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新風屋頂機組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空調領域,尤其是一種新風與室內回風進行降溫減濕或加溫增濕預處理后再進行降溫減濕或加溫增濕處理耗能較少的新風屋頂機組。
技術背景 空調機組用于調控溫度和濕度,中國專利公告號CN2344686U的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適于家居集中使用的小型中央空調,它是由空調組和貫穿于室內各房間的循環風道組成,循環風道分為將空調調溫后空氣和室空氣依次送入和引出的送風風道和排風風道。該小型中央空調即空調機組,存在將新風直接送入進行降溫減濕或加溫增濕處理后輸入室內使用后直接排出室外耗能較大的不足;因此,設計一種新風與室內回風進行降溫減濕或加溫增濕預處理后再進行降溫減濕或加溫增濕處理耗能較少的新風屋頂機組,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克服目前空調機組將新風直接送入進行降溫減濕或加溫增濕處理后輸入室內使用后直接排出室外耗能較大的不足,提供一種新風與室內回風進行降溫減濕或加溫增濕預處理后再進行降溫減濕或加溫增濕處理耗能較少的新風屋頂機組。本實用新型的具體技術方案是一種新風屋頂機組,包括具有送風機的送風部、具有蒸發器和壓縮機的蒸發部、具有排風機的排風部和具有冷凝器的冷凝部;所述的蒸發器、壓縮機和冷凝器通過管路連接;所述的新風屋頂機組還包括具有熱交換器的熱回收部;所述的熱回收部設有新風進口、與送風部連通的新風出口、回風進口和與排風部連通的回風出口 ;所述的送風部設有與蒸發部連通的送風出口 ;所述的排風部設有與冷凝部連通的排風出口 ;所述的蒸發部設有位于蒸發器處的蒸發器送風出口 ;所述的冷凝部設有位于冷凝器處的冷凝器排風出口。該新風屋頂機組使用時,在送風機和排風機的作用下,新風和室內回風分別從新風進口和回風進口進入,當存在溫度差和水蒸汽分壓力差的新風與室內回風流經熱交換器時,就會對新風進行降溫減濕或加溫增濕預處理;經熱交換器預處理后的新風從新風出口、回風出口進入蒸發部進行降溫減濕或加溫增濕處理后經蒸發器送風出口送到需要調節的房間調節室內的溫度和濕度;經熱交換器預處理后的室內回風從回風出口經排風出口進入冷凝部進行熱回收處理后經冷凝器排風出口排出室外。該新風屋頂機組將新風與室內回風進行降溫減濕或加溫增濕預處理后再進行降溫減濕或加溫增濕處理耗能較少。所述的新風屋頂機組設置有具有補風機的補風部;所述的補風部設有補風進口和與冷凝部連通的補風出口。夏季室內回風在被室外新風增溫加濕后,經排風機作用與冷凝器熱交換,由于室內的回風量較小,為降低冷凝溫度,通過開啟補風風機,引入少量新風進入冷凝部與室內回風進行混合后再冷卻冷凝器,因為室內回風溫度較室外的空氣溫度低,將冷凝器設計在冷凝器排風出口,可通過降低冷凝溫度對室內回風進行第二次熱回收。具有補風部可以進一步降低新風屋頂機組的能耗。所述的熱交換器包括外殼和置于外殼內的芯體;所述的芯體沿長度方向間隔設有若干排新風通道和若干排回風通道;所述的新風通道貫通芯體的兩相對側邊,新風通道的兩端分別與新風進口和新風出口連通;所述的回風通道貫通芯體的另兩相對側邊,回風通道的兩端分別與回風進口和回風出口連通。新風和室內回風在熱交換器內是錯流流動,熱交換效率高。所述的芯體包括沿長度方向分布的若干塊傳熱隔板和與傳熱隔板間隔分布的若干塊波紋板;每相鄰的兩塊波紋板交叉設置,每塊波紋板的波峰和波谷分別與相鄰的兩塊傳熱隔板的端面固定連接并構成新風通道或回風通道。芯體結構簡單制作方便。 作為優選,所述的波紋板的波形為三角形。強度和剛度好。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該新風屋頂機組將新風與室內回風進行降溫減濕或加溫增濕預處理后再進行降溫減濕或加溫增濕處理耗能較少。二.具有補風部可以進一步降低新風屋頂機組的能耗。三.新風和室內回風在熱交換器內是錯流流動熱交換效率高。四.芯體結構簡單制作方便,強度和剛度好。
圖I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I中熱交換器的A向示意圖;圖3是圖I中熱交換器的B向示意圖。圖中送風機-I、送風部-2、送風出口 -21、蒸發部-3、蒸發器送風出口 -31、排風部_4、排風出口 -41、冷凝部-5、冷凝器排風出口 -51、熱回收部-6、新風進口 -61、新風出口 -62、回風進口 -63、回風出口 -64、補風部-7、補風進口 -71、補風出口 _72、熱交換器-8、外殼-81、芯體-82、新風通道-83、回風通道-84、傳熱隔板-85、波紋板-86、蒸發器-9、壓縮機-10、排風機-11、冷凝器-12、補風機13。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所示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描述。如附圖I、附圖2、附圖3所示一種新風屋頂機組,包括具有送風機I的送風部2、具有蒸發器9和壓縮機10的蒸發部3、具有排風機11的排風部4、具有冷凝器12的冷凝部
