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硫酸亞鐵的烘干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用于硫酸亞鐵的烘干機,包括有入料組件、烘干組件,烘干組件和入料組件之間設置有烘干管,烘干組件包括有烘箱,烘箱與烘干管之間設置有通氣管,通氣管于烘干管內設置有分支氣管,分支氣管朝向下方設置,相鄰的分支氣管之間呈間隙設置;烘干管外接有動力機構,所述烘干管設置有聯動齒輪,動力機構包括有驅動電機,驅動電機的驅動軸上設置有與聯動齒輪相嚙合的主動輪,烘干管設置有轉動部,對應于轉動部的位置處設置有兩個支撐臺,兩個支撐臺上均設置有滾動軸承,支撐臺的水平高度高于驅動電機的水平高度,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用于硫酸亞鐵的烘干機,在保質保量的情況下生產出純度為99%的硫酸亞鐵并有效的降低生產成本。
【專利說明】用于硫酸亞鐵的烘干機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烘干機,更具體地說,它涉及一種用于硫酸亞鐵的烘干機。
【背景技術】
[0002]在工業上對于硫酸亞鐵的純度有不一樣的要求,通常情況下,最常見的純度要求為98.5%,在加工過程中,純度為98.5%的硫酸亞鐵利用常規的烘干設備均能實現,現有的烘干設備通常將大量的含水硫酸亞鐵放入烘箱中,然后采取烘箱的震動或者烘箱的翻轉以此使得內部硫酸亞鐵均勻受熱干燥,這種烘干機只能適用于加工大量的硫酸亞鐵同時也只能是將硫酸亞鐵的純度加工至98.5%,但是對于要求硫酸亞鐵純度到達99%的特殊情況,這種烘干機便難以實現,常常出現加工出的硫酸亞鐵純度不一,如果增加烘干時間或者減少烘箱內硫酸亞鐵的投入量,則增加投入成本,造成產量下降的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0003]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用于硫酸亞鐵的烘干機,在保質保量的情況下生產出純度為99%的硫酸亞鐵并有效的降低生產成本。
[0004]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一種用于硫酸亞鐵的烘干機,包括有入料組件、用于產生熱氣的烘干組件,所述烘干組件和入料組件之間設置有圓筒形烘干管,所述烘干組件包括有烘箱,所述烘箱與烘干管之間設置有通氣管,所述通氣管一端與烘箱密封連接其另一端延伸至烘干管于入料組件一側端口,所述通氣管于烘干管內設置有若干分支氣管,所述分支氣管均與通氣管相聯通且所述分支氣管相對于與烘干管聯通的另一端朝向下方設置,所述相鄰的分支氣管之間呈間隙設置;
[0005]所述烘干管外接有驅動其周向旋轉的動力機構,所述烘干管沿其外表面周向設置有聯動齒輪,所述動力機構包括有驅動電機,所述驅動電機包括有驅動軸且所述驅動電機的驅動軸上設置有與聯動齒輪相嚙合的主動輪;
[0006]所述動力機構位于烘干組件一側,所述烘干管沿其外表面周向設置有轉動部且所述轉動部位于烘干管于入料組件一側,對應于轉動部的位置處設置有兩個支撐臺,所述兩個支撐臺呈間隙設置且間隙大小小于烘干管的直徑大小,所述兩個支撐臺上均設置有可沿周向轉動的滾動軸承,所述轉動部與滾動軸承相抵接,所述支撐臺的水平高度高于驅動電機的水平高度。
[0007]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烘干管一端支撐于支撐臺的滾動軸承上,另一端通過聯動齒輪與主動輪相嚙合傳動,支撐臺的水平高度高于驅動電機的高度,所以烘干管整體呈傾斜設置,入料組件將未加工的硫酸亞鐵送入烘干管,由于烘干管傾斜的原因,硫酸亞鐵會緩緩的朝向烘干組件一側運動,期間,烘干組件會不停的往烘干管內輸送熱氣,熱氣通過通氣管傳輸到烘干管內部,對于烘干管內的硫酸亞鐵進行干燥,由于驅動電機帶動烘干管的不停轉動,使得硫酸亞鐵隨著烘干管的轉動而不停的翻滾,以至被充分的干燥。
[0008]該用于硫酸亞鐵的烘干機分散了硫酸亞鐵,一邊通過入料機構不停的供料,而另一邊也不停的進行硫酸亞鐵的烘干,隨著重力的作用,硫酸亞鐵均勻的分布在整個烘干管內,不會使得烘干管在同一位置處堆積很多的硫酸亞鐵,避免出現加工完成的硫酸亞鐵純度不一的問題,而且這樣分量干燥的方式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烘干的效率,節約了能源的消耗。
[0009]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每一個分支氣管均設置有三根支管,其中一根支管沿垂直向下的方向設置,剩余兩根支管分別沿斜45度方向設置且關于垂直向下的支管呈對稱設置。
[0010]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增加熱氣的輸送方向,使得內部的硫酸亞鐵可以充分受熱,進一步提聞了供干效果。
[0011]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烘箱包括有進風口和出風口,所述進風口處設置有裝有干燥劑的干燥層。
[0012]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保證熱氣為干燥的空氣,避免二次污染,進一步提高了該烘干機的烘干效率。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3]圖1為本實用新型用于硫酸亞鐵的烘干機實施例的通氣管截面結構示意圖;
