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含水物干燥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通過在減壓環境下加熱含有水分的含水物來進行干燥的含水物 干燥裝置,尤其涉及一種能夠連續供給含水物且能夠連續排出干燥后的干燥物的含水物干
fe裝直O
背景技術:
作為通過在減壓環境下加熱各種生物體及廢棄物等含水物進行干燥的手段,一般 使用含水物干燥裝置。該含水物干燥裝置通過使密閉的裝置內部減壓來降低沸點,低溫干 燥供給到該裝置內的含水物。這里,作為一種含水物干燥裝置中的被處理物的含水物的處 理方式,可以舉出批量處理方式。這種批量處理方式是指,在將規定量的含水物供給到裝置 內后,在干燥處理結束之前不取出到裝置外,攪拌含水物使其一邊保持均勻狀態一邊使其 干燥的方式。但是,在這種批量處理方式中,由于在干燥處理的后半部分因水分的蒸發而造成 含水物的容量大幅減小,因而裝置內會產生無用的空間,熱擴散增加變成所謂的空燒狀態。 因此,批量處理方式存在熱效率惡化、干燥處理需要長時間的問題。另外,根據批量處理方 式,需要在干燥處理的初期以從含水物的最大水分蒸發速度的狀態為基準,設計用于構成 含水物干燥裝置的鍋爐、冷凝器或冷卻設備等。因此,在干燥處理的末期,這些設備變為過 剩裝置,由于高價購入大型設備,所以會招致增加成本及使裝置大型化的問題。而且,在批 量處理方式中,如前所述,由于在干燥處理期間攪拌含水物,因而也會存在在干燥處理末期 含水量降低的干燥物粉塵化且在裝置內飛散而在將該干燥物排出裝置外時污染周圍環境 的問題。為了解決這種批量處理方式中存在的問題,作為含水物的其他處理方式,以往使 用連續處理方式(例如,參照日本特開2006-153376號公報)。這種處理方式是指向裝置 內連續供給含水物,將該含水物朝一定方向一邊搬送一邊加熱來進行干燥處理,將干燥處 理后的干燥物連續排出到裝置外的方式。并且,根據這種連續處理方式,因為含水物被連續 搬送到裝置內,所以即使含水物的容量伴隨干燥處理而減小,但是難以產生如批量處理方 式那樣的在裝置內產生的無用空間。因此,在連續處理方式的含水物干燥裝置中,熱效率不 會惡化,干燥處理也不需要很長時間。而且,在連續處理方式中,干燥處理期間,來自含水物 水分的蒸發速度不像分批處理方式那樣變化大。因此,在設計構成含水物干燥裝置的各種 設備時,能夠以平均蒸發速度為基準,從而不會招致批量處理方式那樣的設備變成過剩裝 置、增加成本及使裝置大型化的問題。而且,在連續處理方式中,因為在裝置內不攪拌含水 物,所以也不會有如批量處理方式那樣的干燥物粉塵化且在裝置內飛散的問題。但是,在以往的連續處理方式的含水物干燥裝置中,存在不能使含水物干燥到含 水量充分低的狀態的問題。在以往的連續處理方式中,為了保持裝置內的密閉裝置狀態來 連續向裝置內供給及排出含水物,在含水物干燥裝置中設置的用于供給及排出含水物的供 給口及排出口雙方,使用所謂的料封(7〒U 7 > * 一> )。該料封是指通過含水物和干燥物本身來封閉供給口和排出口的。因此,含水物以壓緊到不透過氣體的狀態從供給口供給。 在排出口,如果干燥物的含水量過低,則會變成能夠透過氣體的狀態,干燥物就不能作為料 封使用,因此,干燥物需要有適度的含水率。因此,只能將含水物干燥到含水率為60%以上 的范圍(參照日本特開2006-153376號公報的段落W055])。
發明內容
本發明是考慮到以上情況而做出的發明,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含水物干燥裝置, 其采用將含水物一邊連續供給到裝置內一邊將干燥物連續排出到裝置外的連續處理方式, 并且能夠將含水物干燥到含水率充分低的狀態。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以下手段。即,涉及本發明的含水物干燥裝置包括干燥機本體部,其向處于減壓狀態的內部 供給含水物,且一邊加熱該含水物一邊朝一定方向搬送該含水物;貯斗部,其設置在沿該干燥機本體部的含水物搬送方向的下游側,該貯斗部的內部與所述干燥機本體部的內部連通,該貯斗部具有用于排出所述含水物的排出口與能夠密封地閉塞且能夠開放該排 出口的開閉機構。根據這種結構,作為通過設置在貯斗部的開閉機構來閉塞排出口的狀態,能夠使 貯斗部內部減壓到與干燥機本體部的內部相同的程度。