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稻殼粉燃燒熱風爐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熱風爐。
背景技術:
目前生物質熱風爐在使用時存在燃料不能完全燃盡,排放煙氣不符合國家標準, 造成環境污染的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稻殼粉燃燒熱風爐,以解決目前生物質熱風爐在使 用時存在燃料不能完全燃盡,排放煙氣不符合國家標準,造成環境污染的問題。本實用新型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采取的技術方案是所述熱風爐包括爐體、多個 扒灰門、列管換熱器、引煙機、煙囪、助燃門、煙道、喂料斗、電機、給料攪龍、接料管、高壓吸 給料風機、出料管、燃料擴散噴嘴和熱風機,所述電機的輸出軸與給料攪龍傳動連接,所述 給料攪龍裝在喂料斗內的下部,所述喂料斗的出口與接料管的一端連接,所述接料管的另 一端與高壓吸給料風機的吸給料進口連接,所述高壓吸給料風機的吸給料出口與出料管的 一端連接,所述出料管的另一端與燃料擴散噴嘴連接,所述熱風爐還包括弧形上拱和弧形 下拱,所述爐體內通過第一耐火磚墻和第二耐火磚墻從前至后依次砌筑分為燃燒室、第一 級沉降室和第二級沉降室,所述燃燒室的底部設有助燃空氣進口,所述助燃空氣進口上設 有助燃門,所述出料管的另一端穿過助燃空氣進口設在燃燒室內,所述燃燒室內設有弧形 上拱和弧形下拱,所述弧形上拱的兩端與燃燒室的兩側壁砌筑成一體,所述弧形下拱的兩 端與燃燒室的兩側壁砌筑成一體,所述弧形上拱位于弧形下拱的上方,所述燃料擴散噴嘴 設在弧形下拱的燃燒室內,所述第一耐火磚墻的下端面與爐體的底部之間形成第一煙氣流 通口,所述第二耐火磚墻的上端面與爐體的上部之間形成第二煙氣流通口,所述第二級沉 降室內設有列管換熱器和熱風機,所述熱風機設置在列管換熱器的上方并與其連接,所述 列管換熱器的底部設有煙道,所述煙道通過引煙機與煙囪連通,所述爐體的側壁上與燃燒 室相對應位置處設有多個扒灰門,所述爐體的側壁上與第一級沉降室和第二級沉降室相對 應位置處各設有一個扒灰門。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稻殼粉通過高壓吸給料風機18吸入 后由燃料擴散噴嘴20噴入燃燒室1內進行懸浮燃燒;稻殼粉在引煙機7的作用下,火焰呈 上升狀態,使稻殼粉在弧形上拱11得到充分燃燒,助燃空氣由助燃空氣進口 3進入,有助于 稻殼粉在弧形上拱11空間充分燃凈;同時爐體內第一級沉降室4和第二級沉降室5的設置 用來延長稻殼粉的燃燒時間且能夠較好地沉淀煙氣內的灰塵,使本實用新型的煙氣排放符 合國家標準,保護環境。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1的A-A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具體實施方式
