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節能鍋爐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供暖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節能鍋爐。
背景技術:
目前采用的鍋爐供暖設備,一般是加熱爐內的燃燒煤在爐膛內燃燒產生熱量,然后爐膛壁通過熱輻射將熱量傳遞給加熱鍋內的水,加熱鍋內的水吸熱后溫度升高,然后進入管道進行后續的供暖,這樣的熱傳遞結構中加熱鍋吸收了加熱爐燃燒爐膛壁傳遞的部分熱量,其余的熱量部分從加熱爐的煙囪中進入空氣中散失掉,大大浪費了熱量,降低了熱量吸收效率。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節能鍋爐,以解決現有使用的加熱爐產生的熱量通過爐膛壁傳熱給加熱鍋,導致加熱爐的熱量吸收利用效率低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一種節能鍋爐,包括設置爐膛的爐體,所述爐膛的側壁與所述爐體之間設有第一換熱空腔,所述第一換熱空腔內設有第一供熱管,所述爐膛內設有至少一個爐火烘燒體,所述爐火烘燒體具有一個烘燒空腔,所述烘燒空腔與第一換熱空腔通過橫向管道相連通,所述爐火烘燒體將所述爐膛分割為上下分布的初火加熱區和中火加熱區,所述中火加熱區位于所述初火加熱區的上方且通過位于所述爐火烘燒體周圍的爐火通道相連通。作為進一步地改進,所述烘燒空腔與第一換熱空腔之間還設有豎向管道,所述豎向管道設置于所述爐火通道內。作為進一步地改進,所述爐體連接有煙囪,所述煙囪的煙氣通道連通所述爐火通道。作為進一步地改進,所述煙氣通道內設有煙氣烘烤體,所述煙氣烘烤體具有加熱空腔,所述加熱空腔連通所述第二換熱空腔,所述煙氣烘烤體的外周設有刮灰板,所述刮灰板與所述煙氣烘烤體滑動連接,所述刮灰板上固定設有拉桿。作為進一步地改進,所述煙氣通道內設有煙氣烘烤體,所述煙氣烘烤體具有加熱空腔,所述加熱空腔連通所述第二換熱空腔。作為進一步地改進,所述煙囪設置于所述爐體的一側。作為進一步地改進,所述煙囪的底部設有排灰口,所述煙囪上位于所述排灰口處設有排灰閥門。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后,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加熱鍋設置于加熱爐膛內,加熱爐膛內的燃燒火焰可以直接給加熱鍋加熱,且加熱鍋的外周還設有加熱管,加熱爐膛頂壁和加熱鍋頂端之間還可以形成加熱火焰的二次加熱鍋底,這樣加熱鍋就能大大提高吸熱效率,大大提高了供暖的熱量溫度,節約了能源,結構簡單,設計合理,經濟實用,操作方便。由于煙囪內膽內設有加熱管,內膽與煙囪外殼體之間設有盤管,這樣盤管內吸熱就可以得到溫度較高的熱水,可以用來洗澡以及其他生活用熱水,大大方便了生活,提高了生活質量,使用方便。由于煙囪頂端設有暖氣出口以及熱水出口,方便產生的熱量與外界的傳遞,方便了生活,煙 底端設有排灰口,可以定期清理煙 內的煤灰,保證了傳熱設備運行的可靠性。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的左視圖;圖中:1、爐底,2、爐條,3、爐膛,4、爐體,5、橫向管道,6、加熱鍋,7、豎向管道,8、中火加熱區,9、盤管,10、排煙口,11、暖氣出口,12、熱水出口,13、煙氣烘烤體,14、加煤口,15、合頁,16、出灰口,17、冷水進口,18、排灰閥門,19、排灰口,20、余火加熱區,21、外殼體,22、內膽,23、刮灰板,24、煙囪,25、初火加熱區,26、拉桿,27、第一換熱空腔,28、第二換熱空腔,29、烘燒空腔,30、第二冷水進口。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
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如圖1和圖2共同所示,一種節能鍋爐,包括設置爐膛3的爐體4,爐膛3的側壁與爐體4之間設有第一換熱空腔27,第一換熱空腔27內設有第一供熱管,爐膛3內設有至少一個爐火烘燒體,爐火烘燒體具有一個烘燒空腔29,烘燒空腔29與第一換熱空腔27通過橫向管道5相連通,爐火烘燒體將爐膛3分割為上下分布的初火加熱區25和中火加熱區8,中火加熱區8位于初火加熱區25的上方且通過位于爐火烘燒體周圍的爐火通道相連通。爐火烘燒體可以為加熱鍋6或者其他結構形式的加熱容器。烘燒空腔29與第一換熱空腔27之間還設有豎向管道7,豎向管道7設置于爐火通道內。爐體4連接有煙 24,煙 24的煙氣通道連通爐火通道。煙囪24包括外殼體21和內膽22,外殼體21與內膽22之間形成第二換熱空腔28,第二換熱空腔28內設有第二供熱管,該第二供熱管可以為盤管9或者其他管道結構。煙氣通道內設有煙氣烘烤體13,煙氣烘烤體13具有加熱空腔,加熱空腔連通第二換熱空腔28,煙氣烘烤體13的外周設有刮灰板23,刮灰板23與煙氣烘烤體13滑動連接,刮灰板23上固定設有拉桿26。煙囪24設置于爐體4的一側。煙囪24的底部設有排灰口 19,煙囪24上位于排灰口 19處設有排灰閥門18。在使用時,首先從冷水進口 17處給爐膛3內設置的加熱鍋6、通過橫向管道5連通的第一換熱空腔27內設置的第一供熱管注入冷水,然后從爐體4上設有的加煤口 14中放入煤塊,燃燒煤塊使得爐膛3內得到初火火焰,此時的火焰溫度最高,直接燃燒加熱鍋6的鍋底、鍋壁以及橫向管道5和爐膛3側壁,上述結構大面積的被包圍在初火燃燒的火焰中,使加熱鍋6、橫向管道5以及第一換熱空腔27內第一供熱管內的水溫迅速上升,此處火焰燃燒區域為初火加熱區25,得到的暖氣就可以從煙囪24外側上設置的暖氣出口 11排出,連通外界管道供暖,加煤口 14處對應的擋板通過合頁15連接爐體4 ;經過加熱鍋6鍋底的作用將初火火焰分流到加熱鍋6上端的中火加熱區8,此時中火溫度的火焰能充分燃燒爐膛3頂端以及豎向管道7,爐膛3頂部受到中火火焰燃燒,給豎向管道7加熱,然后再將熱量傳遞給加熱鍋6形成給加熱鍋6 二次加熱的鍋底,二次加熱的鍋底直受中火的火焰燃燒,加熱鍋6內的水溫再次快速上升,此處為中火加熱區8的二次加
