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管翅式平板集熱器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管翅式平板集熱器,其特征是:包括吸熱板、流道、罩玻璃管、框架;構成流道的有進水管、出水管、連接管、支管;所述支管的一端與連接管連通,另一端與進水管/出水管連通;所述支管上焊接所述的吸熱板,吸熱板的長度方向與支管的軸線平行;吸熱板的正面和背面均設有選擇性吸收涂層,吸熱板位于支管的受光側;吸熱板的寬度大于支管的直徑;所述支管和吸熱板置于兩端密封的罩玻璃管內;所述罩玻璃管內設有反射部件,反射部件位于所述支管下方;反射部件的寬度大于吸熱板的寬度;所述罩玻璃管的端部安裝在框架內,框架內填充耐中高溫的保溫材料。本實用新型具有熱效高、成本低、耐腐蝕性、耐高濕等特點。
【專利說明】一種管翅式平板集熱器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太陽能集熱器【技術領域】,具體是一種管翅式平板集熱器。
【背景技術】
[0002]隨著城鎮化的進程,居住集中,樓房呈高層化的趨勢已成必然,真空管太陽能熱水系統在安全性、與建筑不能完美結合等缺陷正不斷改進,而平板太陽能的優勢正日益凸顯,在城市的太陽能熱力工程市場和陽臺壁掛式領域獲得大規模推廣使用,但隨著市場的發展,平板型集熱器在其壽命上技術缺陷逐漸暴露出來,國內平板集熱器結構不同于歐美市場平板集熱器,歐美市場平板集熱器一般采用雙層蓋板全密封制作,內充惰性氣體,吸熱板與空氣不接觸,而國內集熱器考慮成本問題,通常采用單層蓋板設置,無法全密封,吸熱板在工作后,隨著晝夜溫差的出現,蓋板內會出現大量冷凝水,集熱器一直處于高濕、高溫、與空氣接觸的環境下對壽命和使用效果有極大影響,因此對集熱器的涂層、吸熱板和流道的材質提出更高的設計和制備要求。
實用新型內容
[0003]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點,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管翅式平板集熱器,該集熱器熱效高、成本低、耐腐蝕性、耐高濕。
[0004]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管翅式平板集熱器,其特征是:包括吸熱板、流道、罩玻璃管、框架;構成流道的有進水管、出水管、連接管、支管;
[0005]所述支管的一端與連接管連通,另一端與進水管/出水管連通;
[0006]所述支管上焊接所述的吸熱板,吸熱板的長度方向與支管的軸線平行;吸熱板的正面和背面均設有選擇性吸收涂層,吸熱板位于支管的受光側;吸熱板的寬度大于支管的直徑;
[0007]所述支管和吸熱板置于兩端密封的罩玻璃管內;
[0008]所述罩玻璃管內設有反射部件,反射部件位于所述支管下方;反射部件的寬度大于吸熱板的寬度;
[0009]所述罩玻璃管的端部安裝在框架內,框架內填充耐中高溫的保溫材料。
[0010]優選的:吸熱板的橫截面為“V”型,且為橫截面的左右兩側低于中部。
[0011]優選的:吸熱板的橫截面為弧形,且為橫截面的左右兩側低于中部。
[0012]優選的:吸熱板的橫截面為“一”型結構。
[0013]進一步的:所述吸熱板的寬度為罩玻璃管直徑的160%?185% ;所述支管在罩玻璃管中位于罩玻璃管的軸線下方。
[0014]進一步的:所述罩玻璃管直徑47mm?70mm,相鄰兩個罩玻璃管的管壁間距為8?15mm0
[0015]進一步的優選:所述反射部件為高反射膜。
[0016]還可以優選:所述反射部件為反射鏡。
[0017]進一步的:所述支管水平設置。
[0018]進一步的:所述支管豎直設置。
[0019]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具有熱效高、成本低、耐腐蝕性、耐高濕等特點,從根本上解決了現有平板集熱器耐候性差的問題。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0]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說明:
[0021]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即支管水平設置的結構示意圖;
[0022]圖2為圖1的A處的橫截面視圖;
[0023]圖3為圖1中B處支管與連接管之間采用焊接的結構示意圖;
[0024]圖4為圖1中B處支管與連接管之間采用螺紋連接的結構示意圖;
[0025]圖5為圖1中C處框架與支管、連接管的連接示意圖;
[0026]圖6為進水管的結構示意圖;
[0027]圖7為出水管的結構示意圖;
[0028]圖8為連接管的結構示意圖;
[0029]圖9為本實用新型另外一種實施方式即支管豎直設置的結構示意圖。
[0030]圖中:
[0031]I吸熱板,
[0032]2罩玻璃管,21高反射膜,22塞子,
[0033]3框架,4進水管,5出水管,6連接管,7支管,8保溫材料。
【具體實施方式】
[0034]如圖1所示,該一種管翅式平板集熱器,包括吸熱板1、流道、罩玻璃管2、框架3。構成流道的有進水管4、出水管5、連接管6、支管7。
[0035]所述支管7的一端與連接管6連通,另一端與進水管4/出水管5連通。
