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濕柴氣化爐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專燒濕柴的民用爐具。
目前,人們所使用的各種燒柴爐灶,普遍存在著煙塵大,怕風,燃燒物單一,濕柴不易燃燒,并且需要不間斷地續柴。由此造成使用爐灶的人做飯時既不衛生又不方便,而且燃料燃燒不穩定,火焰溫度低,燒柴量大。
水在燃燒過程中可起到的有益作用,已見諸于許多文獻中。在工業燃燒器中,以及較大型的燒煤民用爐中,用水改善燃燒的實踐也充分說明了水在燃燒過程中的有益作用。
本實用新型的目地在于提供一種專燒濕柴,充分利用柴中所含水分在燃燒過程中的有益作用,使柴及可燃煙氣充分穩定燃燒,火焰溫度達700℃以上的氣化柴爐。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一種三層結構的爐體,用下飼反燒的方式,使引燃濕柴時產生的可燃煙氣通過爐膛上部及爐膛口的二次風及三次風助燃,使之充分均勻地燃燒。
實際使用狀況為在爐膛內填滿濕碎柴(如果柴不夠濕,應浸在水中使含水量達到25%以上)在二次通風出口以下位置,在濕柴上面加少量干柴及細小引火柴,點燃。待干柴即將燃盡時,可看到有透明的略顯紅藍色火焰出現時,即正常燃燒階段開始(為加快引燃速度,可在點燃引火柴后用拔火筒加在爐口上);這時由于干柴的引燃,使爐口溫度達500-600℃,濕柴中的水分開始揮發,并部分發生分解等變化,揮發出水分的濕柴被點燃繼續放熱,同時揮發出可燃性氣體及細小的未燃碳粒。在高溫下,被分解的水中的氫和氧與碳的化合物,以及高溫水蒸氣夾裹著碳顆粒等可燃性成分,在被加熱的二次風的作用下,進一步燃燒,使火焰完全成為透明的紅藍色火焰,并達到700℃左右的高溫。在二次風作用下如仍有未燃盡的可燃物,在爐口處又受到三次風的助燃,可進一步燃燒。同時,燃燒的火焰在三次風的作用下,被壓縮在爐口附近,使可燃部分在爐口附近充分燃盡,達到無煙無臭,不用煙囪而且火力集中。此燃燒過程一直延續到爐膛內的濕柴燃盡,柴中的水份揮發完之前,此爐的火焰一直在爐口附近燃燒。整個燃燒過程中,火力的大小可以用爐體底部灰箱的一次風進口封門來調節。本爐一次填滿一爐膛柴,直至燒盡,中間不需加柴和捅火。以干柴(松碎柴)重量計0.75-1.0公斤,可燃45-50分鐘。如時間不夠用,可用加柴桶續火;提起爐體,加柴桶放在灰箱上原爐膛位置,由于加柴桶直徑小于爐膛內徑,且原爐膛內爐蓖是活動的,當落下爐體時,柴即加好,繼續燃燒。加干柴0.5-0.75公斤(需浸濕),可使燃燒時間延長至90-100分鐘。照此可連續使用之。
本實用新型可使用多種不規則燃料碎木柴、鮮樹枝、各種作物桔桿、玉米芯、刨花等。
本實用新型爐與傳統燒柴爐效果對比:
用本實用新型爐燒開22CM鋁制水壺水需9-13分鐘,比普通家用煤氣管道灶和液化石油氣灶,燒水時間少用2-5分鐘時間。
下列附圖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優選實施例。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中A——一次風進口,B——二次風進口及通道,C——三次風進口及通道圖2為
圖1的俯視圖;圖3為加柴桶結構示意圖;圖4為圖3的俯視圖。
在
