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電磁供暖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供暖裝置,具體地說,涉及一種電磁供暖裝置。
背景技術:
現在市面上的取暖爐大多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以天然氣或者煤氣為主要原料, 另一類是以電為能源。燃氣加熱取暖爐熱效率低,且易燃、易爆、易泄漏,同時,燃氣排放會不僅污染環境,還嚴重威脅人們的身體健康;電加熱取暖爐加熱裝置是電熱棒,特點是清潔,但是熱效率不高,加熱慢,且故障率高。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種清潔、熱效率高、環保安全的電磁供暖裝置。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電磁供暖裝置,包括外殼、安裝在外殼內部的儲水箱、設置在儲水箱下部的進水管和設置在儲水箱上部的出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電磁供暖裝置還包括設置在進水管上的電磁熱泵和設置在儲水箱底部的電熱裝置;所述電熱裝置包括安裝在儲水箱底端的絕緣板、設置在絕緣板下面的電磁加熱裝置和連接在電磁加熱裝置上的電源線。進一步地說所述電磁供暖裝置還設有智能溫控裝置,包括安裝在進水管和出水管上的漏水保護器、安裝在電源線上的漏電保護器、設置在出水管里的溫度傳感器以及智能溫控系統中心;漏水保護器、漏電保護器和溫度傳感器分別通過導線連接智能溫控系統中心。所述儲水箱外部設有保溫層;所述絕緣板為陶瓷玻璃板。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采用電磁加熱,克服了現有取暖爐的弊端,具有綠色環保、高效節能、無噪聲、無污染、運行安全可靠,且功率溫度可調,采暖時間自由掌握。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附圖是本實用新型一種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中1-智能溫控系統中心;2-保溫層;3-導線;4-外殼;5-漏水保護器;6_溫度傳感器;7-出水管;8-進水管;9-電磁熱泵;10-電磁加熱裝置;11-絕緣板;12-漏電保護器;13-電源線;14-儲水箱。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一種電磁供暖裝置,如附圖所示,包括外殼4、安裝在外殼4內部的儲水箱14、設置在儲水箱14下部的進水管8、設置在儲水箱14上部的出水管7以及智能控制電磁供暖裝置的智能溫控裝置、設置在進水管8上的電磁熱泵9和設置在儲水箱14底部的電熱裝置。電熱裝置包括安裝在儲水箱14底端的絕緣板11、設置在絕緣板11下面的電磁加熱裝置10和連接在電磁加熱裝置10上的電源線13。智能溫控裝置包括安裝在進水管8和出水管7上的漏水保護器12、安裝在電磁加熱裝置10電源線13上的漏電保護器12、設置在出水管7里的溫度傳感器6以及智能溫控系統中心1。漏水保護器5、漏電保護器12和溫度傳感器6分別通過導線3連接智能溫控系統中心1。儲水箱14外部設有保溫層2,能夠起到保溫防凍的作用。絕緣板11為陶瓷玻璃板,加熱效果明顯。電機熱泵9為整個工作過程提供動力。水在整個的循環過程中,在儲水箱14、進水管8、出水管7和供暖設施中循環運行。當溫度低于一定溫度時,溫度傳感器6將信號傳遞給智能溫控系統中心1,智能溫控中心1控制電磁加熱裝置10工作。電磁加熱裝置10工作,給儲水箱14內的水加熱。當加熱到一定溫度,出水管7內的溫度傳感器6信號傳遞給智能溫控系統中心1,智能溫控系統中心1控制電磁加熱裝置10停止加熱。
權利要求1.一種電磁供暖裝置,包括外殼G)、安裝在外殼內部的儲水箱(14)、設置在儲水箱(14)下部的進水管(8)和設置在儲水箱(14)上部的出水管(7),其特征在于所述電磁供暖裝置還包括設置在進水管(8)上的電磁熱泵(9)和設置在儲水箱(14)底部的電熱裝置;所述電熱裝置包括安裝在儲水箱底端的絕緣板(11)、設置在絕緣板(11)下面的電磁加熱裝置(10)和連接在電磁加熱裝置(10)上的電源線(13)。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磁供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電磁供暖裝置還設有智能溫控裝置,包括安裝在進水管(8)和出水管(7)上的漏水保護器(5)、安裝在電源線(13)上的漏電保護器(12)、設置在出水管(7)里的溫度傳感器(6)以及智能溫控系統中心⑴;漏水保護器(5)、漏電保護器(12)和溫度傳感器(6)分別通過導線(3)連接智能溫控系統中心⑴。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磁供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儲水箱(14)外部設有保溫層⑵。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磁供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絕緣板(11)為陶瓷玻璃板。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電磁供暖裝置,包括外殼、安裝在外殼內部的儲水箱、在儲水箱下部的進水管和在儲水箱上部的出水管,其特征是電磁供暖裝置還包括電磁熱泵、智能溫控裝置和電熱裝置。電熱裝置包括絕緣板、電磁加熱裝置。電磁供暖裝置還設有智能溫控裝置,包括漏水保護器、漏電保護器、溫度傳感器以及智能溫控系統中心。儲水箱外部設有保溫層。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采用電磁加熱,克服了現有取暖爐的弊端,具有綠色環保、高效節能、無噪聲、無污染、運行安全可靠,且功率溫度可調,采暖時間自由掌握。
文檔編號F24D19/10GK202032661SQ20112008839
公開日2011年11月9日 申請日期2011年3月21日 優先權日2011年3月21日
發明者陳國永 申請人:陳國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