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內螺旋式茶葉烘干機的烘干筒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內螺旋式茶葉烘干機的烘干筒。
背景技術:
茶葉在加工制備工藝中,需要進行烘干,傳統的茶葉烘干一般采用炒鍋式或滾筒式對茶葉進行烘干,該方法烘干過程中茶葉容易堆積,茶葉熟生度不均,而且烘干速度慢,工作效益不高。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內螺旋式茶葉烘干機的烘干筒;本實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術方案實現其發明目的的一種內螺旋式茶葉烘干機的烘干筒,它由筒體1、內螺旋裝置2、旋轉大梁3、中心旋轉軸支架4、中心旋轉軸5組成,并在筒體I兩頭設有出料口 6、進料口 7 ;內螺旋裝置2設在筒體I內;旋轉大梁3安裝在筒體I的兩端;中心旋轉軸5通過中心旋轉軸支架4安裝在筒體I的一頭;出料口 6、進料口 7分別設在筒體I的兩頭。由于采用了以上技術本實用新型較好的實現了其發明目的,設計的內螺旋裝置,使茶葉在傳動的同時能較好的對茶葉均勻烘干,且烘干速度較快,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附圖2是本實用新型標記4的結構示意圖。附圖3是本實用新型標記2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發明內容作進一步說明實施例1 :由附圖可知,一種內螺旋式茶葉烘干機的烘干筒,它由筒體1、內螺旋裝置2、旋轉大梁3、中心旋轉軸支架4、中心旋轉軸5組成,并在筒體I兩頭設有出料口 6、進料口 7 ;內螺旋裝置2設在筒體I內;旋轉大梁3安裝在筒體I的兩端;中心旋轉軸5通過中心旋轉軸支架4安裝在筒體I的一頭;出料口 6、進料口 7分別設在筒體I的兩頭。本實用新型所述的筒體I是指一種設有內螺旋裝置的圓筒;其上設有出料口 6、進料口 7 ;其作用是呈內螺旋轉式烘干茶葉。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內螺旋裝置2是指一種呈內向螺旋狀的裝置;安裝在筒體I內;起傳動茶葉,并同時使茶葉烘干均勻的作用;其結構如附圖3所示,其安裝位置如附圖1中標記2所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旋轉大梁3是指筒體I的旋轉支撐大梁;安裝在筒體I的兩端;是旋轉和支撐的主要基體;其安裝位置如附圖1中標記3所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中心旋轉軸支架4是指中心旋轉軸5的連接支架;其作用是通過中心旋轉軸5與變速箱的連接,變速箱運轉時帶動筒體I的運轉;其結構如附圖2所示,其安裝位置如附圖1中標記4所示。[0021]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中心旋轉軸5是指中心旋轉軸支架4的中心軸;是中心旋轉軸支架4的連接軸;其安裝位置如附圖1中標記5所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出料口 6是指茶葉烘干后的出口 ;設在筒體I的一端;是茶葉烘干后的出口 ;其設計位置如附圖1中標記6所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進料口 7是指茶葉烘干的進口 ;設在筒體I的另一端;是茶葉烘干的進口 ;其設計位置如附圖1中標記7所示。本實用新型發明名稱“內螺旋式茶葉烘干機的烘干筒”中所述的內螺旋式茶葉烘干機是指于2012年11月7日申請的專利號為201220580341. 7,發明名稱為內螺旋式茶葉烘干機的實用新型專利。
權利要求1.一種內螺旋式茶葉烘干機的烘干筒,它由筒體(I)、內螺旋裝置(2)、旋轉大梁(3)、 中心旋轉軸支架(4 )、中心旋轉軸(5 )組成,并在筒體(I)兩頭設有出料口( 6 )、進料口( 7 ); 其特征是內螺旋裝置(2)設在筒體(I)內;旋轉大梁(3)安裝在筒體(I)的兩端;中心旋轉軸(5 )通過中心旋轉軸支架(4 )安裝在筒體(I)的一頭;出料口( 6 )、進料口( 7 )分別設在筒體(I)的兩頭。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內螺旋式茶葉烘干機的烘干筒,它由筒體(1)、內螺旋裝置(2)、旋轉大梁(3)、中心旋轉軸支架(4)、中心旋轉軸(5)組成,并在筒體(1)兩頭設有出料口(6)、進料口(7);設計的內螺旋裝置,使茶葉在傳動的同時能較好的對茶葉均勻烘干,且烘干速度較快,提高了工作效率。
文檔編號F26B25/16GK202873705SQ20122058295
公開日2013年4月17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8日 優先權日2012年11月8日
發明者李漢民 申請人:衡南縣寶蓋有機茶業產銷專業合作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