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熱器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換熱器。所述換熱器包括換熱器主體、熱介質進口、熱介質出口、助燃風進口、助燃風出口、喇叭狀接管,所述四個進出口皆通過所述喇叭狀接管與所述換熱器主體相連接,所述喇叭狀接管大口端朝向所述換熱器主體里側,所述換熱器主體包含多個風盒和多組換熱模塊,多個所述風盒分別設于所述多組換熱模塊底部和頂部;所述換熱模塊包括換熱板、隔板和連接鋼板條;所述多組換熱模塊沿熱介質進口至出口方向分別收容耐熱性逐漸減弱的換熱板;所述換熱板包括凹凸加強筋。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換熱器制造成本低,換熱面積大,換熱效率高,節能效果顯著。
【專利說明】換熱器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工業窯爐領域,具體地,涉及一種有利于余熱回收的換熱器。
【背景技術】
[0002]時下,節能減排和循環經濟已成為相關行業面臨的主要命題。目前工業窯爐余熱回收利用大多采用換熱器交換形式,換熱器的品種很多,但大多都是制造成本高、換熱面積小、換熱效率低,達不到余熱充分利用的目的。
實用新型內容
[0003]為解決以上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高效換熱器,主要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0004]一種換熱器,包括換熱器主體、熱介質進口、熱介質出口、助燃風進口、助燃風出口、喇叭狀接管,所述四個進出口皆通過所述喇叭狀接管與所述換熱器主體相連接,所述喇叭狀接管大口端朝向所述換熱器主體里側,所述換熱器主體包含多個風盒和多組換熱模塊,多個所述風盒分別設于所述多組換熱模塊底部和頂部;
[0005]所述換熱模塊包括換熱板、隔板和連接鋼板條;
[0006]所述多組換熱模塊沿熱介質進口至出口方向分別收容耐熱性逐漸減弱的換熱板;
[0007]所述換熱板包括凹凸加強筋;
[0008]所述熱介質進口和所述熱介質出口分別設于所述換熱器主體兩端,所述助燃風進口和助燃風出口同時設于所述換熱器主體一側或分別置于所述換熱器主體兩側,所述助燃風出口靠近于所述熱介質進口,所述助燃風進口靠近于所述熱介質出口。
[0009]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換熱器的一種較佳實例中,所述凹凸加強筋包括多個,相鄰二凹凸加強筋通過不銹鋼鉚釘阻隔。
[0010]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換熱器的一種較佳實例中,所述兩兩相鄰二模塊間的所述隔板分別抵接頂部和底部的所述風盒設置。
[0011]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換熱器的一種較佳實例中,所述換熱板包括多層,層與層之間間距為10毫米至30毫米之間的任意值。
[0012]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換熱器的一種較佳實例中,所述連接鋼板條咬緊密封所述相鄰兩層換熱板兩端,形成多個獨立的氣體通道。
[0013]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換熱器的一種較佳實例中,所述氣體通道包括相互獨立的熱介質通道和助燃風通道,所述風盒與所述助燃風通道連通。
[0014]采用以上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換熱器具有以下優點:
[0015]所述換熱器主體分為多個單組模塊,延長了助燃風與熱介質的接觸時間,換熱器換熱效率更佳。
[0016]不同的單組模塊所收容的換熱板形狀構造相同,材質耐熱性根據余熱量大小及溫度高低進行合理配置,降低了生產成本。
[0017]將工業窯爐燃燒用助燃風與熱介質余熱進行交換,凸凹加強筋可增大熱介質及助燃風的的接觸面積,且使助燃風充分混合,同時也解決熱介質分層降低換熱效率的問題,熱傳導效率更高,熱介質余熱利用效率高達75%以上,節能效果顯著。
[0018]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9]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描述中所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它的附圖,其中:
[0020]圖1是換熱器主視圖;
[0021]圖2是換熱器左視圖;
[0022]圖3是換熱器俯視圖;
[0023]圖4是圖2的IV處局部放大圖;
[0024]圖5是圖3的V處局部放大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5]以下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專利范圍,凡是利用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它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實用新型的專利保護范圍之內。
[0026]請參閱圖1、圖2、圖3,分別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換熱器的主視圖、左視圖、俯視圖。所述換熱器包括換熱器主體11、熱介質進口 12、熱介質出口 13、助燃風進口 14、助燃風出口 15和喇叭狀接管16。所述熱介質進口 12、熱介質出口 13為筒狀,分別設于換熱器主體11的兩端,所述助燃風進口 14、助燃風出口 15也為筒狀,設于換熱器主體11 一側或分別設于所述換熱器主體11兩側,所述助燃風出口 15臨近所述熱介質進口 12所在端設置,所述助燃風進口 14臨近所述熱介質出口 13所在端設置。所述四個進出口(12、13、14、15)皆通過所述喇叭狀接管16與所述換熱器主體11相連接,所述喇叭狀接管16兩端截面形狀、大小各異,大截面一端為方形,小截面一端為圓形,連接時所述喇叭狀接管16大截面方形端連接所述換熱器主體11,小截面圓形端連接所述四個進出口(12、13、14、15)。
