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桿并聯機組框架及具有該框架的螺桿并聯機組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螺桿并聯機組框架及具有該框架的螺桿并聯機組,框架包括:上框組件;下框組件,設置于上框組件的下方;多根立柱,設置于上框組件與下框組件之間,多根立柱的下端與下框組件焊接固定,多根立柱的上端與上框組件焊接固定;隔離組件,沿框架長度方向焊接固定于上框組件與下框組件之間,且將上框組件與下框組件之間的空間分成靠第一側面的第一空間和靠第二側面的第二空間。本實用新型的螺桿并聯機組框架,上框組件、下框組件、多根立柱和隔離組件通過焊接連成一體,強度和剛性好;而且上框組件用于安裝壓縮機和吸氣過濾器,第一空間用于安裝經濟器、膨脹閥、電磁閥及系統管路件等,第二空間用于容納儲液器,布局合理、外形緊湊。
【專利說明】螺桿并聯機組框架及具有該框架的螺桿并聯機組【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空調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螺桿并聯機組框架及具有該框架的螺桿并聯機組。
【背景技術】
[0002]現有螺桿并聯機組的框架一般采用以下兩種結構:一種是整體焊接框架,該框架的所有零件通過焊接連成一體,整體焊接框架存在以下不足:儲液器、殼管式油冷卻器等裝配困難;另一種是組裝框架,組裝框架的各個部分通過螺栓連接,組裝框架的各組裝零件機加工作量大,需要使用大量螺栓組件,成本高,運輸、使用過程中螺栓聯接副存在松動隱患,框架剛性、強度略低于焊接框架。
【發明內容】
[0003]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現狀,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強度和剛性好、外形緊湊的螺桿并聯機組框架。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另一個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具有該框架的螺桿并聯機組。
[0004]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種螺桿并聯機組框架,所述框架包括:
[0005]第一側面和第二側面;
[0006]上框組件;
[0007]下框組件,設置于所述上框組件的下方;
[0008]多根立柱,設置于所述上框組件與所述下框組件之間,多根立柱的下端與所述下框組件焊接固定,多根立柱的上端與所述上框組件焊接固定;
[0009]隔離組件,沿框架長度方向焊接固定于所述上框組件與所述下框組件之間,且將所述上框組件與所述下框組件之間的空間分成靠所述第一側面的第一空間和靠所述第二側面的第二空間。
[0010]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上框組件包括上框本體、上支架和多個吊耳,所述上框本體包括沿框架長度方向間隔排列的多根上縱梁和分別焊接固定于多根上縱梁兩端的兩根上橫梁,所述上支架沿框架長度方向固定于所述上框本體上方且靠所述第二側面,多個所述吊耳固定于所述上框本體的周圍。
[0011]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吊耳的數量為四個,四個吊耳分別固定于所述上框本體上的四個角部。
[0012]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兩根所述上橫梁采用槽鋼或鋼管制成,所述吊耳包括起吊部和配合部,所述起吊部上設置有起吊孔,所述配合部插入所述上橫梁的端部內,并與所述上橫梁的端部焊接固定。
[0013]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起吊部和所述起吊孔的棱邊倒角,所述配合部的棱邊倒圓角。[0014]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上支架包括設置于所述上框本體上方的上橫支架和設置于該上橫支架與所述上縱梁之間的上豎支架。
[0015]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下框組件包括下框本體和下支架,所述下框本體在框架長度方向上的一端伸出所述上框組件,所述下框本體包括沿框架長度方向間隔排列的多根下縱梁、分別焊接固定于多根下縱梁兩端的兩根下橫梁以及設置于所述上框本體伸出上框組件的伸出部內的下安裝梁,所述下支架固定于所述下框本體上方且靠所述第一側面。
