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褐煤干燥用隧道窯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到一種干燥裝置,具體是一種褐煤干燥用隧道窯。
背景技術:
傳統工藝通過滾筒干燥褐煤,滾筒本身和其動力系統部件眾多,而且滾筒還要滾動,所以在使用的過程中被磨損,經常出現故障需要停機維修,進而使用使得褐煤干燥成本高,由于滾筒本身的限制,現有滾筒干燥不方便大批量規模化干燥褐煤。隧道窯一般是一條長的直線形隧道,其兩側及頂部有固定的墻壁及拱頂,底部鋪設的軌道上運行著窯車。燃燒設備設在隧道窯的中部兩側,構成了固定的高溫帶一燒成帶,燃燒產生的高溫煙氣在隧道窯前端煙囪或引風機的作用下,沿著隧道向窯頭方向流動, 同時逐步地預熱進入窯內的制品,這一段構成了隧道窯的預熱帶。在隧道窯的窯尾鼓入冷風,冷卻隧道窯內后一段的制品,鼓入的冷風流經制品而被加熱后,再抽出送入干燥器作為干燥生坯的熱源,這一段便構成了隧道窯的冷卻帶。在臺車上放置裝入陶瓷制品的匣缽,連續地由預熱帶的入口慢慢地推入,而載有燒成品的臺車,就由冷卻帶的出口漸次被推出來。因為隧道窯的窯內不受急冷急熱的影響,所以窯體使用壽命長,經久耐用,燒制成本低。另外,隧道窯本身就是一種現代化的連續式燒成的熱工設備,能實現連續規模化生產。但是由于現有隧道窯主要用于陶瓷產品的焙燒生產,所以窯車一般設置為敞開的多層結構,易于陶瓷產品的擺放和裝卸。具體到褐煤,其干燥前呈泥狀,干燥后呈粉狀、塊狀,均不具有固定形狀,不能像陶瓷產品那樣直接裝卸擺放,且褐煤本身易燃,不能與熱源直接接觸。
實用新型內容為此,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是滾筒干燥褐煤帶來的生產成本高和不便于規模化生產的技術問題,提供一種用于干燥褐煤的隧道窯。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褐煤干燥用隧道窯,包括,窯車,具有適于通過所述隧道窯本體和適于裝卸褐煤的結構;隧道窯本體,為一條長的隧道,其內設置有導軌和燃燒設備,其中,所述導軌導引所述窯車通過所述隧道窯本體;所述燃燒設備,為干燥褐煤提供熱源,沿所述隧道窯本體的長度方向密封設置,使得所述燃燒設備的火焰與所述隧道內所述窯車通過的空間隔離。所述燃燒設備設置在所述隧道窯本體的中間位置處,具有向上凸起的頂部;所述窯車具有底面和與所述底面的周邊相連的側面,所述底面和所述側面圍成用于盛裝所述褐煤的干燥間,所述底面具有與所述燃燒設備凸起的頂部配合的凹進部分;干燥過程中,所述窯車架設在所述燃燒設備上。所述燃燒設備的橫截面為三角形。所述窯車的所述底面上設置有深入到所述干燥間的圓柱狀凸起。所述窯車的所述側面上具有適于打開的側門。所述側門的上端與所述窯車的支架轉動連接,所述側門與所述底面之間為可拆卸連接。所述轉動連接為軸接,所述可拆卸連接為螺栓連接。所述燃燒設備的頂部和所述底面之間的距離D為5mm。所述導軌的數量為三個,其中,兩個所述導軌分別鋪設在所述隧道窯本體的底部、 所述燃燒設備的兩側;一個所述導軌設置在所述燃燒設備的頂部。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方案相比現有技術具有以下優點一種褐煤干燥用隧道窯,包括,窯車,具有適于通過所述隧道窯本體和適于裝卸褐煤的結構;隧道窯本體,為一條長隧道,包括導軌和燃燒設備,其中,所述導軌設置在所述隧道窯本體內,導引所述窯車通過所述隧道窯本體;所述燃燒設備,沿所述隧道窯本體的長度方向,密封設置在所述隧道窯本體內,為干燥褐煤提供熱源。由于利用了上述結構的隧道窯干燥褐煤,便于規模化批量干燥褐煤,同時,能大大減少干燥成本,便于推廣應用。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內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其中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的窯車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的隧道窯結構示意圖。