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空氣調節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在室內機中設置檢測人的存在與否的人體檢測傳感器,根據該人體檢測傳感器的輸出來進行空調運轉的立式空氣調節機。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的空氣調節機在室內機中設置人體檢測傳感器,根據該人體檢測傳感器檢測人的存在與否,從而進行舒適且有效率的空調運轉(例如參照專利文獻I或者2)。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2000 - 241003號公報專利文獻2 :日本專利特開2001 - 193985號公報但是,在專利文獻I或者2所記載的空氣調節機中,人體檢測傳感器配置在室內機主體的前面中央部的吹出口附近,存在不能得到充分的視野范圍的問題。另外,當室內機配置在居室內的角落部時,人體檢測傳感器的檢測區域的兩側被壁面遮擋,當室內機設置在壁面端部時,人體檢測傳感器的檢測區域的單側被壁面遮擋,因居室內的室內機的設置位置導致人體檢測傳感器的檢測區域的一部分不能發揮功能,存在不能得到有效的視野范圍的問題。另外,專利文獻I的空氣調節機的情況下,人體檢測傳感器在室內機主體前面與外面大致配置在同一面或配置在其內側,與空氣調節機的運轉停止無關而呈露出狀態,所以居住者容易接觸構成人體檢測傳感器的透鏡,會造成損傷。另外,在設計上也不優良。
發明內容
本發明是鑒于上述問題而研發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具有能夠與居室內的室內機的設置位置無關地使人體檢測傳感器的檢測區域的整個區域有效地發揮作用,能夠得到充分的視野范圍,并且至少在空氣調節機的停止時居住者不容易接觸人體檢測傳感器,在設計上也優良的室內機的空氣調節機。為了實現該目的,本發明通過設置于室內機的多個人體檢測傳感器來檢測人的存在與否來控制運轉,其特征在于,包括使多個人體檢測傳感器獨立可動的傳感器可動機構和能夠獨立調整多個人體檢測傳感器的視野角的傳感器視野角調整機構,能夠根據室內機的設置位置或設置有室內機的居室的形狀來變更由人體檢測傳感器檢測的室內的區域劃分。傳感器可動機構通過手動來調整或由驅動源驅動。在由驅動源驅動的情況下,由遠程操作裝置設定或根據多個人體檢測傳感器的檢測結果自動唄設定。另外,傳感器可動機構設有安裝在室內機的外殼上的傳感器支承部件和設置于各人體檢測傳感器上的旋轉軸,各人體檢測傳感器經由旋轉軸轉動自如地安裝在傳感器支承部件上。傳感器視野角調整機構設有遮蔽各人體檢測傳感器的一部分的遮蔽部件,遮蔽部件分別轉動自如地配置在各人體檢測傳感器的兩側。本發明的另一形式提供一種空氣調節機,其通過設置于室內機的多個人體檢測傳感器來檢測人的存在與否來控制運轉,其特征在于,包括能夠一體地旋轉多個人體檢測傳感器的傳感器旋轉機構,設置將要進行空氣調節的區域通過多個人體檢測傳感器分區為室內機的寬度方向的多個區域的第一設定和將要進行空氣調節的區域通過多個人體檢測傳感器分區為距室內機的距離方向的多個區域的第二設定,通過傳感器旋轉機構根據設置有室內機的居室的形狀切換到所述第一設定和第二設定的任一個,來控制設置于室內機的吹出口上的、用于將吹出空氣向左右吹開的左右翼片和用于將吹出空氣向上下吹開的上下翼片。傳感器旋轉機構包括安裝有多個人體檢測傳感器的傳感器安裝臺,傳感器安裝臺轉動自如地被安裝在室內機的外殼上。另外,通過90度旋轉傳感器安裝臺來從第一設定切換到第二設定或從第二設定切換到所述第一設定。本發明的再一形式提供一種立式空氣調節機,其通過設置于室內機的多個人體檢測傳感器來檢測人的存在與否來控制運轉,其特征在于人體檢測傳感器被配置在室內機外殼的開口部后方,包括開閉開口部的傳感器罩體、驅動該傳感器罩體的驅動源和控制該驅動源的控制裝置,控制裝置控制驅動源,使得在空氣調節機的運轉時使傳感器罩體成為開狀態以形成人體檢測傳感器能夠檢測人的存在與否的狀態,在空氣調節機的停止時使傳感器罩體成為閉狀態。