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風機系統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用于制冷【技術領域】的雙風機系統。該雙風機系統包括一個第一風機組和一個第二風機組,其中所述第一風機組和所述第二風機組以串聯方式連接,并且所述第一風機組和所述第二風機組具有一共用風道。本實用新型實的雙風機系統在滿足出現故障時也能持續通風的前提下,通過改變風機組的連接方式以及風道的設計,極大程度地降低了風機組的體積并顯著減少占地面積,相應降低了成本。
【專利說明】雙風機系統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制冷【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雙風機系統。
【背景技術】
[0002]通常,在一些場合下,中央空調需要具有持續通風功能,以免出現故障或停機時造成損失;在這種情況下,中央空調一般會使用雙風機(一個主風機組和一個備用風機組)系統,以確保持續通風,即,在一個風機組出現故障時,也能在極短時間內切換到風機組運行而持續通風。目前,所采用的雙風機系統大多采用雙風道運行模式,即,風道并聯模式。這種構造雖然能夠實現切換功能,但是體積大、占用面積大,導致投資成本也很高。
[0003]例如,參見圖5,示出一種并聯式雙風機系統10’。該并聯式雙風機系統10’主要包括主風機組I’和備用風機組2’。在這種并聯式的構造中,當主風機組I’出現故障時,會切換成備用風機組2’的運行,確保持續通風功能。
[0004]然而,很顯然,這種并聯式雙風機系統自身體積及占地面積大,導致投資成本也聞。
實用新型內容
[0005]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雙風機系統,其在滿足出現故障時也能持續通風的前提下,通過改變風機組的連接方式以及風道的設計,極大程度地降低了風機組的體積并顯著減少占地面積,相應降低了成本。
[0006]本實用新型提供這樣一種雙風機系統,其包括:
[0007]殼體組件,該殼體組件具有上頂板、下底板、左側板以及右側板;
[0008]第一風機組和第二風機組,該第一風機組和第二風機組裝設于殼體組件內的下底板上,并通過一個共用風道以串聯方式連接;
[0009]隔板組件,該隔板組件包括第一隔板、第二隔板、至少一個第一主閥、至少一個第二主閥、至少一個第一旁通閥和至少一個第二旁通閥,該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相對裝設于殼體組件內,并分別正對與所述第一風機和第二風機的出風口 ;
[0010]所述第一主閥和第二主閥分別設置在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上且分別與第一風機和第二風機的出風口相對;
[0011]所述至少一個第一旁通閥和至少一個第二旁通閥分別設置在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上,并分別分布于第一主閥和第二主閥的一側或兩側。
[0012]優選地,所述雙風機系統還包括控制模塊,所述控制模塊與第一風機組和第二風機組電連接,且與至少一個第一主閥、至少一個第二主閥、至少一個第一旁通閥、至少一個第二旁通閥電連接,用以控制第一風機組和第二風機組的啟停,以及控制至少一個第一主閥、至少一個第二主閥、至少一個第一旁通閥以及至少一個第二旁通閥的開閉。
[0013]優選地,所述第一隔板還包括第一傳感器,設置為通過檢測第一隔板的兩側壓差來監控并反饋第一風機的運行狀態;所述第二隔板還包括第二傳感器,設置為通過檢測第二隔板的兩側壓差來監控并反饋第二風機的運行狀態。
[0014]優選地,所述第一風機和第一電機之間通過直接聯動或皮帶傳動連接,第二風機和第二電機之間通過直接聯動或皮帶傳動連接。
[0015]優選地,所述第一傳感器和所述第二傳感器是氣體壓差開關、壓差傳感器或轉速傳感器。
[0016]優選地,所述雙風機系統還包括第一均流板和第二均流板,分別設置在至少一個第一主閥和至少一個第二主閥的出風側,用于使得從至少一個第一主閥和至少一個第二主閥吹出的氣流均勻。
