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吹干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于吹干去除鉛帶上殘留的冷卻液的設備。
背景技術:
目前,在使用連軋機對鉛帶進行軋制時,為避免由于工作溫度過高而影響鉛帶質量,通常在軋制過程中向鉛帶噴灑冷卻液。雖然噴在鉛帶表面的冷卻液大多會由于重力落到連軋機組下方的集液槽中,但還是后會有一部分冷卻液殘留在鉛帶上。為了保證鉛帶出廠質量,要在鉛帶出廠前對其表面進行干燥,現有的干燥方式是通過工人手持吹風設備吹干鉛帶表面的冷卻液。這種干燥方式不但會增大工人的工作量,而且由于手工操作的不可控性較強所以很難保證鉛帶完全被吹干。
實用新型內容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吹干機,該吹干機設置在鉛帶連軋機組之后,用于對軋制設備軋制后的鉛帶進行吹干。以保證成品鉛帶表面無液體殘留。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一種吹干機包括:機架;設置在所述機架上的第一箱體和第二箱體,所述第二箱體位于所述第一箱體下方;設置在所述第一箱體中、用于吹干所述鉛帶上表面的第一吹干裝置,其包括:用于向鉛帶上表面吹氣的、由若干第一噴嘴組成的第一噴嘴列陣和用于與外部氣源連接為所述噴嘴列陣中的各噴嘴供氣的第一管道;設置在所述第二箱體中、用于吹干鉛帶下表面的第二吹干裝置,其包括:用于向鉛帶下表面吹氣的、由若干第二噴嘴組成的第二噴嘴列陣和用于與外部氣源連接為所述第二噴嘴陣列中的各噴嘴供氣的第二管道;以及,設置在第一吹干裝置和第二吹干裝置之間,用于支撐鉛帶的支撐結構;所述第一吹干裝置和第二吹干裝置向設置在所述支撐結構上的行進中的鉛帶進行吹風,將其表面的液體吹落,并通過增強鉛帶表面氣流強度的方式加速其蒸發的方式對鉛帶進行干燥。進一步,所述第一噴嘴上設置為用于與第一輸氣管道連通的進氣口、用于向所述鉛帶上面噴出氣體的出氣口和連通所述進氣口和出氣口的第一氣道。進一步,所述出氣口的徑向截面為扁平矩形。進一步,所述第一噴嘴還包括設置在所述出氣口下游端的,用于為有所述出氣孔中噴出氣體進行導向,使其全部噴向所述前代表面的氣體導向結構。進一步,所述氣體導向結構為設置在出氣口的遠離所述鉛帶一側,并所述氣體噴出方向延伸設定距離的氣體導板。進一步,所述氣體導板上還設置有若干沿氣體噴出方向延伸的導向槽。[0015]進一步,所述第二噴嘴結構與上述第一噴嘴結構相同。進一步,由各所述第一噴嘴所噴出的氣體方向與所述鉛帶行進方向呈銳角。進一步,由各所述第二噴嘴所噴出的氣體方向與所述鉛帶行進方向呈銳角。進一步,所述第一噴嘴與所述第一管道、所述第二噴嘴與所述第二管道均通過噴嘴接頭連接,所述噴嘴接頭內設置有用于連通所述第一噴嘴和所述第一管道或所述第二噴嘴和第二管道的連接氣道。進一步,所述第一箱體通過設置在其一側邊上的連接結構與所述第二箱體鉸接連接。進一步,所述支撐結構為帶有若干通孔的平板或由沿鉛帶行進方向或垂直于所述鉛帶行進方向間隔設置的若干筋條構成。進一步,所述下箱體中還設置有用于收集被所述第一吹干裝置和所述第二吹干裝置由鉛帶上吹落的冷卻液的液槽,所述液槽通過設置在所述下箱體一端的液體輸出裝置輸出。進一步,所述吹干機還包括設置在機架上,并位于所述箱體的上游的,用于與上游設備連接,并為進入到吹風機中的鉛帶提供支撐的支撐板。進一步,所述吹干機還包括設置在所述機架上,并位于所述箱體的下游的用于將吹干后的鉛帶導入到后續設備中的導出機構;所述導出機構為設置通過其兩端軸承設置在所述機架上的導輥,所述導輥可繞其自身軸線轉動,并且其軸線垂直于所述鉛帶行進方向。本實用新型所公開的吹干機通過分別設置在上下箱體中的吹干裝置對設置在中間支撐結構上的鉛帶進行吹風,將鉛帶上殘留的冷卻液吹落或通過增強鉛帶表面氣流強度的方式加速其蒸發的方式對鉛帶進行干燥,保證鉛帶在繞卷前其表面完全干燥,沒有液體殘留,保證其出廠質量。