一結合圖1和圖2說明本實施方式,本實施方式的熱風爐包括爐 體、多個扒灰門2、列管換熱器6、引煙機7、煙囪8、助燃門9、煙道13、喂料斗14、電機15、給 料攪龍16、接料管17、高壓吸給料風機18、出料管19、燃料擴散噴嘴20和熱風機25,所述電 機15的輸出軸與給料攪龍16傳動連接,所述給料攪龍16裝在喂料斗14內的下部,所述喂 料斗14的出口與接料管17的一端連接,所述接料管17的另一端與高壓吸給料風機18的 吸給料進口連接,所述高壓吸給料風機18的吸給料出口與出料管19的一端連接,所述出料 管19的另一端與燃料擴散噴嘴20連接,所述熱風爐還包括弧形上拱11和弧形下拱12,所 述爐體內通過第一耐火磚墻21和第二耐火磚墻22從前至后依次砌筑分為燃燒室1、第一級 沉降室4和第二級沉降室5,所述燃燒室1的底部設有助燃空氣進口 3,所述助燃空氣進口 3上設有助燃門9,所述出料管19的另一端穿過助燃空氣進口 3設在燃燒室1內,所述燃燒 室1內設有弧形上拱11和弧形下拱12,所述弧形上拱11的兩端與燃燒室1的兩側壁砌筑 成一體,所述弧形下拱12的兩端與燃燒室1的兩側壁砌筑成一體,所述弧形上拱11位于弧 形下拱12的上方,所述燃料擴散噴嘴20設在弧形下拱12的燃燒室1內,所述第一耐火磚 墻21的下端面與爐體的底部之間形成第一煙氣流通口 23,所述第二耐火磚墻22的上端面 與爐體的上部之間形成第二煙氣流通口 24,所述第二級沉降室5內設有列管換熱器6和熱 風機25,所述熱風機25設置在列管換熱器6的上方并與其連接,所述列管換熱器6的底部 設有煙道13,所述煙道13通過引煙機7與煙 8連通,所述爐體的側壁上對應的弧形上拱 11和弧形上拱12之間的區域設有多個扒灰門2,所述爐體的側壁上與第一級沉降室4和第 二級沉降室5相對應位置處各設有一個扒灰門2。本實用新型的供熱量可達到60-360萬大卡/小時,熱效率為65-70% ;其中燃料稻 殼粉質量密度為100-135kg/m3,稻殼粉中水分含量占9-14%,固有炭成分占16_18%,揮發物 質占56-68%,灰分占18-21%,稻殼粉的熱值為3340-3580kcal,2kg稻殼粉的熱量相當于1kg 煤的熱量;稻殼粉還具有汽化燃料的特點顆粒度小且粒度均勻,燃燒反應表面較大,空氣 分配均勻;稻殼粉硅燒結機械強度高,汽化后可保持外形,不易碎裂具有一定熱穩定性;黏 燒性弱,不易在爐體內結焦損壞爐體內壁,出渣容易。本實用新型節能、經濟適用;其燃燒費用低,相當于煤的1/3、柴油的1/7,耗能是 一般熱風爐的1/3,爐體制造成本低,相當于普通熱風爐的1/2 ;稻殼粉作為干燥熱源是緩 和能源矛盾的一種有效途徑。稻殼粉為米加工廢棄物,價格低廉、單位價格為煤的1/6,柴 油的1/2,而且熱值相當于煤的1/2、柴油的1/3,故和常規能源相比是一種廉價可推廣的燃 料。
具體實施方式
二 結合圖1說明本實施方式,本實施方式的熱風爐還包括二次風 門10,所述二次風門10設在爐體的前墻上。根據燃燒室1內的稻殼粉的燃燒情況通過開關 二次風門調節助燃風量。其它組成及連接關系與具體實施方式
一相同。工作原理將稻殼粉填入進喂料斗14,啟動電機1,電機1的輸出軸將動力傳遞給 給料攪龍16,給料攪龍16在喂料斗14內將稻殼粉攪拌均勻后,稻殼粉由高壓吸給料風機18吸入通過燃料擴散噴嘴20噴入至燃燒室1內,將稻殼粉點燃,稻殼粉在燃燒室1內進行 懸浮燃燒,在引煙機7的作用下,稻殼粉燃燒火焰呈上升狀態,使稻殼粉在弧形上拱11與弧 形下拱12之間充分燃燒,同時助燃空氣由助燃空氣進口 3進入,有助于稻殼粉在弧形上拱 11空間內充分燃凈;當稻殼粉燃燒完后所剩下的灰燼,可以通過扒灰門2將其灰燼排除。爐 體內煙氣的溫度可達600-700攝氏度,煙氣從燃燒室1出來后通過第一煙氣流通口 23進入 第一級沉降室4,在第一級沉降室4內進行灰塵沉淀后經過第二煙氣流通口 24進入第二級 沉降室5,在第二級沉降室5內進行灰塵沉淀后進入列管換熱器6,用來加熱由熱風機25吸 入的空氣,之后進入煙囪8排向外界,其中空氣在列管換熱器6內進行熱交換后由換熱氣出 口熱風,溫度可達到200-250攝氏度,可以用作干燥熱源。