另一方面,如果通過開閉機構來開 放排出口,則能夠將貯留在貯斗部的干燥物向裝置外部排出。另外,在涉及本發明的含水物干燥裝置中,所述開閉機構具有蓋部件,所述蓋部件 能夠朝閉塞所述排出口的位置與閉塞設置在沿所述干燥機本體部的含水物搬送方向的下 游側的端部開口的位置雙方移動。根據這種結構,當使蓋部件向閉塞干燥機本體部的端部開口的位置移動時,貯斗 部的排出部開放,并且干燥機本體部的內部保持密閉。因此,當將干燥物從貯斗部向裝置外 部排出時,通過蓋部件保持密閉從而使干燥機本體處于減壓狀態。即,當移動用于進行開始 下次干燥處理的蓋部件來閉塞貯斗部的排出口時,互相連通的貯斗部的內部與干燥機本體 部的內部變成進行了某種程度的減壓的狀態。由此,能夠縮短在干燥處理開始之前是干燥 機本體部與貯斗部減壓所需要的時間,且能夠縮短從干燥處理結束到下次干燥處理開始的 時間。另外,在涉及本發明的含水物干燥裝置中,所述干燥機本體部具有搬送機構,該搬 送機構具有沿含水物搬送方向設置且進行旋轉驅動的驅動軸和在該驅動軸的周面以規定 節距突出的葉片部件。根據這種結構,一旦驅動軸旋轉,含水物會被葉片部件在干燥機本體部的內部向 一定方向搬送。因此,由于含水物不會沿含水物搬送方向逆流與后續的含水物混合,所以能 夠更加切實高速地搬送含水物及進行干燥處理。另外,在涉及本發明的含水物干燥裝置中,所述葉片部件的節距隨著含水物搬送 方向的位置的不同而不同。根據這種結構,搬送機構帶來的含水物的搬送力變成隨著含水物搬送方向的位置 的不同而不同的大小。因此,在含水物例如達到規定含水率時而具有高粘性的特性的情況下,與此相對應使搬送機構的搬送力變化,從而能夠對應。此外,在本發明中“含水物的搬送 力”是指構成搬送機構的驅動軸抵抗含水物的粘性旋轉的旋轉力。另外,在涉及本發明的含水物干燥裝置中,用于構成所述干燥機本體部的套管與 所述葉片部件前端之間的間隙根據含水物搬送方向的位置的不同而不同。根據這種結構,搬送機構帶來的含水物的搬送力變成隨著含水物搬送方向的位置 的不同而不同的大小。因此,在含水物例如達到規定含水率時具有高粘性的特性的情況下, 與此相對應使搬送機構的搬送力變化,從而能夠對應。另外,在涉及本發明的含水物干燥裝置中,所述干燥機本體部具有多個所述搬送 機構,相鄰的所述搬送機構的所述葉片部件設置為相互嚙合。根據這種結構,一方的搬送機構的葉片部件上粘附的含水物被另一方的搬送機構 的葉片部件強制剝離并向含水物搬送方向搬送。因此,即使是在含水物為化學物質或高糖 分含量物質等高粘性物質的情況、含水物達到規定含水率時具有高粘性的特性的情況和含 水物包含纖維質等各種異物的情況下,也能夠通過搬送機構更加確實地搬送含水物。另外,在涉及本發明的含水物干燥裝置的所述搬送機構中,可以任意變更搬送所 述驅動軸的轉速。在這種結構中,通過使驅動軸的轉速發生變化,能夠任意調節搬送機構的含水物 的搬送速度。因此,能夠使含水物滯留在干燥機本體部的內部的平均時間發生變化,從而任 意調節干燥物的含水率。在涉及本發明的含水物干燥裝置中,能夠在使貯斗部內部減壓到與干燥機本體部 的內部相同的程度的狀態下來進行干燥處理。因此,干燥含水物直到使其含水率充分降低 后,能夠將從干燥機本體部連續排出的干燥物貯留到貯斗部的內部。并且,進行了規定時間 的干燥處理后,如果開放排出口,則能夠將貯斗部內的干燥物排出到裝置外部。這樣,根據 涉及本發明的含水物干燥裝置,能夠一邊連續供給含水物并且連續排出干燥物,一邊能夠 干燥含水物直到使其含水率充分降低。
圖1是表示涉及本發明表示第一實施例的含水物干燥裝置1的結構的模式圖。圖2是表示涉及第一實施的減壓干燥機6的結構的縱剖面示意圖。圖3是放大圖2的貯斗部12的周邊的局部放大縱剖視圖。圖4是放大涉及第二實施例的干燥機本體部40的一部分的局部放大剖視圖。圖5是放大涉及第三實施例的干燥機本體部50的一部分的局部放大剖視圖。圖6是放大涉及第四實施例的干燥機本體部60的一部分的局部放大剖視圖。圖7是放大涉及第五實施例的干燥機本體部70的一部分的局部放大剖視圖。圖8是放大涉及第六實施例的干燥機本體部80的一部分的局部放大剖視圖。圖9是放大涉及第七實施例的干燥機本體部90的一部分的局部放大剖視圖。圖10是放大涉及第八實施例的干燥機本體部100的一部分的局部放大剖視圖。圖11是放大涉及第九實施例的干燥機本體部110的一部分的局部放大剖視圖。圖12是放大涉及第十實施例的干燥機本體部120的一部分的局部放大剖視圖。符號說明
