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結機煙氣循環脫硝系統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燒結機煙氣循環脫硝系統,包括:燒結機;煙氣收集罩,設于燒結機上方中部并設煙氣出口;循環管道,其混合氣體入口連煙氣出口;混風調節管道,通過混風調節閥的空氣出口連混合氣體入口;第一、二回用管道,入氣口分別連循環管道的第一、二出氣口,出氣口分別連燒結機的第一、二供氣口;依次連接于循環管道的第三出氣口的加熱器、脫硝反應器和脫硫塔;煙囪,其入氣口連脫硫塔的出氣口,中部位置還設煙氣回收口;及第三回用管道,其入氣口連煙囪的煙氣回收口,其出氣口連燒結機的第三供氣口。本實用新型使得現有燒結機的煙氣循環利用率提高18%以上,且煙囪排放的煙氣中氮氧化合物含量符合國家標準,燒結機自身能量消耗降低3.9%以上。
【專利說明】燒結機煙氣循環脫硝系統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燒結機煙氣循環脫硝系統,主要用于利用燒結機的煙氣循環,實現氮氧化合物的減排及脫硝,同時降低燒結機自身的能耗和煙氣循環利用時的能耗,并能提高煙氣循環利用的效率。
【背景技術】
[0002]燒結機在鋼鐵生產過程中應用多,且燒結生產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煙氣,而煙氣中往往含有多種污染物(如顆粒物、氮氧化合物NOx、二氧化硫、一氧化碳、HC1、HF、堿金屬、多種重金屬以及包括K:DD/F在內的多種有機物等),對大氣污染程度大、且污染情況復雜,難以治理,因此,在排入大氣之前,往往需要對該煙氣進行處理。
[0003]現有技術中,對于燒結機產生的煙氣進行處理大多采用的是固定的設備,對其進行脫氮、脫硫、除塵等,然而,現有技術中的處理方式均需要單獨的處理設備,不僅使得處理成本高,而且,對于場地的大小也具有一定的要求。
[0004]目前,還有一部分采用煙氣循環的方式來減少煙氣污染的技術方案,但是,現有的技術方案中,煙氣循環利用率較低,往往不超過50%,且能耗較高,并且不利于后續的脫硝處理。
實用新型內容
[0005]鑒于上述情況,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燒結機煙氣循環脫硝系統,可以利用燒結機的煙氣循環,實現氮氧化合物的減排及脫硝,同時降低燒結機自身的能耗和煙氣循環利用時的能耗,并能提高煙氣循環利用的效率。
[0006]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主要技術方案是:
[0007]—種燒結機煙氣循環脫硝系統,其包括:
[0008]燒結機;
[0009]煙氣收集罩,設于燒結機上方中部位置,所述煙氣收集罩的頂部設有煙氣出口 ;
[0010]循環管道,其混合氣體入口連接所述煙氣出口 ;
[0011]混風調節管道,通過混風調節閥的空氣出口連接所述循環管道的混合氣體入口 ;
[0012]第一回用管道,其入氣口連接所述循環管道的第一出氣口,其出氣口連接所述燒結機的第一供氣口;
[0013]第二回用管道,其入氣口連接所述循環管道的第二出氣口,其出氣口連接所述燒結機的第二供氣口;
[0014]加熱器,其入氣口連接所述循環管道的第三出氣口 ;
[0015]脫硝反應器,其入氣口連接所述加熱器的出氣口,該脫硝反應器中設有催化劑層;
[0016]脫硫塔,其入氣口連接所述脫硝反應器的出氣口 ;
[0017]煙囪,其入氣口連接所述脫硫裝置的出氣口,中部位置還設有煙氣回收口 ;以及
[0018]第三回用管道,其入氣口連接所述煙囪的煙氣回收口,其出氣口連接所述燒結機的第三供氣口。
[0019]其中,所述燒結機的第一供氣口、第二供氣口和第三供氣口設于燒結機的下部,所述第二供氣口設于中部位置,所述第一供氣口設于靠近燒結機的機頭位置,所述第三供氣口設于靠近燒結機的機尾位置。
[0020]其中,所述煙囪自其入氣口至出氣口內徑逐漸縮減,其中,自其入氣口至煙氣回收口段的內徑縮減的速率小于其煙氣回收口至出氣口段的內徑縮減的速率。
[0021]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22]通過循環管路的設計,不僅實現了氮氧化合物的減排,提高了脫硝效率,而且提高了燒結機對于煙氣的循環利用率,還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燒結機自身的能耗,并且還減少了煙氣循環利用過程中的能耗,在減少了大氣污染的同時,具有降低能耗的效果,符合綠色環保、可持續發展的理念。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3]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0024]【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0025]燒結機I ;
