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帶內換熱器的氣流-噴動-移動床干燥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干燥設備與工程技術領域,涉及一種低階煤及油頁巖等易燃易爆物料的干燥設備。
背景技術:
油頁巖以及褐煤和次煙煤等低階煤具有含水量高(20% 75% )、熱值低、揮發分高、熱穩定性差、化學活性高、易風化、易自燃等特點,難以長途運輸或長期儲存。通過脫水干燥處理降低煤和油頁巖中的水分,一方面可以提高熱值和能量密度,降低運輸成本;另一方面還可以提高下游裝置的利用效率,降低設備規模。因此,降低煤和油頁巖的含水量,有利于擴大低階煤和油頁巖的綜合利用途徑,對提高油頁巖和煤質具有重要意義。用于低階煤和油頁巖等易燃易爆物料的干燥器有很多種,如轉筒干燥器、回轉管式干燥器、流化床干燥器和氣流干燥器等。轉筒干燥器和回轉管式干燥器,生產能力大,操作彈性大,但設備體積大,一次性投資高。流化床干燥器結構簡單,造價低,維修方便,處理量大,但要求濕物料粒度分布均勻。氣流干燥器結構簡單,處理量大,干燥時間短,但要得到含水量5%以下的干燥產品比較困難。目前,已經公開的中國專利申請名稱為“粉煤氣化工藝的濾餅回用方法”(CN101240197),采用氣流干燥器對粉煤氣化工藝中真空過濾機形成的含水量50%濾餅進行干燥,得到的產品含水量比較高,可達15%。為解決氣流干燥產品中含水量高這一問題,便出現了氣流干燥和流化床干燥的兩級組合干燥技術,例如,中國專利申請名稱為“低含水量、高熱值煤粉及其制造方法和裝置”(CN10116869;3),將粒徑小于6mm的低變質煤粉在氣流干燥和流化床干燥中干燥至含水量低于3% ;中國專利申請名稱為“氮氣循環煤粉氣流內加熱流化床干燥工藝”(CN1888799),采用氮氣部分循環和熱煙氣作為干燥介質,通過一級氣流干燥加二級內加熱流化床干燥,把濕含量40%的煤粉干燥為濕含量小于3 %的干煤粉;盡管上述這兩種氣流干燥和流化床干燥兩級組合干燥工藝得到的煤粉產品含水量小,但其干燥工藝流程比較復雜,一個干燥過程需要兩種干燥設備,每種干燥設備后都需要有高效的氣固分離設備。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干燥工藝簡單的帶內換熱器的氣流-噴動-移動床干燥器,得到的干燥產品含水量小,實現顆粒物料在一個設備內完成提升輸送、干燥脫水及氣固分離等多個功能。本發明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實現的。帶內換熱器的氣流-噴動-移動床干燥器包括以下幾部分濕物料入口、閥門、產品出口、熱風入口、氣流干燥管、廢氣出口、噴動-移動床上蓋、噴動-移動床筒體、噴動-移動床底板、噴動錐體、擋板、導流筒及內換熱器組件等。 內換熱器組件包括水蒸氣入口、水蒸氣總管組件、換熱管、冷凝水總管組件和疏水閥;換熱管直徑為20 200mm,在噴動-移動床筒體內的排列采用同心圓式,為2 6排;水蒸氣總管組件是由水蒸氣總管與防塵帽焊接在一起構成的;冷凝水總管組件是由冷凝水總管與防塵帽焊接在一起構成的;防塵帽頂角等于40° 55°。噴動錐體大端直徑與噴動-移動床筒體直徑相等,小端直徑與導流筒直徑相等,錐底角等于40° 90°,噴動錐體小端與氣流干燥管出口之間的距離為20 120mm ;噴動錐體大端與噴動-移動床筒體之間采用焊接結構;導流筒直徑比氣流干燥管直徑大40 400mm,導流筒上端面與噴動錐體小端面焊接在一起,導流筒下端面高側與噴動-移動床底板焊接在一起,導流筒下端面低側與擋板焊接在一起,導流筒下端面低側與噴動-移動床底板之間的縫隙為40 200mm ;噴動-移動床底板與垂直方向的夾角為20° 30° ;擋板與噴動-移動床筒體之間采用焊接結構。采用上述一種帶內換熱器的氣流-噴動-移動床干燥器的干燥方法是將濕物料經濕物料入口加入到氣流干燥管內先進行快速脫水干燥后,再進入噴動-移動床內,在熱風和內換熱器的共同作用下,使顆粒物料得到進一步干燥,干燥產品由產品出口經閥門排出,廢氣由廢氣出口排出。本發明的效果和益處是設備結構簡單,制造容易,占地面積小,干燥工藝簡單,產品含水量小,操作過程安全方便,在一個設備內完成提升輸送、干燥脫水及氣固分離等多個功能。
