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次進風采暖爐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多次進風采暖爐,而提供一種能夠實現多次進風,以使燃料充分燃燒,避免產生黑煙,提高熱效率的采暖爐。爐體內有向爐膛內送風的第一進風結構,第一進風結構包括于爐體內爐膛上部的環形進風通道,環形進風通道上有多個向爐膛內送風的第一進風孔;環形送風通道與第一縱向導風通道連通;在爐膛內還可以設第二進風結構,第二進風結構包括第二縱向導風通道,第二縱向導風通道上連通有第一進風通道,第一進風通道上設置有多個第二進風孔。爐膛內還可以設第三進風結構。該采暖爐從多個部位、多個不同的位置向爐膛內送風,使不同位置的燃料均能充分燃燒,避免產生黑煙,大大提高了熱效率,降低了耗煤量,節約了能源,有利于環保。
【專利說明】多次進風采暖爐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采暖【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多次進風采暖爐。
【背景技術】
[0002]在廣大的農村地區,由于集中供暖不能普及,采用分戶采暖的方式,各家各戶自己使用米暖爐米暖。
[0003]現有的采暖爐在爐體下部設置有儲灰室,與儲灰室相對應的爐體上設置有除渣口,在除渣口上安裝有門,以除渣口為一次進風口。由于從除渣口進風的風量有限,而且,由于空氣只從下部進入燃燒室內,只能實現一次燃燒。一次燃燒往往使燃料不能充分燃燒,產生大量的黑煙,不僅污染環境,同時燃料的熱效率低,造成燃料的浪費,鍋爐耗煤量大。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技術缺陷,而提供一種能夠實現多次進風,以使燃料充分燃燒,避免產生黑煙,提高熱效率的采暖爐。
[0005]為實現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0006]一種多次進風采暖爐,包括爐體,所述爐體內設置有爐膛、多根吸熱管和儲灰室,所述儲灰室上部安裝有爐條,與所述儲灰室相對應的爐體上設置有除渣口,所述除渣口上安裝有門,其特征在于,所述爐體內設置有向所述爐膛內送風的第一進風結構,所述第一進風結構包括設置于所述爐體內爐膛上部的環形進風通道,所述環形進風通道上設置有多個向所述爐膛內送風的第一進風孔;所述環形送風通道與第一縱向導風通道連通,所述第一縱向導風通道的下端位于所述爐條上方,空氣通過所述第一縱向導風通道進入所述環形進風通道,再通過所述第一進風孔進入爐膛。
[0007]所述爐體內設置有向所述爐膛內送風的第二進風結構;所述第二進風結構包括第二縱向導風通道,所述第二縱向導風通道上連通有第一進風通道,所述第一進風通道上設置有多個第二進風孔。
[0008]所述爐體內設置有向所述爐膛內送風的第三進風結構,所述第三進風結構包括第二進風通道,所述第二進風通道上設置有第三進風孔。
[0009]所述爐體內設置有向所述爐膛內送風的第三進風結構,所述第三進風結構包括第二進風通道,所述第二進風通道上設置有第三進風孔。
[0010]當同時采用第三進風結構和第二進風結構時,所述第三進風結構位于所述爐體內前部,所述第二進風結構位于所述爐體的后部。
[0011]所述第三進風孔位于與所述爐膛中上部相應的位置。
[0012]所述第一縱向導風通道為兩個,分別位于所述爐體內前面板的兩個角部成對稱設置。
[0013]所述第二縱向導風通道為兩個,分別位于所述爐體內后面板的兩個角部成對稱設置,每個所述第二縱向風道的下端位于所述爐條上方,所述第一進風通道水平方向設置并連接兩個所述第二縱向導風通道。
[0014]所述爐體與后煙筒之間設置有工作模式切換板。
[0015]所述第二進風孔位于與所述爐膛中上部相應的位置。
[0016]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7]本實用新型的采暖爐包括第一進風結構、第二進風結構、第三進風結構和除渣口等多次進風,從多個部位、多個不同的位置向爐膛內送風,使不同位置的燃料均能充分燃燒,避免產生黑煙,大大提高了熱效率,降低了耗煤量,節約了能源,有利于環保。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8]圖1所示為本實用新型多次進風采暖爐的內部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9]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0020]本實用新型多次進風采暖爐的示意圖如圖1所示,包括爐體1,所述爐體I內設置有爐膛、多根吸熱管2和儲灰室3,所述儲灰室3上部安裝有爐條4,與所述儲灰室相對應的爐體上設置有除渣口,所述除渣口上安裝有門5,所述爐體內設置有向所述爐膛內送風的第一進風結構。所述第一進風結構包括設置于所述爐體I內爐膛上部的環形進風通道10,所述環形進風通道10上設置有多個向所述爐膛內送風的第一進風孔11 ;所述環形送風通道10與第一縱向導風通道12連通,所述第一縱向導風通道12的下端位于所述爐條4上方,空氣通過所述第一縱向導風通道12進入所述環形進風通道10,再通過所述第一進風孔11進入爐膛。
[0021]為了增加進風量,在第一進風結構的基礎上,在所述爐體I內設置有向所述爐膛內送風的第二進風結構;所述第二進風結構包括第二縱向導風通道8,所述第二縱向導風通道8上連通有第一進風通道9,所述第一進風通道9上設置有多個第二進風孔15。
[0022]為了增加進風量,可以在第一進風結構的基礎上,在所述爐體內設置有向所述爐膛內送風的第三進風結構,所述第三進風結構包括第二進風通道6,所述第二進風通道6上設置有第三進風孔7。
