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嵌入式燃氣飯煲的氣體流道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嵌入式燃氣灶具結構的改進,尤其涉及一種嵌入式燃氣飯煲的氣體流道結構。
背景技術:
近年來,嵌入式燃氣灶具因其美觀大方,占用空間小,能夠與廚房的櫥柜統一,形成整體廚房的概念,越來越來受到消費者的歡迎。嵌入式燃氣灶具一般采用上進風和下進風兩種燃燒器。采用下進風燃燒器的嵌入式燃氣灶具參照了進口灶具,同時為符合國人猛火爆炒的烹調習慣而增大了熱負荷及燃燒器尺寸,這種產品一般要求櫥柜開孔,或依靠較大的櫥柜縫隙來補充燃燒所需的一次空氣,同時由于不可避免的燃氣泄露,以及小熱負荷設計,因此下進風燃氣灶需要調節風門,長久來說有一定回火和爆燃的隱患;采用上進風燃燒器的嵌入式燃氣灶具改進了第一種灶具的缺點,將爐頭抬高超過臺面,希望從爐頭與承液盤的縫隙進入空氣。但燃燒時該部位已形成了高溫區,冷空氣受熱膨脹上升,不能由此進入爐頭,于是二次空氣仍然得不到有效補充,同時由于其一次空氣的補充受到其結構的制約,火力普遍較小,熱流量一般只有3.1KW左右,中心小火一般不能單獨調節使用,如果加大熱流量則會出現黃火現象。嵌入式燃氣飯煲的燃燒器置于整個裝置的中下部,而該裝置又置于櫥柜中,與普通嵌入式燃氣灶相比更不容易及時補充燃燒所需空氣,因此更容易產生黃火、熄火現象。并且由于嵌入式燃氣飯煲的燃燒器整個放置在飯煲外殼內部,因此有必要設計專門的排氣結構來排出燃燒后的廢氣。綜上,需要為嵌入式燃氣飯煲單獨設計一種氣體流道結構,為燃燒器補充充足的空氣,來避免黃火、熄火現象的發生。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黃火或熄火等現象,提供一種能為嵌入式燃氣飯煲補給充足空氣的氣體流道結構。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嵌入式燃氣飯煲的氣體流道結構,包括頂部帶開口的外殼,外殼內的中下部設有橫置隔板,隔板上嵌有燃燒器,所述隔板將外殼內部空間分隔為上部容腔和下部容腔兩部分,同時在所述外殼后壁的下部設置與下部容腔相通的進風口 ;所述外殼上部設置有與上部容腔相通的排氣口。作為優選,在所述外殼后壁的后方設有一塊外板,外板與外殼后壁之間預設有一定間隙,且外板的頂部與外殼頂板之間預設有間隙,從而使外殼后壁與外板之間形成空氣進入的背部流道,該背部流道經所述進風口連通所述下部容腔。作為優選,當將嵌入式燃氣飯煲的鍋內膽放入外殼內時,鍋內膽與上部容腔內壁間形成圓周間隙,且該圓周間隙的寬度為10 20mm ;同時該鍋內膽的上部邊沿間隔設置有向下突出的凸臺,使鍋內膽上部與外殼形成可供廢氣排出的間隙,間隙寬度為l(T20mm,并且排氣口與該間隙相通,以利于上部容腔的燃燒廢氣經排氣口排出。[0009]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通過橫置隔板將外殼內部空間分隔為上部容腔和下部容腔兩部分,且下部容腔通過進風口與外界相通,上部容腔通過排氣口與外界相通,從而將進氣通道與排氣通道完全分隔,提高燃燒器的工作性能;同時在外殼后壁設一塊外板形成背部流道,使空氣通過背部流道進入外殼的下部容腔,為燃燒器提供充足的空氣;鍋內膽與外殼在上部容腔的內壁形成圓周間隙,加上鍋內膽上部凸臺與外殼形成的可供廢氣排出間隙,以及與此間隙相通的排氣口,從而使上部容腔中的燃燒廢氣從排氣口排出,形成了一個完整的氣體流道結構,充分避免黃火、熄火現象的產生。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立體剖視圖(側視狀態);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立體結構圖;圖3為圖2的A-A向剖視圖;圖4為圖2的B-B向剖視圖;圖5為圖2的局部立體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如圖1飛所示,本實用新型中的嵌入式燃氣飯煲的氣體流道結構,包括頂部帶開口的外殼1,中下部設有橫置隔板2,隔板2上嵌有燃燒器3,其中隔板2將外殼I內部空間分隔為上部容腔5和下部容腔4兩部分;同時在所述外殼I后壁的下部設置有與下部容腔4相通的進風口 8,在外殼I的上部設置有與上部容腔5相通的排氣口 12。在外殼I后壁設有一塊外板6,外板6與外殼I后壁之間預設有一定的間隙,且外板6的頂部與外殼I頂板之間預設有間隙,從而使外殼I后壁與外板6之間形成空氣進入的背部流道7,該背部流道7與進氣口 8相連,通過進風口 8直通燃燒器3底部。當將鍋內膽10放入外殼1,并擱置在鍋支架9上時,鍋內膽10與上部容腔5內壁間形成沿著圓周方向l(T20mm的圓周間隙;同時鍋內膽10上部邊沿間隔設置有向下突出的凸臺11,使鍋內膽10上部與外殼I間形成可供廢氣排出的IOlOmm的間隙,該間隙設置在外殼I的側面,且排氣口 12與該間隙相通。嵌入式燃氣飯煲在工作時,空氣通過背部流道7經進風口 8進入下部容腔4,燃氣從進氣管34進入燃燒器3,與從引射管33進入的空氣在混氣室35內進行混合,然后混合氣體從火蓋32上的火孔噴出形成火焰,二次空氣則由從開孔31進入的空氣補充。燃燒后的氣體充滿鍋內膽10與上部容腔5內壁形成的圓周間隙,經鍋內膽10上部與外殼I形成的可供廢氣排出的間隙,從排氣口 12排出,從而使嵌入式燃氣飯煲形成了一個完整的氣體流道結構,提供充足的一次空氣和二次空氣,有效避免黃火、熄火現象的發生。