執.[0028]中火上升進入煙 24給煙氣通道內的煙氣烘烤體13加熱,此處火焰形成余火加熱區20,煙氣烘烤體13可以為設置于煙氣通道內的多根加熱管,加上外殼體21與內膽22之間形成的第二換熱空腔28內設置的盤管9,將受到余火火焰的加熱,使得煙氣烘烤體13和盤管9內的水溫得到提高,充分利用了余火,此時盤管9內被加熱的水將會從煙囪24上設置的熱水出口 12流出,直接供給洗澡以及其他生活需要使用,盤管9與第二冷水進口 30連接,從第二冷水進口 30給盤管9內供水。加熱爐爐體4以及煙囪24的底部上分別設有出灰口 16和排灰口 19,且煙囪24底部上的排灰口 19與加熱爐爐體4底部的出灰口 16通過管道連通,清理煙囪24就可以打開排灰口 19上的排灰閥門18,使得排灰口 19與出灰口 16直接連通,最后從加熱爐底部的出灰口 16排出,煙氣烘烤體13上設有刮灰板23,刮灰板23上設有拉桿26,清理煙氣烘烤體13時,拉動拉桿26就可以帶動刮灰板23沿著煙氣烘烤體13滑動,從而刮掉煙氣烘烤體13上的煙塵,煙塵掉落到煙囪24底部上的排灰口 19處,最后到達出灰口 16處一起排出爐體4外。同時煙囪24頂端設置的排煙口 10可以排出爐膛3內產生的煙氣。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節能鍋爐,所述爐膛內設有至少一個加熱鍋,所述煙囪內設有烘烤體,加熱鍋設置在爐膛內,可以充分吸收加熱爐內的火焰熱量,并且加熱爐的水溫可以得到三次的加熱和提升,煙囪內烘烤體可以吸收余火的熱量,再次利用了火焰的燃燒熱量,上述爐內的水溫快速上升,管道水流速度加快,短時間內可以提供所需要的取暖溫度,節能環保,使用效率高。上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1.節能鍋爐,包括設置爐膛的爐體,所述爐膛的側壁與所述爐體之間設有第一換熱空腔,所述第一換熱空腔內設有第一供熱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爐膛內設有至少一個爐火烘燒體,所述爐火烘燒體具有一個烘燒空腔,所述烘燒空腔與第一換熱空腔通過橫向管道相連通,所述爐火烘燒體將所述爐膛分割為上下分布的初火加熱區和中火加熱區,所述中火加熱區位于所述初火加熱區的上方且通過位于所述爐火烘燒體周圍的爐火通道相連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節能鍋爐,其特征在于,所述烘燒空腔與第一換熱空腔之間還設有豎向管道,所述豎向管道設置于所述爐火通道內。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節能鍋爐,其特征在于,所述爐體連接有煙囪,所述煙囪的煙氣通道連通所述爐火通道。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節能鍋爐,其特征在于,所述煙 包括外殼體和內膽,所述外殼體與內膽之間形成第二換熱空腔,所述第二換熱空腔內設有第二供熱管。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節能鍋爐,其特征在于,所述煙氣通道內設有煙氣烘烤體,所述煙氣烘烤體具有加熱空腔,所述加熱空腔連通所述第二換熱空腔,所述煙氣烘烤體的外周設有刮灰板,所述刮灰板與所述煙氣烘烤體滑動連接,所述刮灰板上固定設有拉桿。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節能鍋爐,其特征在于,所述煙囪設置于所述爐體的一側。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節能鍋爐,其特征在于,所述煙 的底部設有排灰口,所述煙囪上位于所述排灰口處設有排灰閥門。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供暖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節能鍋爐。一種節能鍋爐,包括設置爐膛的爐體,所述爐膛的側壁與所述爐體之間設有第一換熱空腔,所述第一換熱空腔內設有第一供熱管,所述爐膛內設有至少一個爐火烘燒體,所述爐火烘燒體具有一個烘燒空腔,所述烘燒空腔與第一換熱空腔通過橫向管道相連通,所述爐火烘燒體將所述爐膛分割為上下分布的初火加熱區和中火加熱區,所述中火加熱區位于所述初火加熱區的上方且通過位于所述爐火烘燒體周圍的爐火通道相連通。本實用新型的有有益效果節能環保、吸熱效率高、供暖溫度高、使用方便。
文檔編號F24H1/46GK202947309SQ201220708640
公開日2013年5月22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19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19日
發明者王伯壽 申請人:王伯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