[0023]為了具有最佳的進風量,在第一進風結構和第二進風結構的基礎上,在所述爐體內設置有向所述爐膛內送風的第三進風結構,所述第三進風結構包括第二進風通道6,所述第二進風通道6上設置有第三進風孔7。當同時采用第三進風結構和第二進風結構時,所述第三進風結構位于所述爐體內前部,所述第二進風結構位于所述爐體的后部。
[0024]其中,所述第三進風孔7位于與所述爐膛中上部相應的位置。
[0025]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一縱向導風通道12為兩個,分別位于所述爐體I內前面板的兩個角部成對稱設置。
[0026]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二縱向導風通道8為兩個,分別位于所述爐體I內后面板的兩個角部成對稱設置,每個所述第二縱向風道8的下端位于所述爐條4上方,所述第一進風通道9水平方向設置并連接兩個所述第二縱向導風通道8。
[0027]空氣從除渣口進入爐膛內,實現一次進風
[0028]空氣從除渣口進入兩個第一縱向導風通道12內,通過所述第一縱向導風通道12進入所述環形進風通道10,再通過所述第一進風孔11進入爐膛,實現二次進風。
[0029]所述第二進風孔15位于與所述爐膛中上部相應的位置。空氣從除渣口分別沿兩個第二縱向導風通道8進入第一進風通道9,再從第一進風通道9上的多個第二進風孔15進入爐膛內參與燃燒,實現三次進風。
[0030]參與燃燒的空氣從除渣口分別進入兩個第二進風通道6內,再從第二進風通道上的第三進風孔7進入爐膛內參與燃燒,實現四次進風。
[0031]為了實現工作模式的切換,所述爐體I與后煙筒13之間設置有工作模式切換板14。
[0032]本實用新型的采暖爐包括第一進風結構、第二進風結構、第三進風結構和除渣口等多次進風,從多個部位、多個不同的位置向爐膛內送風,使不同位置的燃料均能充分燃燒,避免產生黑煙,大大提高了熱效率,降低了耗煤量,節約了能源,有利于環保。
[0033]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的是,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多次進風采暖爐,包括爐體,所述爐體內設置有爐膛、多根吸熱管和儲灰室,所述儲灰室上部安裝有爐條,與所述儲灰室相對應的爐體上設置有除渣口,所述除渣口上安裝有門,其特征在于,所述爐體內設置有向所述爐膛內送風的第一進風結構,所述第一進風結構包括設置于所述爐體內爐膛上部的環形進風通道,所述環形進風通道上設置有多個向所述爐膛內送風的第一進風孔;所述環形送風通道與第一縱向導風通道連通,所述第一縱向導風通道的下端位于所述爐條上方,空氣通過所述第一縱向導風通道進入所述環形進風通道,再通過所述第一進風孔進入爐膛。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次進風采暖爐,其特征在于,所述爐體內設置有向所述爐膛內送風的第二進風結構;所述第二進風結構包括第二縱向導風通道,所述第二縱向導風通道上連通有第一進風通道,所述第一進風通道上設置有多個第二進風孔。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次進風采暖爐,其特征在于,所述爐體內設置有向所述爐膛內送風的第三進風結構,所述第三進風結構包括第二進風通道,所述第二進風通道上設置有第三進風孔。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多次進風采暖爐,其特征在于,所述爐體內設置有向所述爐膛內送風的第三進風結構,所述第三進風結構包括第二進風通道,所述第二進風通道上設置有第三進風孔。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多次進風采暖爐,其特征在于,當同時采用第三進風結構和第二進風結構時,所述第三進風結構位于所述爐體內前部,所述第二進風結構位于所述爐體的后部。
6.根據權利要求3-5中任一項所述的多次進風采暖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進風孔位于與所述爐膛中上部相應的位置。
7.根據權利要求1-5中任一項所述的多次進風采暖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縱向導風通道為兩個,分別位于所述爐體內前面板的兩個角部成對稱設置。
8.根據權利要求2-5中任一項所述的多次進風采暖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縱向導風通道為兩個,分別位于所述爐體內后面板的兩個角部成對稱設置,每個所述第二縱向風道的下端位于所述爐條上方,所述第一進風通道水平方向設置并連接兩個所述第二縱向導風通道。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多次進風采暖爐,其特征在于,所述爐體與后煙筒(13)之間設置有工作模式切換板。
10.根據權利要求2-5中任一項所述的多次進風采暖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進風孔位于與所述爐膛中上部相應的位置。
【文檔編號】F24B1/189GK203628720SQ201320749806
【公開日】2014年6月4日 申請日期:2013年11月25日 優先權日:2013年11月25日
【發明者】王永強 申請人:王永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