[0016]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下框本體還包括橋接梁,該橋接梁沿框架長度方向設置于相鄰兩根所述下縱梁之間,且該橋接梁的兩端分別與兩根所述下縱梁焊接固定。
[0017]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隔離組件包括沿框架長度方向設置的中間橫梁、設置于該中間橫梁兩端與所述下框組件之間的兩根中間豎梁以及設置與該中間橫梁與所述上框組件之間的多根中間安裝梁。
[0018]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框架還包括設置于所述框架第一側面上的墊板組件,該墊板組件包括沿框架長度方向設置的墊板和固定于所述立柱上的用于支撐該墊板的墊板托架。
[0019]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種螺桿并聯機組,包括上述的框架。
[0020]本實用新型的螺桿并聯機組框架,由于上框組件、下框組件、多根立柱和隔離組件通過焊接連成一體,因此強度和剛性好;而且,上框組件位于上部,用于安裝壓縮機和吸氣過濾器,下框組件位于下部,隔離組件位于上框組件和下框組件之間,將上框組件與下框組件之間的空間分成第一空間和第二空間,第一空間用于安裝經濟器、膨脹閥、電磁閥及系統管路件等,第二空間用于容納儲液器,該框架布局合理,外形緊湊。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1]圖1為本實用新型其中一個實施例中的螺桿并聯機組框架一個方向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0022]圖2為圖1中的螺桿并聯機組框架另一個方向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0023]圖3為圖1中的螺桿并聯機組框架的上框組件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0024]圖4為圖1中的螺桿并聯機組框架的上框組件吊耳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0025]圖5為圖1中的螺桿并聯機組框架的下框組件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0026]圖6為圖1中的螺桿并聯機組框架的隔離組件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0027]圖7和圖8為圖1中的螺桿并聯機組框架的儲油器安裝示意圖,其中圖7為儲油器處于第一安裝位置的狀態,圖8為儲油器處于第二安裝位置的狀態;
[0028]圖9為圖1中的螺桿并聯機組框架的吊裝示意圖,圖中,L為吊裝平面中心垂直線,O為機組重心。
[0029]附圖標記說明:10、框架;11、第一側面;12、第二側面;13、第一空間;14、第二空間;20、上框組件;21、吊耳;21a、起吊部;21b、起吊孔;21c、配合部;23、上縱梁;25、上橫梁;29、上支架;29a、上橫支架;2%、上豎支架;30、下框組件;30a、伸出部;31、下縱梁;32、下橫梁;34、下安裝梁;35、下支架;36、橋接梁;40、隔離組件;41、中間橫梁;42、中間豎梁;43、中間安裝梁;50、立柱;60、墊板組件;61、墊板;62、墊板托架;70、腳輪車;80、儲液器80。【具體實施方式】
[0030]下面參考附圖并結合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說明。需要說明的是,在不沖突的情況下,以下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組合。
[0031]圖1所示為本實用新型其中一個實施例中的螺桿并聯機組框架10 —個方向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2為另一個方向的立體結構示意圖。為了便于描述,以下定義螺桿并聯機組框架10寬度方向上的兩側面分別為第一側面11 (即圖2中框架10右側的側面)和第二側面12(即圖2中框架10左側的側面)。如圖1和圖2所示,螺桿并聯機組框架10包括上框組件20、下框組件30、多根立柱50和隔離組件40,所述上框組件20位于上部,用于安裝壓縮機和吸氣過濾器。所述下框組件30設置于所述上框組件20下方,用于安裝油分離器、油冷卻器、儲液器80等。多根所述立柱50設置于所述上框組件20與所述下框組件30之間,多根立柱50的下端與所述下框組件30焊接固定,多根立柱50的上端與所述上框組件20焊接固定,多根立柱50用于支撐所述上框組件20。所述隔離組件40沿框架10長度方向焊接固定于所述上框組件20與所述下框組件30之間,且將所述上框組件20與所述下框組件30之間的空間分成靠所述第一側面11的第一空間13和靠所述第二側面12的第二空間14,第一空間13用于安裝經濟器、膨脹閥、電磁閥及系統管路件等,第二空間14用于容納儲液器80。