優選地,傳感器罩體升降自如地被安裝在開口部附近的外殼上,通過升降傳感器罩體來開閉開口部。另外,以覆蓋人體檢測傳感器的背面側的方式構成傳感器罩體,并將傳感器罩體與人體檢測傳感器一體轉動自如地安裝在外殼上,在空氣調節機的運轉時,使人體檢測傳感器經由開口部露出,在空氣調節機的停止時,通過使人體檢測傳感器與傳感器罩體一起旋轉來將人體檢測傳感器收納在外殼內。(發明效果)根據本發明,由于設置使多個人體檢測傳感器獨立可動的傳感器可動機構和能夠獨立調整多個人體檢測傳感器的視野角的傳感器視野角調整機構,能夠根據室內機的設置位置或設置有室內機的居室的旋轉變更由人體檢測傳感器檢測的室內機的區域劃分,所以能夠與居室內的室內機的設置位置無關地使人體檢測傳感器的檢測區域的整個區域有效地發揮作用,能夠得到充分的視野范圍。立式空氣調節機的情況下,由于能夠將人體檢測傳感器安裝在人容易接觸的高度,所以當將傳感器可動機構形成可手動調整的結構時,傳感器可動機構能夠形成價格低且簡單的結構。將傳感器可動機構與驅動源連接,經由遠程操作裝置進行驅動或根據人體檢測傳感器的檢測結構自動設定,則使用便利性得以提高。另外,由于設置能夠一體旋轉多個人體檢測傳感器的傳感器旋轉機構,通過設置有室內機的居室的形狀來切換在室內機的寬度方向上設定檢測人的存在與否的室內的區域劃分的情況和在距室內機的距離方向上設定檢測人的存在與否的室內的區域劃分的情況,所以居室的形狀為接近正方形的長方形的情況下,能夠設定廣角且進深短的人體位置辨別區域,并且在居室為橫長的長方形,室內機配置在作為短邊的墻壁上的情況下,能夠設定窄角且進深長的人體位置辨別區域,能夠根據居室的形狀確保有效的視野范圍。另外,由于設有覆蓋人體檢測傳感器的傳感器罩體和驅動該傳感器罩體的驅動源,驅動源在空氣調節機的運轉時將傳感器罩體形成開狀態以形成人體檢測傳感器能夠檢測人的存在與否的狀態,在空氣調節機的停止時控制裝置控制驅動源以使傳感器罩體形成閉狀態,所以至少在空氣調節機的停止時居住者不容易接觸人體檢測傳感器,設計上也優良。另外,將人體檢測傳感器與以覆蓋其背面側的方式配置的傳感器罩體一體構成,在空氣調節機的停止時通過使人體檢測傳感器與傳感器罩體一起旋轉來將人體檢測傳感器收納在空氣調節機的外殼內,從而能夠兼用作用于自動調整人體檢測傳感器的朝向的驅動源和驅動傳感器罩體的驅動源,能夠將傳感器罩體可動機構形成價格低且簡單的結構。
圖1是本發明的立式空氣調節機的室內機的立體圖。圖2是圖1的室內機從側面觀察的情況下的局部剖面圖。圖3是圖1的室內機的局部分解立體圖。圖4是設置于圖1的室內機的傳感器單元的局部分解立體圖。圖5A是表示圖4的傳感器單元的感光范圍的概略平面圖。圖5B是表示圖4的傳感器單元的感光范圍的概略正面圖。圖6是通過肋部(Iib)進行構成圖4的傳感器單元的罩體的加強的情況下的立體圖。圖7是圖6的罩體的剖面圖。圖8是表示紅外線的透射率和罩體的厚度的關系的曲線圖。圖9是通過厚度的變化進行罩體的加強的情況下的剖面圖。圖10是由襯墊進行罩體的加強的情況下的襯墊的立體圖。圖11是沿圖10的線A-A的剖面圖。圖12A是表示由襯墊保護傳感器單元的電路基板的結構的正面圖。圖12B是圖12A的結構的水平剖面圖。圖12C是圖12A的結構的垂直剖面圖。圖13A是表示將升降式傳感器罩體安裝在前面面板上的情況下的室內機中傳感器罩體的閉狀態的局部立體圖。圖13B是表示圖13A的室內機中傳感器罩體的開狀態的局部立體圖。圖14A是表示圖13A的傳感器罩體的閉狀態的局部剖面圖。圖14B是表示圖13B的傳感器罩體的開狀態的局部剖面圖。圖15是將旋轉式傳感器罩體安裝在前面面板上的情況下的立體圖。圖16A是表示圖15的傳感器罩體的閉狀態的局部剖面圖。
