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直接煉鉛爐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有色金屬冶煉爐具,尤其是一種直接煉鉛閃速爐。
背景技術:
傳統的鉛冶煉工藝為“燒結_鼓風爐法”,由于其存在能耗大和污染等問題,工藝 及裝置正逐漸淘汰;近代出現的直接煉鉛新工藝“氧氣底吹法”的缺點是煙塵率較高,且爐 渣中的鉛含量較高;另“基夫塞特法”單位產品投資大,還原區采用電熱還原,能耗高。隨著 國家對企業節能與減排的要求日趨嚴格,迫切需要兼具節能、環境友好和資源高效利用的 鉛強化冶金工藝技術。為配合大規模的閃速煉鉛及富鉛渣液態直接貧化工藝開發,需要一 種實現閃速煉鉛工藝短流程、連續化技術特征的專用裝備,節能、高效,可提升我國鉛冶煉 工業整體技術裝備水平和競爭力。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直接煉鉛爐,可適應于連續煉鉛工藝不同氧化和 還原氣氛的分區需要,高效、節能、環保。一種直接煉鉛爐,其特征在于反應塔設置在爐體中段,設置中部水冷隔墻,兩端 分別為還原區和氧化區上升煙道,同時氧化區氣體上升煙道設置直立式余熱鍋爐,便于降 低煙塵率,還原區的寬度可根據處理量的大小變化,設備產能大,單臺設備可達年產15-25 萬噸金屬鉛。一種直接煉鉛爐,其特征在于該爐為雙爐膛爐型,在熔煉區靠近隔墻處設有圓形 反應塔和冷卻水套,塔頂設置一個精礦噴嘴,兩端部分別設有直立式上升煙道排煙,在還原 區爐壁上設有吹煉渣層的粉煤噴吹口,在爐壁上還設有燃燒器、出鉛口,在還原區端部設有 出渣口。精礦主要氧化反應發生在反應塔內,熔融物并通過布置在反應塔下部的熾熱焦炭 層80% 85%還原成粗鉛,熔煉煙氣通過熔煉區直立上升煙道排出爐體,并經直立式余熱 鍋爐回收煙氣余熱及收塵后進行制酸。熔體通過水冷隔墻下部進入還原區,還原區的寬度 可根據處理量的大小變化。一種直接煉鉛爐,其特征在于反應塔和兩個煙道均采用吊掛方式。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由于爐體緊湊、并通過設置中部水冷隔墻,客觀的將氧 化、還原氣氛分開,而熔體可以通過隔墻下部連通,能保證氧化熔煉及還原鉛渣的反應順利 進行,并高效的利用了熔融物的潛熱,具有高效節能的特點。而且在爐體還原區的爐壁上布 置多個噴吹粉煤還原口,通過攪動渣層進行還原反應,極大改善了渣還原反應的熱力學、動 力學條件,使反應高效地進行,操作時間縮短,熱量外泄少,同時漏入的冷空氣少,節省了用 于維持爐溫的燃料消耗;操作安全。
附圖是本實用新型整體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一種直接煉鉛爐,為水冷隔墻式雙爐 膛爐型,設置中部水冷隔墻3,在熔煉區靠近隔墻處設有圓形反應塔2,并安裝有反應塔冷 卻水套,塔頂設置一個中央噴射式精礦噴嘴1,兩端分別為還原區和氧化區上升煙道6與9, 同時氧化區氣體上升煙道9設置直立式余熱鍋爐8,還原區的寬度可根據處理量的大小變 化,設備產能大,單臺設備可達年產15 25萬噸金屬鉛。精礦主要氧化反應發生在反應 塔2內,熔融物并通過布置在反應塔下部的熾熱焦炭層80% 85%還原成粗鉛,熔煉煙氣 通過熔煉區直立上升煙道9排出爐體,并經直立式余熱鍋爐8回收煙氣余熱及收塵后進行 制酸。熔體通過水冷隔墻3下部進入還原區,還原區的寬度可根據處理量的大小變化,在還 原區爐壁上設有吹煉渣層的粉煤噴吹口 5,將渣含鉛降到棄渣水平,在爐壁上還設有燃燒器 4、出鉛口 10,在還原區端部設有出渣口 7。在出鉛口 10、出渣口 7上配有環保煙罩。反應塔 2和兩個煙道6和9均采用吊掛方式,爐膛鋼結構采用蝸卷彈簧式彈性結構。
權利要求一種直接煉鉛爐,其特征在于反應塔(2)設置在爐體中段,設置中部水冷隔墻(3),兩端分別為還原區和氧化區上升煙道(6,9),同時氧化區氣體上升煙道設置直立式余熱鍋爐(8)。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直接煉鉛爐,其特征在于該爐為雙爐膛爐型,在熔煉區靠近 隔墻處設有圓形反應塔和冷卻水套,塔頂設置一個精礦噴嘴(1),兩端部分別設有直立式上 升煙道(6,9)排煙,在還原區爐壁上設有吹煉渣層的粉煤噴吹口(5),在爐壁上還設有燃燒 器(4)、出鉛口(10),在還原區端部設有出渣口(7)。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直接煉鉛爐,其特征在于反應塔(2)和兩個煙道(6,9) 均采用吊掛方式。
專利摘要一種直接煉鉛爐,反應塔設置在爐體中段,設置中部水冷隔墻,兩端分別為還原區和氧化區上升煙道,同時氧化區氣體上升煙道設置直立式余熱鍋爐,便于降低煙塵率,還原區的寬度可根據處理量的大小變化。由于爐體緊湊、并通過設置中部水冷隔墻,客觀的將氧化、還原氣氛分開,而熔體可以通過隔墻下部連通,能保證氧化熔煉及還原鉛渣的反應順利進行,并高效的利用了熔融物的潛熱,具有高效節能的特點。而且在爐體還原區的爐壁上布置多個噴吹粉煤還原口,通過攪動渣層進行還原反應,極大改善了渣還原反應的熱力學、動力學條件,使反應高效地進行,操作時間縮短,熱量外泄少,同時漏入的冷空氣少,節省了用于維持爐溫的燃料消耗;操作安全。
文檔編號F27B19/02GK201628476SQ20102013904
公開日2010年11月10日 申請日期2010年3月23日 優先權日2010年3月23日
發明者劉慶華, 姚素平, 王瑋, 黃文華 申請人:中國瑞林工程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