[0032]圖3所示為所述上框組件20的立體結構示意圖。所述上框組件20包括上框本體、上支架29和多個吊耳21,所述上框本體包括沿框架10長度方向間隔排列的多根上縱梁23和分別焊接固定于多根上縱梁23兩端的兩根上橫梁25,所述上支架29沿框架10長度方向固定于所述上框本體上方且靠所述第二側面12,多個所述吊耳21固定于所述上框本體的周圍。較優地,所述吊耳21的數量為四個,四個吊耳21分別固定于所述上框本體上的四個角部。由于吊耳21分布在上框本體周圍,起吊時承受整個機組重量,且由于機組重心位于四起吊點形成的平面中心垂直線上,并低于該平面,因此吊裝平穩(見圖9);同時,由于此吊耳21設計對吊裝繩索要求簡單,無需長短不一多規格繩索。較優地,兩根所述上橫梁25采用槽鋼或鋼管制成,見圖4,所述吊耳21包括起吊部21a和配合部21c,所述起吊部21a上設置有起吊孔21b,所述配合部21c插入所述上橫梁25的端部內,并與所述上橫梁25的端部焊接固定,此種結構的吊耳21裝配方便。進一步地,所述起吊部21a和所述起吊孔21b的棱邊倒角,所述配合部21c的棱邊倒圓角。起吊部21a和起吊孔21b的棱邊進行倒角處理,防止劃傷操作人員,保護吊繩避免劃傷。同型鋼配合的配合部21c進行倒圓處理,為的是與上橫梁25很好吻合,確保焊縫質量。優選地,所述上支架29包括設置于所述上框本體上方的上橫支架29a和設置于該上橫支架29a與所述上縱梁23之間的上豎支架2%,用于支撐吸氣過濾。
[0033]圖5為所述下框組件30的立體結構示意圖。所述下框組件30包括下框本體和下支架35,所述下框本體在框架10長度方向上的一端伸出所述上框組件20,所述下框本體包括沿框架10長度方向間隔排列的多根下縱梁31、分別焊接固定于多根下縱梁31兩端的兩根下橫梁32以及設置于所述上框本體伸出上框組件20的伸出部30a內的下安裝梁34,所述下支架35固定于所述下框本體上方且靠所述第一側面11。較優地,所述下框本體還包括橋接梁36,該橋接梁36沿框架10長度方向設置于相鄰兩根所述下縱梁31之間,且該橋接梁36的兩端分別與兩根所述下縱梁31焊接固定。這一結構巧妙解決現有框架10的儲液器80不便安裝的難題。如圖7所示,在第一安裝位置,儲液器80 —端吊裝于下框組件30的下縱梁31上,另一端落在腳輪車70上,在牽引力(或推力)作用下沿橋接梁36滑行至正確位置(即第二安裝位置),實現安裝。同時該結構有利于加強下框剛性、強度。
[0034]圖6為所述隔離組件40的立體結構示意圖。所述隔離組件40包括沿框架10長度方向設置的中間橫梁41、設置于該中間橫梁41兩端與所述下框組件30之間的兩根中間豎梁42以及設置與該中間橫梁41與所述上框組件20之間的多根中間安裝梁43,中間安裝梁43用于安裝經濟器。隔離組件40采用此種結構,使得第一空間13和第二空間14的下部相互貫通,方便二者之間系統布管、電氣布線。而且,第一空間13可以容納維修人員進入,便于檢修。
[0035]較優地,所述框架10還包括設置于所述框架10第一側面11上的墊板組件60,該墊板組件60包括沿框架10長度方向設置的墊板61和固定于所述立柱50上的用于支撐該墊板61的墊板托架62。(見圖1和圖2)。墊板組件60作用有二:一是用于安裝電控箱,二是充當梯子方便上框壓縮機、吸氣過濾器等安裝。
[0036]由此可見,本實施例中的螺桿并聯機組框架10由于采用了上述結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37](I)由于框架10各個零件均通過焊接連成一體,因此強度和剛性好;
[0038](2)框架10的上框組件20用于安裝壓縮機和吸氣過濾器,第一空間13用于安裝經濟器、膨脹閥、電磁閥及系統管路件等,第二空間14用于容納儲液器80,布局合理,外形緊湊;而且,第一空間13和第二空間14的下部相互貫通,方便二者之間系統布管、電氣布線;另外,第一空間13可以容納維修人員進入,便于檢修。
[0039](3)框架10的吊耳21分布在上框本體周圍,起吊時承受整個機組重量,由于機組重心位于四起吊點形成的平面中心垂直線上,且低于該平面,因此吊裝平穩;同時,由于此吊耳21設計對吊裝繩索要求簡單,無需長短不一多規格繩索。
[0040](4)框架10的下框本體設置有橋接梁36,解決了現有框架10的儲液器80不便安裝的難題;
[0041](5)框架第一側面11上設置有墊板組件60,不僅可以用于安裝電控箱,而且充當梯子方便上框壓縮機、吸氣過濾器等安裝。