1含水物干燥裝置3 排出口11干燥機本體部12 C斗部G含水物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參照附圖來說明本發明的實施方式。首先說明涉及第一實施例的含水物干燥 裝置的結構。圖1是表示涉及本發明表示第一實施例的含水物干燥裝置1的結構的模式圖。 含水物干燥裝置1具有減壓干燥機7,在所述減壓干燥機7中設置有用于供給含水物G的 供給口 2、用于排出干燥物K的排出口 3、用于將產生自含水物G的蒸汽排出到外部的多個 排氣口 4、用于將加熱用蒸汽導入內部的多個蒸汽導入口 5、以及用于將加熱用蒸汽排出到 外部的多個蒸汽排出口 6。含水物干燥裝置1還具有連接到所述供給口 2的供給器8、連接 到所述排出口 3的干燥物回收器9、連接到所述各排氣口 4的排氣減壓單元10、連接到所述 蒸汽導入口 5的加熱器11、連接到該加熱器11的蒸汽排水回收器12。此外,在本發明中, 所謂“含水物G”是指含有規定量的水分的各種生物體及廢棄物,作為廢棄物,可以舉出下水 道污泥、工廠排水污泥、食品廢棄物、食物垃圾、糞便污泥、家畜糞便、植物榨汁殘粕等。所述減壓干燥機7是用于通過在減壓條件下加熱作為被處理物的含水物G來進行 干燥處理的設備。圖2是表示減壓干燥機7的結構的縱剖面示意圖。此外,為了便于說明, 在圖2中以左右反轉圖1的狀態進行圖示。減壓干燥機7具有在內部對含水物G進行干燥 處理的干燥機本體部13和暫時貯留干燥物K即經過干燥處理而使含水物G的含水率降低 的物質的貯斗部14。如圖2所示,干燥機本體部13是用于在具有大致圓筒狀的套管15的內部收納向 在圖中箭頭表示的含水物搬送方向搬送含水物G的兩個搬送機構16的裝置。此外,雖然圖 2中僅圖示了一個搬送機構16,但是在紙背側還收納有一個搬送機構16。套管15在沿含 水物搬送方向的上游側(以下,僅略稱為“上游側”)的端部設置有所述供給口 2。套管15 的、在從供給口 2沿含水物搬送方向的下游側(以下,僅略稱為“下游側”)的位置上,以規 定節距分別設置三個搬送排氣口 4。這三個排氣口 4中,位于沿含水物搬送方向的最上游 側的第一排氣口 4A和位于正中間的第二排氣口 4B,與位于最下游側的第三排氣口 4C相比 形成為大直徑。并且,各排氣口 4(排氣口 4A 4C)分別連接有配管17。連接到第一排氣 口 4A的第一配管17A與連接到第二排氣口 4B的第二配管17B,通過連接用配管18相互連 接。同時,連接到第三排氣管4C的第三配管17C與第二配管17B連接。由此,從三個排氣 口 4延伸的各配管17變成全部連通的狀態。而且,在套管15中設置有沿含水物搬送方向 以規定節距的多個蒸汽排出口 6。另一方面,圖2所示的兩個搬送機構16分別具有驅動軸20、中空軸22。驅動軸20 通過多個軸承19能夠旋轉地支承且通過馬達(未圖示)來旋轉驅動。中空軸22連接到該 驅動軸20,且在其周面突出設置葉片部件21。這里,在本實施例中,葉片部件21具有所謂 螺旋型的形狀,其節距P沿含水物搬送方向分布且大小一定。節距P是指沿含水物搬送方 向的葉片部件21之間的距離,例如,在螺旋型的葉片部件21中,在葉片部件21沿中空軸22的周面旋轉一周時的沿含水物搬送方向的起點與終點的距離。另外,驅動軸20內部形成中 空,在其一端側分別設置搬送蒸汽導入口 5與蒸汽排出口 6。另一方面,雖然圖2沒有詳細 說明,但是葉片部件21內部也形成為中空,且與驅動軸20的內部連通。這樣構成的兩個搬 送機構16分別設置在套管15的內部,以使各驅動軸20相互平行,并且各葉片部件21相互 嚙合。此外,在本實施例中,雖然將構成干燥機本體部13的套管15設置成大致圓筒狀, 但是套管15的形狀并不僅限定于此,如果在含水物搬送方向具有一定長度,則縱剖面的外 形也可以形成為四邊形或多邊形等。另外,在本實施例中,雖然將葉片部件21形成為螺旋 型(螺旋狀)的形狀,但是也可以形成為其他形狀,例如所謂螺紋型、槳葉型、靜止混合型 (^ ^r 4 -y ^ ^寸一型)。但是,因為如果如本實施例那樣形成為螺旋型,則與其他形 狀相比含水物G與搬送機構16的接觸面積會變大,所以如上述所示,其具有有效加熱搬送 機構16搬送的含水物G的優點。而且,在本實施例中,雖然設置了兩個搬送機構16,但是 搬送機構的數量可以是一個,也可以是三個以上。但是,如本實施例所示,如果設置兩個搬 送機構16,則附著在一方的搬送機構16的葉片部件21上的含水物G會被另一方的搬送機 構16的葉片部件21強制剝離。