[0017]優選地,所述至少一個第一主閥、所述至少一個第一旁通閥、所述至少一個第二主閥和所述至少一個第二旁通閥是單向閥或風量調節閥。
[0018]優選地,所述第一風機組和第二風機組是帶有調速功能的風機組或恒轉速風機組。
[0019]優選地,所述至少一個第一主閥處于閉合狀態,所述至少一個第一旁通閥處于開啟狀態,并且所述至少一個第二主閥處于開啟狀態,所述至少一個第二旁通閥處于閉合狀態;替代地,所述至少一個第一主閥處于開啟狀態,所述至少一個第一旁通閥處于閉合狀態,并且所述至少一個第二主閥處于閉合狀態,所述至少一個第二旁通閥處于開啟狀態。各閥的設置狀態能夠確保 在第一(第二)風機組出現故障時,能夠啟動第二 (第一)風機組,確保持續通風。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0]參考以下附圖,結合下文非限制性的示例性實施方案能夠更好地理解本實用新型,在附圖中,相同的參考標號表示相同的部件或部分。應理解,這些附圖是非限制性的,未必按比例繪制,且基于附圖繪制的限制,有些特征可能未示出或未作標記。在附圖中:
[0021]圖1是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方案的雙風機系統的系統圖;
[0022]圖2是圖1中的雙風機系統的俯視圖;
[0023]圖3是沿圖1中的雙風機系統的線A-A所取的截面圖;
[0024]圖4是沿圖1中的雙風機系統的線B-B所取的截面圖;以及
[0025]圖5是根據現有技術的一種并聯式雙風機系統的示意性主視圖。
[0026]附圖標記:
[0027]1:第一風機組;2:第二風機組;
[0028]3:殼體組件4:隔板組件
[0029]11:第一風機12:第一電機
[0030]21:第二風機22:第二電機
[0031]31:上頂板32:下底板
[0032]33:左側板34:右側板
[0033]41:第一隔板42:第二隔板
[0034]43:第一傳感器44:第二傳感器
[0035]45:第一主閥46:第二主閥
[0036]47:第一旁通閥48:第二旁通閥[0037]49:第一均流板49’:第二均流板
[0038]5:控制模塊
[0039]10:雙風機系統;10’:并聯式雙風機系統;
[0040]I’:主風機組;2’:備用風機組。
【具體實施方式】 [0041]應理解,以下實施方案僅是舉例性的,對本實用新型不構成限制。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由權利要求書限定。還應理解,在實施本實用新型的過程中,不必包括下述實施方案中的所有技術特征,這些技術特征可以有多種組合。
[0042]在本文中,術語“上”、“下”、“內”、“外”、“左”、“右”都是為參照附圖便于描述而使
用的,并不意味著限制本實用新型的范圍。
[0043]此外,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理解,為了簡明起見,未必在此詳述雙風機系統的所有部件,對于一些常規部件的詳細描述在此略去。
[0044]實施例1:
[0045]下面將參考圖1-4描述根據本實用新型的雙風機系統10。
[0046]首先,參考圖1至圖4,示出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方案的雙風機系統10,其包括:殼體組件3,殼體組件具有上頂板31、下底板32、左側板33以及右側板34,上頂板31和下底板32上下相對設置,左側板33和右側板34左右相對設置,它們依次連接圍成一中空的長方體以容納雙風機系統的其余部件。
[0047]—個第一風機組I,具有:第一風機11和第一電機12。第一風機11和第一電機12安裝在下底板32上,第一風機11和第一電機12之間通過直接聯動或皮帶傳動連接。
[0048]一個第二風機組2,具有:第二風機21和第二電機22。第二風機21和第二電機22安裝在下底板32上,第二風機21和第二電機22之間通過直接聯動或皮帶傳動連接。參見圖1-2,第一風機組I和第二風機組2通過一個共用風道以串聯方式連接。
