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利用余熱的節能灶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是涉及一種利用余熱的節能灶。
現有煤氣、液化氣、沼氣灶,由于結構不合理,整個燃燒產生的火和給鍋受熱的火,有的暴露在空氣中燃燒,不斷地被外圍循環的空氣降低了溫度。或者,燃燒的火,從鍋底的一方跑向拉風口(或煙囪口),熱能流失多,給鍋受熱能力弱;加之燃燒時,助燃空氣又不是從下而上垂直地進行通風,火給鍋底的沖擊力也小。同時,燃燒的溫度又向下面擴散出去;再一方面,當室內空氣流通時,燃燒火的熱能,又有流失。同時,又未利用余熱。因此,做飯菜和燒開水,熱效率低,燒火時間長,多燒煤氣、液化氣、沼氣等。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改進的利用余熱的節能灶,它可以燒煤氣、液化氣、沼氣(以下簡稱煤氣),節省用氣18%,做飯、菜快,有利于節約能源和縮短做飯菜時間。
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由灶的外殼、通風門、點火門(又為視火和蒸飯時放進蒸飯墊門)、予熱風罩、下喇叭形通風洞、上喇叭形通風洞、最小喇叭口中間風板、煤氣燃燒器、喇叭形燃燒室、喇叭形托火鍋膛、園形通風槽、園形予熱水管、排氣口、予熱器、予熱水箱、出氣口、煙囪(排二氧化碳和拉風)等部件組裝而成。該節能灶可分為用鐵板做外殼的成品灶和用磚砌灶壁的兩種。其組裝的部件是用泥料做坯燒制和用鐵板、鋁板制作及生鐵鑄造而成。鐵板做外殼的成品灶,由于體積小,重量輕,可以搬運,買回去接通煤氣使用。蒸飯墊,為園形鐵板,直徑為8-20公分,煙囪是用鐵皮管或磚砌成。
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作進一步的詳細描述。
圖1是利用余熱節能灶側剖面圖。
圖2是利用余熱節能灶截面圖。
參照
圖1、圖2,本實用新型節能灶的通風門(2)、點火門(12)是在灶外殼(1)的一方下部和上部各開一個門,排氣口(19)是在另一方上部開一個口,其灶內部裝置由下而上是下喇叭形通風洞(3)大口向下,小口向上和上喇叭形通風洞(6)下端小口(5)連接,其最小喇叭口(5)直徑為4--20公分,其最小喇叭口中間風板(4)直徑為2-18公分,并連接在最小喇叭口(5)壁,上喇叭形通風洞(6)上端大口又和喇叭形燃燒室(9)下端大口連接,煤氣燃燒器(7)裝在喇叭形燃燒室(9)內,喇叭形燃燒室(9)上端小口(10)又和喇叭形托火鍋膛(15)下端小口(10)連接,喇叭形托火鍋膛上口(16)四周壁與鐵鍋(18)口四周壁距離為0.1-10公分,并與灶外殼(1)上部四周壁距離為1-12公分,形成了園形通風糟(14),園形通風槽(14)連接排氣口(19),煤氣燃燒器(7)為一個進氣主管串通兩個園管,園管上有點火管(8),內園管上的點火管為垂直的,外園管上的點火管(8)為向內傾斜的。整個部件是裝置在灶外園管上的點火管為垂直的,外園管上的點火管(8)為向內傾斜的。整個部件是裝置在灶外殼(1)內部的中部和上部位置,并成一體,固定在灶外殼(1)的內壁或底上。灶型裝置程序自下而上是由大口--小口--大口--小口--大口。