圖16B是表示圖15的傳感器罩體的開狀態的局部剖面圖。圖17是表示傳感器單元感知紅外線的范圍、(a)表示將傳感器單元的高度設定為110厘米的情況、(b)表示將傳感器單元的高度設定為190厘米的情況、(c)表示追加相對于(b)另外設置的傳感器單元的情況的概略圖。圖18是表示基于室內機的配置的人體位置辨別區域的概略圖。圖19是表示傳感器單元的可動機構的立體圖。圖20是表示傳感器單元的視野角調整機構的立體圖。圖21是表示基于居室的形狀的人體位置辨別區域的概略圖。圖22是表示傳感器單元的旋轉機構的立體圖。圖23是表示由設置于人體檢測裝置上的各傳感器單元檢測的人體位置辨別區域的概略圖。圖24是用于對圖23所示的各區域設定區域特性的流程圖。圖25是最終判定圖23所示的各區域上的人的存在與否的流程圖。圖26是表示各傳感器單元的人的存在與否判定的時序圖。圖27是設置有圖1的室內機的住所的概略平面圖。圖28是表示圖27的住所的各傳感器單元的長期積累結果的曲線圖。圖29是設置有圖1的室內機的其它住所的概略平面圖。圖30是表示圖29的住所的各傳感器單元的長期累積結果的曲線圖。圖31是表示人的活動量的分類方法的流程圖。圖32是表示設置于圖1的室內機的左右翼片的動作狀態以及設定角度的吹出口的概略圖(存在區域為一個區域的情況下)。圖33是表示設置于圖1的室內機的左右翼片的動作狀態以及設定角度的吹出口的概略圖(存在區域為兩個區域的情況下)。圖34是表示設置于圖1的室內機的左右翼片的動作狀態以及設定角度的吹出口的概略圖(存在區域為兩個區域的情況下)。圖35是中央翼片單元比左翼片單元以及右翼片單元向前方突出的情況下的水平剖面圖。圖36是將中央翼片單元的翼片間隔比左翼片單元以及右翼片單元的翼片間隔設定得小的情況下的水平剖面圖。圖37是使左翼片單元以及右翼片單元的左右翼片彎曲的情況下的水平剖面圖。圖38是使左翼片單元和右翼片單元的左右翼片以及中央翼片單元的左側的左右翼片和右側的左右翼片彎曲的情況下的水平剖面圖。圖39是中央翼片單元具有四張左右翼片,左側兩張左右翼片向左側彎曲,右側兩張左右翼片向右側彎曲的情況下的水平剖面圖。圖40是使中央翼片單元的左右翼片每左右半數能夠獨立變更角度的情況下的水平剖面圖。圖41是改變各單元的左右翼片的旋轉范圍的情況下的水平剖面圖。圖42是表示供暖時的溫度控制的時序圖。圖43是表示制冷時的溫度控制的時序圖。
圖44是通過控制送風扇的風量和設置于室外機的壓縮機的能力來實現省電運轉的情況下的時序圖。附圖標記說明I 外殼2a、2b 吸入口3送風風扇4熱交換器5 吹出口5a 側壁6上下翼片7驅動馬達8左右翼片8a左翼片單元8a I旋轉軸8b 中央翼片單元8b I旋轉軸8c右翼片單元8c I旋轉軸9連結閂10驅動馬達11前面面板Ila矩形開口部Ilb 凹部12傳感器單元12a電路基板12b 菲捏爾透鏡(Fresnel lens)12b I 旋轉軸12b2 支軸12c紅外線光接收路徑13傳感器保持架14U4A傳感器罩體14a 肋部15 襯塾(space)15a貫通孔15b貫通孔15c貫通孔15d 肋部15e圓錐狀肋部16傳感器安裝臺
17驅動源18連結閂19連結閂99 居室IOOa人體位置辨別區域IOOb人體位置辨別區域112傳感器單元支承部件113a、113b視野角調整機構113al、113bl 臂113a2、113b2 遮蔽部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關于本發明的實施方式,參照附圖進行說明。圖1是本發明的立式空氣調節機的室內機的立體圖,圖2是沿著縱向的中心線的局部剖面圖。該立式空氣調節機通過由致冷劑配管相互連接的室外機和室內機構成,圖1以及圖2特別表示室內機。如圖1以及圖2所示,本發明的立式空氣調節機具有大致長方體形狀的外殼1,在外殼I的前面下部形成有用于吸引室內空氣的橫向長的吸入口 2a,在外殼I的下方的前面和兩側面的角落部同樣地用于吸引室內空氣的縱向長的吸入口 2b。另外,在外殼I的前面上部形成有用于將從吸入口 2a、2b吸引的空氣向室內吹出的橫向長的吹出口 5。在外殼I的內部下方配置送風風扇3,在送風風扇3的上方配置熱交換器4,室內空氣經由吸入口 2a、2b由送風風扇3吸引并由熱交換器4熱交換,經由吹出口 5向室內吹出。