[0049]—個隔板組件4,具有:第一隔板41,設置在上頂板31和下底板32之間,第一隔板41上有開口且設置成與第一風機11的出風口正對相連;第二隔板42,設置在上頂板31和下底板32之間,第二隔板42上有開口且設置成與第二風機21的出風口正對相連;第一主閥45,設置于第一隔板41上,且第一主閥45與第一風機11的出風口相對(圖2中更清晰地顯示),兩個第一旁通閥47,設置在所述第一隔板41上,并分布于第一主閥45的一側或兩側;第二主閥46,設置于第二隔板42上,且第二主閥46與第二風機21的出風口相對(圖2中更清晰地顯示),兩個第二旁通閥48,設置在所述第二隔板42上,并分布于第二主閥46的一側或兩側;第一傳感器43,設置在第一隔板41上并通過檢測第一隔板41的兩側壓差來監控并反饋第一風機11的運行狀態;第二傳感器44,設置在第二隔板42上并通過檢測第二隔板42的兩側壓差來監控并反饋第二風機21的運行狀態;以及第一均流板49和第二均流板49’,且分別設置在第一主閥45和第二主閥46的出風側,用于使得從第一主閥45和第二主閥46吹出的氣流均勻。
[0050]控制模塊5,與第一風機組I和第二風機組2電連接,用以控制第一風機組I和第二風機組2的啟停;且與第一主閥45、第二主閥46、第一旁通閥47、第二旁通閥48電連接,用以控制第一主閥45、第二主閥46、第一旁通閥47、第二旁通閥48的開閉。[0051 ] 在本實用新型中,第一風機組I和第二風機組2裝設于殼體組件內的下底板上32,并設置成通過一個共用風道以串聯方式連接。
[0052]優選地,第一傳感器43和第二傳感器44可以是氣體壓差開關、壓差傳感器。
[0053]在此,應理解,第一主閥45、第二主閥46、第一旁通閥47和第二旁通閥48的數量并不限于以上所述,根據實際情況,各閥的數量可以為一個或多個。
[0054]優選地,所述雙風機系統10還包括控制模塊5,所述控制模塊5根據所述第一傳感器43和所述第二傳感器44的信號控制所述第一風機組I和所述第二風機組2的運行。
[0055]在根據本實用新型的雙風機系統中,為確保持續通風,各閥的設置狀態如下:若第一風機組I為備用風機組,第二風機組2為主風機組,則第一主閥45處于閉合狀態,第一旁通閥47處于開啟狀態,第二主閥46處于開啟狀態,第二旁通閥48處于閉合狀態;或者,若第一風機組I為主風機組,第二風機組2為備用風機組,則第一主閥45處于開啟狀態,第一旁通閥47處于閉合狀態,第二主閥46處于閉合狀態,第二旁通閥48處于開啟狀態。
[0056]參照圖1,假設第一風機組I為備用風機組,第二風機組2為主風機組,則在正常工作時,第二風機組2的第二主閥46是處于開啟狀態,第二旁通閥48處于常閉狀態以避免氣流倒流,而第一風機組I的第一主閥45因第二風機組2的正常運行而保持閉合,以防止第二風機組2的葉輪被氣流帶動,并且第一風機組I的第一旁通閥47處于開啟狀態,以能夠使氣流順利旁通;
[0057]當第二風機組2出現故障或需要停機時,第二傳感器44監測到的信號通過控制模塊反饋到各閥體,此時,第二主閥46切換為閉合狀態以避免在第二風機組2停機時被第一風機組I的氣流帶動,第一風機組I的第一主閥45切換為開啟狀態以使第一風機組運行后不阻礙氣流通過,且第二旁通閥48切換為為處于開啟狀態以使第一風機組I的氣流順利旁通,第一旁通閥47自動切換為處于閉合狀態以避免氣體回流。由此,本實用新型的雙風機系統能夠確保持續通風。
[0058]實施例2:
[0059]本實施例的技術方案與實施例1大致相同,在此不再贅述。其區別在于,第一傳感器43和第二傳感器44是電流傳感器,且安裝在控制模塊5上,通過判斷第一電機12和第二電機22的電流來監控并反饋第一風機組I和第二風機組2的運行狀態。
[0060]通過采用本實用新型的雙風機系統,能夠在滿足風機組出現故障時也能持續通風的前提下,通過改變風機組的連接方式(串聯連接)以及風道的設計(單風道),極大程度地降低了風機組的體積并顯著減少占地面積,也相應降低了成本。
[0061]應理解,在不偏離本實用新型的實質精神的情況下,任何對于本實用新型的改進、變型或修改,都旨在被包括在本實用新型所附的權利要求書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雙風機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 殼體組件,該殼體組件具有上頂板、下底板、左側板以及右側板; 第一風機組和第二風機組,該第一風機組和第二風機組裝設于所述殼體組件內的下底板上,并通過一個共用風道以串聯方式連接; 