權利要求一種稻殼粉燃燒熱風爐,所述熱風爐包括爐體、多個扒灰門(2)、列管換熱器(6)、引煙機(7)、煙囪(8)、助燃門(9)、煙道(13)、喂料斗(14)、電機(15)、給料攪龍(16)、接料管(17)、高壓吸給料風機(18)、出料管(19)、燃料擴散噴嘴(20)和熱風機(25),所述電機(15)的輸出軸與給料攪龍(16)傳動連接,所述給料攪龍(16)裝在喂料斗(14)內的下部,所述喂料斗(14)的出口與接料管(17)的一端連接,所述接料管(17)的另一端與高壓吸給料風機(18)的吸給料進口連接,所述高壓吸給料風機(18)的吸給料出口與出料管(19)的一端連接,所述出料管(19)的另一端與燃料擴散噴嘴(20)連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熱風爐還包括弧形上拱(11)和弧形下拱(12),所述爐體內通過第一耐火磚墻(21)和第二耐火磚墻(22)從前至后依次砌筑分為燃燒室(1)、第一級沉降室(4)和第二級沉降室(5),所述燃燒室(1)的底部設有助燃空氣進口(3),所述助燃空氣進口(3)上設有助燃門(9),所述出料管(19)的另一端穿過助燃空氣進口(3)設在燃燒室(1)內,所述燃燒室(1)內設有弧形上拱(11)和弧形下拱(12),所述弧形上拱(11)的兩端與燃燒室(1)的兩側壁砌筑成一體,所述弧形下拱(12)的兩端與燃燒室(1)的兩側壁砌筑成一體,所述弧形上拱(11)位于弧形下拱(12)的上方,所述燃料擴散噴嘴(20)設在弧形下拱(12)的燃燒室(1)內,所述第一耐火磚墻(21)的下端面與爐體的底部之間形成第一煙氣流通口(23),所述第二耐火磚墻(22)的上端面與爐體的上部之間形成第二煙氣流通口(24),所述第二級沉降室(5)內設有列管換熱器(6)和熱風機(25),所述熱風機(25)設置在列管換熱器(6)的上方并與其連接,所述列管換熱器(6)的底部設有煙道(13),所述煙道(13)通過引煙機(7)與煙囪(8)連通,所述爐體的側壁上對應的弧形上拱(11)和弧形上拱(12)之間的區域設有多個扒灰門(2),所述爐體的側壁上與第一級沉降室(4)和第二級沉降室(5)相對應位置處各設有一個扒灰門(2)。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稻殼粉燃燒熱風爐,其特征在于所述熱風爐還包括二次風 門(10),所述二次風門(10)設在爐體的前墻上。
專利摘要一種稻殼粉燃燒熱風爐,它涉及一種熱風爐。針對目前生物質熱風爐在使用時存在燃料不能完全燃盡,排放煙氣不符合國家標準,造成環境污染的問題。燃燒室的底部設有助燃空氣進口,助燃空氣進口上設有助燃門,出料管的另一端穿過助燃空氣進口設在燃燒室內,弧形上拱的兩端與燃燒室的兩側壁砌筑成一體,弧形下拱的兩端與燃燒室的兩側壁砌筑成一體,燃料擴散噴嘴設在弧形下拱的燃燒室內,第二級沉降室內設有列管換熱器和熱風機,列管換熱器的底部設有煙道,煙道通過引煙機與煙囪連通,爐體上設有多個扒灰門,爐體的側壁上與第一級沉降室和第二級沉降室相對應位置處各設有一個扒灰門。本實用新型用于熱風供熱。
文檔編號F24H3/08GK201615601SQ20102015729
公開日2010年10月27日 申請日期2010年4月13日 優先權日2010年4月13日
發明者宋國忠, 張金嶺, 曲鴻義 申請人:宋國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