因此,與設置一個搬送機構16的情況相比,存在以下優點, 即,即使在含水物G為化學物質、高糖分含量物質等高粘性物質的情況、含水物G達到規定 含水率時而具有高粘性的特性的情況、含水物G包含纖維質等各種異物的情況下,也能夠 更加確實地搬送含水物G。另外,也不會招致如設置三個以上搬送機構16的情況那樣的成 本增加及使裝置大型化的問題。圖3是放大圖2的貯斗部14的周邊的局部放大縱剖視圖。貯斗部14具有縱剖面 呈大致圓形的外形且形成為中空的料斗主體23及設置為沿該料斗主體23的周面能夠滑動 的蓋部件(開閉機構)24。料斗主體23起到作為用于在內部貯留干燥物K的容器的作用。 該料斗主體23,在其頂部形成有用于將蒸汽排出到外部的所述第四排氣口 4D,另一方面在 其底部形成有用于將干燥物K排出到外部的搬送排出口 3。并且,第四排氣口 4D連接有第 四配管17D,該第四配管17D連接到所述第三配管17C。由此,第四配管17D也變成與第一 第三配管17A、17B、17C連通的狀態。這樣構成的貯斗部14設置為在干燥機本體部13的下 游側的端部使其內部與干燥機本體部13的內部連通。另一方面,蓋部件M起到閉塞或開放料斗主體23的排出口 3的作用。蓋部件M 變為能夠從用于密封地閉塞排出口 3的閉塞位置Pl (圖2所示)向使排出口 3向外部開放 的開放位置P2(圖3所示)滑動。另外,如前所述,蓋部件M在位于開放位置P2的狀態開 放排出口 3的同時,閉塞用于構成干燥機本體部13的套管15的下游側的端部開口 25。此外,料斗主體23的形狀不僅限定于縱剖面呈大致圓形,而能夠任意變更設計為 任意形狀。另外,蓋部件M在位于開放位置的狀態下至少開放排出口 3即可,沒有必要閉 塞套管15的端部開口 25。圖1所示的所述供給器8用于向減壓干燥機7的內部供給含水物G。該供給器8 是在壓緊狀態能夠送出含水物G的所謂單軸離心螺旋泵,其經由供給管沈連接到減壓干燥 機7的供給口 2。由此,通過在供給含水物G時由壓緊的含水物G來密閉供給口 2,來實現 所述料封。此外,如果能夠一直保持減壓干燥機7的內部處于密閉狀態來供給含水物G,則 不僅限于料封,也可以通過其他手段來向減壓干燥機7供給含水物G。具體而言,供給器8也可以具有與例如排出側的貯斗部14相同的結構。另外,作為供給器8,可以使用能夠送出 含水物G的其他種類的泵,例如活塞泵等容積泵。圖1所示的所述干燥物回收器9發揮了在下方承接并回收從減壓干燥機7排出并 落下的干燥物K的容器的作用。該干燥物回收器9配置在用于構成減壓干燥機7的貯斗部 14的正下方,并配置為使其容器開口朝向貯斗部14的排出口 3的一側。此外,雖然附圖沒 有詳細記載,但是也可以通過配管連接貯斗部14的排出口 3與干燥物回收器9,并使用泵等 將干燥物K從排出口 3朝向干燥物回收器9送出。圖1所示的所述排氣減壓單元10起到從減壓干燥機7的內部排出蒸汽并且使其 內部減壓的作用。該排氣減壓單元10具有除塵器(¥ 7々一)28,其與一端連接到所述連 結用配管18的第一排氣管27A的另一端連接;冷凝器四,其與一端連接到該除塵器觀的第 二排氣管27B的另一端連接;噴射器30,其與一端連接到該冷凝器四的第三排氣管27C的 另一端連接。這里,除塵器觀用于從回收自減壓干燥機7的蒸汽中除去塵埃等飛散物。該 除塵器觀連接有用于在捕捉飛散物中使用的水循環的除塵器循環泵31。另外,冷凝器四 用于冷卻回收的蒸汽并凝集水分。為了使用于冷卻蒸汽的制冷劑循環,該冷凝器四分別連 接有冷卻制冷劑的冷卻塔32、貯留冷卻的制冷劑的制冷劑貯留水槽33、將貯留的制冷劑向 冷凝器四送出的冷凝循環泵34。另外,噴射器30用于通過從減壓干燥機7吸引蒸汽來使 減壓干燥機7的內部減壓。該噴射器30分別與用于在噴射器30的內部高壓噴射水的噴射 循環泵35和貯留從噴射器30回收的水的水貯留水槽36連接。圖1所示的搬送加熱器11用于加熱圖2所示的搬送機構16及套管15。在本實施 例中使用鍋爐作為加熱器11。如圖1及圖2所示,將一端連接到加熱器11的蒸汽導入管 37的另一端,分別與設置在用于構成搬送機構16的驅動軸20的一端側的蒸汽導入口 5和 與設置在套管15的外側的加熱外套管15A的多個蒸汽導入口 5連接。由此,通過經由蒸汽 導入管37來供給加熱器11產生的蒸汽,來分別加熱搬送機構16與套管15。圖1所示的所述蒸汽排水回收器12用于回收并再利用蒸汽排水即加熱用蒸汽液 化水。