7)組成的高能醇水灶,其特征在于燃燒室殼體(15)內安裝有反饋環(huán)(10),置換板(14)裝置在殼體(15)開口端,紅外網罩(13)罩裝在殼體(15)上,反饋環(huán)(10)兩端分別接輸液管(12)和電熱器(8)的雙層套管(27)一端,熵平衡閥(5)的進口和出口端分別通過管接頭與燃燒室一側的引射管(3)中的噴嘴和電熱器(8)的雙層套管(27)的另一端連接,風門(7)活動裝置在引射管(3)上,殼體(15)的內壁涂有SlO2、FeO、CaO、MgO、Na2O高能材料,置換板(14)由SlO2、FeO、CaO、MgO、Na2O高能材料和Fe2O3、MnO2、Al2O3氫還原物質制成;
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醇水灶,其特征在于熵平衡閥(5)由閥體(24)、閥桿(21)、限位圈(22)密封環(huán)(19)、壓蓋螺母(18)、檔次控制器(17)構成,閥桿的一端旋接在閥體(24)中并與閥體(24)前端的進孔(23)和出孔(25)配合,閥桿(21)上套接有限位墊圈(22)、石墨密封環(huán)(19)和密封墊圈(20),壓蓋螺母(18)于石墨密封環(huán)(19)一側旋接在閥體(24)上,檔次控制器(17)于壓蓋螺母(18)一側套接在閥桿(21)上,閥桿(21)的端部固定有旋鈕(16);
3.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醇水灶,其特征在于電熱器(8)由雙層套管(27)和陶瓷電熱芯(26)構成,雙層套管(27)中裝置陶瓷電熱芯(26),雙層套管(27)的外管兩端分別開有連接孔;
4.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醇水灶,其特征在于置換板(14)外表面為弧形,置換板上均勻地開有小通孔(28)和布滿乳狀突起(29),乳狀突起上也開有小通孔(28)。
5.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醇水灶,其特征在于管接頭中的一只連接管端部為螺紋錐頭(30),另一只連接管端部為與錐頭(30)相配合的喇叭口(31),喇叭口(31)上套有與錐頭(30)旋接的螺母(32);
6.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醇水灶,其特征在于反饋環(huán)(10)為“
”形或“
”、或齒形或雙環(huán)形成螺旋形;
7.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醇水灶,其特征在于燃燒室殼體(15)為SlO2、FeO、CaO、MgO、Na2O、MgO、Na2O、高能材料和Fe2O3、MnO2、Al2O3氫還原物質燒成的陶瓷體;
8.按照權利要求1或6所述醇水灶,其特征在于反饋環(huán)(10)外壁涂有CNHCOOH、HgBr、HgCl、LICCO3超導物質和Fe2O3、MnO2、Al2O3氫還原物質。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高能醇水灶,它是甲醇紅外灶的改進,其高能燃燒室由燃燒室殼體15、高能置換板14、紅外網罩13和反饋環(huán)10組成,紅外網罩13于置換板14上罩裝在殼體15上,反饋環(huán)10裝置在殼體15內,反饋環(huán)10兩端分別接輸液管12和交直流兩用電熱器,熵平衡閥5的進口端和出口端分別通過管接頭6與燃燒室一側的引射管3中的噴嘴和電熱器8的另一端連接,風門7安裝在噴嘴外側的引射管3上。它具有結構和制造工藝簡單,生產成本較低,密封性能好,使用、維修方便和安全可靠的突出優(yōu)點。
文檔編號F24C5/00GK2155506SQ9320925
公開日1994年2月9日 申請日期1993年4月10日 優(yōu)先權日1993年4月10日
發(fā)明者張冰, 楊曼良, 狄少雄, 符華訓, 黃智萍, 韓德芳, 胡建忠, 李海清, 林立文, 韓濤, 田紅花, 狄敏, 張譯 申請人:韓德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