參照1、圖2,本實用新型節能灶利用余熱是,予熱風罩(25),是罩在灶外殼(1)上部的周圍,予熱風罩(25)上口周圍壁與灶外殼(1)周圍壁連接,并在其一處開一個熱風口(26),下口周圍壁與灶外殼(1)周圍壁距離為0.1-15公分,燃燒通風時,用一根通風管把熱風口(26)和通風門(2)連接起來,熱風進入灶內燃燒;園形通風槽(14)內有園形予熱水管(13),水管兩頭接入予熱水箱(21)內;排氣口(19)連接予熱器(20),予熱器垛在臺架上,予熱器里有予熱水箱(21),予熱器(20)又連接出氣口(23),出氣口連接煙囪(24),燃燒排出二氧化碳熱能時,先予熱園形予熱水管(13)里的水,后予熱予熱水箱(21)里的水,其予熱器(20)裝置程序是由小口-大口-小口。
本實用新型由于1、灶型的下部包括通風門(2)、下喇叭形通風洞(3)、上喇叭形通風洞(6)、中部包括喇叭形燃燒室(9)、喇叭形托火鍋膛(15)、上部包括園形通風槽(14)、排氣口(19)都得到了改進,使整個燃燒符合燃燒原里和燃燒原理間的制約關系。即打開煤氣管閥門,煤氣管(11)進煤氣燃燒時,燃燒的通風由于通過下喇叭形通風洞(3),首先成為垂直風力上升,經過最小喇叭口(5),又高度集中,流速加快,增強對喇叭形燃燒室(9)的沖擊力,加大鍋(18)底的受熱能力。再一方面,燃燒的溫度,不會從最小喇叭口(5)反射出去。上喇叭形通風洞(6),使風先集中,后擴散(和起予熱空氣助燃,提高溫度),由于最小喇叭口中間風板(4)檔住進風的去向,使風從風板四周上升,并直沖煤氣燃燒器(7)的四周外園管上的點火管(8),中間又有余風擴散,由于煤氣燃燒器(7)外園管上的點火管(8)多,出氣多,內園管上的點火管(8)少,出氣少,這樣使煤氣燃燒器(7)放出的煤氣多,進風多,煤氣少,進風少,使進風量和煤氣燃燒時所需要的助燃空氣量基本相等,提高了燃燒溫度,增強了鍋的受熱能力,避免了因進風過多,降低溫度,耗費煤氣。再通過喇叭形燃燒室上口(10)和由于外園管上的點火管(8)向內傾斜,火力形成焦點,又高度集中,流速加快,增強對鍋(18)底的沖擊力,首先使鍋底受熱能力強,并增長火力流程。再通過喇叭形托火鍋膛(15),由于喇叭形托火鍋膛似鐵鍋形狀,鐵鍋(18)懸空在其上方,擋住火的去向,火沖擊鍋(18)底后開花,由于喇叭形托火鍋膛(15)是縫隙和園形通風槽(14)拉喇叭形托火鍋膛上口(16)四周的風,使火從喇叭形托火鍋膛(15)四周擠過,分布呈“火傘”,包著鐵鍋燃燒,一直燒到鐵鍋口沿,這種火,火力流程長(從鍋底到鍋口),給鍋壁的附貼力也強,充分利用熱能,使鍋受熱作用大。如果火力流程短和對鍋壁沒有附貼力(即火力離開鍋壁),其受熱作用是小的。蒸飯時,把火調到適量,蒸飯墊擋在喇叭形燃燒室上口(10)上,使中心火力分散開,飯不焦;2、利用余熱予熱風罩(25),是使助燃的冷空氣,從予熱風罩下口進,通過灶壁上部周圍的散熱處,予熱成熱空氣上升,從熱風口(26)用一根通風管接入通風門(2),這樣就成了熱風燃燒,提高燃燒溫度;燃燒的火力,給鍋受熱后,從鍋口沿排到園形通風槽(14)的二氧化碳的熱能,園形通風槽(14)里的園形予熱水管(13)里的冷水受熱,由于熱水上升,流進予熱水箱(21)上層,予熱水箱(21)底層的冷水,又流進園形予熱水管(13),這樣予熱水箱(21)里的水就不斷地循環予熱。再一方面,從排氣口(19),進入予熱器(20)里的二氧化碳的余熱,由于予熱水箱(21)四周壁和底壁,均懸空在予熱器(20)里,又給予熱水箱(21)的四邊和底部的水受熱,為第二次利用余熱,予熱熱水。由于兩次利用余熱,予熱水的面積大,冷水就很快受熱成熱水,最后通過出氣口(23),排入煙囪(24),由于煙囪拉風,使整個燃燒氣流循環正常進行。