隔板組件,該隔板組件包括第一隔板、第二隔板、至少一個第一主閥、至少一個第二主閥、至少一個第一旁通閥和至少一個第二旁通閥,該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相對裝設于殼體組件內,并分別正對與所述第一風機和所述第二風機的出風口; 所述至少一個第一主閥和至少一個第二主閥分別設置在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上且分別與所述第一風機和所述第二風機的出風口相對; 所述至少一個第一旁通閥和所述至少一個第二旁通閥分別設置在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第二隔板上,并分別分布于所述第一主閥和所述第二主閥的一側或兩側。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風機系統,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控制模塊,所述控制模塊與所述第一風機組和所述第二風機組電連接,且與所述至少一個第一主閥、所述至少一個第二主閥、所述至少一個第一旁通閥、所述至少一個第二旁通閥電連接,用以控制所述第一風機組和第二風機組的啟停,以及控制所述至少一個第一主閥、所述至少一個第二主閥、所述至少一個第一旁通閥以及所述至少一個第二旁通閥的開閉。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雙風機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板還包括第一傳感器,設置為通過檢測所述第一隔板的兩側壓差來監控并反饋所述第一風機的運行狀態;所述第二隔板還包括第二傳感器,設置為通過檢測所述第二隔板的兩側壓差來監控并反饋所述第二風機的運行狀態。
4.根據權利要求1-3中任一項所述的雙風機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風機和第一電機之間通過直接聯動或皮帶傳動連接,所述第二風機和第二電機之間通過直接聯動或皮帶傳動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雙風機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傳感器和所述第二傳感器是氣體壓差開關、壓差傳感器或轉速傳感器。
6.根據權利要求1-3中任一項所述的雙風機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個第一主閥處于閉合狀態,所述至少一個第一旁通閥處于開啟狀態,并且所述至少一個第二主閥處于開啟狀態,所述至少一個第二旁通閥處于閉合狀態。
7.根據權利要求1-3中任一項所述的雙風機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個第一主閥處于開啟狀態,所述至少一個第一旁通閥處于閉合狀態,并且所述至少一個第二主閥處于閉合狀態,所述至少一個第二旁通閥處于開啟狀態。
8.根據權利要求1-3中任一項所述的雙風機系統,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第一均流板和第二均流板,分別設置在第一主閥和第二主閥的出風側,用于使得從所述至少一個第一主閥和所述至少一個第二主閥吹出的氣流均勻。
9.根據權利要求1-3中任一項所述的雙風機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個第一主閥、所述至少一個第一旁通閥、所述至少一個第二主閥和所述至少一個第二旁通閥是單向閥或風量調節閥。
10.根據權利要求1-3中任一項所述的雙風機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風機組和第二風機組是帶有調速功能的風機組或恒轉速風機組。
【文檔編號】F24F7/007GK203771618SQ201420014625
【公開日】2014年8月13日 申請日期:2014年1月9日 優先權日:2014年1月9日
【發明者】梁榮枝, 陳展 申請人:廣東美的暖通設備有限公司, 美的集團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