權利要求1.一種嵌入式燃氣飯煲的氣體流道結構,包括頂部帶開口的外殼(1),外殼(I)內的中下部設有橫置隔板(2),隔板(2)上嵌有燃燒器(3),所述隔板(2)將外殼(I)內部空間分隔為上部容腔(5)和下部容腔(4)兩部分,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殼(I)后壁的下部設置有與下部容腔(4)相通的進風口(8);所述外殼(I)上部設置有與上部容腔(5)相通的排氣口(12)。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氣體流道結構,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殼(I)后壁的后方設有一塊外板(6),外板(6)與外殼(I)后壁之間預設有一定間隙,且外板(6)的頂部與外殼(I)頂板之間預設有間隙,從而使外殼(I)后壁與外板(6)之間形成空氣進入的背部流道(7),該背部流道(7)經所述進風口(8)連通所述下部容腔(4)。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氣體流道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嵌入式燃氣飯煲的鍋內膽(10)與上部容腔(5)內壁之間形成圓周間隙。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氣體流道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嵌入式燃氣飯煲的鍋內膽(10)上部邊沿間隔設置有向下突出的凸臺(11),從而使鍋內膽(10)上部與外殼(I)之間形成可供廢氣排出的間隙。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氣體流道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可供廢氣排出的間隙設置在外殼(I)側面。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氣體流道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氣口(12)與所述可供廢氣排出的間隙相通。
7.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氣體流道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圓周間隙的寬度為10 20mmo
8.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氣體流道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可供廢氣排出的間隙的寬度為 10 20mm。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嵌入式燃氣飯煲的氣體流道結構,包括頂部帶開口的外殼(1),外殼(1)內的中下部設有橫置隔板(2),隔板(2)上嵌有燃燒器(3),所述隔板(2)將外殼(1)內部空間分隔為上部容腔(5)和下部容腔(4)兩部分,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殼(1)后壁的下部設置有與下部容腔(4)相通的進風口(8);所述外殼(1)上部設置有與上部容腔(5)相通的排氣口(12)。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設計專門的背部流道,為燃燒器提供充足的空氣,同時設計燃燒廢氣排放所需的間隙,使燃燒廢氣能經間隙順利地從排氣口排出,從而使嵌入式燃氣飯煲形成了一個完整的氣體流道結構,避免黃火、熄火現象的產生。
文檔編號F24C15/00GK202875062SQ20122047038
公開日2013年4月17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14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14日
發明者鄭峰, 徐慧 申請人:寧波方太廚具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