本實用新型,由于灶型結構符合燃燒原理和予熱熱風燃燒,燃燒時,放出的煤氣少,火力強,溫度高,給鍋受熱作用大,節省煤氣。再者,兩次利用余熱,予熱熱水做飯、菜,速度快,由于縮短了燒火時間,又節省煤氣。
權利要求1.利用余熱節能灶,由灶外殼(1)、予熱風罩(25)、熱風口(26)、通風門(2)、排氣口(19)、下喇叭形通風洞(3)、上喇叭形通風洞(6)、煤氣燃燒器(7)、喇叭形燃燒室(9)、喇叭形托火鍋膛(15)、園形通風槽(14)、園形予熱水管(13)、予熱器(20)、予熱水箱(21)、出氣口(23)和煙囪(24)組成,其特征是予熱風罩(25)是罩在灶外殼(1)上部的周圍,其上口周圍壁與灶外殼(1)周圍壁連接,下喇叭形通風洞(3)大口向下,小口向上和上喇叭形通風洞(6)下端小口(5)連接,上喇叭形通風洞(6)上端大口又和喇叭形燃燒室(9)下端大口連接,喇叭形燃燒室(9)上端小口(10)又和喇叭形托火鍋膛(15)下端小口(10)連接,園形予熱水管(13),在園形通風槽(14)里,水管兩頭接入予熱水箱(21),予熱水箱(21),在予熱器(20)里,整個部件是裝置成一體,其灶型裝置程序自下而上是由大口-小口-大口-小口-大口,其予熱器(20)裝置程序是由小口-大口-小口,利用余熱節能灶,可用鐵板做外殼(1)的成品灶和用磚砌灶壁的兩種。
2.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余熱節能灶,其特征是予熱風罩(25)下口周圍壁與灶外殼(1)周圍壁距離為0.1-15公分,下喇叭形通風洞(3)和上喇叭形通風洞(6)連接處的最小喇叭口(5),其口徑為4-20公分,喇叭形托火鍋膛上口(16)四周壁與鐵鍋(18)口四周壁距離為0.1-10公分,蒸飯墊,為園形鐵板,其直徑為8-20公分,喇叭形托火鍋膛(15),似鐵鍋形狀。
3.按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利用余熱節能灶,其特征是喇叭形托火鍋膛上口(16)外圍,有園形通風槽(14),園形通風槽(14)外方一處有排氣口(19)接入予熱器(20),再通過出氣口(23)接入煙囪(24),這樣煙囪(24)通過出氣口(23)、排氣口(19),拉園形通風槽(14)的風,園形通風槽(14)又拉喇叭形托火鍋膛上口(16)四周的風,再通過通風門(2),拉予熱風罩(25)的熱風口(26)的熱風燃燒,整個燃燒氣流是系統的循環。
專利摘要一種利用余熱節能灶,是由鐵板和磚砌外殼、預熱風罩、下喇叭形通風洞、喇叭形燃燒室、圓形預熱水管、預熱水箱等部件,經煤氣用具工廠用泥料、鐵板、鋁板制作及生鐵鑄造,組裝而成,可以燒煤氣、液化氣、沼氣,供應食堂做飯、菜、節省用氣18%,做飯、菜快。該灶燃燒時,由于通風高度集中,又使火力高度集中,沖擊鐵鍋底開花,成為“火傘”,包著鐵鍋壁燃燒,溫度高;預熱風罩,是預熱熱風燃燒,提高燃燒溫度;圓形預熱水管和預熱水箱的水,是吸排出的二氧化碳熱能,預熱熱水做飯、菜,節省用氣。
文檔編號F24C3/08GK2120280SQ9121848
公開日1992年10月28日 申請日期1991年7月15日 優先權日1991年7月15日
發明者姚俊, 孫芳琳 申請人:姚俊, 孫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