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對鍋具立體加熱的智能炒菜灶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廚房烹飪器具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對鍋具立體加熱的智能炒菜灶。
背景技術:
目前炒菜大多采用明火或者采用電加熱,其中采用電磁感應方式加熱的電磁感應加熱設備普及程度相對較高;但現有電磁感應加熱設備一般采用微晶面板,采用微晶面板的電磁感應加熱設備存在如下技術問題由于微晶面板制作凹面工藝較難,造成目前的電磁爐均為平面,只能適用于平面加熱的電磁爐;另外,在微晶面板上打孔使得微晶面板易碎,所以目前的電磁爐的測溫裝置只能設置在微晶面板的下方,無法準確及時測得炒鍋的溫度。 現有技術中即使將微晶面板制作成凹形面板,其所凹陷的弧度也是有限的,并且依然需要隔著微晶面板進行測溫。在實現和使用電磁感應加熱設備的過程中,發明人發現現有技術中至少存在如下問題現有的電磁感應加熱設備對炒鍋加熱時主要集中在炒鍋的下部,尤其是集中在炒鍋的底部,造成加熱不均勻,不能達到較好的烹飪效果。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而提供一種更好地均勻加熱的對鍋具立體加熱的智能炒菜灶,能夠達到較好的烹飪效果。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對鍋具立體加熱的智能炒菜灶,包括機體和設在機體上的面板,所述機體包括電磁加熱線盤和殼體;所述面板為凹形塑膠面板,所述智能炒菜灶還包括支撐裝置,所述支撐裝置包括支撐件和連接件,所述支撐件設在凹形塑膠面板上,支撐件的上端支撐鍋具底部使凹形塑膠面板與鍋具之間形成散熱間隙,支撐件經連接件支撐在機體上;所述電磁加熱線盤的額定加熱功率為500W 3000W。所述支撐件為設有容置空腔的金屬帽,容置空腔內設有測溫元件。所述連接件設在機體上,并安裝在電磁加熱線盤和/或殼體上。所述凹形塑膠面板和電磁加熱線盤之間設有承托凹形塑膠面板底部的筋板。所述連接件與所述筋板為一體結構。所述支撐件嵌設在凹形塑膠面板上。所述支撐件和連接件為一體結構。所述凹形塑膠面板上設有安裝支撐件的通孔,所述支撐件和凹形塑膠面板之間設有防漏密封件。所述支撐件的頂端套設有橡膠帽。所述凹形塑膠面板的側部設有多個定位凸臺,定位凸臺與鍋具側壁接觸防止鍋具移位。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對鍋具立體加熱的智能炒菜灶,其面板采用了凹形塑膠面板,其凹陷的深度能夠比微晶面板更好,并且采用電磁加熱線盤進行加熱,使得該智能炒菜灶能夠對鍋具進行立體加熱,更好地進行均勻加熱,達到更好的烹飪效果,尤其能夠改善炒菜的烹飪效果。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對鍋具立體加熱的智能炒菜灶,在炒菜灶中設有支撐裝置,并且支撐裝置包括支撐件和連接件,將支撐件設置在凹形塑膠面板上對鍋具支撐,并通過連接件支撐到機體上,從而能夠有效地降低炒鍋對現有技術中凹形塑膠面板的作用力,使得凹形塑膠面板在高溫、以及鍋具的重力和沖擊力的多重作用下,能夠不易變形,從而延長凹形塑膠面板的使用壽命,實現智能炒菜灶整體壽命的延長。由于上述支撐件在對鍋具進行支撐的同時,在鍋具和凹形塑膠面板之間形成散熱 間隙,通過該散熱間隙可以將熱量散出去,從而降低凹形塑膠面板的溫升,進一步延長凹形塑膠面板的使用壽命,實現智能炒菜灶整體壽命的延長。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圖I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中一種智能炒菜灶的剖視圖;圖2為圖I中I部分的局部放大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中智能炒菜灶安裝示意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中凹形塑膠面板的底部結構示意圖;圖5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中另一種智能炒菜灶的剖視圖;圖6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二中智能炒菜灶的剖視圖;圖7為圖6中II部分的局部放大圖;圖8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二中智能炒菜灶底殼體的結構示意圖;圖9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三中智能炒菜灶的剖視圖;圖10為圖9中III部分的局部放大圖;圖1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智能炒菜灶整體裝配圖。