在本實施例中,如圖1及圖2所示,將一端連接到蒸汽排水回收器12的蒸汽回收管 38的另一端,分別與設置在驅動軸20的一端的蒸汽排出口 6和與設置在套管15的外側的 加熱外套管15A的多個蒸汽排出口 6連接。由此,加熱搬送機構16與套管15并進行液化 的蒸汽排水經由蒸汽回收管38而被蒸汽排水回收器12所回收。并且,蒸汽排水回收器12 將回收的蒸汽排水送至加熱器11,加熱器11從蒸汽排水產生蒸汽。這樣,來再利用加熱用 的蒸汽。其次,對使用涉及第一實施例的含水物干燥裝置1的含水物G的干燥處理的動作 及其作用效果進行說明。在干燥處理開始時,首先使減壓干燥機7的內部減壓。具體而言, 在用于構成貯留部14的蓋部件M處于閉塞排出口 3的閉塞位置Pl的狀態下,使圖1所示 的噴射器30運轉。于是,通過噴射器30經由第一 第三排氣管27A、27B、27C從干燥機本 體部13吸引空氣,來使其內部減壓。此時,因為干燥機本體部13的內部與貯斗部14的內 部連通,并且貯斗部14的排出口 3通過蓋部件M來閉塞,所以貯斗部14也減壓到與干燥 機本體部13相同的程度。另一方面,伴隨減壓干燥機7的減壓,加熱搬送機構16及套管15。具體而言,從 圖1所示的加熱器11產生的蒸汽經由蒸汽導入管37從蒸汽導入口 5送入搬送機構16的內部。具體而言,蒸汽通過驅動軸20的內部(中空部)在中空軸22及葉片部件21的內部 空腔循環后,從蒸汽排出口 6排出。通過這種蒸汽循環,來加熱搬送機構16整體。另外,從 加熱器11產生的蒸汽經由蒸汽導入管37從多個蒸汽導入口 5供給到設置在套管15的外 側的加熱外套管15A的內部空腔,通過在加熱外套管15A內循環來加熱套管15后,從蒸汽 排出口 6排出。并且,搬送機構16及套管15被充分加熱后,向減壓干燥機7的內部供給含 水物G。具體而言,使圖1所示的供給器8運轉,從供給器8送出的含水率為60 100質 量%程度的含水物G經由供給管沈從供給口 2送入干燥機本體部13的內部。另外,伴隨該含水物G的開始供給,搬送機構16開始搬送含水物G。具體而言,通 過未圖示的馬達來旋轉驅動驅動軸20,葉片部件21沿含水物G搬送方向將含水物從上游 側向下游側搬送。并且,如前所述,一旦搬送機構16開始搬送含水物G,通過含水物G接觸 加熱的搬送機構16及套管15,來加熱含水物G。由此,蒸發含水物G所含有的水分,隨著沿 含水物搬送方向向下游側搬送含水物G,其含水率不斷降低。并且,在到達干燥機本體部13 的最下游端時,根據加熱器11給予的每單位時間的熱量或搬送機構16在干燥機本體部內 的搬送時間,含水物G向含水率為0 60質量%程度的干燥物K變化。含水物G的搬送時 間能夠通過任意變更驅動軸的轉速等來進行調節。其后,該干燥物K從干燥機本體部13的下游側的端部開口 25依次排出,并貯留在 貯斗部14的料斗主體23的內部。這里,如前所述,因為通過噴射器30使貯斗部14也減壓 到與干燥機本體部13相同的程度,所以貯留在貯斗部14的干燥物K保持在與到達干燥機 本體部13的最下游端部時候相同程度的含水率。這樣,根據本發明的含水物干燥裝置1,向 干燥機本體部13連續供給含水物G,且一邊從干燥機本體部13連續排出干燥物K,一邊能 夠使含水物G干燥到含水率充分降低的程度。并且,經過規定時間后,將貯斗部14清空。即,利用傳感器等檢測到貯斗部14充 滿干燥物K后,保持繼續向減壓干燥機7供給含水物G,將貯留在貯斗部14的干燥物K向裝 置外排出。具體而言,通過使構成貯斗部14的蓋部件M從圖2所示的閉塞位置Pl向圖3 所示的開放位置P2滑動,來開放料斗主體23的排出口 3。由此,貯留在料斗主體23內部的 干燥物K從排出口 3落下,并回收到配置在正下方的干燥機回收器9的內部。此外,在蓋部 件M位于開放位置的狀態下,貯斗部14的端部開口 25變成被蓋部件M閉塞的狀態。因 此,從貯斗部14排出干燥物K期間變為搬送至貯斗部14的下游端的干燥物K滯留在端部 開口 25附近的狀態。并且,利用傳感器等檢測到貯斗部14已清空后,使蓋部件M滑動且 從開放位置P2向閉塞位置Pl返回。由此,從干燥機本體部13排出的干燥物K依次貯留在 貯斗部14。然而,在實施例中,如前所述,蓋部件M在位于開放位置P2的狀態下閉塞干燥機 本體部13的端部開口 25。因此,雖然通過開放排出口 3使貯斗部14的內部與大氣壓相等, 但是此時利用蓋部件M保持密閉的干燥機本體部13的內部保持減壓狀態。由此,為了開 始下一次干燥處理,如果使蓋部件M向閉塞位置Pl返回來閉塞排出口 3,則相互連通的貯 斗部14的內部與干燥機本體部13的內部變成一定程度的減壓狀態。