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嵌入式空調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生活電器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嵌入式空調器。
背景技術:
通常,吊頂嵌入式空調器主體機部分隱藏安裝在天花板內側,面板部分顯露在天花板外側,具有不占空間、美觀等優點,商用場合使用尤其廣泛,品種也是多樣化。但目前市場上大部分吊頂嵌入式空調器室內機的風機都是采用離心風機,這種空調器室內機噪音大,送風距離近,舒適性差。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旨在至少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之一。為此,本實用新型的一個目的在于提出一種噪音小且成本低的嵌入式空調器。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嵌入式空調器,包括:殼體,所述殼體的底部敞開且所述殼體內限定出盛放空間;面板,所述面板設在所述殼體上以打開或封閉所述盛放空間,所述面板上設有進風口和設在所述進風口左右兩側的第一出風口和第二出風口 ;第一蒸發器和第二蒸發器,所述第一蒸發器和所述第二蒸發器設在所述盛放空間且分別鄰近所述第一出風口和所述第二出風口設置;第一蝸殼和第二蝸殼,所述第一蝸殼設在所述盛放空間且位于所述第一蒸發器和所述殼體的右側板之間,所述第一蝸殼內限定出與所述進風口和所述第一出風口連通的第一風道,所述第二蝸殼設在所述盛放空間內且位于所述第二蒸發器和所述殼體的左側板之間,所述第二蝸殼內限定出與所述進風口和所述第二出風口連通的第二風道;第一貫流風輪和第二貫流風輪,所述第一貫流風輪和所述第二貫流風輪分別設在所述第一蝸殼和所述第二蝸殼內以將空氣導入和導出相應的所述第一風道和所述第二風道。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嵌入式空調器,通過在第一蝸殼內設有第一貫流風輪,在第二蝸殼內設有第二貫流風輪,從而可降低嵌入式空調器運行時的噪音,同時由于第一貫流風輪和第二貫流風輪具有換熱效率高的優點,可在保證空調器性能要求的前提下減小第一蒸發器和第二蒸發器的體積大小,從而大幅度的降低成本。又由于空氣從進風口進入到盛放空間內,且從第一出風口和第二出風口吹出,兩側的出風和中部的進風形成了兩個大的氣流循環,極大的提高了嵌入式空調器的舒適性能。另外,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嵌入式空調器還具有如下附加技術特征: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所述嵌入式空調器還包括第一泡沫件和第二泡沫件,所述第一泡沫件設在所述盛放空間內且位于所述第一蝸殼和所述殼體的右側板之間,所述第二泡沫件設在所述盛放空間內且位于所述第二蝸殼和所述殼體的左側板之間。從而可防止第一蝸殼和第二蝸殼變形。在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第一泡沫件的右側壁上設有多條第一加強筋,所述第二泡沫件的左側壁上設有多條第二加強筋。從而可提高第一泡沫件和第二泡沫件的結構強度,可進一步防止第一蝸殼和第二蝸殼變形。[0009]優選地,所述多條第一加強筋均勻分布在所述第一泡沫件上,所述多條第二加強筋均勻分布在所述第二泡沫件上。從而不僅可保證第一泡沫件和第二泡沫件的結構強度,且便于第一泡沫件和第二泡沫件的加工成型。進一步地,所述第一泡沫件的左側壁緊貼在所述第一蝸殼的右側壁上,每條所述第一加強筋的右側壁緊貼在所述殼體的右側板上,所述第二泡沫件的右側壁緊貼在所述第二蝸殼的左側壁上,每條所述第二加強筋的左側壁緊貼在所述殼體的左側板上。從而可最大限度地避免第一蝸殼和第二蝸殼變形。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所述殼體的左側板先從下到上豎直延伸后彎折向右向上傾斜延伸,所述殼體的右側板先從下到上豎直延伸后彎折向左向上傾斜延伸。從而不僅便于嵌入式空調器的安裝,且減少了嵌入式空調器的體積,進一步降低了成本。在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第一蝸殼和所述第二蝸殼均包括:本體,所述本體形成為大體“L”形以限定出相應的所述第一風道或所述第二風道;風輪支撐座和電機安裝座,所述風輪支撐座和所述電機安裝座分別設在所述本體的前后兩端。從而該第一蝸殼和第二蝸殼結構簡單,且便于第一貫流風輪和第一電機、第二貫流風輪和第二電機的安裝。可選地,所述本體、所述風輪支撐座和所述電機安裝座為一體成型件。