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電熱器,具體涉及一種直流通風散熱型電熱器。
背景技術:
現有的一種電熱器如圖1所示,進風層101和出風層102均設置在電熱器的正面或者后面,風從進風層101進入到電熱器內部然后從出風層102出來,從而實現了通風散熱的效果,但是這種通風的結構設計存在如下弊端:
1、由于電熱器的進風和出風都是橫向的,所以導致于風會在電熱器內部積聚,通風散熱效果不是很理想;
2、為了保證通風效果,電熱器內部必須具備足夠的空間,因此電熱器的高度必須較高,因為一旦高度較低,內部空間較小的話,通風效果會非常差,這樣不但給生產帶來了局限,而且也增加了材料的成本。
另外傳統的電熱器內部的發熱管如圖2所示,它是在發熱管的外部設置金屬片,在金屬片上設置散熱片,來實現散熱效果,散熱效果也不是很好。
技術實現要素:
發明目的: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通風散熱性能非常好的直流通風散熱型電熱器。
技術方案: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直流通風散熱型電熱器,包括中空散熱外殼和位于中空散熱外殼內的發熱管,所述中空散熱外殼內設置有若干橫向均勻排列的散熱片,所述發熱管貫穿所有散熱片,所述中空散熱外殼的頂面和底面分別設置有上通風格柵窗和下通風格柵窗,所述下通風格柵窗位于上通風格柵窗的正下方,所述散熱片位于上通風格柵窗和下通風格柵窗之間,所述中空散熱外殼的兩端均通過塑料封裝罩焊接封裝,所述發熱管的兩端也分別固定在兩個塑料封裝罩上。
本發明的設計原理為:風從下通風格柵窗進入到中空散熱外殼內,然后從相鄰的兩個散熱片之間空間縱向穿出,最后從上通風格柵窗出來,整個過程風的運動方向都是呈直線的,無需改變流動方向,從而使得風力和通風效果都得到了明顯的優化;風以直流的方式穿過散熱片和發熱管,從而也提升了中空散熱外殼內的散熱效果。
進一步地,所述中空散熱外殼由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拼接固定而成,所述第一面板包括第一縱向板和第一橫向板,所述第二面板包括第二縱向板和第二橫向板,所述第一縱向板和第二橫向板的相互銜接處分別設置有向內的第一固定塊和第一插接塊,所述第一固定塊和第一插接塊分別設置有相互匹配的第一凹槽和第一凸塊,所述第二縱向板和第一橫向板的相互銜接處分別設置有向內的第二固定塊和第二插接塊,所述第二固定塊和第二插接塊分別設置有相互匹配的第二凹槽和第二凸塊,傳統的中空散熱外殼是將四個面均相互插接組成,不但整體耗時較大,而且整體的穩定性較低,本發明第一面板的第一縱向板和第一橫向板以及第二面板的第二縱向板和第二橫向板均為一體化成型結構,不但只需將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兩者拼接,減少了耗時,而且中空散熱外殼的穩定性有了明顯提升。
進一步地,所述散熱片的兩端均設置有擋風片,所述散熱片朝著擋風片的方向依次排列,擋風片能夠起到導風作用,使得穿過散熱片和發熱管的風能夠保持縱向流動,從而提升了散熱效果。
進一步地,所述中空散熱外殼內發熱管的數量為兩個,兩個發熱管能夠分擔整體的使用負荷,延長了發熱管的使用壽命。
進一步地,所述中空散熱外殼上設置有溫控器。
進一步地,所述塑料封裝罩的底部設置有支撐腳,支撐腳能夠起到支撐作用。
進一步地,所述擋風片緊貼著相鄰的散熱片。
有益效果: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備如下優點:
1)采用直流的進風和出風方式,無需改變風的流動方向,風力和風速較現有的橫向進風和出風的方式都得到了明顯的提高,對于電熱器的通風散熱效果得到了大幅提升;
2)電熱器無需具備較高的高度,解決了現有的電熱器必須設計成較高的高度以保證電熱器具備足夠的出風空間的問題,不但消除了電熱器生產高度的局限性,而且也可減少成本的投入,提高利潤空間;
3)進入電熱器內部的風以直流的方式穿過散熱片和發熱管,提升了電熱器內部的散熱效果。
附圖說明
圖1為現有技術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現有的發熱管和散熱片的結構連接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中中空散熱外殼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中發熱管和散熱片的結構連接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中第一橫向板的俯視圖;
圖6為本發明中第二橫向板的仰視圖;
圖7為本發明的主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進一步闡明本發明,應理解這些實施例僅用于說明本發明而不用于限制本發明的范圍,在閱讀了本發明之后,本領域技術人員對本發明的各種等價形式的修改均落于
本技術:
所附權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圍。
實施例1:
如圖3-圖7所示,本發明提供一種直流通風散熱型電熱器,包括中空散熱外殼7和位于中空散熱外殼7內的發熱管3,所述中空散熱外殼7內設置有若干橫向均勻排列的散熱片4,所述發熱管3貫穿所有散熱片4,所述中空散熱外殼7的頂面和底面分別設置有上通風格柵窗121和下通風格柵窗221,所述下通風格柵窗221位于上通風格柵窗121的正下方,所述散熱片4位于上通風格柵窗121和下通風格柵窗221之間,所述中空散熱外殼7的兩端均通過塑料封裝罩5焊接封裝,所述發熱管3的兩端也分別固定在兩個塑料封裝罩5上,所述中空散熱外殼7由第一面板1和第二面板2拼接固定而成,所述第一面板1包括第一縱向板11和第一橫向板12,所述第二面板2包括第二縱向板21和第二橫向板22,所述第一縱向板11和第二橫向板22的相互銜接處分別設置有向內的第一固定塊13和第一插接塊23,所述第一固定塊13和第一插接塊23分別設置有相互匹配的第一凹槽131和第一凸塊231,所述第二縱向板21和第一橫向板12的相互銜接處分別設置有向內的第二固定塊14和第二插接塊24,所述第二固定塊14和第二插接塊24分別設置有相互匹配的第二凹槽141和第二凸塊241,所述散熱片4的兩端均設置有擋風片41,所述散熱片4朝著擋風片41的方向依次排列,所述中空散熱外殼7內發熱管3的數量為兩個,所述中空散熱外殼7上設置有溫控器6,所述塑料封裝罩5的底部設置有支撐腳51,所述擋風片41緊貼著相鄰的散熱片4。
實施例2:
風從中空散熱外殼7底部的下通風格柵窗221進入到中空散熱外殼7內并且保持著原來的風向通過相鄰的散熱片4之間的空間穿過散熱片4和發熱管3,最后從上通風格柵窗121流出,整個過程風向保持著直流的方式,風力和風速都能夠得到保持,中空散熱外殼7內的通風散熱性能非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