[0014]圖2為本實用新型用于硫酸亞鐵的烘干機實施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5]參照圖1至圖2對本實用新型用于硫酸亞鐵的烘干機實施例做進一步說明。
[0016]一種用于硫酸亞鐵的烘干機,包括有入料組件8、用于產生熱氣的烘干組件1,所述烘干組件I和入料組件8之間設置有圓筒形烘干管3,所述烘干組件I包括有烘箱11,所述烘箱11與烘干管3之間設置有通氣管2,所述通氣管2 —端與烘箱11密封連接其另一端延伸至烘干管3于入料組件8 一側端口,所述通氣管2于烘干管3內設置有若干分支氣管9,所述分支氣管9均與通氣管2相聯通且所述分支氣管9相對于與烘干管3聯通的另一端朝向下方設置,所述相鄰的分支氣管9之間呈間隙設置;
[0017]所述烘干管3外接有驅動其周向旋轉的動力機構4,所述烘干管3沿其外表面周向設置有聯動齒輪31,所述動力機構4包括有驅動電機41,所述驅動電機41包括有驅動軸411且所述驅動電機41的驅動軸411上設置有與聯動齒輪31相嚙合的主動輪42 ;
[0018]所述動力機構4位于烘干組件I 一側,所述烘干管3沿其外表面周向設置有轉動部32且所述轉動部32位于烘干管3于入料組件8 一側,對應于轉動部32的位置處設置有兩個支撐臺6,所述兩個支撐臺6呈間隙設置且間隙大小小于烘干管3的直徑大小,所述兩個支撐臺6上均設置有可沿周向轉動的滾動軸承7,所述轉動部32與滾動軸承7相抵接,所述支撐臺6的水平高度高于驅動電機41的水平高度。
[0019]入料組件8,采用市面上常用的螺桿送料的方式,該結構為現有技術,本文便不再詳述。
[0020]烘干組件I,烘干組件I包括有烘箱11,所述烘箱11外壁面上設置有加熱盤管(該加熱盤管為現有技術,便不再具體描述),烘箱11相對的兩個端面,一個端面上設置有進氣口 12,另一端設置有出氣口 13,進氣口 12—側設置有裝有干燥劑的干燥層5,用于進風口處的空氣干燥,干燥的空氣加熱后通過出氣口 13進入通氣管2中進入烘干管3。
[0021]烘干管3的長度為2-3米長,傾斜角約為5-10度,烘干管3的轉動部32即為沿其周向設置的一圈光滑面,用以減少烘干管3轉動時與滾動軸承7之間的摩擦力,所述驅動電機41的驅動軸411上設置有主動輪42和聯動齒輪31直接嚙合的方式進行驅動,也可以在驅動電機41和聯動齒輪31之間增設一個鏈條傳動的方式進行連接。
[0022]優選的,分支氣管9設置有三根支管91,三根支管91中其中一根垂直向下供氣,另外兩根支管91則關于垂直向下這根支管91對稱且該兩根支管91分別沿斜45度方向設置,該兩根支管91的開口方向朝向烘干管3的內壁,硫酸亞鐵隨烘干管3轉動的過程中,通過該兩根支管91進行供熱氣烘干,提高烘干效果。
[0023]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
[0024]未加工的硫酸亞鐵均放置于入料組件8上,入料組件8的螺桿不停的將未加工的硫酸亞鐵送入烘干管3中,硫酸亞鐵通過自身的重力以及烘干管3的轉動,從入料組件8向烘干組件I運動,這個過程中,烘干組件I不停為烘干管3內供入干燥的熱氣,幫助硫酸亞鐵烘干。
[0025]該用于硫酸亞鐵的烘干機分散了硫酸亞鐵,一邊通過入料組件8不停的供料,而另一邊也不停的進行硫酸亞鐵的烘干,隨著重力的作用,硫酸亞鐵均勻的分布在整個烘干管3內,不會使得烘干管3在同一位置處堆積很多的硫酸亞鐵,避免出現加工完成的硫酸亞鐵純度不一的問題,而且這樣分量干燥的方式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烘干的效率,節約了能源的消耗。
【權利要求】
1.一種用于硫酸亞鐵的烘干機,包括有入料組件、用于產生熱氣的烘干組件,其特征是:所述烘干組件和入料組件之間設置有圓筒形烘干管,所述烘干組件包括有烘箱,所述烘箱與烘干管之間設置有通氣管,所述通氣管一端與烘箱密封連接其另一端延伸至烘干管于入料組件一側端口,所述通氣管于烘干管內設置有若干分支氣管,所述分支氣管均與通氣管相聯通且所述分支氣管相對于與烘干管聯通的另一端朝向下方設置,所述相鄰的分支氣管之間呈間隙設置; 所述烘干管外接有驅動其周向旋轉的動力機構,所述烘干管沿其外表面周向設置有聯動齒輪,所述動力機構包括有驅動電機,所述驅動電機包括有驅動軸且所述驅動電機的驅動軸上設置有與聯動齒輪相嚙合的主動輪; 所述動力機構位于烘干組件一側,所述烘干管沿其外表面周向設置有轉動部且所述轉動部位于烘干管于入料組件一側,對應于轉動部的位置處設置有兩個支撐臺,所述兩個支撐臺呈間隙設置且間隙大小小于烘干管的直徑大小,所述兩個支撐臺上均設置有可沿周向轉動的滾動軸承,所述轉動部與滾動軸承相抵接,所述支撐臺的水平高度高于驅動電機的水平高度。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硫酸亞鐵的烘干機,其特征是:所述每一個分支氣管均設置有三根支管,其中一根支管沿垂直向下的方向設置,剩余兩根支管分別沿斜45度方向設置且關于垂直向下的支管呈對稱設置。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硫酸亞鐵的烘干機,其特征是:所述烘箱包括有進風口和出風口,所述進風口處設置有裝有干燥劑的干燥層。
【文檔編號】F26B11/04GK203964563SQ201420448097
【公開日】2014年11月26日 申請日期:2014年8月9日 優先權日:2014年8月9日
【發明者】李蘭生, 夏長富, 李翊元 申請人:溫州市化學用料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