圖中附圖標記表示為1-窯車,11-底面,12-側面,13-干燥間,141-第一車輪, 142-第二車輪,143-第三車輪,15-支架,16-圓柱狀凸起,2-隧道窯本體,211-第一導軌, 212-第二導軌,213-第三導軌,22-燃燒設備,23-干燥面。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圖1-2所示,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的褐煤干燥用隧道窯,包括窯車1,所述窯車1具有底面11和與所述底面11的周邊相連的側面12,所述側面12上開有可以打開的側門,所述底面11和所述側面12圍成用于盛裝所述褐煤的干燥間13,所述底面11具有與所述燃燒設備22凸起的頂部配合的凹進部分,所述側門的上端與所述窯車1的支架15軸接,所述側門的下端與所述底面11之間為螺栓連接,保證在卸煤的時候兩個所述側門可以向上打開,干燥好的褐煤利用自身重力將側門向上推開,進而使得干燥好的褐煤落入料倉, 所述窯車1的所述底面11上還設置有滲入到所述干燥間13的圓柱狀凸起16,便于將熱量導通到所述干燥間13的中心部位,加快干燥過程;隧道窯本體2,為一條長的直線形隧道, 其內設置有導軌和燃燒設備22,其中,所述導軌導引所述窯車1通過所述隧道窯本體2 ;所述燃燒設備22,為干燥褐煤提供熱源,沿所述隧道窯本體2的長度方向密封設置在所述隧道窯本體2的中間位置處,橫截面為三角形,具有向上凸起的頂部,使得所述燃燒設備的火焰與所述隧道內所述窯車通過的空間隔離;所述導軌的數量為三個,其中,第二導軌212和第三導軌213分別鋪設在所述隧道窯本體2的底部、對稱設置在所述燃燒設備22的兩側; 一個第一導軌211設置在所述燃燒設備22的向上凸起的頂部上,所述窯車1上的所述凹進部分設置有第一車輪141,一個第二車輪142和第一第三車輪143對稱設置在所述窯車1的底部,工作過程中,所述第一車輪141運行在所述第一導軌211上,所述第二車輪142和所述第三車輪143分別運行在所述第二導軌212和所述第三導軌213上,保證干燥過程中所述窯車1穩定地架設在所述燃燒設備22上運動,限制所述底面11和所述干燥面23之間保持5mm的預定距離D。本發明是將隧道窯應用到褐煤干燥領域,與傳統的滾筒褐煤干燥設備相比該設備大大降低投資成本,且可以滿足大批量、規模化生產。所述褐煤干燥用隧道窯在功能上分為兩段,其中用于對所述窯車1中的褐煤進行加熱干燥的部分為干燥段,與所述干燥段銜接、用于冷卻干燥好的褐煤的部分為冷卻段。冷空氣從冷卻段末端分別從窯車1上部空間及窯體底部隧道進入,冷卻段末引出熱空氣,然后將熱空氣作為助燃空氣,進入窯車1干燥段隧道,在干燥段隧道內充分燃燒,產生熱煙氣,在干燥段末端將熱煙氣引出,進入窯車1上部空間,干燥段窯車1上部空間將熱煙氣引出,此舉進一步從窯車1上方對褐煤進行加熱,提高干燥效果,最終將帶走褐煤中大量的水分,含大量水汽的熱煙氣,可以通過熱交換,將多余熱量向職工宿舍,或周圍居民供暖,同時對熱煙氣進行冷凝水收集處理,得到工業用水。作為上述實施例的一個變形,所述窯車1具有適于通過所述隧道窯本體2和適于裝卸褐煤的其他結構,同樣能實現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作為上述實施例的再一個變形,所述底面11和所述干燥面23之間保持除5mm外的其他預定距離D,比如3mm、8mm等,同樣能實現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作為上述實施例的第三個變形,所述軸接可為其他轉動連接代替;所述螺栓連接可為其他可拆卸連接代替,同樣能實現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作為上述實施例的第四個變形,所述直線型隧道也可為曲線隧道代替,同樣能實現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作為上述實施例的第五個變形,可以向上打開的兩個所述側門可設在側面上的其他預定部分,也可側開,只要能達到方便卸煤的目的,同樣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顯然,上述實施例僅僅是為清楚地說明所作的舉例,而并非對實施方式的限定。對于所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上述說明的基礎上還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變化或變動。這里無需也無法對所有的實施方式予以窮舉。而由此所引伸出的顯而易見的變化或變動仍處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中。
