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能提高熱水輸出率的電熱水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電熱水器,特別是一種能提高熱水輸出率的電熱水器。
背景技術:
現有電熱水器產品的熱水輸出率存在普遍不高的情況,而熱水輸出率主要與水流 的進水方式有很大的關系,進水水流速度快則熱水輸出率就低,反之亦反。目前市場上的電 熱水器進水管的進水方式基本上可分為兩類。第一類進水管結構通常是雙層管的方式,水 流進入時通過內部管道由下而上流至上部后,通過內部管道的孔流出,流出后再通過內外 管間隙由上而下,最終從下端出水孔流出進入電熱水器內膽。另一類進水管采用的是單管, 側邊開孔的方式。水流直接從進水管由下而上進入,通過側邊的孔直接流出從而進入電熱 水器內膽。這兩種方式均是通過多開孔的方式來減緩水流速度,對提高熱水輸出率有一定 效果,但是因結構所限,效果并不明顯,致使產品的熱水輸出率普遍不高。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缺點,提供一種能顯著減緩進水管水流速 度,提高熱水輸出率的電熱水器。實現本發明目的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能提高熱水輸出率的電熱水器,包括電熱水 器的內膽和進水管,進水管與內膽的進水口配合緊密,進水管的出水部分設有出水孔且伸 入內膽之中,其特征是,該緩沖網套于進水管上或置于進水管內,且與進水管的出水孔對應設置。上述進水管為內、外管相套的雙層管結構,內、外管之間存有間隙,內管上部設有 上部孔,所述出水孔分布在外管的下部,緩沖網位于外管下部的出水孔外圍。采用雙層管結 構,在電熱水器工作,水流進入時,通過進水管內管由下而上流至上部后流出,再通過進水 管內管與外管之間的間隙由上而下,流至出水口孔,之后通過緩沖網進入電熱水器的內膽。 通過此緩沖網將會大大地減緩水流速度,因水流速度的減緩,將會使得電熱水器的熱水輸 出率有明顯的提升。上述進水管為單管結構,進水管的出水孔直接分布在進水管的的側邊,緩沖網套 于進水管上,且處于進水管的出水孔的外圍。采用單管結構,在進在進水時,水由進水管側 邊出水孔流出后,再流過緩沖網。經過緩沖網的水流使得出水面積增大,因此水流相對就會 減緩,從而使得流進的冷水對于電熱水器加熱后的上層熱水擾動最少,進而提高電熱水器 的熱水輸出率。所述緩沖網截面為圓形。所述緩沖網高于進水管的出水孔分布區。所述緩沖網包括有圍布,圍布圍住進水管的出水孔并固定于進水管上,在圍布與 進水管出水孔之間填充滿纖維或布塊。所述緩沖網和進水管出水孔為一體結構,即進水管外管的出水孔直接做成緩沖
3網。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緩沖網與進水管出水孔配合的方式,這樣將增加 進水流入內膽的面積,從而會大大地降低進水的水流速度,減少冷水進入內膽時對于上層 熱水的沖擊,這將會增大熱水的輸出量,提高產品的熱水輸出率。
圖1為本發明裝配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發明中進水管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1的進水管和緩沖網展開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發明實施例2的進水管和緩沖網的結構示意圖;圖5為本發明實施例3的進水管和緩沖網的結構示意圖;圖6為本發明實施例4的進水管展開結構示意圖;圖7為本發明實施例5的進水管結構示意圖;圖8為圖7的展開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
作進一步說明。實施例1 如圖1、圖2、圖3所示,本實施例包括電熱水器的內膽1、進水管2和緩沖網3,進 水管2與內膽1的進水口配合緊密,進水管2的出水部分設有出水孔7且伸入內膽1之中, 進水管2為內管22、外管21相套的雙層管結構,內、外管之間存有間隙,所述出水孔7分布 在外管21的下部,緩沖網3安裝固定在進水管2出水的部分,具體結構是緩沖網3套于進 水管2上,且緊貼于進水管2的出水口 7,水流進入時通過進水管內管22由下而上流至上部 孔5后流出,再通過進水管內管22和外管21之間的間隙由上而下,流至出水孔7,之后通過 緩沖網3進入內膽1。通過此網將會大大地減緩水流速度,因水流的減緩,將會使得產品的 熱水輸出率有明顯的提升。