因此,熱交換器4從在外殼I的內部通過的空氣流觀察時位于送風風扇3的下游側。如圖2以及圖3所示,在吹出口 5的后方配置用于將吹出空氣向上下分開吹送的在橫向延伸的多個上下翼片(第一風向翼片)6,在上下翼片6的前方配置用于將吹出空氣向左右分開吹送的在縱向延伸的多個左右翼片(第二風向翼片)8。上下翼片6連接在驅動馬達7上,由驅動馬達7驅動,多張上下翼片6 —體地上下擺動。另一方面,左右翼片8例如由九張構成,將吹出口 5分為左側、中央、右側三個區域,在各區域上配置通過連結閂9結合的由三張左右翼片構成的左翼片單元8a、中央翼片單元8b、右翼片單元8c,在各單元上連接驅動馬達(步進馬達)10,能夠分別獨立對三個區域的左右翼片8a、8b、8c進行角度變更。如圖3以及圖4所示,在吹出口 5的下方設置有前面面板11,在前面面板11上以不從前面面板11的主平面突出的狀態安裝有構成人體檢測裝置的多個(例如三個)傳感器單元(人體檢測傳感器)12。這些傳感器單元12以中央的傳感器單元12朝向正面,其兩側的傳感器單元12朝向左斜前方或右斜前方的狀態下由安裝在外殼I上的傳感器保持架13保持,在這些傳感器單元12的前方以覆蓋傳感器保持架13的前面開口部的方式安裝傳感器罩體14。該傳感器罩體14安裝在形成于前面面板11上的橫向長的矩形開口部IIa,用于防止垃圾侵入機器內部并同時防止人手直接接觸傳感器單元12。傳感器罩體14例如是聚乙烯制,為了提高紅外線的透射率而設定為O. 5毫米程度的厚度。各傳感器單元12通過安裝在傳感器保持架13上的與室內機的控制裝置(未圖示)電氣連接的電路基板12a、安裝在電路基板12a上的菲涅爾透鏡12b、安裝在菲涅爾透鏡12b的內部的人體檢測元件(未圖示)構成。另外,人體檢測元件例如由通過檢測從人體放射的紅外線來檢測人的存在與否的紅外線元件構成,通過電路基板12a基于根據紅外線元件檢測的紅外線量的變化而輸出的脈沖信號判定人的存在與否。圖5A以及圖5B分別表示上述結構的人體檢測裝置的平面圖和正面圖,附圖標記12c表示在菲涅爾透鏡12a的多個焦點中通過的紅外線光接收路徑。如圖4、圖5A以及圖5B所示,在傳感器單元12和傳感器罩體14之間設置襯墊15。傳感器罩體14比較薄,當從外部施壓,有變形(凹陷)的可能性,所以襯墊15為了加強傳感器罩體14而配設,以傳感器單元12的紅外線光接收路徑12c通過的部位不遮擋紅外線光接收路徑12c的方式,在襯墊15中與多個傳感器單元12對置的位置形成圓形或橢圓形的貫通孔 15a、15b、15c。作為提高傳感器罩體14的其它方法,也能夠是圖6的結構。圖6是傳感器罩體14從背面觀察的立體圖,在傳感器罩體14中不遮擋紅外線光接收路徑12c的部位增厚其厚度,遮擋的部位比不遮擋的部位的厚度設定得薄,并且通過設置朝向傳感器單元12突出的基盤網狀的肋部14a,從而能夠確保傳感器罩體14所需要的強度。另外,如圖7所示,肋部14a的高度設定為根據其位置不同,其理由參照圖8的曲線圖進行說明。圖8是表示紅外線的透射率和傳感器罩體14的厚度的關系的曲線圖,隨著傳感器罩體14的厚度增大,紅外線的透射率逐漸減少。根據傳感器單元12的靈敏度設定最小容許透射率,則根據該最小容許透射率,傳感器罩體14的最大容許厚度由圖8的曲線圖決定。另外,在此所謂的傳感器罩體14的“厚度”是紅外線在傳感器罩體14中通過的長度,沿紅外線光接收路徑12c的傳感器罩體14的厚度(相當于紅外線通過距離)。因此,設與最小容許透射率對應的最大容許厚度為t,則如圖7所示,肋部14a的高度根據紅外線的入射角度而不同,以紅外線的通過距離不超過t的方式根據肋部14a的位置改變肋部14a的高度,從而在全部多個紅外線通過路徑12c中,將傳感器罩體14的厚度設定為比最大容許厚度t設定得小。另外,也可以代替肋部14a,如圖9所示,根據紅外線的入射角度,以紅外線的通過距離不超過最大容許厚度t的方式逐漸改變傳感器罩體14的厚度,從而也能夠加強傳感器罩體14。圖10以及圖11表示加強傳感器罩體14的再一方法,在襯墊15中形成有貫通孔15a、15b、15c的部位上縫合紅外線光接收路徑12c的間隙而設置在大致相同方向上延伸的多個肋部15d,從而能夠緩和傳感器罩體14的松弛。圖12A、圖12B以及圖12C是從襯墊15的貫通孔15a、15b、15c的周圍朝向傳感器單元12的菲涅爾透鏡12b的外周部延伸的筒狀(圓錐狀)肋部15e與襯墊15 —體形成的圖示,從機器外部觀察,形成覆蓋電路基板12a的形狀。通過如此構成,即使在傳感器罩體14由銳利物件刺破的情況下,手也不會觸及電路基板12a上,所以沒有觸電等的擔心,能夠使