附圖標記10殼體20凹形塑膠面板 30電磁加熱線盤40鍋具50柱體11側殼體12底殼體 21支撐件22筋板23定位凸臺 31桿體32連接件33線圈24通孔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一種對鍋具立體加熱的智能炒菜灶,使用該炒菜灶炒菜具有較好的效果。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炒菜灶包括機體和設在機體上面板,該面板一般采用凹形塑膠面板,機體包括電磁加熱線盤和殼體,所述電磁加熱線盤的額定加熱功率為500W 3000W;采用凹形塑膠面板可以使得該炒菜灶較好地適用于鍋具,尤其適用于鍋具為炒鍋的時候。為了有效降低凹形塑膠面板的變形幾率,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智能炒菜灶還包括支撐裝置,并且支撐裝置包括支撐件和連接件,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支撐件設在凹形塑膠面板上,利用支撐件的上端支撐鍋具底部,使得凹形塑膠面板與鍋具之間形成散熱間隙;而支撐件則經連接件支撐在機體上。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對鍋具立體加熱的智能炒菜灶,其面板采用了凹形塑膠面板,并且采用電磁加熱線盤進行加熱,使得該智能炒菜灶能夠對鍋具進行立體加熱,更好地進行均勻加熱。采用凹形塑膠面板可以使得凹陷弧度更大,能夠包裹炒鍋的更大底部面積,并且此種面板的結構一般可以配合使用立體加熱的電磁感應加熱線盤,使得炒鍋較大部分能夠受到均勻加熱,不會出現炒鍋局部溫度偏高的情況,可以減少因此而帶來的油煙,給廚房提供一個更清潔的烹飪環境,實現無火凈煙烹飪,更能符合現代人對健康飲食的需求。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散熱間隙的高度可以根據需要設置,考慮電磁加熱線盤對鍋具的加熱距離要求,所以要求散熱間隙的高度一般小于8mm,可以較好地保證鍋具接受到的感應加熱強度;當然,在進一步考慮散熱效率的情況下,要求該散熱間隙的高度大于一定的值,例如要求大于O. Imm,—般情況下,散熱間隙的高度可以選擇I. 5mm、3. 5mm、5mm等。采用該方案后,通過支撐件上端支撐鍋具,并且支撐件下端通過連接件支撐到機體,能夠有效地降低鍋具對現有技術中凹形塑膠面板的作用力,使得凹形塑膠面板在高溫、以及鍋具的重力和沖擊力的多重作用下,能夠不易變形,從而延長凹形塑膠面板的使用壽命,實現智能炒菜灶整體壽命的延長。由于在鍋具和凹形塑膠面板之間形成散熱間隙,通過該散熱間隙可以將熱量散出去,從而降低凹形塑膠面板的溫升,進一步延長凹形塑膠面板的使用壽命,實現智能炒菜灶整體壽命的延長。另外,采用凹形塑膠面板進行加熱可以保證鍋具與炒菜灶的配合,保證在翻炒過程中鍋具不會偏離電磁加熱線盤,可以方便翻炒的同時,提高了智能炒菜灶的使用安全性。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支撐件采用具有容置空腔的金屬帽,并在金屬帽的容置空腔內設有測溫元件,通過該測溫元件可以對鍋具的溫度進行較準確的檢測。當然,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炒菜灶還可以在凹形塑膠面板上其他位置設置凸起式測溫裝置,此處不再贅述。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智能炒菜灶通過電磁加熱線盤上的線圈對鍋具進行電磁感應加熱,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凹形塑膠面板可以安裝在殼體上。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電磁加熱線盤可以采用但不限于如下方案一、將電磁加熱線盤設計為平板形電磁加熱線盤,并在智能炒菜灶上單獨設置側加熱裝置,如在凹形塑膠面板底部的側邊設置電磁感應加熱線圈,通過該側加熱裝置和平板電磁加熱線盤共同形成立體加熱;二、將電磁感應加熱的電磁加熱線盤設計為與鍋具底面相匹配的凹形電磁加熱線盤,在凹形電磁加熱線盤上繞制電磁感應加熱線圈,通過其上的線圈形成對鍋具的立體加熱。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所述的底部是指在炒菜灶正常使用狀態下所呈現的位置關系,為了更清楚地表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實施例一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一種對鍋具立體加熱的智能炒菜灶,包括凹形塑膠面板20和機體,如圖I所示,其中機體包括殼體10和電磁加熱線盤30,凹形塑膠面板20安裝在所述殼體10上,電磁加熱線盤30位于所述凹形塑膠面板20下方。