從而保證第一貫流風輪和第二貫流風輪能平穩運行。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所述第一蝸殼和所述第二蝸殼形狀相同。從而可減少嵌入式空調器的物料種類,降低產品的開發費用。優選地,所述殼體為鈑金件。從而可提高嵌入式空調器的防火性能。本實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優點將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給出,部分將從下面的描述中變得明顯,或通 過本實用新型的實踐了解到。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優點從結合下面附圖對實施例的描述中將變得明顯和容易理解,其中:圖1為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嵌入式空調器的示意圖;圖2為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嵌入式空調器的俯視圖;圖3為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嵌入式空調器的內部示意圖;圖4為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嵌入式空調器中的第一貫流風輪、第二貫流風輪、第一蝸殼、第二蝸殼和殼體的裝配意圖;圖5為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嵌入式空調器的分解示意圖,其中未包括面板;圖6為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嵌入式空調器中的第二泡沫件的示意圖。附圖標記說明:嵌入式空調器100、殼體1、盛放空間10、左側板11、右側板12、頂板13、前側板14、后側板15、面板2、第一出風口 20、第二出風口 21、第一蒸發器3、第二蒸發器4、第一蝸殼5、第一風道50、第一蝸殼的本體51、第一蝸殼的風輪支撐座52、第一蝸殼的電機安裝座53、第二蝸殼6、第二風道60、[0029]第二蝸殼的本體61、第二蝸殼的風輪支撐座62、第二蝸殼的電機安裝座63、第一貫流風輪7、第二貫流風輪8、第一泡沫件9、第二泡沫件16、水平板160、豎直板161、第一加強筋17、第二加強筋18、第一輪廓面180、第二輪廓面181、第三輪廓面182、進風格柵19、接水盤22、第一電機23、第二電機2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所述實施例的示例在附圖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終相同或類似的標號表示相同或類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類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過參考附圖描述的實施例是示例性的,僅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而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中心”、“上”、“下”、“前”、“后”、“左”、
“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此外,術語“第一”、“第二”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實用新型中的具體含義。此外,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說明,“多個”的含義是兩個或兩個以上。下面參考圖1-圖6描述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一種嵌入式空調器100,該嵌入式空調器100可安裝在天花板上,且該嵌入式空調器100可為單制冷系統還可為冷暖機。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嵌入式空調器100,如圖1-圖5所示,包括:殼體1、面板