由此,在干燥處理開 始之前,能夠縮短利用噴射器30來使干燥機本體部13與貯斗部14減壓所需要的時間,能 夠縮短從干燥處理結束到下一次干燥處理開始的時間。其次,說明涉及第二實施例的含水物干燥裝置1的結構。本實施例的含水物干燥裝置1與第一實施例的含水物干燥裝置1相比,圖1所示的減壓干燥裝置40的結構不同,更 詳細而言,用于構成干燥機本體部41的兩個搬送機構42的結構不同。由于除此以外的結 構及其作用效果與第一實施例相同,所以使用與第一實施例相同的符號,這里省略其說明。 圖4是放大本實施例中的干燥機本體部41的一部分的局部放大剖視圖。兩個搬送機構42 與第一實施例相同,分別具有驅動軸43、中空軸44和葉片部件45,但是葉片部件45的結構 與第一實施例不同。即,本實施例的葉片部件45雖然具有與第一實施例相同的螺旋型的形 狀,但其節距P從上游側向下游側逐漸變窄。即,上游側的節距Pl大于下游側的節距P2 (Pl > P2)。根據這種結構,其具有即使含水物G的容量隨著干燥而被減少、熱效率也不會惡 化的優點。更詳細而言,如圖2所示,如果像第一實施例的葉片部件21那樣在含水物搬送 方向節距P為一定大小,則在隨著干燥處理的進行而含水物G的容量降低的下游側,在葉片 部件45的空隙會產生與含水物G不接觸的區域。一旦產生這種區域,則容積效率會降低, 其結果會造成熱效率惡化、使干燥處理需要很長時間的問題。關于這點,因為像本實施例的 葉片部件45那樣節距P從上游側向下游側逐漸變窄,則即使在下游側葉片部件45的間隙 也會充滿含水物G而不會產生無用區域,所以能夠維持很高的容積效率,使熱效率良好,干 燥處理在短時間即可完成。其次,說明涉及第三實施例的含水物干燥裝置1的結構。本實施例的含水物干燥 裝置1與第一實施例的含水物干燥裝置1相比,圖1所示的減壓干燥裝置50的結構不同,更 詳細而言,用于構成干燥機本體部51的兩個搬送機構52的結構不同。由于除此以外的結構 及其作用效果與第一實施例相同,所以使用與第一實施例相同的符號,這里省略其說明。圖 5放大本實施例中的干燥機本體部51的一部分的局部放大剖視圖。兩個搬送機構52與第 一實施例相同,分別具有驅動軸53、中空軸M和葉片部件55,但是葉片部件55的結構與第 一實施例不同。即,本實施例的葉片部件陽雖然具有與第一實施例相同的螺旋型的形狀, 但與第二實施例完全相反,其節距P從下游側向上游側逐漸變窄。即,上游側的節距P3小 于下游側的節距P4(P3 < P4)。根據這種結構,在搬送機構52的上游側由于狹窄的節距P3 而使葉片部件55密集,其與含水物G的接觸面積大,因而使來自含水物G的水分蒸發速度 變快。由此,即使隨著干燥處理的進行含水率降低容量也沒有發生很大變化的含水物G,例 如在進行咖啡粕或茶葉渣的干燥處理的情況下,在干燥初期作為含水物G的含水率依舊很 高的區域的上游部,能夠進行更高速的干燥處理。其次,說明涉及第四實施例的含水物干燥裝置1的結構。本實施例的含水物干燥 裝置1與第一實施例的含水物干燥裝置1相比,圖1所示的減壓干燥裝置60的結構不同,更 詳細而言,構成干燥機本體部61的兩個搬送機構62的結構不同。由于除此以外的結構及 其作用效果與第一實施例相同,所以使用與第一實施例相同的符號,這里省略其說明。圖6 是放大本實施例中的干燥機本體部61的一部分的局部放大剖視圖。兩個搬送機構62與第 一實施例相同,分別具有驅動軸63、中空軸64和葉片部件65,但是葉片部件65的結構與第 一實施例不同。即,本實施例的葉片部件65雖然具有與第一實施例相同的螺旋型的形狀, 但沿含水物搬送方向,中央部的節距P比上游部及下游部的節距狹窄。即,中空軸64的中 心部的葉片部件65的節距P6比沿中空軸64的含水物搬送方向的上游側的節距P5及下游 側的節距P7小(P6<P5、P6<P7)。根據這種結構,搬送機構62的搬送力在節距P狹窄的中央部變大。由此,含水率在50 60%附近的塑性臨界區域而具有高粘性的特性的含水物 G,例如在進行污泥的干燥處理的情況下,在含水物G具有高粘性的搬送機構62的中央部, 能夠更切實且高速地進行搬送。其次,說明涉及第五實施例的含水物干燥裝置1的結構。本實施例的含水物干燥 裝置1與第一實施例的含水物干燥裝置1相比,圖1所示的減壓干燥裝置70的結構不同, 更詳細而言,構成干燥機本體部71的套管72的形狀不同。由于除此以外的結構及其作用 效果與第一實施例相同,所以使用與第一實施例相同的符號,這里省略其說明。