為了延長凹形塑膠面板20的使用壽命,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智能炒菜灶還包括支撐裝置,并且支撐裝置包括支撐件21和連接件,具體支撐件21如圖2和圖3所示,可以采用具有容置空腔的金屬帽作為支撐件21。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還可以在凹形塑膠面板和電磁加熱線盤之間設有承托凹形塑膠面板底部的筋板22,具體該筋板可以是單獨的部件,也可以是一體形成在凹形塑膠面板上,或者一體形成在電磁加熱線盤上,或者在凹形塑膠面板和電磁加熱線盤上均一體形成有筋板。在具有上述筋板22的情況下,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連接件可以與上述筋板22為一體結構,也就是直接采用上述筋板22起到連接件的作用,支撐件21經過該筋板22支撐在電磁加熱線盤30。采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后,支撐件21在受到鍋具40的作用力之后,可以將該作用力通過筋板22傳遞到電磁加熱線盤30上,降低鍋具40對凹形塑膠面板20的作用力,起到保護凹形塑膠面板20的作用,延長了凹形塑膠面板20及炒菜灶整體的使用壽命。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作用力可以是鍋具40的重力,也可以是炒菜過程鍋具40的沖擊力,此種情況下,鍋具40 —般是炒鍋。并且,在支撐裝置支撐鍋具的同時,可以在鍋具40和凹形塑膠面板20之間形成散熱間隙,使得熱量通過散熱間隙散發,從而降低凹形塑膠面板20的溫升,進一步延長凹形塑膠面板20的使用壽命。一般情況下支撐件21嵌設在凹形塑膠面板20的盲孔上即可,上述筋板22可以起到位于支撐件21的下方;當然,為了方便進行測溫元件的信號線布線,如圖4所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可以在所述凹形塑膠面板上設有安裝支撐件21的通孔24,并且可以在支撐件21和凹形塑膠面板20之間設有防漏密封件,具體密封件結構可以采用密封圈等,此處不再贅述。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筋板22和支撐件21共同組成支撐裝置,在具體運用時,筋板22可以與支撐件21之間錯位設置,當然,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在凹形塑膠面板20底部筋板22最好位于通孔24的周邊;也就是說,在支撐件21周邊以及凹形塑膠面板20底部的其他位置均可以設置筋板22。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筋板22可以按照一定的圖形進行排列,圖3中就是按照預定規律排列的筋板22圖形。通過該筋板22可以將作用力傳遞到電磁加熱線盤30,同時該筋板22可以加強凹形塑膠面板20的局部強度,更進一步延長凹形塑膠面板的使用壽命。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電磁加熱線盤均可以采用但不限于如下方式固定一、如圖I所示,將電磁加熱線盤30周邊與凹形塑膠面板20周邊固定,一般鍋具40的中間區域溫度較高,凹形塑膠面板20的中間區域的溫度較高,比較容易變形,采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方案后,凹形塑膠面板20中間區域的受力較小,大部分作用力作用在電磁加熱線盤30和凹形塑膠面板20的周邊,而電磁加熱線盤30和塑膠面板周邊20的抗變形能力較強,能夠延長凹形塑膠面板20和炒菜灶整體的使用壽命。二、如圖5所示,將智能炒菜灶的殼體10設計成側殼體11和底殼體12的形式,將電磁加熱線盤30通過桿體31支撐在底殼體12上,使得電磁加熱線盤30上受到的作用力傳遞到底殼體12上,從而使得鍋具40的大部分作用力作用在電磁加熱線盤39和底殼體12上,以便延長凹形塑膠面板20和炒菜灶整體的使用壽命。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桿體31可以一體成型在電磁加熱線盤30上 ,也可以一體成型在底殼體12上,或者桿體31單獨成型,然后安裝在電磁加熱線盤30和底殼體12之間。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可以在凹形塑膠面板20上設有至少三個通孔,并在每個通孔內設有支撐件21,綜合考慮,設置三個通孔可以較好地同時滿足支撐鍋具穩定性和成本兩方面條件。由于支撐件一般采用金屬帽,金屬帽與鍋具直接撞擊容易造成鍋具或金屬帽損壞,本實用新型實施例還可以在支撐件21的頂端套設有橡膠帽,可以緩沖金屬帽與鍋具之間的撞擊。