2、第一蒸發器3、第二蒸發器4、第一蝸殼5、第二蝸殼6、第一貫流風輪7和第二貫流風輪8,其中,殼體I的底部敞開且殼體I內限定出盛放空間10。面板2設在殼體I上以打開或封閉盛放空間10,面板2上設有進風口(圖未示出)和設在進風口左右兩側的第一出風口 20和第二出風口 21。第一蒸發器3和第二蒸發器4設在盛放空間10且分別鄰近第一出風口 20和第二出風口 21設置。第一蝸殼5設在盛放空間10且位于第一蒸發器3和殼體I的右側板12之間,第一蝸殼5內限定出與進風口和第一出風口 20連通的第一風道50,第二蝸殼6設在盛放空間10內且位于第二蒸發器4和殼體I的左側板11之間,第二蝸殼6內限定出與進風口和第二出風口 21連通的第二風道60。第一貫流風輪7和第二貫流風輪8分別設在第一蝸殼5和第二蝸殼6內以將空氣導入和導出相應的第一風道50和第二風道60。優選地,殼體I為鈑金件,從而可提高嵌入式空調器100的防火性能。其中,嵌入式空調器100還包括接水盤22、第一電機23和第二電機24等元件,接水盤22設在盛放空間10內且位于第一蒸發器3和第二蒸發器4的下方以接收冷凝水,第一電機23與第一貫流風輪7相連以驅動第一貫流風輪7運行,第二電機24與第二貫流風輪8相連以驅動第二貫流風輪8運行。具體而言,面板2上形成有進風口、第一出風口 20和第二出風口 21,第一出風口20位于進風口的右側,第二出風口 21位于進風口的左側,進風口、第一出風口 20和第二出風口 21與盛放空間10連通,進風口處安裝有進風格柵19,第一蒸發器3鄰近第一出風口20設置,第二蒸發器4鄰近第二出風口 21設置,第一貫流風輪7設在第一蝸殼5內以將空氣導入和導出第一風道50,第二貫流風輪8設在第二蝸殼6內以將空氣導入和導出第二風道60。嵌入式空調器100工作時,第一電機23驅動第一貫流風輪7運行,第二電機24驅動第二貫流風輪8運行,在第一貫流風輪7和第二貫流風輪8的作用,外界空氣通過進風格柵19進入到盛放空間10內且分為兩部分,此時第一部分空氣經過第一蒸發器3且與第一蒸發器3進行換熱以成為第一冷/熱空氣,該第一冷/熱空氣經過第一風道50后從第一出風口 20排出。第二部分空氣經過第二蒸發器4且與第二蒸發器4進行換熱以成為第二冷/熱空氣,該第二冷/熱空氣經過第二風道60后從第二出風口 21排出,以實現制冷/制熱的目的。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嵌入式空調器100,通過在第一蝸殼5內設有第一貫流風輪7,在第二蝸殼6內設有第二貫流風輪8,從而可降低嵌入式空調器100運行時的噪音,同時由于第一貫流風輪7和第二貫流風輪8具有換熱效率高的優點,可在保證空調器性能要求的前提下減小第一蒸發器3和第二蒸發器4的體積大小,從而大幅度的降低成本。又由于空氣從進風口進入到盛放空間10內,且從第一出風口 20和第二出風口 21吹出,兩側的出風和中部的進風形成了兩個大的氣流循環,極大的提高了嵌入式空調器100的舒適性倉泛。具體地,如圖1-圖5所示,殼體I包括左側板11、右側板12、前側板14、后側板15和頂板13,左側板11和右側板12在左右方向上間隔開設置,前側板14的左右兩端分別與左側板11和右側板12相連,后側板15的左右兩端分別與左側板11和右側板12相連,頂板13的前后兩 端與前側板14和后側板15相連,頂板13的左右兩端分別與左側板11和右側板12相連,左側板11、右側板12、前側板14、后側板15和頂板13限定出盛放空間10。在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中,殼體I的左側板11先從下到上豎直延伸后彎折向右向上傾斜延伸,殼體I的右側板12先從下到上豎直延伸后彎折向左向上傾斜延伸。進一步地,左側板11和右側板12左右對稱。從而不僅便于嵌入式空調器100的安裝,且減少了嵌入式空調器100的體積,進一步降低了成本。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如圖5所示,嵌入式空調器100還包括第一泡沫件9和第二泡沫件16,第一泡沫件9設在盛放空間10內且位于第一蝸殼5和殼體I的右側板12之間,第二泡沫件16設在盛放空間10內且位于第二蝸殼6和殼體I的左側板11之間。從而通過設有第一泡沫件9和第二泡沫件16,不僅能防止第一蝸殼5的右側壁和第二蝸殼6的左側壁上產生冷凝水,且使得第一蝸殼5和右側板12之間相互支撐、第二蝸殼6和左側板11之間相互支撐,可防止第一蝸殼5和第二蝸殼6變形。進一步地,如圖5和圖6所不,第一泡沫件9的右側壁上設有多條第一加強筋17,第二泡沫件16的左側壁上設有多條第二加強筋18。從而可提高第一泡沫件9和第二泡沫件16的結構強度,可進一步防止第一蝸殼5和第二蝸殼6變形。優選地,多條第一加強筋17均勻分布在第一泡沫件9上,多條第二加強筋18均勻分布在第二泡沫件16上。從而不僅可保證第一泡沫件9和第二泡沫件16的結構強度,且便于第一泡沫件9和第二泡沫件16的加工成型。在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中,第一泡沫件9的左側壁緊貼在第一蝸殼5的右側壁上,每條第一加強筋17的右側壁緊貼在殼體I的右側板12上,第二泡沫件16的右側壁緊貼在第二蝸殼6的左側壁上,每條第二加強筋18的左側壁緊貼在殼體I的左側板11上。