[0027]所述換熱器主體11整體呈長方體結構,包含兩個風盒111和多組換熱模塊113,兩個所述風盒111分別設于所述多組換熱模塊113的頂部和底部,所述換熱模塊113包括換熱板1131、隔板1133和連接鋼板條1135,所述換熱板1131和隔板1133皆為方形鋼板,具體實施實例中,所述不同組的換熱模塊113所包含的換熱板1131結構相同,耐熱性不同,具體而言,最先接觸熱介質的那組換熱模塊113的所述換熱板1131耐熱性最好,第二組次之,第三組次于第二組,以此類推。所述相鄰二組換熱模塊113之間的所述隔板1133上下間隔設置,即第一組和第二組換熱模塊113之間的隔板1133抵接頂部的所述風盒111,留出底部空隙連通第一組和第二組換熱模塊,則第二組和第三組換熱模塊113之間的隔板1133抵接底部的所述風盒111,留出頂部空隙連通第二組和第三組換熱模塊,以此類推。
[0028]請參閱圖4,是圖2的IV處局部放大圖。所述換熱板1131包括多層,層與層之間間距為十至三十毫米之間任意值。所述連接鋼板條1135咬緊密封所述相鄰兩層換熱板1131兩端,形成多個獨立的氣體通道,所述氣體通道包括相互獨立的熱介質通道11311和助燃風通道11313,所述風盒111連通所述助燃風通道11313,所述熱介質通道11311兩端分別與所述熱介質進口 12和所述熱介質出口 13相連通,所述助燃風通道11313兩端分別與所述助燃風進口 14和所述助燃風出口 15相連接。所述熱介質通道11311的氣流方向與所述助燃風通道11313的氣流方向相逆且夾角成90度。
[0029]請再次參閱圖4,是圖2的IV處局部放大圖。所述換熱板1131為方形鋼板,包括凹凸加強筋11310。所述凹凸加強筋11310可增大熱介質與助燃風流動過程中接觸的橫截面積,所述凸凹加強筋11310可增大熱介質及助燃風的接觸面積,且使助燃風充分混合,同時也解決熱介質分層降低換熱效率的問題,熱傳導效率更高,熱介質余熱利用效率高達75%以上。
[0030]請參閱圖5,是圖3的V處局部放大圖。所述相鄰二凹凸加強筋11310間通過不銹鋼鉚釘阻隔,目的是加強所述換熱板1131的穩定性,避免被高速氣流沖壞變形。
[0031]采用以上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換熱器具有以下優點:
[0032]所述換熱器主體11分為多組換熱模塊113,延長了助燃風與熱介質的接觸時間,所述換熱器I換熱效率更佳。
[0033]不同的換熱模塊113所收容的換熱板1131形狀構造相同,材質耐熱性根據余熱量大小及溫度高低進行合理配置,降低了生產成本。
[0034]將工業窯爐燃燒用助燃風與熱介質余熱進行交換,凸凹加強筋11310可增大熱介質及助燃風的接觸面積,且使助燃風充分混合,同時也解決熱介質分層降低換熱效率的問題,熱傳導效率更高,熱介質余熱利用效率高達75%以上,節能效果顯著。
【權利要求】
1.一種換熱器,包括換熱器主體、熱介質進口、熱介質出口、助燃風進口、助燃風出口、喇叭狀接管,所述四個進出口皆通過所述喇叭狀接管與所述換熱器主體相連接,所述喇叭狀接管大口端朝向所述換熱器主體里側,其特征在于:所述換熱器主體包含多個風盒和多組換熱模塊,多個所述風盒分別設于所述多組換熱模塊底部和頂部; 所述換熱模塊包括換熱板、隔板和連接鋼板條; 所述多組換熱模塊沿熱介質進口至出口方向分別收容耐熱性逐漸減弱的換熱板; 所述換熱板包括凹凸加強筋; 所述熱介質進口和所述熱介質出口分別設于所述換熱器主體兩端,所述助燃風進口和助燃風出口同時設于所述換熱器主體一側或分別設于所述換熱器主體兩側,所述助燃風出口靠近于所述熱介質進口,所述助燃風進口靠近于所述熱介質出口。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換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凸加強筋包括多個,相鄰二凹凸加強筋通過不銹鋼鉚釘阻隔。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換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兩兩相鄰二換熱模塊間的所述隔板分別抵接頂部和底部的所述風盒設置。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換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換熱板包括多層,層與層之間間距為10毫米至30毫米之間的任意值。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換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鋼板條咬緊密封所述相鄰兩層換熱板兩端,形成多個獨立的氣體通道。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換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氣體通道包括相互獨立的熱介質通道和助燃風通道,所述風盒與所述助燃風通道連通。
【文檔編號】F27D17/00GK204100828SQ201420424778
【公開日】2015年1月14日 申請日期:2014年7月30日 優先權日:2014年7月30日
【發明者】馮偉, 張旭 申請人:湖南奧特朗工業裝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