安全性提聞。另外,上述的傳感器罩體14固定在前面面板11上,但是也可以代替固定式傳感器罩體14,米用可動式傳感器罩體,由室內機的控制裝置開閉控制可動式傳感器罩體,空氣調節機停止時關閉可動式傳感器罩體,而在空氣調節機運轉中開放可動式傳感器罩體。
圖13A、圖13B以及圖14A、圖14B表示將升降式傳感器罩體14A安裝在前面面板11的背面的例子,圖13A和圖14A表示傳感器罩體14A的閉狀態,圖13B以及圖14B表示傳感器罩體14A的開狀態。如圖13A、圖13B以及圖14A、圖14B所示,在前面面板11的背面升降自如地安裝傳感器罩體14A,在傳感器罩體14A開閉的開口部Ila的上方的前面面板11的背面安裝有電動機等驅動源17。在空氣調節機停止時,不從室內機的控制裝置向驅動源17輸入傳感器罩體14A的開信號,如圖13A以及圖14A所示,傳感器罩體14A位于閉鎖位置。另一方面,在空氣調節機的運轉開始時,從室內機的控制裝置向驅動源17輸入傳感器罩體14A的開信號,如圖13B以及圖14B所示,傳感器罩體14A由驅動源17向上方滑動,保持在開口部Ila的全開位置,檢測傳感器罩體12形成能夠檢測人的存在與否的狀態。之后,當空氣調節機停止時,從室內機的控制裝置向驅動源17輸入傳感器罩體14A的閉信號,傳感器罩體14A由驅動源17向下方滑動,保持在開口部Ila的全閉位置。在該結構中,空氣調節機為停止狀態時,傳感器單元12由傳感器罩體14A覆蓋,所以不容易接觸居住者,另外設計性也優良。圖15以及圖16A、圖16B表不可動式傳感器罩體的其它實施例,將旋轉式傳感器罩體14B安裝在前面面板11上。另外,圖16A表示傳感器罩體14B的閉狀態,圖15以及圖16B表不傳感器罩體14B的開狀態。在該結構中,在前面面板11上形成大致圓筒狀的凹部11b,并將安裝有多個傳感器單元12的圖4所示的傳感器保持架13與大致圓筒狀的傳感器罩體14B —體形成,將該傳感器罩體14B轉動自如地收容在凹部lib。傳感器罩體14B的一部分形成在平面上,在該平面上形成矩形開口部14C,使多個傳感器單元12從該開口部14C露出,并由傳感器罩體14B覆蓋傳感器單元12的背面側。另夕卜,傳感器罩體14B與包含電動機等驅動源的驅動機構(未圖示)連結。在空氣調節機停止時,不從室內機的控制裝置向驅動機構輸入傳感器罩體14B的開信號,如圖16A所示,前面面板11的開口部Ila由傳感器罩體14B閉鎖,傳感器單元12朝向后方。另一方面,在空氣調節機的運轉開始時,從室內機的控制裝置向驅動機構輸入傳感器罩體14B的開信號,如圖15以及圖16B所示,驅動機構將傳感器罩體14B與傳感器單元12 —體旋轉180度,使傳感器單元12經由傳感器罩體14B的開口部14C和前面面板11的開口部Ila露出。之后,當空氣調節機停止時,從室內機的控制裝置向驅動機構輸入傳感器罩體14B的閉信號,傳感器罩體14B由驅動機構旋轉180度,保持在開口部Ila的全閉位置。在該結構中,當空氣調節機為停止狀態時,傳感器單元12收納在外殼I的內部,所以不容易觸及居住者,另外設計性也優秀。另外,由于設置有旋轉傳感器單元12的驅動機構,所以能夠將該驅動機構作為用于自動調整傳感器單元12的朝向的驅動源兼用,傳感器單元12的旋轉驅動機構以及自動調整機構能夠形成便宜且簡約的結構。在本實施方式中,傳感器單元12其上下方向的中心位置安裝在外殼I的底面、SP設置室內機的室內的地面100 120厘米的高度,優選距外殼I的底面110厘米的高度。以下,參照圖17說明其理由。