[0026]煙氣收集罩11;
[0027]催化劑添加口 100 ;機頭101 ;機尾102 ;
[0028]循環管道2 ;
[0029]第一循環風機21 ;第一循環除塵器22 ;
[0030]混風調節管道3 ;
[0031]混風調節閥31;
[0032]第一回用管道4;
[0033]第二回用管道5;
[0034]第三回用管道6;
[0035]第一擋板閥60 ;第三循環除塵器61 ;第三循環風機62 ;
[0036]加熱器7 ;
[0037]第二循環除塵器70 ;第二循環風機71 ;
[0038]脫硝反應器8 ;
[0039]催化劑層80 ;
[0040]脫硫塔9 ;
[0041]煙囪10 ;
[0042]夾角α ;夾角β。
【具體實施方式】
[0043]為了更好的解釋本實用新型,以便于理解,下面結合附圖,通過【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0044]參見圖1,本實用新型的燒結機煙氣循環脫硝系統的一個實施例,其包括:
[0045]燒結機I ;
[0046]煙氣收集罩11,設于燒結機I上方中部位置,所述煙氣收集罩11的頂部設有煙氣出口 ;
[0047]循環管道2,其混合氣體入口連接所述煙氣出口 ;
[0048]混風調節管道3,通過混風調節閥31的空氣出口連接所述循環管道2的混合氣體入口 ;
[0049]第一回用管道4,其入氣口連接所述循環管道2的第一出氣口,其出氣口連接所述燒結機I的第一供氣口;
[0050]第二回用管道5,其入氣口連接所述循環管道2的第二出氣口,其出氣口連接所述燒結機I的第二供氣口;
[0051]加熱器7,其入氣口連接所述循環管道2的第三出氣口 ;
[0052]脫硝反應器8,其入氣口連接所述加熱器7的出氣口,以使脫硝在適宜溫度下進行,該脫硝反應器8中設有催化劑層80,以提高脫硝效率,減少或避免氨的使用;
[0053]脫硫塔9,其入氣口連接所述脫硝反應器8的出氣口;
[0054]煙囪10,其入氣口連接所述脫硫塔9的出氣口,中部位置還設有煙氣回收口 ;以及
[0055]第三回用管道6,其入氣口連接所述煙囪10的煙氣回收口,其出氣口連接所述燒結機I的第三供氣口。
[0056]其中,所述燒結機I的第一供氣口、第二供氣口和第三供氣口設于燒結機I的下部,所述第二供氣口設于燒結機I的下部的中部位置,所述第一供氣口設于靠近燒結機I的機頭101的位置,所述第三供氣口設于靠近燒結機I的機尾102的位置。
[0057]其中,所述第三供氣口的設置位置處,所述燒結機I的內部空間的高度低于其他位置的高度,以便獲得更高的煙氣循環利用率。在本實施例中,所述燒結機I的機尾102的位置的高度低于燒結機I的機頭101的位置的高度。
[0058]其中,所述煙氣收集罩11的煙氣出口與所述循環管道2的混合氣體入口之間設有依次連接的第一循環風機21和第一循環除塵器22。
[0059]其中,所述循環管道2的第三出氣口與所述加熱器7的入氣口之間依次連接有第二循環除塵器70和第二循環風機71,其中,第二循環除塵器70的入氣口和第二循環風機71的出氣口分別連接所述循環管道2的第三出氣口和所述加熱器7的入氣口。
[0060]其中,所述煙囪10的煙氣回收口與第三回用管道6的入氣口之間設有依次連接的第一擋板閥60、第三循環除塵器61和第三循環風機62,其中,第三循環風機62的出氣口連接所述第三回用管道6的入氣口。
[0061]其中,所述第一回用管道4和/或第二回用管道5設有獨立控制的第二擋板閥、第三擋板閥,以便可以根據需要選擇性的啟閉,實現最佳的煙氣循環效果。
[0062]其中,所述燒結機I的機頭101上方設有催化劑添加口 100,以便可以根據需要添加催化劑。
[0063]其中,所述煙囪10自其入氣口至出氣口內徑逐漸縮減,其中,自其入氣口至煙氣回收口段的內徑縮減的速率小于其煙氣回收口至出氣口段的內徑縮減的速率,以提高煙氣回收的效率。
[0064]其中,所述煙囪10其入氣口至煙氣回收口段,靠近煙氣回收口一側的煙囪內壁與豎直方向呈一夾角α,所述煙囪10的其他位置的煙囪內壁與豎直方向呈一夾角β,夾角α的度數小于夾角β的度數,以進一步提高煙氣回收的效率。
[0065]其中,所述夾角α的度數小于或等于夾角β的度數的一半,以獲得更優的煙氣回收效率。
[0066]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中,較佳的,所述夾角α的度數為所述夾角β的度數的37.5%大小。
[0067]在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一供氣口設于靠近燒結機I的機尾102的位置,所述第三供氣口設于靠近燒結機I的機頭101的位置。在本實施例中,所述燒結機I的機頭101的位置的高度低于燒結機I的機尾102的位置的高度。
[0068]本實用新型通過上述結構設置,使得現有燒結機的煙氣循環利用率提高18%以上,且煙囪10排放的煙氣中氮氧化合物含量符合國家標準,并且,燒結機自身能量消耗降低3.9%以上,并且,本實用新型的煙氣循環系統基本實現零能耗。