實施例二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一種智能炒菜灶,該炒菜灶基本結構與實施例一中相似,也包括機體和凹形塑膠面板20,其中機體包括殼體10和電磁加熱線盤30,并且凹形塑膠面板20安裝在所述殼體10上,電磁加熱線盤30位于所述凹形塑膠面板20下方。但是,對鍋具形成支撐的支撐裝置與實施例一略有不同,具體如圖6和圖7所示,為了延長凹形塑膠面板20的使用壽命,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智能炒菜灶還包括支撐裝置,支撐裝置包括支撐件21和連接件32,其中支撐件21嵌設在凹形塑膠面板20上,連接件32穿過電磁加熱線盤30。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連接件32設在機體上,并連接件32可以安裝在殼體上,當然,可以將連接件32同時安裝在電磁加熱線盤和殼體上。采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之后,使得支撐件21在受到鍋具的作用力之后,可以將該作用力傳遞到連接件32上,降低鍋具對凹形塑膠面板20的作用力,起到保護凹形塑膠面板20的作用,延長了凹形塑膠面板20及炒菜灶整體的使用壽命。另外,在支撐裝置支撐鍋具的同時,可以在鍋具40和凹形塑膠面板20之間形成散熱間隙,可以將部分熱量從散熱間隙中排走,從而降低凹形塑膠面板20的溫升,進一步延長凹形塑膠面板20的使用壽命。在采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方案時,需要在電磁加熱線盤30上設置通孔以供連接件32穿過,一般將通孔設置在沒有繞制線圈的位置,例如電磁加熱線盤周邊,或者在電磁加熱線盤上繞制線圈區域內預留部分區域,以便設置通孔。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支撐件21和連接件32可以采用但不限于如下方式進行支撐第一、如圖6和圖7所示,在凹形塑膠面板上設有安裝支撐件21的通孔24,方便測溫的同時,可以將連接件32直接支撐到所述支撐件21上,使得支撐件21可以將鍋具的作用力直接傳遞到連接件32上,起到保護凹形塑膠面板20的作用。[0069]第二、參照圖4所示,在凹形塑膠面板20底部設有抵觸在連接件32上的筋板22,一般情況下支撐件21嵌設在凹形塑膠面板20的盲孔上即可,筋板22可以起到位于支撐件21的下方。當然,為了方便將測溫元件的信號傳遞至控制裝置,如圖4所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可以在所述凹形塑膠面板上設有安裝支撐件21的通孔24,并且可以在支撐件21和凹形塑膠面板20之間設有防漏密封件,具體密封件結構可以采用密封圈等,此處不再贅述。在具體運用時,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在凹形塑膠面板20底部筋板22最好位于通孔24的周邊,當然,在支撐件21周邊以及凹形塑膠面板20底部的其他位置也可以設置筋板22。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筋板22可以按照一定的圖形進行排列,圖3中就是按照預定規律排列的筋板22圖形。通過該筋板22可以將作用力通過連接件32傳遞到殼體,同時該筋板22可以加強凹形塑膠面板20的局部強度,更進一步延長凹形塑膠面板的使用壽命。如圖6和圖8所示,智能炒菜灶的殼體10可以包括側殼體11和底殼體12,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連接件32支撐在底殼體上,并且連接件32可以與底殼體12 —體成型(參見圖8),也可以與底殼體12分體成型,然后將連接件32安裝在底殼體12上。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般可以在凹形塑膠面板20上設有至少三個通孔,并在每個通孔內設有支撐件21,綜合考慮,設置三個通孔可以較好地同時滿足支撐鍋具穩定性和成本兩方面條件。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和實施例二中支撐件21可以采用嵌件注塑工藝直接成型在所述凹形塑膠面板20上,具體方式為在模具內裝入預先準備的支撐件,然后注入樹脂,熔融的樹脂與支撐件接合固化,制成一體化產品。為了能夠更準確的測量鍋具的溫度,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和實施例二中支撐件21可以采用具有容置空腔的金屬帽,并在金屬帽的容置空腔內設有測溫元件例如在其中一個或幾個支撐件21上設置測溫元件,或者全部支撐件21上均設置測溫元件。