圖17 (a)表示將傳感器單元12配置在距外殼I的底面110厘米的高度時傳感器單元12能夠檢測人的存在與否的范圍(斜線部)。人坐在椅子上時的頭的位置距地面大約110厘米,配置在室內的沙發、餐桌等家具的高 度為大約90厘米以下,將傳感器單元12配置在距地面100 120厘米的位置上的情況下,若將傳感器單元12的上下方向的視野范圍的上限從傳感器單元12觀察設定為朝向水平方向的稍上方,則從跟前到遠方,與距離無關地能夠感知人頭的移動。作為傳感器單元12的視野范圍的上限,例如優選設定在水平方向的約上方3度,到大致5度上方能夠容許。通過如此設定,即使有家具,也能夠感知人頭,能夠極力減少不能感知紅外線的死角部分。另外,作為傳感器單元12的上下方向的視野范圍的下限,從傳感器單元12觀察從水平方向盡量朝下方設定,以視野范圍的下限的朝向角度比上下方向的視野范圍的上限的朝上角度大的方式設定視野范圍,從而從更跟前的人的頭部感知下方身體的移動。通過如此設定,即使僅通過頭下方的移動也能夠感知人,另外,能夠極力減少不能感知紅外線的死角部分。另外,圖12C表示傳感器單元12的安裝部分的垂直剖面圖,人頭12C所示,從襯墊15的貫通孔15a、15b、15c的周圍朝向傳感器單元12的菲涅爾透鏡12b的外周部延伸的筒狀(圓錐狀)肋部15e分割設置為紅外線光接收路徑12c的上下方向的視野范圍的上限的外側附近和下限的外側附近。另外,以位于上下方向的視野范圍的下限的下部附近的相對于肋部材料15e的朝下傾斜角度比位于上下方向的視野范圍的上限的上部附近的肋部材料15e的相對于水平面的朝上傾斜角度大的方式形成肋部材料15e,從而能夠確保檢測人所需要的上下方向的視野并同時遮擋紅外線從視野外射入,能夠防止來自視野外的紅外線干擾導致傳感器單元12誤檢測,并能夠可靠地進行視野內的人的檢測。即,肋部15e起到作為視野外紅外線遮光部件或傳感器誤檢測防止部件的作用。圖17 (b)表示在距外殼I的底面190厘米的高度的外殼I的上部配置傳感器單元12時傳感器單元12能夠感知人的存在與否的范圍(斜線部)。這種情況下,吹出口 5位于傳感器單元12的下方,供暖時暖空氣從下至上上升,受該表面溫度表化的影響,傳感器單元12的敏感度不穩定。另外,在室內機的跟前側(圖17 (b)的黑色部)產生不能感知紅外線的四角,為了也感知到該四角,設置新的傳感器單元,如圖17 (c)所示需要減少四角部,成本增加。S卩,通過在圖17 (a)所示的位置上配置傳感器單元12,從而傳感器單元12的靈敏度穩定化,盡管價位低,也能夠極力減少四角,構筑能夠感知人的系統。在此,作為立式空氣調節機的室內機的設置位置考慮到圖18 (a)、(b)、(c)所示的方式。圖18 (a)表示室內機配置在由四壁面包圍的居室99的一壁面的大致中央的情況,圖18 (b)表示室內機以朝向居室99的大致中央吹出風的方式配置在兩壁面的角落部上的情況。另外,圖18 (c)表示室內機沿室內機主體的背面配置在居室99的一壁面的端部的情況。另外,圖18 (&)、6)、((3)的各圖中所示的扇形100&、10013表示由傳感器單元12檢測的人體位置辨別區域。在圖18 Ca)所示的室內機的設置方式中,若不是中心角寬的扇形IOOa的人體位置辨別區域,則不能網絡居室99的大致整個區域,相對于此,則圖18 (b)所示的方式中,在中心角寬的扇形IOOa的人體位置辨別區域中,由于人體位置辨別區域的兩側被居室99的兩壁面遮擋,所以會有不能進行有效的人體位置辨別的情況,該方式中,優選中心角狹窄的扇形IOOb的人體位置辨別區域。另外,在圖18 (c)所示的方式中,在中心角寬的扇形IOOa的人體位置辨別區域中,由于人體位置辨別區域的單側被居室99的一壁面遮擋,所以會有不能進行有效的人體位置辨別的情況,該方式中優選中心角狹窄并且扇形IOOb的中心線在居室99的中央方向上變位的人體位置辨別區域。因此,在本實施方式中,通過將傳感器單元12相對于外殼I可動設定,從而能夠根據室內機的設置位置調整人體位置辨別區域。以下,關于其結構進行說明。圖19表示傳感器單元12的可動機構。