圖1為吹干機工作狀態結構示意圖;圖2為吹干機非工作狀態結構示意圖;圖3為第一吹干裝置A結構示意圖;圖4為圖2中C向視圖;圖5為第一噴嘴結構示意圖(圖3中D向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2所示,本實用新型中吹干機主要包括機架100、由第一箱體I和第二箱體2組成的箱體、第一吹干裝置A、第二吹干裝置B、支撐結構和導出機構。第一箱體I和第二箱體2均設置在機架100上,第二箱體2設置在第一箱體I的下方,第一箱體I能夠相對第二箱體2打開或關閉。優選的,第一箱體I和第二箱體2通過設置在其上的鉸接結構鉸接連接。第一吹干裝置A設置在第一箱體I內,其包括:用于向鉛帶上表面吹氣的若干第一噴嘴4、用于為各第一噴嘴供氣的第一管道3和用于連接第一管道3與外接起源的連接管31 ;優選的,如圖4中所若干第一噴嘴4排成若干行、列,構成第一噴嘴列陣;第一噴嘴列陣中每行包含的噴嘴4的數量可根據鉛帶的寬度確定,其包含的行數應根據鉛帶運動速度等參數確定;并且優選的,相鄰行的第一噴嘴4位置交叉排列,以保證吹向鉛帶上表面的空氣無死角。第二吹干裝置B設置在第二箱體2內,其結構基本與第一吹干裝置A相同,并與第一吹干裝置A呈鏡像對稱設置。當然,在實際應用中第一吹干裝置A和第二吹干裝置B也可為不同的結構形式,以適應不同鉛帶的吹干需求。本實用新型中所使用的第一噴嘴4與第二吹干裝置B中所使用的第二噴嘴5的結構相同。下面,以第一噴嘴4為例說明第一噴嘴4和第二噴嘴5的結構。如圖3、4所示,第一噴嘴4的一端為用于與第一管道3連通的進氣口 41,另一端為所述鉛帶表面噴出氣體的出氣口 42,進氣口 41與出氣口 42通過設置在第一噴嘴4中間的第一氣道(圖中未示出)連通。為使由出氣口 42噴出的氣體更有效的作用于鉛帶表面,出氣口 42為軸向截面為扁平矩形,即其徑向截面為短邊遠小于其長邊的矩形。在第一噴嘴4還包括用于為對由出氣口42中噴出氣體進行導向、使其全部噴向鉛帶上表面的氣體導向結構。氣體導向結構優選的為設置在出氣口 42的遠離鉛帶一側、并沿組成出氣口 42的軸線方向(氣體噴出方向)延伸設定距離的氣體導板44。優選的,為了更好地為由出氣口 42噴出的氣體導向,氣體導板44上還設置有若干沿出氣口 42軸線延伸的導向槽43。另外,為了使噴出氣體分布更加均勻,還可在出氣口 42內部還可由若干沿氣體噴出方向延伸的,并間隔設置在出氣口 42內的若干隔板隔開,使其在出氣口 42構成由若干沿垂直于鉛帶行進方向排成一列的出氣孔組成。或者出氣口 42由并排排列的若干與進氣口 41連通的出氣管構成。當然,在實際應用中,第一吹干裝置A和第二吹干裝置B也可使用不同的噴嘴。如圖1所示,第一噴嘴陣列中的各第一噴嘴4的出氣口 42的軸線與箭頭F所示的鉛帶行進方向呈銳角,并且該角度優選的為30-60°。同樣第二噴嘴列陣中的各第二噴嘴5的出氣口的軸線也與鉛帶行進方向呈銳角,并且該角度優選的為30-60°。這樣,由第一噴嘴4或第二噴嘴5所噴出的氣體到達鉛帶上表面或下表面時也與鉛帶上/下表面呈設定角度。這樣的設置方式可使由每個噴嘴所噴出的氣體更加有效的將位于鉛帶上/下表面的液體吹落,并且由于噴出的氣體并不是垂直與鉛帶表面噴出,則不會對鉛帶表面造成損害。第一噴嘴4與第一管道3通過噴嘴接頭7連通,噴嘴接頭7內設置有用于連通第一噴嘴4和第一管道3的連接氣道。同樣,第二吹干裝置B中的第二噴嘴5與用于連接外部氣源為第二噴嘴5供氣的第二管道6也通過噴嘴接頭7連通。如圖1所示,在第一吹干裝置A與第二吹干裝置B之間還設置有用于支撐進入到箱體中的鉛帶的支撐結構8。支撐結構8通過分別設置在其兩端的兩塊支撐板81固定在下箱體2上。為了能夠使第二吹干裝置B所輸出的氣體有效的吹干鉛帶的下表面,支撐結構8為沿鉛帶行進方向或垂直于所述鉛帶行進方向間隔設置的若干筋條構成,當然,也可以為設置有若干通孔的平板等,所有可以對鉛帶起支撐作用,并可使設置在其下方的第二吹干裝置B所吹出氣體有效的對鉛帶下表面進行吹干的結構均可應用于此。另外,支撐結構8與箱體之間的固定方式也不局限于上述的通過設置在其兩端的兩塊支撐板81完成,也可通過支架等裝置將支撐結構8固定在箱體中。如圖4所示,通過第一吹風裝置A和第二吹風裝置B吹落的液體掉落到下箱體2中;并通過設置在下箱體一端的液體輸出裝置10由下箱體2中輸出.