當然,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和實施例二中也可以所述凹形塑膠面板上另外設置凸起式測溫裝置。由于支撐件一般采用金屬帽,金屬帽與鍋具直接撞擊容易造成鍋具或金屬帽損壞,本實用新型實施例還可以在支撐件21的頂端套設有橡膠帽,可以緩沖金屬帽與鍋具之間的撞擊。實施例三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一種對鍋具立體加熱的智能炒菜灶,該炒菜灶基本結構與實施例一種相似,也包括機體和凹形塑膠面板20,其中機體包括殼體10和電磁加熱線盤,并且凹形塑膠面板20安裝在所述殼體10上,電磁加熱線盤30位于所述凹形塑膠面板20下方。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支撐裝置與實施例一種略有不同,具體如圖9和圖10所示,該圖中未表示出電磁加熱線盤,為了延長凹形塑膠面板20的使用壽命,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智能炒菜灶還包括支撐裝置,支撐裝置包括支撐件和連接件,在本實施例中支撐件與連接件可以采用一體結構形成圖9和圖10中一個整體的柱體50。本方案中支撐裝置穿過電磁加熱線盤和凹形塑膠面板20支撐鍋具40底面,其中凹形塑膠面板20上設有供柱體50穿過的通孔24。采用本方案后,柱體50承受鍋具40的大部分作用力,降低鍋具40對凹形塑膠面板20的作用力,起到保護凹形塑膠面板20的作用,延長了凹形塑膠面板20及炒菜灶整體的使用壽命。并且,在柱體50支撐鍋具的同時,可以在鍋具40和凹形塑膠面板20之間形成散熱間隙,使得鍋具40底部的熱量不容易傳導至凹形塑膠面板20,而將部分熱量從散熱間隙中排走,從而降低凹形塑膠面板20的溫升,進一步延長凹形塑膠面板20的使用壽命。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柱體50需要直接支撐鍋具40,需要采用耐高溫的材料,具體可以采用如下方案將柱體50整體采用耐高溫材料,或者將柱體50分成兩段,其中與鍋具40直接接觸的采用耐高溫材料,而將另一端采用其他材料。一般來講,炒菜灶的殼體10可以包括側殼體11和底殼體12,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柱體50支撐在底殼體12上,并且柱體50可以與底殼體12 —體成型,也可以與底殼體12分體成型,然后將柱體50桿安裝在底殼體12上。由于烹飪過程中會有部分油水流入凹形塑膠面板中,為了防止污染電磁加熱線盤,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可以在柱體與所述凹形塑膠面板之間設有防漏密封件,如耐高溫的密封圈,或者采用導水槽結構將油水引導至電磁加熱線盤以外的地方,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根據需要設計出各種防漏密封件,此處不再贅述。為了更好地測量鍋具溫度,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可以在柱體上支撐鍋具的一端設有測溫元件,此時需要支撐鍋具的一端采用較高導熱系數的材料,如鐵合金、鋁合金等。當然,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也可以在凹形塑膠面板上另外設置凸起式測溫裝置,通過凸起式測溫裝置進行鍋具溫度測量。不論采用上述三個實施例中何種支撐方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還可以在凹形塑膠面板的側部設有多個定位凸臺23,通過定位凸臺23與鍋具側壁接觸防止鍋具移位,如圖3和圖11所示,通過該定位凸臺23可以更好地有效地對鍋具40的偏移起到摩擦阻礙作用,更好地定位鍋具40。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定位凸臺23可以與所述凹形塑膠面板20 —體成型;當然,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將定位凸臺與所述凹形塑膠面板分體成型,然后將定位凸臺采用嵌件注塑工藝直接成型在所述凹形塑膠面板上,此時定位凸臺可以采用塑膠以外的其他材料,如金屬,從而使得定位凸起與鍋具接觸時不容易在高溫情況下變形,延長其使用壽命。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智能炒菜灶主要特點是在使用鍋具時能保護凹形塑膠面板,由于鍋具溫度較高,采用該方案后能夠較好地延長凹形塑膠面板的使用壽命;當然,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智能炒菜灶也可以對其他鍋具進行加熱,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根據需要做出相應的擴展,此處不再贅述。