如圖19所示,傳感器單元12由電路結構圖12a和菲涅爾透鏡12b (包含人體檢測元件)構成,在菲涅爾透鏡12b上設置有保持共用的軸心的上下一對旋轉軸12bl,菲涅爾透鏡12b經由該一對旋轉軸12bl轉動自如地安裝在大致U字狀的傳感器單元支承部件112上。傳感器單元支承部件112安裝在外殼I上,傳感器單元支承部件12是相對于外殼I能夠在大致水平方向上轉動的結構。另外,圖19表示多個傳感器單元12之一,單在各多個傳感器單元12上設置同樣的結構,分別獨立形成可動結構,從而能夠或寬或窄調整人體位置辨別區域的扇形的中心角或錯開扇形的中心位置。另外,在一對旋轉軸12bl相對于傳感器單元支承部112的安裝部上形成多個凹痕,若將旋轉軸12bl的一個凹痕量的旋轉角度設定為規定的角度,則人體位置辨別區域的扇形的中心角調整操作容易。另外,圖19的可動結構表示手動調整的結構,但是也能夠將一對旋轉軸12bl的一方連結在電動機等驅動源上,這種情況下,也能夠操作遙控器(遠距離操作裝置),由驅動源驅動傳感器單元可動結構。更詳細論述,將表示室內機的設置位置的“中央設置”、“左設置”、“右設置”或“角落設置”等按鈕設置在遙控器上,如圖18 (a)所示設置室內機的情況下按下“中央設置”的按鈕,如圖18 (b)所示設置室內機的情況下按下“角落設置”的按鈕,如圖18 (c)所示設置室內機的情況下按下“右設置”的按鈕,從而能夠自動設定人體位置辨別區域的扇形的中心位置以及中心角,能夠容易進行效率高的空氣調節運轉。另外,也能夠不使用遙控器,自動設定人體位置辨別區域的扇形的中心位置或中心角。其結構參照圖18 (C)進行說明。如圖18 (C)所示設置室內機的情況下,該圖右側的區域能夠根據多個傳感器單元12的檢測結果會被判定為人不生活的非生活區域。這種情況下,由于非生活區域是不需要進行空氣調節的,所以由傳感器可動機構將各傳感器單元12向非生活區域的相反側自動移動,錯開人體位置辨別區域的扇形的中心位置并變更中心角,從而能夠進行與室內機的設置位置對應的效率高的空氣調節運轉。另外,關于多個傳感器單元12的檢測結果以及人不生活的非生活區域在后面論述。圖20表示傳感器單元12的視野角調整機構。如圖20所示,視野角調整機構具有大致U字狀的一對遮蔽部件113a、113b,各遮蔽部件113a、113b的上下兩個臂113al、113bl的一端分別轉動自如地安裝在設置于菲涅爾透鏡12b的上下的保持共用的軸心的一對支軸12b2上。一對遮蔽部件113a、113b的棱鏡遮蔽部113a2、113b2位于菲涅爾透鏡12b的前面的兩側,能夠遮蔽向傳感器單元12進入的紅外線的一部分。另外,當將圖19所示的傳感器單元12的可動機構和圖20所示的傳感器單元12的視野角調整機構一體化則會特別有效,能夠任意變更由傳感器單元12檢測的室內的區域劃分。例如將人體位置辨別區域的扇形的中心角設定得較窄的情況下,通過遮蔽部件113a、113b將菲涅爾透鏡12b的視野角設定得較窄,從而能夠在狹窄的范圍內進行有效的人體位置辨別。這種情況下,在圖19所示的傳感器單元12的可動機構中,也能夠將一對旋轉軸12bl作為遮蔽部件113a、113b的支軸12b2使用。在本實施方式中,傳感器單元12配置在距居室的地面100 120厘米的高度、優選110厘米的高度,所以人容易觸及,能夠進行手動調整。另外,如圖21(a)所示,居室99的形狀為接近正方形的長方形的情況下,人體位置辨別區域優選中心角寬的扇形100a,但是如圖21 (b)所示,居室99為橫向長的長方形,室 內機設置在作為短邊的壁面上的情況下,人體位置辨別區域相比于中心角寬的扇形100a,優選中心角窄的扇形100b,并優選對從室內機的正面沿大致直線在距離方向上被分割的每個區域判別人的存在與否。圖22表示傳感器單元旋轉機構,將由電路基板12a和菲涅爾透鏡12b分別構成的多個傳感器單元12安裝在轉動自如地安裝于傳感器保持架13上的傳感器安裝臺16上,能夠與中心角寬、進深短的扇形IOOa的人體位置辨別區域和中心角窄、進深長的扇形IOOb的人體位置辨別區域兩者對應而構成。