從而可最大限度地避免第一蝸殼5和第二蝸殼6變形。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第一蝸殼5和第二蝸殼6均包括:本體、風輪支撐座和電機安裝座,本體形成為大體“L”形以限定出相應的第一風道50或第二風道60。風輪支撐座和電機安裝座分別設在本體的前后兩端。換言之,如圖5所示,第一蝸殼5的本體51形成為大體“L”形以限定出第一風道50,第一蝸殼5的電機安裝座53設在第一蝸殼5的本體51的前端以用于安裝第一電機23,第一蝸殼5的風輪支撐座52設在第一蝸殼5的本體51的后端以用于安裝第一貫流風輪7。第二蝸殼6的本體61形成為大體“L”形以限定出第二風道60,第二蝸殼6的電機安裝座63設在第二蝸殼6的本體61的后端以用于安裝第二電機24,第二蝸殼6的風輪支撐座62設在第二蝸殼6的本體61的前端以用于安裝第二貫流風輪8。從而該第一蝸殼5和第二蝸殼6結構簡單,且便于第一貫流風輪7和第一電機23、第二貫流風輪8和第二電機24的安裝。優選地,第一蝸殼5和第二蝸殼6形狀相同,從而可減少嵌入式空調器100的物料種類,降低產品的開發費用。在本實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如圖6所示,第二泡沫件16形成為大體“L”型,第二泡沫件16包括水平板160和豎直板161,豎直板161的頂端與水平板160的左端相連,豎直板161和水平板160之間通過圓弧過渡。第二加強筋18的左側壁包括第一輪廓面180、第二輪廓面181和第三輪廓面182,第一輪廓面180為水平面且設在水平板160上,第三輪廓面182為豎直面且設在 豎直板161上,第二輪廓面181形成為從下到上從左到右傾斜延伸的平面且第二輪廓面181的頂端與第一輪廓面180相連,第二輪廓面181的底端與第三輪廓面182相連,當第二泡沫件16設在盛放空間10內時,第一輪廓面180與殼體I的頂板13接觸,第二輪廓面181和第三輪廓面182分別與殼體I的左側板11接觸,從而可保證了第二泡沫件16與殼體I緊密接觸,防止第二蝸殼6變形。其中,值得理解的是,第一泡沫件9形狀和第二泡沫件16的形狀相同,第一加強筋17的形狀與第二加強筋18的形狀相同,這里就不敷述。在本實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本體、風輪支撐座和電機安裝座為一體成型件。換言之,第一蝸殼5為一體成型件,第二蝸殼6為一體成型件,從而可確保第一貫流風輪7的軸中心線和第一電機23的轉動軸中心線在一條直線上,確保第二貫流風輪8的軸中心線和第二電機24的轉動軸中心線在一條直線上,以使得第一貫流風輪7和第二貫流風輪8能平穩運行。當然本實用新型不限于此,第一蝸殼5和第二蝸殼6可均為裝配件,此時第一蝸殼5的本體51和第二蝸殼6的本體61可均為泡沫成型件。在本說明書的描述中,參考術語“一個實施例”、“一些實施例”、“示意性實施例”、“示例”、“具體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結合該實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體特征、結構、材料或者特點包含于本實用新型的至少一個實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說明書中,對上述術語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實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體特征、結構、材料或者特點可以在任何的一個或多個實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適的方式結合。盡管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實用新型的 范圍由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權利要求1.一種嵌入式空調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殼體,所述殼體的底部敞開且所述殼體內限定出盛放空間; 面板,所述面板設在所述殼體上以打開或封閉所述盛放空間,所述面板上設有進風口和設在所述進風口左右兩側的第一出風口和第二出風口; 第一蒸發器和第二蒸發器,所述第一蒸發器和所述第二蒸發器設在所述盛放空間且分別鄰近所述第一出風口和所述第二出風口設置; 第一蝸殼和第二蝸殼,所述第一蝸殼設在所述盛放空間且位于所述第一蒸發器和所述殼體的右側板之間,所述第一蝸殼內限定出與所述進風口和所述第一出風口連通的第一風道,所述第二蝸殼設在所述盛放空間內且位于所述第二蒸發器和所述殼體的左側板之間,所述第二蝸殼內限定出與所述進風口和所述第二出風口連通的第二風道; 第一貫流風輪和第二貫流風輪,所述第一貫流風輪和所述第二貫流風輪分別設在所述第一蝸殼和所述第二蝸殼內以將空氣導入和導出相應的所述第一風道和所述第二風道。