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增氧節能燃氣爐灶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燃氣爐灶,尤其涉及一種增氧節能燃氣爐灶。
背景技術:
現有的燃氣爐灶一般都是當燃氣從出氣口噴出,燃氣直接燃燒,這個過 程往往燃氣和空氣無法達到充分混合,造成燃氣燃燒不充分,降低了燃燒值, 浪費了部分燃氣,同時未充分燃燒的燃氣排放到大氣中,對環境也造成了更 大的污染。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增氧節能燃氣爐灶,能夠充分燃燒燃氣, 從而節省了燃氣、減少了加熱時間,同時減輕了對環境的污染。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通過以下結構來實現
一種增氧節能燃氣爐灶,包括爐頭、燃氣輸出管、燃氣氣閥和進氣口, 爐頭上設有進風口,打開燃氣氣閥后燃氣輸出并從進氣口進入爐頭, 一鼓風 裝置與所述爐頭的進風口相連,所述鼓風裝置工作產生的空氣與燃氣輸出管 輸出的燃氣在爐頭內充分混合。
所述爐頭包括大火爐頭與小火爐頭,所述大火爐頭的進風口與鼓風裝置 相連,所述小火爐頭的進風口也與鼓風裝置相連。
所述爐頭包括大火爐頭與小火爐頭,所述大火爐頭的進風口與鼓風裝置 相連,所述小火爐頭直接與燃氣輸出管相連。
本實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術方案,使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 下的優點和積極效果
本實用新型增設一鼓風裝置與爐頭相連,通過鼓風裝置將空氣補充進爐 頭,使燃氣與空氣在爐頭內充分混合,再輸出燃燒,使得燃氣能夠充分燃燒。 使用本實用新型增氧節能燃氣爐灶,比傳統的燃氣爐灶節約燃氣25%以上,燒煮食物的時間快20%以上,且燃氣的充分燃燒,減低了對環境的污染。
通過以下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并結合其附圖的描述,可以進一步理解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具體結構特征和優點。其中,附圖為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如圖1所示的增氧節能燃氣爐灶,包括爐頭1、燃氣輸出管2、燃氣氣 閥3和進氣口4,進氣口4設于爐頭1上,爐頭1上同時設有一進風口6,鼓 風裝置5通過進風口 6與爐頭1相連。
使用時,打開燃氣氣閥3、開啟爐灶相應點火啟動裝置,燃氣通過燃氣 輸出管2從進氣口 4進入爐頭1,同時鼓風裝置5工作產生的空氣通過進風 口 6進入爐頭1,燃氣與空氣在爐頭1內充分混合后輸出充分燃燒。
實施例2
如圖2所示的增氧節能燃氣爐灶,包括大火爐頭11和小火爐頭12,燃 氣輸出管21、 22,燃氣氣閥3。兩爐頭上均設有進氣口4,大火爐頭ll和小 火爐頭12上設有一進風口 6,鼓風裝置5通過進風口 6與大火爐頭11和小 火爐頭12連接,在本實施例中,增氧節能燃氣爐灶設有兩燃氣輸出管21、 22,燃氣輸出管21與大火爐頭11的進氣口 4連接,燃氣輸出管22與小火爐 頭12的進氣口4連接。
使用時,打開燃氣氣閥3,開啟爐灶上相應大火爐頭11和小火爐頭12 的點火啟動裝置,燃氣從燃氣輸出管21和22通過進氣口 4進入大火爐頭11 和小火爐頭12,同時鼓風裝置5工作產生的空氣通過進風口 6進入大火爐頭 11和小火爐頭12,燃氣與空氣在大火爐頭11和小火爐頭12內充分混合后輸 出充分燃燒。
本實用新型增氧節能燃氣爐灶的小火爐頭也可直接與燃氣輸出管相連,大火爐頭的進風口與鼓風裝置相連,其他均與實施例2相同。
雖然實用新型己依據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在上文中加以說明,但這 并不表示本實用新型的范圍只局限于上述的結構,只要被本實用新型的權利 要求所覆蓋的結構均在保護范圍之內。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閱讀上述的 說明后可很容易地發展出的等效替代結構,而這些等效的替代結構亦是在本 案要求的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增氧節能燃氣爐灶,包括爐頭、燃氣輸出管、燃氣氣閥和進氣口,爐頭上設有進風口,打開燃氣氣閥后燃氣輸出并從進氣口進入爐頭,其特征在于一鼓風裝置與所述爐頭的進風口相連,所述鼓風裝置工作產生的空氣與燃氣輸出管輸出的燃氣在爐頭內充分混合。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增氧節能燃氣爐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爐頭包 括大火爐頭與小火爐頭,所述大火爐頭的進風口與鼓風裝置相連,所述小火 爐頭的進風口也與鼓風裝置相連。
3、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增氧節能燃氣爐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爐頭包 括大火爐頭與小火爐頭,所述大火爐頭的進風口與鼓風裝置相連,所述小火 爐頭直接與燃氣輸出管相連。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增氧節能燃氣爐灶,其目的是提供一種增氧節能燃氣爐灶,能夠充分燃燒燃氣,從而節省了燃氣、減少了加熱時間,同時減輕了對環境的污染。本實用新型增氧節能燃氣爐灶包括爐頭、燃氣輸出管、燃氣氣閥和進氣口,爐頭上設有進風口,打開燃氣氣閥后燃氣輸出并從進氣口進入爐頭,一鼓風裝置與爐頭的進風口相連,鼓風裝置工作產生的空氣與燃氣輸出管輸出的燃氣在爐頭內充分混合。使用本實用新型增氧節能燃氣爐灶,比傳統的燃氣爐灶節約燃氣25%以上,燒煮食物的時間快20%以上,且燃氣的充分燃燒,減低了對環境的污染。
文檔編號F24C3/00GK201396814SQ200920072018
公開日2010年2月3日 申請日期2009年5月12日 優先權日2009年5月12日
發明者李桂榮 申請人:李桂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