S卩、對于如圖21 (a)所示中心角寬的扇形IOOa的人體位置辨別區域,在圖22 (a)所示的狀態下使用傳感器單元12,而對于如圖21 (b)所示中心角窄的扇形IOOb的人體位置辨別區域,從圖22 (a)所示的狀態以90度旋轉傳感器安裝臺16,將多個傳感器單元12 —體旋轉90度,從而從室內機觀察人體位置辨別區域,能夠從在寬度方向上較寬的扇形100a,在從寬度方向較窄的室內機正面在大致直線上在距離方向分割的多個區域中辨別人體位置。實際上,在圖22 (a)的狀態下以各菲涅爾透鏡12b的前面或多或少朝下的方式,傳感器安裝臺16相對于傳感器保持架13傾斜安裝,以90度旋轉傳感器安裝臺16后的圖22 (b)的狀態下,能夠在上方的傳感器單元12中辨別如圖21 (b)所示距室內機最遠的區域中的人的存在與否,在中央的傳感器單元12中辨別中央的區域的人的存在與否,在下方的傳感器單元12中辨別距室內機最近的區域的人的存在與否。接著,關于人的位置判定方法,如圖23所示,人體位置辨別區域從室內機觀察,以在寬度方向上寬的扇形為例進行說明。圖23是表示通過由三個傳感器單元12構成的人體檢測裝置檢測的人體位置辨別區域的劃分的平面圖,能夠由人體檢測裝置檢測哪個區域有人。在以下的說明中,朝向傳感器單元12配置在左側的傳感器單元12稱作傳感器A,配置在中央的傳感器單元12稱作傳感器B,配置在右側的傳感器單元12稱作傳感器C,由這些傳感器A、B、C檢測人的存在與否的區域如下所示。傳感器A :區域A (朝向室內機配置在左側的區域)
傳感器B:區域B (朝向室內機配置在中央的區域)傳感器C :區域C (朝向室內機配置在右側的區域)圖24是使用傳感器A、B、C,用于對區域A C各區域設定后述的區域特性的流程圖,圖25是使用傳感器A、B、C,判定區域A C哪個區域有人的流程圖。在步驟SI中,以規定周期Tl (例如5秒)根據表I判定各區域中人的存在與否,在步驟S2中,清空全部傳感器輸出。〔表I〕
權利要求
1.一種空氣調節機,其特征在于 該空氣調節機通過設置于室內機的多個人體檢測傳感器檢測人的存在與否來控制運轉, 其包括能夠一體地旋轉所述多個人體檢測傳感器的傳感器旋轉機構,設置將要進行空氣調節的區域通過所述多個人體檢測傳感器分區為所述室內機的寬度方向的多個區域的第一設定和將要進行空氣調節的區域通過所述多個人體檢測傳感器分區為距所述室內機的距離方向的多個區域的第二設定,通過所述傳感器旋轉機構根據所述室內機所設置的居室的形狀而切換到所述第一設定和第二設定的任一個,來控制設置于所述室內機的吹出口上的、用于將吹出空氣向左右吹開的左右翼片和用于將吹出空氣向上下吹開的上下翼片。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空氣調節機,其特征在于 所述傳感器旋轉機構包括安裝有所述多個人體檢測傳感器的傳感器安裝臺,所述傳感器安裝臺轉動自如地被安裝在所述室內機的外殼上。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空氣調節機,其特征在于 通過90度旋轉所述傳感器安裝臺,從所述第一設定切換到所述第二設定,或者從所述第二設定切換到所述第一設定。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一種立式空氣調節機,在空氣調節機的室內機上設置使多個人體檢測傳感器獨立可動的傳感器可動機構和能夠獨立調整多個人體檢測傳感器的視野角的傳感器視野角調整機構,能夠根據室內機的設置位置或設置有室內機的居室的形狀來變更由人體檢測傳感器檢測的室內的區域劃分。
文檔編號F24F11/00GK103017300SQ20131001282
公開日2013年4月3日 申請日期2009年1月28日 優先權日2008年2月8日
發明者田積欣公, 林正美, 井上雄二, 野間富之 申請人:松下電器產業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