[0036]支管7上焊接吸熱板1,吸熱板I與支管7熔接以降低熱阻為主要目的,可以采用電阻焊、等離子焊、氬弧焊、激光焊等方式。吸熱板I的長度方向與支管7的軸線平行。吸熱板I的正面和背面均設有選擇性吸收涂層,可以采用化學法、磁控濺射法、陽極氧化、噴涂等方法制備。吸熱板I位于支管7的受光側。吸熱板I的寬度大于支管的直徑。
[0037]優選的:也即如圖2所示,吸熱板I的橫截面為“V”型,且為橫截面的左右兩側低于中部。
[0038]此外吸熱板I的橫截面還可為弧形,當選為弧形時,也是采用橫截面的左右兩側低于中部的設置方式。
[0039]還可以:吸熱板I的橫截面為“一”型結構。
[0040]更進一步的:所述吸熱板I的寬度(即吸熱板左右兩側邊緣之間的直線距離)為罩玻璃管2直徑的160%?185% ;支管7在罩玻璃管2中位于罩玻璃管2的軸線下方。
[0041]支管7和吸熱板I置于兩端密封的罩玻璃管2內。罩玻璃管的兩端通過塞子22密封。支管7穿過塞子22后與連接管6/進水管4/出水管5連接。支管7與連接管6之間的連接可以:方式一是采用支管進行坡口后焊接,如圖3所示;方式二是采用螺紋連接方式,如圖4所示。支管7與進水管4、出水管5之間的連接方式也是如此,可以是焊接、螺紋連接或其他連接方式,就不再單獨繪圖示意。
[0042]罩玻璃管2內設有反射部件,反射部件位于所述支管7下方;反射部件的寬度大于吸熱板I的寬度。
[0043]優選的反射部件為高反射膜21,如圖2所示,高反射膜21可以采用溶膠法、磁控濺射法制備。此外反射部件還可以為置入罩玻璃管2內的反射鏡。
[0044]罩玻璃管2的端部安裝在框架3內,框架3內填充耐中高溫的保溫材料8。連接管6、進水管4、出水管5均位于框架3內,被保溫材料8包裹。保溫材料采用聚氨酯、巖棉等耐中高溫的材料。
[0045]該集熱器中,罩玻璃管的直徑47mm?70mm,相鄰兩個罩玻璃管的管壁間距為8?15mm0
[0046]該集熱器的支管7均水平設置。
[0047]此外,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其他實施方式,集熱器的支管也可以是豎直設置,如圖9所示。除支管的設置方向不同外,其余結構構造與圖1所示的實施例相同。
[0048]本實用新型中,吸熱板、流道采用不銹鋼、銅、鋁等材料制作,吸熱板-流道配合可以按照不銹鋼-不銹鋼、銅-銅、鋁-銅、鋁-鋁等組合方式。
[0049]上述實施方式中,“上” “下” “左” “右”均是為了方便描述位置關系而采用的相對位置,并不能理解為絕對位置而構成對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的限制。
【權利要求】
1.一種管翅式平板集熱器,其特征是:包括吸熱板、流道、罩玻璃管、框架;構成流道的有進水管、出水管、連接管、支管; 所述支管的一端與連接管連通,另一端與進水管/出水管連通; 所述支管上焊接所述的吸熱板,吸熱板的長度方向與支管的軸線平行;吸熱板的正面和背面均設有選擇性吸收涂層,吸熱板位于支管的受光側;吸熱板的寬度大于支管的直徑; 所述支管和吸熱板置于兩端密封的罩玻璃管內; 所述罩玻璃管內設有反射部件,反射部件位于所述支管下方;反射部件的寬度大于吸熱板的寬度; 所述罩玻璃管的端部安裝在框架內,框架內填充耐中高溫的保溫材料。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管翅式平板集熱器,其特征是:吸熱板的橫截面為“V”型,且為橫截面的左右兩側低于中部。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管翅式平板集熱器,其特征是:吸熱板的橫截面為弧形,且為橫截面的左右兩側低于中部。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管翅式平板集熱器,其特征是:吸熱板的橫截面為“一”型結構。
5.根據權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一種管翅式平板集熱器,其特征是:所述吸熱板的寬度為罩玻璃管直徑的160%?185% ;所述支管在罩玻璃管中位于罩玻璃管的軸線下方。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管翅式平板集熱器,其特征是:所述罩玻璃管直徑47mm?70mm,相鄰兩個罩玻璃管的管壁間距為8?15mm。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管翅式平板集熱器,其特征是:所述反射部件為高反射膜。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管翅式平板集熱器,其特征是:所述反射部件為反射鏡。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管翅式平板集熱器,其特征是:所述支管水平設置。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管翅式平板集熱器,其特征是:所述支管豎直設置。
【文檔編號】F24J2/26GK204254911SQ201420645417
【公開日】2015年4月8日 申請日期:2014年10月31日 優先權日:2014年10月31日
【發明者】于洪文, 丁海成, 馬兵, 高立峰, 孫藝霞 申請人:山東桑樂太陽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