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U形管聯箱式軟水加熱除塵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煤氣除塵和余熱回收裝置,是氮肥、玻璃、煉油、冶鎂、煤氣等行業煤氣爐的主要節能降耗配套設備。
現有的煤氣爐,為了除塵和回收上行煤氣及吹風氣濕熱,一般采用蓄熱除塵爐和廢熱鍋爐與之配套。但由于蓄熱除塵爐花格耐火磚受氣流沖擊極易倒塌,氣流垂直向下通過,傳熱過程中,冷熱介質溫差不大,導致回收余熱和除塵效果不佳。有一種蛇管式軟水加熱除塵器將廢熱鍋爐和蓄熱除塵爐合并為一體,但由于該設備的加熱器為蛇管式,結構復雜,制作麻煩,且焊縫多,容易出現泄漏,另外,其內襯保溫也較困難。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克服現有加熱除塵器存在的缺點,提供一種結構緊湊、制作方便、節省鋼材、減少占地面積、傳熱除塵效果好、使用周期長的U型管聯箱式軟水加熱除塵器。
本實用新型采用了將原有蓄熱除塵爐和廢熱鍋爐合并為一體的形式,由內件和外筒體組成,外筒體為除塵器,采用重力沉降除塵。內件為加熱器,該加熱器為U形管聯箱式,從而取代原有加熱除塵器的火管和蛇管。
本實用新型的詳細說明結合附圖敘述如下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
圖1的A-A剖視圖;圖3為表示托架結構及安裝方式的示意圖。
如附
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由內件和外筒體兩大部分組成,外筒體為除塵器,它包括外殼體(1)、保溫層(2),在該外筒體的底部有一排渣斜面(3)和排渣口(4),上部有進氣口(5),它與保溫層內圓柱面相切。所述的內件為加熱器部分,它由內筒(6)、U形管(7)以及聯箱(8)組成。U形管(7)用無縫管彎成U形而成,它裝于內筒(6)中。內筒(6)懸吊式地安裝在外筒體內,其底面為開口狀,上端面密封,在內筒(6)的上部有一出氣口(9),該內筒(6)的外直徑小于外筒體的內直徑,兩者之差為200-800mm。為了減輕U型管聯箱式加熱器的自重和水壓力產生的荷載,給聯箱支管帶來的集中應力,加熱器內配置有支撐U形管(7)的托架(10),該托架固定在裝于內筒(6)上的三角形支架(11)上。如附圖3所示。另外,在內筒(6)中不同的軸向位置處交錯地裝有小半圓狀橫向檔板(12)(參見附
圖1、3)。用以防止氣體走短路,影響傳熱效果。為了兼顧除塵和余熱回收雙重效果,外筒體上所開進氣口(5)的中心線與外筒體向下傾斜α角(如附
圖1所示),α角以10-30°為佳。為了防止煤氣中的灰粒對內筒體(6)外層的沖刷磨損,在內筒體(6)上靠近進氣口(5)處裝有保護板(13)。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流程如下煤氣通過進氣口(5)與外筒體向下成α角度且切線方向進入外筒體內,氣流經外筒體與內筒(6)之間的類層旋轉向下,經撞擊及重力沉降除塵后經內筒(6)底部的開口部折流上升,除塵后的氣流與U型管(7)內的軟水換熱,再經內筒(6)上的出氣口(9)送往洗氣塔。軟水是通過水管進入加熱器的一側聯箱通往U形管內,經與煤氣換熱后通過另一側聯箱輸出。
本實用新型除具有結構簡單、緊湊、制作容易、安裝方便、節省原材料,減少占地面積、回收余熱效率高,除塵效果好等優點外,最突出的是修理方便,使用壽命長。
權利要求1.一種U型管聯箱式軟水加熱除塵器,由內件和外筒體組成,外筒體包括外殼體(1)、保溫層(2),外筒體的底部有一排渣斜面(3)和排渣口(4),外筒體的上有一進氣口(5),它與保溫層內圓柱面相切,內件為加熱器,本實用新型的特征在于所述的加熱器由內筒(6)、U型管(7)及聯箱(8)組成,U型管(7)裝于內筒(6)中,內筒(6)懸吊式地安裝在外筒體內,其底面為開口,上端面密封,在內筒(6)的上部有一出氣口(9)。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U型管聯箱式軟水加熱除塵器,其特征在于加熱器內配置有支撐U型管(7)的托架(10),該托架固定在裝于內筒(6)上的三角形支架(11)上。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U形管聯箱式軟水加熱除塵器,其特征在于在內筒(6)中不同的軸向位置處交錯地裝有小半圓狀橫向檔板(12)。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U形管聯箱式軟水加熱除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進氣口(5)的中心線與外筒體向下傾斜α角,α角為10-30°。
5.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U形管聯箱式軟水加熱除塵器,其特征在于內筒體(6)上靠近進氣口(5)處裝有保護板(13)。
專利摘要一種U型管聯箱式軟水加熱除塵器,由內件和外筒體兩大部分組成。外筒體為除塵器,它包括外殼體(1)和保溫層(2),其底部設置有排渣斜面(3)和排渣口(4)。內件為加熱器,由內筒(6)、U型管(7)及聯箱(8)組成,U型管(7)裝內筒(6)中,內筒(6)懸吊式地安裝在外筒體內,其底面為開口。本實用新型的特點是結構簡單、緊湊,制作容易,安裝方便。既節省鋼材,又能減少占地面積,熱效率高,除塵效果好,維修方便,使用壽命長。為各種煤氣爐之配套設備。
文檔編號F27D17/00GK2067813SQ9021131
公開日1990年12月19日 申請日期1990年3月26日 優先權日1990年3月26日
發明者唐智雄 申請人:唐智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