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嵌入式空調器,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第一泡沫件和第二泡沫件,所述第一泡沫件設在所述盛放空間內且位于所述第一蝸殼和所述殼體的右側板之間,所述第二泡沫件設在所述盛放空間內且位于所述第二蝸殼和所述殼體的左側板之間。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嵌入式空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泡沫件的右側壁上設有多條第一加強筋,所述第二泡沫件的左側壁上設有多條第二加強筋。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嵌入式空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條第一加強筋均勻分布在所述第一泡沫件上,所述多條第二加強筋均勻分布在所述第二泡沫件上。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嵌入式空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泡沫件的左側壁緊貼在所述第一蝸殼的右側壁上, 每條所述第一加強筋的右側壁緊貼在所述殼體的右側板上,所述第二泡沫件的右側壁緊貼在所述第二蝸殼的左側壁上,每條所述第二加強筋的左側壁緊貼在所述殼體的左側板上。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嵌入式空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殼體的左側板先從下到上豎直延伸后彎折向右向上傾斜延伸,所述殼體的右側板先從下到上豎直延伸后彎折向左向上傾斜延伸。
7.根據權利要求1-6中任一項所述的嵌入式空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蝸殼和所述第二蝸殼均包括: 本體,所述本體形成為大體“L”形以限定出相應的所述第一風道或所述第二風道; 風輪支撐座和電機安裝座,所述風輪支撐座和所述電機安裝座分別設在所述本體的前后兩端。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嵌入式空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本體、所述風輪支撐座和所述電機安裝座為一體成型件。
9.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嵌入式空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蝸殼和所述第二蝸殼形狀相同。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嵌入式空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殼體為鈑金件。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嵌入式空調器,包括殼體、面板、第一蒸發器、第二蒸發器、第一蝸殼、第二蝸殼、第一貫流風輪和第二貫流風輪,殼體內限定出盛放空間。面板設在殼體上,面板上設有進風口、第一出風口和第二出風口。第一蒸發器和第二蒸發器設在盛放空間且分別鄰近第一出風口和第二出風口設置。第一蝸殼設在盛放空間且位于第一蒸發器和殼體的右側板之間,第一蝸殼內限定出與進風口和第一出風口連通的第一風道,第二蝸殼設在盛放空間內且位于第二蒸發器和殼體的左側板之間,第二蝸殼內限定出與進風口和第二出風口連通的第二風道。第一貫流風輪和第二貫流風輪分別設在第一蝸殼和第二蝸殼內。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嵌入式空調器,噪音小且成本低。
文檔編號F24F1/00GK203131987SQ20132008630
公開日2013年8月14日 申請日期2013年2月25日 優先權日2013年2月25日
發明者吳文新, 姜鳳華 申請人:廣東美的電器股份有限公司, 美的集團武漢制冷設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