液體輸出裝置可為設置在下箱體2上的水槽板13。并優選的,由水槽板13導出的冷卻液經過過濾后輸回到軋制設備的冷卻液機構中再次利用。當然,在實際應用中,還可在下箱體2中設置有用于收集被吹落的冷卻液的液槽,液槽位于第二吹干裝置的下方,為直接加工在下箱體2中的凹槽等集液結構。如圖5所示,吹干機中還包括設置在機架100上的支撐架11,支撐架11位于箱體的上游,用于與上游設備連接,并為尚未進入到箱體中的鉛帶提供支撐。支撐架11的頂端帶有支撐用平面,平面應平齊或略低于支撐裝置7與鉛帶接觸表面。當然在實際應用中支撐架11的結構形式也有很多,再此也不一一例舉了。如圖2所示,在機架100上,位于箱體下游還設置有用于將吹干后的鉛帶導入到后續設備中的導出機構;導出機構為設置通過設置在兩端的軸承設置在機架100上并,可繞其自身軸線轉動的導輥12,導輥12的軸線垂直于鉛帶行進方向設置。工作時,如圖2所示,當經過連軋軋制后的鉛帶進入到吹干機中,并在支撐架11的支撐下沿箭頭F所示方向向下游設備行進,在鉛帶的行進過程中上箱體I的第一吹干裝置A和下箱體2中的第二吹干裝置B對鉛帶的上下表面吹風,將殘留在鉛帶表面的冷卻液吹落。被吹落的冷卻液進入到下箱體2中,隨后沿著下水槽板13回流到連軋機箱體中。而被吹干的鉛帶在導輥12的牽引下進入下游設備中。
權利要求1.一種吹干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吹干機包括: 機架;設置在所述機架上的第一箱體和第二箱體,所述第二箱體位于所述第一箱體下方;設置在所述第一箱體中、用于吹干所述鉛帶上表面的第一吹干裝置,其包括:用于向鉛帶上表面吹氣的若干第一噴嘴和用于與外部氣源連接為所述噴嘴列陣中的各噴嘴供氣的第一管道; 設置在所述第二箱體中、用于吹干鉛帶下表面的第二吹干裝置,其包括:用于向鉛帶下表面吹氣的若干第二噴嘴和用于與外部氣源連接為所述第二噴嘴陣列中的各噴嘴供氣的第二管道;以及, 設置在第一吹干裝置和第二吹干裝置之間,用于支撐鉛帶的支撐結構; 所述第一吹干裝置和第二吹干裝置向設置在所述支撐結構上的行進中的鉛帶進行吹風,將其表面的液體吹落,并通過增強鉛帶表面氣流強度加速液體蒸發的方式對鉛帶進行干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吹干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噴嘴上設置為用于與第一輸氣管道連通的進氣口、用于向所述鉛帶上面噴出氣體的出氣口和連通所述進氣口和出氣口的第一氣道。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吹干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氣口的徑向截面為扁平矩形。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吹干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噴嘴還包括設置在所述出氣口下游端的,用于為有所述出氣孔中噴出氣體進行導向,使其全部噴向所述鉛帶表面的氣體導向結構。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吹干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氣體導向結構為設置在出氣口的遠離所述鉛帶一側,并所述氣體噴出方向延伸設定距離的氣體導板。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吹干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氣體導板上還設置有若干沿氣體噴出方向延伸的導向槽。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吹干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噴嘴結構與權利要求2-6中所述第一噴嘴結構相同。