圖1和圖2中描述了本實例的基本結構,擋火圈(1)內包括有一個能支撐容器的三爪支架(4),擋火圈(1)的底面中間開孔直徑等于或小于爐膛(5)的內徑。爐體(2)由爐膛(5)、二次風筒(6)、爐筒(7)和爐蓖(8)構成。爐膛(5)可由耐熱金屬或耐火非金屬,如鋼板或耐火陶瓷等材料做成直筒狀,外形可根據需要做成圓形或其它形,在爐膛的上部開若干小孔作為二次風出口,均勻分布在距邊緣5厘米范圍內。二次風筒(6)可由金屬與隔熱保溫材料復合而成,也可由具有一定強度的隔熱保溫材料單獨構成筒狀;二次風筒(6)的上端與爐膛(5)的上端封死,二次風筒內壁與爐膛外壁之間形成二次風通道,其截面積應大于二次風出口的面積。爐筒(7)可由金屬或非金屬按需要做成各種形式的桶狀,如材料隔熱性能不好,其內壁需加保溫層作襯;爐筒(7)上端與擋火圈(1)底面聯結封死,在擋火圈底面與爐膛(5)上端之間形成一距離為2-8毫米的間隙,這個間隙為三次風出口。爐筒(7)的下部距下端50-60厘米的距離圓周兩側分別漏空或開孔,作為二次風和三次風進口B及C,其開口占圓周長不少于4/5,面積之和分別大于二次及三次風通道的截面積。B及C之間與二次風筒(6)下端聯結,用以二次與三次風道分開。爐筒(7)內壁與二次風筒(6)外壁之間形成三次風通道,其截面積大于三次風出口面積。爐蓖(8)的外徑小于爐膛(5)的內徑,且能在爐膛內軸向自由活動,但到爐膛下端時不能脫落。灰箱(3)為上面開一直徑等于或大于爐膛內徑的孔的封閉形箱體。在灰箱(3)上面的開孔與爐體(2)同心聯結的位置設可與爐體(2)方便拆裝的機構;一個側面開口作為一次風進口(A),開口上設一活動封門(9),封門(9)最大開啟時的開口面積應不小于爐膛(5)截面積的50%。
圖3和圖4描述了加柴桶(10)的基本結構。加柴筒(10)的外徑小于爐膛(5)內徑、高度小于爐膛(5)高度50-60厘米。爐蓖與桶壁一端聯結成一體。
實踐證明,本實用新型,燃燒濕柴效果好,氣化燃燒作用明顯,火焰穩定均勻,無煙、無臭。
權利要求1.一種濕柴氣化爐,該爐由配置三爪支架的擋火圈、爐體、有進風口及活動封門的灰箱和加柴筒組成,其特征為爐體由爐膛、二次風筒和爐筒三層構成,且爐體與灰箱為可拆裝的分體結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爐具,其特征在于爐體的內層爐膛可由各種形狀如圓形、多邊形、多角形、曲邊形構成的筒狀結構。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爐具,其特征為在爐膛的上部開若干小孔作為二次風出口,均勻分布在距邊緣5厘米范圍內。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爐具,其特征為爐膛的下部設有一能軸向活動的爐蓖。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爐具,其特征為爐膛上端與二次風筒上端封死,爐膛外壁與二次風筒內壁之間形成二次風通道,二次風通道的截面積大于二次風出口的面積。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爐具,其特征在于爐筒上端與擋火圈的底面相連,與爐膛上端面形成一個2-8毫米的間隙為三次風出口。
7.根據權利要求1或6所述的爐具,其特征為爐筒內壁與二次風筒外壁之間形成三次風通道,三次風通道的截面積大于三次風出口的面積。
8.根據權利要求1或6或7所述的爐具,其特征為爐筒下部分別開有二次及三次風進口B、C;其面積分別大于二次及三次風通道的截面積。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是一種專燒濕柴的民用爐具。特點是燒濕柴和多種濕狀態的可燃物,如鮮樹枝、莊稼秸稈、玉米芯等。特征是爐體的特殊構造和合理的通風設置,用下飼反燒方式,使含在燃燒物中的水分起到改善燃燒狀況并產生大量可燃氣體,使燃料達到充分燃燒的效果,并且燃燒穩定均勻,火力集中,燃燒時無煙無臭,不用煙囪。一次加柴直至燃盡,中間不需添柴捅火,溫度可達700℃以上,火力大小可調節。可連續加柴連續使用。
文檔編號F24B1/20GK2118913SQ9121992
公開日1992年10月14日 申請日期1991年8月13日 優先權日1991年8月13日
發明者郭春江 申請人:郭春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