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拋物面槽式太陽能熱發電用吸熱管與輸送管連接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太陽能熱發電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拋物面槽式太陽能熱發電用吸熱管與輸送管連接裝置。
技術背景 太陽能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可再生能源,在化石燃料逐年減少、國際能源形勢日趨嚴峻的今天,開發利用太陽能是實現能源供應多元化、保證能源安全的重要途徑之一。拋物面槽式太陽能熱發電是一種太陽能集熱場由跟蹤太陽運動的拋物面槽式聚光器和位于拋物面焦點處的吸熱管組成的太陽能熱發電方式。高溫吸熱管是拋物面槽式太陽能熱發電系統的核心部件,吸熱管隨拋物面槽式聚光器一同運動,吸熱管與傳輸傳熱流體的輸送管密封連接,構成傳熱流體的循環回路。為了實現連接管與吸熱管間高溫密封和實時轉動,目前國內外商業化運行的拋物面槽式太陽能熱發電站中均采用金屬波紋管作為與吸熱管連接的過渡件。金屬波紋管具有耐高壓、耐高溫、可與吸熱管的金屬內管直接焊接等優點而被廣泛采用,由于使用過程中金屬波紋管頻繁的轉動和伸縮,使得金屬波紋管使用過程中易于破裂,使用壽命短,直接影響拋物面槽式太陽能熱發電系統的使用率,進而影響其發電成本。迄今為止,尚未有更有效的連接方式出現。
發明內容針對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到的現有拋物面槽式太陽能熱發電系統中金屬波紋管易于破裂,使用壽命短等不足,本實用新型提出了一種拋物面槽式太陽能熱發電用吸熱管與輸送管連接裝置。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拋物面槽式太陽能熱發電用吸熱管與輸送管連接裝置,包括固定金屬管(I)、可轉動金屬管(2)、固定基座(3)、軸承(4)和軸承座(5),固定基座(3)由固定基座(3A)和固定基座(3B)組成;其特征在于可轉動金屬管(2)的一端有迷宮式密封槽;所述軸承座(5)固定在固定基座(3B)上;軸承(4)安裝在軸承座(5)內;可轉動金屬管(2)穿過軸承(4),固定金屬管(I)固定在固定基座(3A)上;可轉動金屬管(2)有迷宮式密封槽的一端置于固定金屬管(I)內。所述固定金屬管(I)或可轉動金屬管(2)為導熱油傳輸鋼管。本實用新型的貢獻在于,它將傳統的金屬波紋管連接方式改變為可轉動金屬管連接方式,使得拋物面槽式太陽能熱發電用吸熱管與輸送管間的安裝和運行維護變得極為方便。由于該裝置均采用標準件,在安裝和需要維修時,工作人員只需按照預定程序進行安裝和維修就可以。本實用新型使得拋物面槽式太陽能熱發電用吸熱管與輸送管間的拆卸和維護變得更加方便快捷,因而可有效提高維護人員的工作效率。
[0008]圖I為拋物面槽式太陽能熱發電用吸熱管與輸送管連接裝置示意圖;圖2為A-A方向剖面圖;圖中1為固定金屬管、2為可轉動金屬管、3為固定基座、4為軸承、5為軸承座。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優選實施例作詳細說明。應該強調的是,下述說明僅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為了限制本實用新型的范圍及其應用。本實用新型旨在克服現有金屬波紋管用于拋物面槽式太陽能熱發電系統中吸熱管與輸送管間連接易于破裂和使用壽命短的不足,提供一種帶有可轉動套筒結構的拋物面槽式吸熱管與輸送管間連接裝置。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拋物面槽式太陽能熱發電用吸熱管與輸送管間連接裝置,該裝置由固定金屬管I、可轉動金屬管2、固定基座3、軸承4和軸承座5,固定基座3由固定基座3A和固定基座3B組成。其中固定金屬管I 一端與輸送管連接,可以是法蘭連接或者焊接連接,固定金屬管I另一端與可轉動金屬管2連接。固定金屬管I安裝于固定基座3A上。可轉動金屬管2的一端外壁面加工有一組迷宮式密封槽,可轉動金屬管2加工有迷宮式密封槽的部分與固定金屬管I內表面緊密配合。