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真空平板太陽能集熱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太陽能領域,具體涉及真空平板太陽能集熱器。
背景技術:
目前人類對太陽能的利用有光熱轉換和光電轉換兩種方式,太陽能熱水器是太陽能的一種光熱轉換利用,平板太陽能集熱器是太陽能熱水器的部件,主要用于對水的加熱。現有的平板太陽能集熱器主要通過集熱板吸收太陽的能量,然后傳遞給水管,對水管中的水進行加熱,但是大量吸收的熱能通過透光面板以及外殼重新散失,使得加熱的效率不高,為了提高熱能的利用率,可以將透光面板和集熱板之間的空間進行抽真空,避免熱能通過透光面板散失,但是抽真空容易導致透光面板和集熱板彎曲并且相互靠近,一旦透光面板的強度不夠就會使得透光面板壓住集熱板上的集熱管,從而損壞集熱管,因此現有的生產廠家雖然有類似的想法,但是不敢嘗試并應用于平板太陽能集熱器中,導致現有的平板太陽能集熱器的散熱比較大,加熱效率低。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真空平板太陽能集熱器,能夠有效地減少散熱,提高加熱效率。為解決上述現有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方案:真空平板太陽能集熱器,包括外殼、設在外殼上的透光面板、設在外殼內位于透光面板下方的集熱板、設在集熱板上的集熱管,所述透光面板與集熱板之間設有若干并列的支撐裝置,所述外殼上設有將透光面板與集熱板之間的空腔抽真空的抽真空口。作為優選,所述外殼內位于集熱板的下側設有隔熱發泡層。有效地避免了集熱板上的熱量從外殼散失,提高了加熱效率。作為優選,所述外殼的四邊設有卡接透光面板的封邊。通過封邊連接外殼與透光面板,結構簡單,卡接牢靠。作為優選,所述透光面板的四邊設有卡接在封邊內的密封圈。有效地保證了外殼與透光面板之間的密封性,保證了抽真空口對透光面板與集熱板之間的空腔進行抽真空。作為優選,所述支撐裝置由中央相互轉接的兩根支撐桿、連接在兩根支撐桿之間的至少一根支撐彈簧、設在兩根支撐桿端部的四塊支撐板組成。結構簡單,制造成本低,支撐板有效地避免了透光面板跟集熱板的損傷。作為優選,所述支撐彈簧采用兩根,對稱設在兩根支撐桿的兩側。保證了兩側的支撐力相同,支撐牢靠。作為優選,所述兩根支撐彈簧對稱設在兩根支撐桿的左右兩側。兩根支撐桿交叉形成的上下兩個叉口可以置于集熱管的上方,對集熱管起到保護作用。作為優選,所述支撐裝置由上下對稱的U形上支架和U形下支架、設在U形下支架上并穿接在U形上支架上的至少一根穿接軸、套在U形上支架和U形下支架之間的穿接軸上的回復彈簧、設在U形上支架和U形下支架端部的四塊托板組成。結構穩定牢靠,支撐效果好,U形開口處可以置于集熱管的上方,對集熱管起到保護作用。作為優選,所述穿接軸的上端位于U形上支架內設有擋接板。避免了穿接軸彈出散架,保證了安裝的便利。作為優選,所述穿接軸采用兩根,對稱設置在U形上支架和U形下支架的兩側。保證了兩側支撐的力度相同,提高了支撐的穩定性。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提供真空平板太陽能集熱器,通過支撐裝置有效地支撐透光面板與集熱板,通過抽真空口對透光面板與集熱板之間的空腔抽真空,并在外殼與集熱板之間設置隔熱發泡層,有效地減少了散熱,提高加熱效率。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中支撐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二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二中支撐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一:如圖1和圖2所示,真空平板太陽能集熱器,包括外殼1、設在外殼I上的透光面板
2、設在外殼I內位于透光面板2下方的集熱板3、設在集熱板3上的集熱管4,所述透光面板2與集熱板3之間設有若干并列的支撐裝置,所述外殼I上設有將透光面板2與集熱板3之間的空腔抽真空的抽真空口 5。所述外殼I內位于集熱板3的下側設有隔熱發泡層6。所述外殼I的四邊設有卡接透光面板2的封邊7。所述透光面板2的四邊設有卡接在封邊7內的密封圈8。所述支撐裝置由中央相互轉接的兩根支撐桿9、連接在兩根支撐桿9之間的至少一根支撐彈簧10、設在兩根支撐桿9端部的四塊支撐板11組成。所述支撐彈簧10采用兩根,對稱設在兩根支撐桿9的兩側。所述兩根支撐彈簧10對稱設在兩根支撐桿9的左右兩側。支撐桿9與支撐板11均采用透明塑膠材質,避免了對集熱管4的遮擋。實際裝配時,在外殼I內位于集熱板3的下方充入發泡材料形成隔熱發泡層6,然后將兩根支撐桿9交叉形成的下叉口置于集熱管4的上方,并依此并列設置,放上透光面板2,透光面板2四邊套上密封圈8,用封邊7卡接,支撐裝置有效地支撐了透光面板2與集熱板3,最后利用抽真空口 5對透光面板2與集熱板3之間的空腔抽真空,有效地減少了散熱,提聞加熱效率。實施例二:如圖3和圖4所示,本實施例的結構與實施例一基本相同,不同的是所述支撐裝置由上下對稱的U形上支架12和U形下支架13、設在U形下支架13上并穿接在U形上支架12上的至少一根穿接軸14、套在U形上支架12和U形下支架13之間的穿接軸14上的回復彈簧15、設在U形上支架12和U形下支架13端部的四塊托板16組成。所述穿接軸14的上端位于U形上支架12內設有擋接板17。所述穿接軸14采用兩根,對稱設置在U形上支架12和U形下支架13的兩側。