圖7是放大 本實施例中的干燥機本體部71的一部分的局部放大剖視圖。構成干燥機本體部71的套管 72,其內徑D沿含水物搬送方向從上游側向下游側逐漸變小。根據這種結構,與第二實施例相同,其具有即使含水物G的容量隨著干燥而被減 少、熱效率也不會惡化的優點。即,像本實施例的套管72那樣內徑D從上游側向下游側逐 漸變小,那么用于構成搬送機構73的葉片部件74的前端與套管72的間隙C從上游側向下 游側逐漸變窄。因此,即使在隨著干燥處理的進行含水物G的容量被減少的下游側,葉片部 件74與套管72之間也會充滿含水物G而不會產生無用區域。由此,能夠維持高的容積效 率,使熱效率良好,干燥處理在短時間即可完成。其次,說明涉及第六實施例的含水物干燥裝置1的結構。本實施例的含水物干燥 裝置1與第一實施例的含水物干燥裝置1相比,圖1所示的減壓干燥裝置80的結構不同, 更詳細而言,構成干燥機本體部81的兩個搬送機構82的結構不同。由于除此以外的結構 及其作用效果與第一實施例相同,所以使用與第一實施例相同的符號,這里省略其說明。圖 8是放大本實施例中的干燥機本體部81的一部分的局部放大剖視圖。兩個搬送機構82與 第一實施例相同,分別具有驅動軸83、中空軸84和葉片部件85,但是中空軸84的結構與第 一實施例不同。即,本實施例的各中空軸84,其外徑從上游側向下游側逐漸變大。根據這種結構,與第二實施例相同,其具有即使含水物G的容量隨著干燥而被減 少、熱效率也不會惡化的優點。即,像本實施例的中空軸84那樣內徑D從上游側向下游側 逐漸變大,那么與第五實施例相同,用于構成搬送機構82的葉片部件85的前端與套管85 的間隙C從上游側向下游側逐漸變窄。因此,即使在隨著干燥的進行含水物G的容量被減 少的下游側,葉片部件85與套管86之間也會充滿含水物G而不會產生無用區域。由此,能 夠維持很高的容積效率,使熱效率良好,干燥處理在短時間即可完成。其次,說明涉及第七實施例的含水物干燥裝置1的結構。本實施例的含水物干燥 裝置1與第一實施例的含水物干燥裝置1相比,圖1所示的減壓干燥裝置90的結構不同, 更詳細而言,構成干燥機本體部91的套管92的形狀不同。由于除此以外的結構及其作用 效果與第一實施例相同,所以使用與第一實施例相同的符號,這里省略其說明。圖9是放大 本實施例中的干燥機本體部91的一部分的局部放大剖視圖。構成干燥機本體部91的套管 92,與第五實施例相反,其內徑D沿含水物搬送方向從上游側向下游側逐漸變大。根據這種 結構,在搬送機構93的上游部葉片部件94的前端與套管92的間隙C變窄,熱傳導率變高, 因而來自含水物G的水分蒸發速度變快。由此,即使隨著干燥處理的進行含水率容量被減 少也沒有發生很大變化的含水物G,例如在進行咖啡粕或茶葉渣的干燥處理的情況下,在干 燥初期含水物G的含水率依舊高的區域的上游部,能夠進行更高速的干燥處理。其次,說明涉及第八實施例的含水物干燥裝置1的結構。本實施例的含水物干燥裝置1與第一實施例的含水物干燥裝置1相比,圖1所示的減壓干燥裝置100的結構不同, 更詳細而言,構成干燥機本體部101的兩個搬送機構102的結構不同。由于除此以外的結 構及其作用效果與第一實施例相同,所以使用與第一實施例相同的符號,這里省略其說明。 圖10是放大本實施例中的干燥機本體部101的一部分的局部放大剖視圖。兩個搬送機構 102與第一實施例相同,分別具有驅動軸103、中空軸104和葉片部件105,但是中空軸104 的結構與第一實施例不同。即,本實施例的各中空軸104與第六實施例相反,其外徑D從上 游側向下游側逐漸變小。根據這種結構,與第七實施例相同,在搬送機構102的上游部,葉 片部件105的前端與套管106的間隙C變窄,熱傳導率變高,因而來自含水物G的水分蒸發 速度變快。由此,能夠獲得與第七實施例相同的作用效果。其次,說明涉及第九實施例的含水物干燥裝置1的結構。本實施例的含水物干燥 裝置1與第一實施例的含水物干燥裝置1相比,圖1所示的減壓干燥裝置110的結構不同, 更詳細而言,構成干燥機本體部111的套管112的形狀不同。由于除此以外的結構及其作 用效果與第一實施例相同,所以使用與第一實施例相同的符號,這里省略其說明。圖11是 放大本實施例中的干燥機本體部111的一部分的局部放大剖視圖。構成干燥機本體部111 的套管112,沿含水物搬送方向中央部的內徑D比上游部及下游部內徑D小。根據這種結 構,搬送機構113的搬送力在套管112的內徑D小的中央部變大。由此,能夠獲得與第四實 施例相同的作用效果。