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主要用在智能炒菜灶中,尤其是用在適用于炒鍋的炒菜灶中。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揭露的技術范圍內,可輕易想到的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因此,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應以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為準。
權利要求1.一種對鍋具立體加熱的智能炒菜灶,包括機體和設在機體上的面板,所述機體包括電磁加熱線盤和殼體;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為凹形塑膠面板,所述智能炒菜灶還包括支撐裝置,所述支撐裝置包括支撐件和連接件,所述支撐件設在凹形塑膠面板上,支撐件的上端支撐鍋具底部使凹形塑膠面板與鍋具之間形成散熱間隙,支撐件經連接件支撐在機體上;所述電磁加熱線盤的額定加熱功率為500W 3000W。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智能炒菜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件為設有容置空腔的金屬帽,容置空腔內設有測溫元件。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智能炒菜灶,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件設在機體上,并安裝在電磁加熱線盤和/或殼體上。
4.根據其權利要求I所述的智能炒菜灶,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形塑膠面板和電磁加熱線盤之間設有承托凹形塑膠面板底部的筋板。
5.根據其權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炒菜灶,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件與所述筋板為一體結構。
6.根據權利要求I至5中任意一項所述的智能炒菜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件嵌設在凹形塑膠面板上。
7.根據權利要求I或2或3所述的智能炒菜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件和連接件為一體結構。
8.根據其權利要求I至5中任意一項所述的智能炒菜灶,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形塑膠面板上設有安裝支撐件的通孔,所述支撐件和凹形塑膠面板之間設有防漏密封件。
9.根據權利要求I至5中任意一項所述的智能炒菜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件的頂端套設有橡膠帽。
10.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智能炒菜灶,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形塑膠面板的側部設有多個定位凸臺,定位凸臺與鍋具側壁接觸防止鍋具移位。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對鍋具立體加熱的智能炒菜灶,涉及廚房烹飪器具技術領域,解決了現有電磁感應加熱設備加熱不均勻的問題。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對鍋具立體加熱的智能炒菜灶,包括機體和設在機體上的面板,所述機體包括電磁加熱線盤和殼體;所述面板為凹形塑膠面板,所述智能炒菜灶還包括支撐裝置,所述支撐裝置包括支撐件和連接件,所述支撐件設在凹形塑膠面板上,支撐件的上端支撐鍋具底部使凹形塑膠面板與鍋具之間形成散熱間隙,支撐件經連接件支撐在機體上;所述電磁加熱線盤的額定加熱功率為500W~3000W。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主要用在智能炒菜灶中,尤其是用在適用于炒鍋的炒菜灶中。
文檔編號F24C7/00GK202546850SQ201220088768
公開日2012年11月21日 申請日期2012年3月9日 優先權日2012年3月9日
發明者喬中義, 朱澤春, 李彬 申請人:九陽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