可轉動金屬管2從軸承4中穿過,可轉動金屬管2的外壁面與軸承4的內表面緊密配合。軸承4為通用的滾珠式軸承,軸承4安裝在軸承座5內。軸承座5為金屬基座,用于固定軸承4,軸承座5與固定基座3B安裝于同一水平面上。該裝置安裝后,固定金屬管I的中心線與可轉動金屬管2的中心線重合。圖I和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詳細結構。如圖I所示,固定金屬管I為導熱油傳輸鋼管,其一端與拋物面槽式太陽能熱發電站的導熱油傳輸管通過法蘭連接或者焊接,其另一端與可轉動金屬管2連接。可轉動金屬管2為導熱油傳輸鋼管,用于與固定金屬管I和拋物面槽式吸熱管相連接,可轉動金屬管2與固定金屬管I連接一端的管外壁面預加工有迷宮式密封槽,迷宮式密封槽與固定金屬管I的內壁面緊密配合,可轉動金屬管2和拋物面槽式吸熱管可以采用焊接或者法蘭連接,迷宮式密封槽的作用是對可轉動金屬管2與固定金屬管I連接處進行密封而不影響可轉動金屬管2在固定金屬管I內的轉動。固定基座3用于支撐固定金屬管I以保證可轉動金屬管2在固定金屬管I內做轉動時不發生轉動和移動。可轉動金屬管2與軸承4的內壁面緊密配合,軸承4可以保證可轉動金屬管2的旋轉同時為可轉動金屬管2提供支撐。軸承4安裝于軸承座5內,軸承座5安裝于固定基座3上。本實用新型的連接裝置在使用時,先將軸承座5固定于固定基座3上,再將軸承4安裝于軸承座5內,將可轉動金屬管2從軸承4內穿過,保證迷宮式密封槽完全露出,與軸承4有足夠距離。將固定金屬管I與可轉動金屬管2上加工有迷宮式密封槽的部分加以連接,待連接完成后將固定金屬管I固定于固定基座3上。連接完成后,固定金屬管I的另一端可以用于與其他管道焊接或者法蘭連接,可轉動金屬管2的另一端與拋物面槽式吸熱管焊接或者法蘭連接。待系統連接完成后,可轉動金屬管2可以在固定金屬管I內自由轉動,由于迷宮式密封槽的使用可以保證傳輸管道內高溫高壓導熱油的密封。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
,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揭露的技術范圍內,可輕易想到的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因此,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應該 以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為準。
權利要求1.一種拋物面槽式太陽能熱發電用吸熱管與輸送管連接裝置,包括固定金屬管(I)、可轉動金屬管(2)、固定基座(3)、軸承(4)和軸承座(5),固定基座(3)由固定基座(3A)和固定基座(3B)組成;其特征在于可轉動金屬管(2)的一端有迷宮式密封槽; 所述軸承座(5)固定在固定基座(3B)上;軸承(4)安裝在軸承座(5)內;可轉動金屬管(2)穿過軸承(4),固定金屬管(I)固定在固定基座(3A)上;可轉動金屬管(2)有迷宮式密封槽的一端置于固定金屬管(I)內。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拋物面槽式太陽能熱發電用吸熱管與輸送管連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金屬管(I)或可轉動金屬管(2)為導熱油傳輸鋼管。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太陽能熱發電技術領域中的一種拋物面槽式太陽能熱發電用吸熱管與輸送管連接裝置。該裝置包括固定金屬管、可轉動金屬管、固定基座、軸承和軸承座。本實用新型使得拋物面槽式太陽能熱發電用吸熱管與輸送管間的拆卸和維護變得更加方便快捷,因而可有效提高維護人員的工作效率。
文檔編號F24J2/46GK202547138SQ20122002489
公開日2012年11月21日 申請日期2012年1月18日 優先權日2012年1月18日
發明者徐二樹, 徐蕙 申請人:華北電力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