[0042]以上所述實施例僅表達了本實用新型的幾種實施方式,其描述較為具體和詳細,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專利范圍的限制。應當指出的是,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螺桿并聯機組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包括: 第一側面和第二側面; 上框組件; 下框組件,設置于所述上框組件的下方; 多根立柱,設置于所述上框組件與所述下框組件之間,多根立柱的下端與所述下框組件焊接固定,多根立柱的上端與所述上框組件焊接固定; 隔離組件,沿框架長度方向焊接固定于所述上框組件與所述下框組件之間,且將所述上框組件與所述下框組件之間的空間分成靠所述第一側面的第一空間和靠所述第二側面的第二空間。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螺桿并聯機組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框組件包括上框本體、上支架和多個吊耳,所述上框本體包括沿框架長度方向間隔排列的多根上縱梁和分別焊接固定于多根上縱梁兩端的兩根上橫梁,所述上支架沿框架長度方向固定于所述上框本體上方且靠所述第二側面,多個所述吊耳固定于所述上框本體的周圍。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螺桿并聯機組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耳的數量為四個,四個吊耳分別固定于所述上框本體上的四個角部。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螺桿并聯機組框架,其特征在于,兩根所述上橫梁采用槽鋼或鋼管制成,所述吊耳包括起吊部和配合部,所述起吊部上設置有起吊孔,所述配合部插入所述上橫梁的端部內,并與所述上橫梁的端部焊接固定。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螺桿并聯機組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起吊部和所述起吊孔的棱邊倒角,所述配合部的棱邊倒圓角。
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螺桿并聯機組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架包括設置于所述上框本體上方的上橫支架和設置于該上橫支架與所述上縱梁之間的上豎支架。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螺桿并聯機組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框組件包括下框本體和下支架,所述下框本體在框架長度方向上的一端伸出所述上框組件,所述下框本體包括沿框架長度方向間隔排列的多根下縱梁、分別焊接固定于多根下縱梁兩端的兩根下橫梁以及設置于所述上框本體伸出上框組件的伸出部內的下安裝梁,所述下支架固定于所述下框本體上方且靠所述第一側面。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螺桿并聯機組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框本體還包括橋接梁,該橋接梁沿框架長度方向設置于相鄰兩根所述下縱梁之間,且該橋接梁的兩端分別與兩根所述下縱梁焊接固定。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螺桿并聯機組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離組件包括沿框架長度方向設置的中間橫梁、設置于該中間橫梁兩端與所述下框組件之間的兩根中間豎梁以及設置與該中間橫梁與所述上框組件之間的多根中間安裝梁。
10.根據權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項所述的螺桿并聯機組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還包括設置于所述框架第一側面上的墊板組件,該墊板組件包括沿框架長度方向設置的墊板和固定于所述立柱上的用于支撐該墊板的墊板托架。
11.一種螺桿并聯機組,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根據權利要求1至10中任意一項所述的框架。
【文檔編號】F24F13/20GK203810679SQ201320855822
【公開日】2014年9月3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23日 優先權日:2013年12月23日
【發明者】劉加春, 齊方成, 謝斌斌, 苗志強, 馬寧芳, 顧裕林, 肖福佳, 李儒濱, 安亞洲 申請人: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