實施例2 如圖4所示,本實施例與實施例1不同之處在于所述緩沖網3包括有圍布,圍布圍 住進水管2的出水孔7并固定于進水管2上,在圍布與進水管出水孔7之間填充滿纖維31, 使其在水流流出進水管2后通過纖維層31,使其滲透,增加水流的流出面積,再流出至電熱 水器內膽1,從而起到一個增強緩沖的作用,提升產品的熱水輸出率。實施例3 如圖5所示,本實施例與實施例2不同之處在于在圍布與進水管出水孔7之間填 充滿布塊32,使其在水流流出進水管2后通過布塊32,使其滲透,增加水流的流出面積,再 流出至電熱水器內膽1,從而起到一個增強緩沖的作用,提升產品的熱水輸出率。實施例4 如圖6所示,本實施例與實施例1不同之處在于緩沖網3和進水管外管21為一體 結構,即,將進水管外管21出水處直接做成緩沖網3。水流進入時通過進水管內管22由下 而上流至上部孔5后流出,再通過進水管內管22和外管21之間的間隙由上而下,最后由下
4端的緩沖網3流入內膽1。實施例5 如圖7、圖8所示,本實施例為單管的進水管2,單管的進水方式是水流由下而上直 接從進水管2的側邊出水孔7處流出。本實施例在進水管出水孔7外圍安裝緩沖網3,使其 在進水時由進水管側邊的出水孔7流出后,再流過緩沖網3。經過緩沖網3的水流使得出水 面積增大,因此水流相對就會減緩,從而使得進的冷水對于電熱水器加熱后的上層熱水擾 動最少,進而提高電熱水器的熱水輸出率。實施例6:本實施例與實施5不同之處在于該緩沖網3置于進水管2內,且與進水管2的出 水孔7對應設置。
權利要求
一種能提高熱水輸出率的電熱水器,包括電熱水器的內膽(1)和進水管(2),進水管(2)與內膽(1)的進水口配合緊密,進水管(2)的出水部分設有出水孔(7)且伸入內膽(1)之中,其特征是,在進水管(2)的出水部分安裝固定有水流緩沖網(3),該緩沖網(3)套于進水管(2)上或置于進水管(2)內,且與進水管的出水孔(7)對應設置。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能提高熱水輸出率的電熱水器,其特征是,上述進水管(2)為 內管(22)、外管(21)相套的雙層管結構,內、外管之間存有間隙,內管(22)上部設有上部 孔(5),所述出水孔(7)分布在外管(21)的下部,緩沖網(3)位于外管下部的出水孔(7)外 圍。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能提高熱水輸出率的電熱水器,其特征是,上述進水管(2)為 單管結構,進水管(2)的出水孔(7)直接分布在進水管(2)的側邊,緩沖網(3)套于進水管 (2)上,且處于進水管(2)的出水孔(7)的外圍。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能提高熱水輸出率的電熱水器,其特征是,所述緩沖 網(3)截面為圓形。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能提高熱水輸出率的電熱水器,其特征是,所述緩沖網(3)高 于進水管(2)的出水孔(7)分布區。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能提高熱水輸出率的電熱水器,其特征是,所述緩沖網(3) 包括有圍布,圍布圍住進水管的出水孔(7)并固定于進水管(2)上,在圍布與進水管出水孔 (7)之間填充滿纖維(31)。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能提高熱水輸出率的電熱水器,其特征是,所述緩沖網(3) 包括有圍布,圍布圍住進水管的出水孔(7)并固定于進水管(2)上,在圍布與進水管出水孔 (7)之間填充滿布塊(32)。
8.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能提高熱水輸出率的電熱水器,其特征是,所述緩沖網(3)和 進水管出水孔(7)為一體結構。
全文摘要
本發明是一種能提高熱水輸出率的電熱水器,包括電熱水器的內膽和進水管,進水管與內膽的進水口配合緊密,進水管的出水部分設有出水孔且伸入內膽之中,其特征是,在進水管的出水部分安裝固定有水流緩沖網,該緩沖網套于進水管上或置于進水管內,且與進水管的出水孔對應設置。本發明由于采用緩沖網與進水管出水孔配合的方式,這樣將增加進水流入內膽的面積,從而會大大地降低進水的水流速度,減少冷水進入內膽時對于上層熱水的沖擊,這將會增大熱水的輸出量,提高產品的熱水輸出率。
文檔編號F24H9/00GK101900414SQ201010236348
公開日2010年12月1日 申請日期2010年7月26日 優先權日2010年7月26日
發明者張慶堂, 溫旭光, 王明, 肖齊云, 陳石軍 申請人:美的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