權利要求1.一種褐煤干燥用隧道窯,其特征在于包括,窯車,具有適于通過所述隧道窯本體和適于裝卸褐煤的結構;隧道窯本體,為一條長的隧道,其內設置有導軌和燃燒設備,其中,所述導軌導引所述窯車通過所述隧道窯本體;所述燃燒設備,為干燥褐煤提供熱源,沿所述隧道窯本體的長度方向密封設置,使得所述燃燒設備的火焰與所述隧道內所述窯車通過的空間隔離。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褐煤干燥用隧道窯,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燒設備設置在所述隧道窯本體的中間位置處,具有向上凸起的頂部;所述窯車具有底面和與所述底面的周邊相連的側面,所述底面和所述側面圍成用于盛裝所述褐煤的干燥間,所述底面具有與所述燃燒設備凸起的頂部配合的凹進部分;干燥過程中,所述窯車架設在所述燃燒設備上。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褐煤干燥用隧道窯,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燒設備的橫截面為三角形。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褐煤干燥用隧道窯,其特征在于所述窯車的所述底面上設置有深入到所述干燥間的圓柱狀凸起。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褐煤干燥用隧道窯,其特征在于所述窯車的所述側面上具有適于打開的側門。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褐煤干燥用隧道窯,其特征在于所述側門的上端與所述窯車的支架轉動連接,所述側門與所述底面之間為可拆卸連接。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褐煤干燥用隧道窯,其特征在于所述轉動連接為軸接,所述可拆卸連接為螺栓連接。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褐煤干燥用隧道窯,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燒設備的頂部和所述底面之間的距離D為5mm。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褐煤干燥用隧道窯,其特征在于所述導軌的數量為三個,其中,兩個所述導軌分別鋪設在所述隧道窯本體的底部、所述燃燒設備的兩側;一個所述導軌設置在所述燃燒設備的頂部。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褐煤干燥用隧道窯,包括,窯車,具有適于通過所述隧道窯本體和適于裝卸褐煤的結構;隧道窯本體,為一條長隧道,其內設置有導軌和燃燒設備,其中,所述導軌導引所述窯車通過所述隧道窯本體;所述燃燒設備,為干燥褐煤提供熱源,沿所述隧道窯本體的長度方向密封設置,使得所述燃燒設備的火焰與所述隧道內所述窯車通過的空間隔離。由于利用了上述結構的隧道窯干燥褐煤,便于規模化批量干燥褐煤,同時,能大大減少干燥成本,便于推廣應用。
文檔編號F26B23/02GK201974020SQ20112000667
公開日2011年9月14日 申請日期2011年1月11日 優先權日2011年1月11日
發明者何鵬, 劉振強, 張旭輝, 張毅, 楊生智, 白中華, 石長江, 苗文華, 陶曉東 申請人:錫林浩特國能能源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