其次,說明涉及第十實施例的含水物干燥裝置1的結構。本實施例的含水物干燥 裝置1與第一實施例的含水物干燥裝置1相比,圖1所示的減壓干燥裝置120的結構不同, 更詳細而言,構成干燥機本體部121的兩個搬送機構122的結構不同。由于除此以外的結 構及其作用效果與第一實施例相同,所以使用與第一實施例相同的符號,這里省略其說明。 圖12是放大本實施例中的干燥機本體部121的一部分的局部放大剖視圖。兩個搬送機構 122與第一實施例相同,分別具有驅動軸123、中空軸IM和葉片部件125,但是中空軸IM 的結構與第一實施例不同。即,本實施例的各中空軸124,沿含水物搬送方向的中央部的外 徑D比上游部及下游部的外徑D大。根據這種結構,搬送機構122的搬送力在驅動軸123 的外徑D大的中央部變大。由此,能夠獲得與第四實施例相同的作用效果。此外,能夠適當組合根據含水物搬送方向而使構成搬送機構的葉片部件的節距發 生變化、與根據含水物搬送方向而使構成干燥機本體部的套管的內徑發生變化。另外,在上 述實施例中說明的動作順序或各構成部件的各種形狀及組合等只是實施例之一,在不脫離 本發明的主旨的范圍內能夠根據設計要求進行各種變更。雖然以上說明了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但是本發明并不僅限定于這些實施例,在 不脫離本發明的主旨的范圍內,能夠進行添加、省略、置換構成及其他變更。本發明并不通 過前述說明來限定,僅通過附加的權利要求書來限定。本發明針對2010年2月5日申請的日本國專利申請第2010-0M701號主張優先 權,這里援引其內容。
權利要求
1.一種含水物干燥裝置,其中,其包括干燥機本體部,其向處于減壓狀態的內部供給含水物,且一邊加熱該含水物一邊朝一 定方向搬送該含水物;貯斗部,其設置在沿該干燥機本體部的含水物搬送方向的下游側, 該貯斗部的內部與所述干燥機本體部的內部連通,該貯斗部具有用于排出所述含水物的排出口和能夠密封地閉塞且能夠開放該排出口 的開閉機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含水物干燥裝置,其中,所述開閉機構具有蓋部件,所述蓋部件能夠朝閉塞所述排出口的位置與閉塞設置在沿 所述干燥機本體部的含水物搬送方向的下游側的端部開口的位置雙方移動。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含水物干燥裝置,其中, 所述干燥機本體部具有搬送機構,該搬送機構具有沿含水物搬送方向設置且進行旋轉驅動的驅動軸和在該驅動軸的周 面以規定節距突出的葉片部件。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含水物干燥裝置,其中,所述葉片部件的節距根據含水物搬送方向的位置的不同而不同。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含水物干燥裝置,其中,用于構成所述干燥機本體部的套管與所述葉片部件前端之間的間隙隨著含水物搬送 方向的位置的不同而不同。
6.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含水物干燥裝置,其中, 所述干燥機本體部具有多個所述搬送機構,相鄰的所述搬送機構的所述葉片部件設置為相互嚙合。
7.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含水物干燥裝置,其中, 所述搬送機構,可以任意變更搬送驅動軸的轉速。
全文摘要
一種含水物干燥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干燥機本體部,其向處于減壓狀態的內部供給含水物,且一邊加熱該含水物一邊朝一定方向搬送該含水物;貯斗部,其設置在沿該干燥機本體部的含水物搬送方向的下游側,以使其內部與干燥機本體部的內部連通,并且所述貯斗部具有能夠密封地閉塞且能夠開放排出口的開閉機構,所述排出口用于排出含水物。
文檔編號F26B11/04GK102147186SQ20101024330
公開日2011年8月10日 申請日期2010年7月28日 優先權日2010年2月5日
發明者林慶一, 江草知通, 貝田裕彥 申請人:三菱重工環境·化學工程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