5、具有熱交換器8的熱回收部6、具有補風機13的補風部7 ;所述的蒸發器9、壓縮機10和冷凝器12通過管路連接。所述的熱回收部6具有新風進口 61、與送風部2連通的新風出口 62、回風進口 63和與排風部4連通的回風出口 64 ;送風部2具有與蒸發部3連通的送風出口 21 ;排風部4具有與冷凝部5連通的排風出口 41 ;蒸發部3具有位于蒸發器9處的蒸發器送風出口 31 ;冷凝部5具有位于冷凝器12處的冷凝器排風出口 51 ;補風部7具有補風進口 71和與冷凝部5連通的補風出口 72。所述的熱交換器8包括外殼81和置于外殼81內的芯體82 ;芯體82沿長度方向間隔具有四排新風通道83和三排回風通道84 ;新風通道83貫通芯體82的兩相對側邊,新風通道83的兩端分別與新風進口 61和新風出口 62連通;回風通道84貫通芯體82的另兩相對側邊,回風通道84的兩端分別與回風進口 63和回風出口 64連通;本實施例中。所述的芯體82包括沿長度方向分布的八塊傳熱隔板85和與傳熱隔板85間隔分布的七塊波紋板86,波紋板86的波形為三角形;每相鄰的兩塊波紋板86交叉設置,每塊波紋板86的波峰和波谷分別與相鄰的兩塊傳熱隔板85的端面粘接并構成新風通道83或回風通道84。該新風屋頂機組使用時,在送風機I和排風機11的作用下,新風和室內回風分別從新風進口 61和回風進口 63進入,當存在溫度差和水蒸汽分壓力差的新風和室內回風流經芯體82的傳熱隔板85兩側的新風通道83和回風通道84時,就會對新風進行降溫減濕或加溫增濕預處理;經熱交換器8預處理后的新風從新風出口 62經送風出口 21進入蒸發部3進行降溫減濕或加溫增濕處理后經蒸發器送風出口 31送到需要調節的房間調節室內的溫度和濕度;經熱交換器8預處理后的室內回風從回風出口 64經排風出口 41進入冷凝部5進行熱回收處理后經冷凝器排風出口 51排出室外;夏季室內回風在被室外新風增溫加濕后,經排風機11作用與冷凝器12熱交換,因為室內的回風量較小,為降低冷凝溫度,通過 開啟補風風機,引入少量新風進入冷凝部5與室內回風進行混合后再冷卻冷凝器12,因為室內回風溫度較室外的空氣溫度低,將冷凝器12設計在排風口,可通過降低冷凝溫度對室內回風進行第二次熱回收,從而進一步降低新風屋頂機組的能耗。該新風屋頂機組的有益效果是該新風屋頂機組將新風與室內回風進行降溫減濕或加溫增濕預處理后再進行降溫減濕或加溫增濕處理耗能較少。具有補風部可以進一步降低新風屋頂機組的能耗。新風和室內回風在熱交換器內是錯流流動熱交換效率高。芯體結構簡單制作方便,強度和剛度好。本實用新型可改變為多種方式對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是顯而易見的,這樣的改變不認為脫離本實用新型的范圍。所有這樣的對所述領域的技術人員顯而易見的修改,將包括在本權利要求的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新風屋頂機組,包括具有送風機的送風部、具有蒸發器和壓縮機的蒸發部、具有排風機的排風部和具有冷凝器的冷凝部;所述的蒸發器、壓縮機和冷凝器通過管路連接;其特征是所述的新風屋頂機組還包括具有熱交換器的熱回收部;所述的熱回收部設有新風進口、與送風部連通的新風出口、回風進口和與排風部連通的回風出口 ;所述的送風部設有與蒸發部連通的送風出口 ;所述的排風部設 有與冷凝部連通的排風出口 ;所述的蒸發部設有位于蒸發器處的蒸發器送風出口 ;所述的冷凝部設有位于冷凝器處的冷凝器排風出□。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新風屋頂機組,其特征是所述的新風屋頂機組設置有具有補風機的補風部;所述的補風部設有補風進口和與冷凝部連通的補風出口。
3.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新風屋頂機組,其特征是所述的熱交換器包括外殼和置于外殼內的芯體;所述的芯體沿長度方向間隔設有若干排新風通道和若干排回風通道;所述的新風通道貫通芯體的兩相對側邊,新風通道的兩端分別與新風進口和新風出口連通;所述的回風通道貫通芯體的另兩相對側邊,回風通道的兩端分別與回風進口和回風出口連通。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新風屋頂機組,其特征是所述的芯體包括沿長度方向分布的若干塊傳熱隔板和與傳熱隔板間隔分布的若干塊波紋板;每相鄰的兩塊波紋板交叉設置,每塊波紋板的波峰和波谷分別與相鄰的兩塊傳熱隔板的端面固定連接并構成新風通道或回風通道。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新風屋頂機組,其特征是所述的波紋板的波形為三角形。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空調領域,目的是提供一種新風與室內回風進行降溫減濕或加溫增濕預處理后再進行降溫減濕或加溫增濕處理耗能較少的新風屋頂機組。一種新風屋頂機組,包括具有送風機的送風部、具有蒸發器和壓縮機的蒸發部、具有排風機的排風部和具有冷凝器的冷凝部;新風屋頂機組還包括具有熱交換器的熱回收部;熱回收部設有新風進口、與送風部連通的新風出口、回風進口和與排風部連通的回風出口;送風部設有與蒸發部連通的送風出口;排風部設有與冷凝部連通的排風出口;蒸發部設有位于蒸發器處的蒸發器送風出口;冷凝部設有位于冷凝器處的冷凝器排風出口。該新風屋頂機組將新風與室內回風進行降溫減濕或加溫增濕預處理后再進行降溫減濕或加溫增濕處理耗能較少。
文檔編號F24F12/00GK202501586SQ20122004442
公開日2012年10月24日 申請日期2012年2月13日 優先權日2012年2月13日
發明者梁國賢 申請人:余姚捷豐空調設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