【權利要求】
1.一種燒結機煙氣循環脫硝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 燒結機; 煙氣收集罩,設于燒結機上方中部位置,所述煙氣收集罩的頂部設有煙氣出口 ; 循環管道,其混合氣體入口連接所述煙氣出口; 混風調節管道,通過混風調節閥的空氣出口連接所述循環管道的混合氣體入口 ; 第一回用管道,其入氣口連接所述循環管道的第一出氣口,其出氣口連接所述燒結機的第一供氣口; 第二回用管道,其入氣口連接所述循環管道的第二出氣口,其出氣口連接所述燒結機的第二供氣口; 加熱器,其入氣口連接所述循環管道的第三出氣口; 脫硝反應器,其入氣口連接所述加熱器的出氣口,該脫硝反應器中設有催化劑層; 脫硫塔,其入氣口連接所述脫硝反應器的出氣口; 煙囪,其入氣口連接所述脫硫裝置的出氣口,中部位置還設有煙氣回收口 ;以及 第三回用管道,其入氣口連接所述煙囪的煙氣回收口,其出氣口連接所述燒結機的第三供氣口。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燒結機煙氣循環脫硝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燒結機的第一供氣口、第二供氣口和第三供氣口設于燒結機的下部,所述第二供氣口設于中部位置,所述第一供氣口、第三供氣口分別設于靠近燒結機的機頭位置、機尾位置,其中,所述第三供氣口的設置位置處,所述燒結機的內部空間的高度低于所述燒結機的其他位置的內部空間的高度。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燒結機煙氣循環脫硝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煙氣收集罩的煙氣出口與所述循環管道的混合氣體入口之間設有依次連接的第一循環風機和第一循環除塵器。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燒結機煙氣循環脫硝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環管道的第三出氣口與所述加熱器的入氣口之間依次連接有第二循環除塵器和第二循環風機,其中,第二循環除塵器的入氣口和第二循環風機的出氣口分別連接所述循環管道的第三出氣口和所述加熱器的入氣口。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燒結機煙氣循環脫硝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煙囪的煙氣回收口與第三回用管道的入氣口之間設有依次連接的擋板閥、第三循環除塵器和第三循環風機,其中,第三循環風機的出氣口連接所述第三回用管道的入氣口。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燒結機煙氣循環脫硝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回用管道和/或第二回用管道設有獨立控制的擋板閥。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燒結機煙氣循環脫硝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燒結機的機頭上方設有催化劑添加口。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燒結機煙氣循環脫硝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煙囪自其入氣口至出氣口內徑逐漸縮減,其中,自其入氣口至煙氣回收口段的內徑縮減的速率小于其煙氣回收口至出氣口段的內徑縮減的速率。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燒結機煙氣循環脫硝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煙囪其入氣口至煙氣回收口段,靠近煙氣回收口一側的煙囪內壁與豎直方向呈一夾角α,所述煙囪的其他位置的煙囪內壁與豎直方向呈一夾角β,夾角α的度數小于夾角β的度數。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燒結機煙氣循環脫硝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夾角α的度數小于或等于夾角β的度數的一半。
【文檔編號】F27D17/00GK203928777SQ201420399542
【公開日】2014年11月5日 申請日期:2014年7月18日 優先權日:2014年7月18日
【發明者】溫廣勝 申請人:溫廣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