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環形分隔式高溫冶煉冷卻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冶煉領域,尤其涉及環形分隔式高溫冶煉冷卻裝置。
背景技術:
傳統的冶煉領域從來不用食用油脂作為原料,因為其的燃燒非常困難,一是難以完全燃燒,二是其燃燒值也不可能被完全利用;究其技術難點,目前的霧化裝置不可以將食用油脂霧化為良好狀態,因此造成了燃燒的不完全。另外,傳統的燃燒系統的噴槍,均需要締造專門的燃燒空間,多用柵欄隔開,但是冶金系統不合適這樣,因為其工藝的特殊性,急需一種能集中熱量的噴槍系統。并且,傳統 的加熱裝置中,如果物料存放的空間比較大,則難以集中利用熱量。傳統的降溫,多為水冷降溫,均是單一的循環層,但是在冶煉領域,需要達到的溫度很高,普通的水冷結構難以達到效果,經常造成系統的損壞,阻礙生產。地溝油是目前國家大力打擊的一種不健康的油脂產品,但是地溝油可以做進一步的加工和開發,地溝油目前的工業利用經常是轉化為生物柴油進行利用,加工過程越多,則其的能量損耗越多。地溝油精煉等級達到的話,和一般油脂很難分辨。
實用新型內容實用新型的目的為了提供一種冷卻接觸面積大,冷卻效果好的環形分隔式高溫冶煉冷卻裝置。為了達到如上目的,本實用新型采取如下技術方案所述冷卻裝置包含一個以上的上下分布的的冷卻環,每個冷卻環至少有一個進水管和一個出水管。本實用新型進一步技術方案在于,所述冷卻環由一個以上的水箱連接而成,每個水箱均有一個進水管和一個出水管。本實用新型進一步技術方案在于,所述冷卻環之間有耐火材料。本實用新型進一步技術方案在于,所述水箱之間有耐火材料。本實用新型進一步技術方案在于,還包含位于容器外部的循環水槽,所述出水管連接該循環水槽。本實用新型進一步技術方案在于,所述進水管伸入水箱的長度大于出水管伸入水箱的長度。本實用新型進一步技術方案在于,所述水箱形狀和大小相同。采用如上技術方案的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因為水箱相互獨立,所以彼此均為獨立的冷卻系統,因此換熱效率大,更是完整地將容器包起來,使得整體的散熱效果極佳,尤其利于高溫的散熱環境。
為了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
以下結合附圖進一步進行說明[0016]圖I為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實用新型的橫截面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水箱的內部結構圖;其中1.進水管;2.出水管;3.進料口 ;4.水箱;5.外壁。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進行說明,實施例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所述冷卻裝置包含一個以上的上下分布的的冷卻環,每個冷卻環至少有一個進水管I和一個出水管2。 所述冷卻環由一個以上的水箱4連接而成,每個水箱均有一個進水管I和一個出水管2。所述冷卻環之間有耐火材料。所述水箱4之間有耐火材料。可以是耐火水泥,但是不限于此。還包含位于容器外部的循環水槽,所述出水管2連接該循環水槽。所述進水管I伸入水箱4的長度大于出水管2伸入水箱4的長度。所述水箱4形狀和大小相同。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實用新型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實用新型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范圍內。
權利要求1.環形分隔式高溫冶煉冷卻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卻裝置包含一個以上的上下分布的的冷卻環,每個冷卻環至少有一個進水管(I)和一個出水管(2)。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環形分隔式高溫冶煉冷卻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卻環由一個以上的水箱⑷連接而成,每個水箱均有一個進水管⑴和一個出水管(2)。
3.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環形分隔式高溫冶煉冷卻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卻環之間有耐火材料。
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環形分隔式高溫冶煉冷卻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4)之間有耐火材料。
5.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環形分隔式高溫冶煉冷卻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含位于容器外部的循環水槽,所述出水管(2)連接該循環水槽。
6.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環形分隔式高溫冶煉冷卻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進水管(I)伸入水箱(4)的長度大于出水管(2)伸入水箱(4)的長度。
7.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環形分隔式高溫冶煉冷卻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4)形狀和大小相同。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冶煉領域,尤其涉及環形分隔式高溫冶煉冷卻裝置。本實用新型采取如下技術方案所述冷卻裝置包含一個以上的上下分布的的冷卻環,每個冷卻環至少有一個進水管和一個出水管。所述冷卻環由一個以上的水箱連接而成,每個水箱均有一個進水管和一個出水管。所述冷卻環之間有耐火材料。所述水箱之間有耐火材料。所述進水管伸入水箱的長度大于出水管伸入水箱的長度。所述水箱形狀和大小相同。采用如上技術方案的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因為水箱相互獨立,所以彼此均為獨立的冷卻系統,因此換熱效率大,更是完整地將容器包起來,使得整體的散熱效果極佳,尤其利于高溫的散熱環境。
文檔編號F27D1/12GK202734547SQ20122043278
公開日2013年2月13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29日 優先權日2012年8月29日
發明者于超, 李宗財, 鄭仕遠 申請人:于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