圖1是帶內換熱器的氣流-噴動-移動床干燥器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1的A-A剖面示意圖。圖3是內換熱器組件的示意圖。圖4是圖3的俯視圖。圖5是圖3和圖4的B-B剖面示意圖。圖6是圖3和圖4的C-C剖面示意圖。圖中1、濕物料入口,2、閥門,3、產品出口,4、擋板,5、氣流干燥管出口,6、內換熱器組件,7、噴動-移動床上蓋,8、廢氣出口,9、噴動-移動床筒體,10、噴動錐體,11、噴動-移動床底板,12、導流筒,13、氣流干燥管,14、熱風入口,15、冷凝水總管組件,16、換熱管,17、水蒸氣入口,18、水蒸氣總管組件,19、疏水閥,20、水蒸氣總管,21、防塵帽,22、冷凝水總管。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結合技術方案和附圖詳細敘述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 圖6所示,內換熱器組件6包括水蒸氣入口 17、水蒸氣總管組件18、換熱管16、冷凝水總管組件15和疏水閥19 ;換熱管16直徑為20 200mm,在噴動-移動床筒體9內的排列采用同心圓式,為2 6排;水蒸氣總管組件18是由水蒸氣總管20與防塵帽 21焊接在一起構成的;冷凝水總管組件15是由冷凝水總管22與防塵帽21焊接在一起構成的;防塵帽21頂角等于40° 55°。水蒸氣總管組件18和冷凝水總管組件15的防塵帽21結構,可以避免物料在水蒸氣總管20和冷凝水總管22上停留時間過長,而出現的局部過熱造成著火等安全隱患。噴動錐體10大端直徑與噴動-移動床筒體9直徑相等,小端直徑與導流筒12直徑相等,錐底角等于40° 90°,噴動錐體10小端與氣流干燥管出口 5之間的距離為20 120mm ;噴動錐體10大端與噴動-移動床筒體9之間采用焊接結構;導流筒12直徑比氣流干燥管13直徑大40 400mm,導流筒12上端面與噴動錐體10小端面焊接在一起,導流筒12下端面高側與噴動-移動床底板11焊接在一起,導流筒12下端面低側與擋板4焊接在一起,導流筒12下端面低側與噴動-移動床底板11之間的縫隙為 40 200mm;噴動-移動床底板11與垂直方向的夾角為20° 30° ;擋板4與噴動-移動床筒體9之間采用焊接結構。操作過程中,可以通過調整閥門2來控制物料在氣流-噴動-移動床干燥器內的停留時間,以獲得所期望的產品含水量。 如圖1所示,將濕物料經濕物料入口 1加入到氣流干燥管13內先進行快速脫水干燥后,再進入噴動-移動床9內,在熱風和內換熱器6的共同作用下,使顆粒物料得到進一步干燥,干燥產品由產品出口 3經閥門2排出,廢氣由廢氣出口 8排出。
權利要求
1.一種帶內換熱器的氣流-噴動-移動床干燥器,包括濕物料入口、閥門、產品出口、熱風入口、氣流干燥管、廢氣出口、噴動-移動床上蓋、噴動-移動床筒體、噴動-移動床底板、 噴動錐體、擋板、導流筒及內換熱器組件,其特征在于1)內換熱器組件包括水蒸氣入口、水蒸氣總管組件、換熱管、冷凝水總管組件和疏水閥;換熱管直徑為20 200mm,在噴動-移動床筒體內的排列采用同心圓式,為2 6排; 水蒸氣總管組件是由水蒸氣總管與防塵帽焊接在一起構成的;冷凝水總管組件是由冷凝水總管與防塵帽焊接在一起構成的;防塵帽頂角等于40° 55° ;2)噴動錐體大端直徑與噴動-移動床筒體直徑相等,小端直徑與導流筒直徑相等,錐底角等于40° 90°,噴動錐體小端與氣流干燥管出口之間的距離為20 120mm;噴動錐體大端與噴動-移動床筒體之間采用焊接結構;導流筒直徑比氣流干燥管直徑大40 400mm,導流筒上端面與噴動錐體小端面焊接在一起,導流筒下端面高側與噴動_移動床底板焊接在一起,導流筒下端面低側與擋板焊接在一起,導流筒下端面低側與噴動-移動床底板之間的縫隙為40 200mm ;噴動-移動床底板與垂直方向的夾角為20° 30° ;擋板與噴動-移動床筒體之間采用焊接結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帶內換熱器的氣流-噴動-移動床干燥方法,其特征在于將濕物料經濕物料入口加入到氣流干燥管內先進行快速脫水干燥后,再進入噴動-移動床內,在熱風和內換熱器的共同作用下,使顆粒物料得到進一步干燥,干燥產品由產品出口經閥門排出,廢氣由廢氣出口排出。
全文摘要
一種帶內換熱器的氣流-噴動-移動床干燥器,屬于干燥設備與工程技術領域,包括濕物料入口、閥門、產品出口、熱風入口、氣流干燥管、廢氣出口、噴動-移動床上蓋、噴動-移動床筒體、噴動-移動床底板、噴動錐體、檔板、導流筒及內換熱器組件。其特征是將濕物料經濕物料入口加入到氣流干燥管內先進行快速脫水干燥后,再進入噴動-移動床內,在熱風和內換熱器的共同作用下,使顆粒物料得到進一步干燥,干燥產品由產品出口經閥門排出,廢氣由廢氣出口排出。本發明的效果和益處是設備結構簡單,制造容易,占地面積小,干燥工藝簡單,操作過程安全方便,在一個設備內完成提升輸送、干燥脫水及氣固分離等多個功能。
文檔編號F26B25/00GK102261826SQ20111017258
公開日2011年11月30日 申請日期2011年6月15日 優先權日2011年6月15日
發明者于才淵, 王寶和, 王濤, 肖建生 申請人:大連理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