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吹干機,其特征在于,由各所述第一噴嘴所噴出的氣體方向與所述鉛帶行進方向呈銳角。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吹干機,其特征在于,由各所述第二噴嘴所噴出的氣體方向與所述鉛帶行進方向呈銳角。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吹干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噴嘴與所述第一管道、所述第二噴嘴與所述第二管道均通過噴嘴接頭連接,所述噴嘴接頭內設置有用于連通所述第一噴嘴和所述第一管道或所述第二噴嘴和第二管道的連接氣道。
11.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吹干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箱體通過設置在其一側邊上的連接結構與所述第二箱體鉸接連接。
1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吹干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結構為帶有若干通孔的平板或由沿鉛帶行進方向或垂直于所述鉛帶行進方向間隔設置的若干筋條構成。
1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吹干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箱體中還設置有用于收集被所述第一吹干裝置和所述第二吹干裝置由鉛帶上吹落的冷卻液的液槽,所述液槽中的液體通過設置在所述下箱體一端的液體輸出裝置輸出。
1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吹干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吹干機還包括設置在機架上,并位于所述箱體的上游的,用于與上游設備連接,并為進入到吹風機中的鉛帶提供支撐的支撐板。
1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吹干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吹干機還包括設置在所述機架上,并位于所述箱體的下游的用于將吹干后的鉛帶導入到后續設備中的導出機構;所述導出機構為設置通過其兩端軸承設置在所述機架上的導輥,所述導輥可繞其自身軸線轉動,并且其軸線垂直于所 述鉛帶行進方向。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吹干機包括機架;設置在所述機架上的第一箱體和第二箱體,所述第二箱體位于所述第一箱體下方;設置在所述第一箱體中、用于吹干所述鉛帶上表面的第一吹干裝置;設置在所述第二箱體中、用于吹干鉛帶下表面的第二吹干裝置;以及設置在第一吹干裝置和第二吹干裝置之間,用于支撐鉛帶的支撐結構。本實用新型所公開的吹干機通過分別設置在上、下箱體中的吹干裝置行進的鉛帶進行吹風,將鉛帶上殘留的冷卻液吹落并通過增強鉛帶表面氣流強度的方式加速其蒸發的方式對鉛帶進行干燥,保證鉛帶在繞卷前其表面完全干燥,沒有液體殘留,保證其出廠質量。
文檔編號F26B13/02GK203024543SQ20122066941
公開日2013年6月26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7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7日
發明者汪群華, 盧曦, 吳昊 申請人:江蘇三環實業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