U形上支架12、U形下支架13、穿接軸14、托板16均采用透明塑膠材質,避免了對集熱管4的遮擋。實際裝配時,步驟與實施例一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將U形下支架13的U形開口置于集熱管4的上方即可。本文中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精神作舉例說明。本實用新型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做各種各樣的修改或補充或采用類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會偏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權利要求書所定義的范圍。
權利要求1.真空平板太陽能集熱器,包括外殼(I)、設在外殼(I)上的透光面板(2)、設在外殼(I)內位于透光面板(2)下方的集熱板(3)、設在集熱板(3)上的集熱管(4),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面板(2 )與集熱板(3 )之間設有若干并列的支撐裝置,所述外殼(I)上設有將透光面板(2)與集熱板(3)之間的空腔抽真空的抽真空口(5)。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平板太陽能集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殼(I)內位于集熱板(3)的下側設有隔熱發泡層(6)。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平板太陽能集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殼(I)的四邊設有卡接透光面板(2)的封邊(7)。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真空平板太陽能集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面板(2)的四邊設有卡接在封邊(7)內的密封圈(8)。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平板太陽能集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裝置由中央相互轉接的兩根支撐桿(9)、連接在兩根支撐桿(9)之間的至少一根支撐彈簧(10)、設在兩根支撐桿(9 )端部的四塊支撐板(11)組成。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真空平板太陽能集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彈簧(10)采用兩根,對稱設在兩根支撐桿(9)的兩側。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真空平板太陽能集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兩根支撐彈簧(10)對稱設在兩根支撐桿(9)的左右兩側。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平板太陽能集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裝置由上下對稱的U形上支架(12)和U形下支架(13)、設在U形下支架(13)上并穿接在U形上支架(12)上的至少一根穿接軸(14)、套在U形上支架(12)和U形下支架(13)之間的穿接軸(14)上的回復彈簧(15)、設在U形上支架(12)和U形下支架(13)端部的四塊托板(16)組成。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真空平板太陽能集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穿接軸(14)的上端位于U形上支架(12)內設有擋接板(17)。
10.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真空平板太陽能集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穿接軸(14)采用兩根,對稱設置在U形上支架(12)和U形下支架(13)的兩側。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真空平板太陽能集熱器,包括外殼、設在外殼上的透光面板、設在外殼內位于透光面板下方的集熱板、設在集熱板上的集熱管,所述透光面板與集熱板之間設有若干并列的支撐裝置,所述外殼上設有將透光面板與集熱板之間的空腔抽真空的抽真空口。能夠有效地減少散熱,提高加熱效率。
文檔編號F24J2/20GK203083155SQ20122071629
公開日2013年7月24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21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21日
發明者顧雪章, 其他發明人請求不公開姓名 申請人:浙江高得樂新能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