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冷暖循環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冷暖循環機。
背景技術:
由于臺灣氣候夏季容易悶熱,冬季又偏寒冷,因此如何將居家溫度調節調 節至恰到好處實為國人所重視的課題之一,針對此一課題,遂有業者研發具有 溫度調節功能的家電產品并廣受消費大眾喜愛。而目前一般具調溫功能的家電 產品又以致冷降溫者居多,例如冷風扇、冷氣機...等,其中,以冷風扇而言, 為有效制造低溫效果,業者是設計在冷風扇內放置水塊,使風扇對著冰塊吹拂, 此設計雖可有效降低空氣溫度,但缺點在于,冰塊會快速溶化而需時時制水補充,造成使用上的不便;另就冷氣機而言,則是通過壓縮機將經過冷媒降溫的 空氣向外吹送,雖同具降低室溫功能,但其缺點在于,壓縮機運轉音量過大造 成噪音困擾,且須定點設置無法任意移動。總的來說,上述家電產品都僅具單一致冷降溫功能而無法兼具發熱升溫效 果,因此當冬季寒流來襲時,消費者必需另外購置電暖器以應付寒冬,如此不 僅造成消費者額外負擔,更衍生家電產品過多占用空間等問題,顯見實有須研 發兼具致冷以及發熱功效,以及機動性佳等多重功能的家電產品的必要。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設計人遂研發一種兼具降溫以及保暖功能的冷暖循 環機,并在經過長時間設計、測試以及不斷改良后而有本實用新型問世。發明內容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兼具降溫以及保 暖功能的冷暖循環機。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冷暖循環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暖循環機內部設有一致冷晶片, 所述的致冷晶片兩側分別設第一蓄水箱與第二蓄水箱,第一蓄水箱與第二蓄水箱分別設有抽水馬達、進水管與出水管;所述的第一蓄水箱是以進水管與出水 管連接冷暖循環機外部,形成外部循環;第二蓄水箱的進水管是連接散熱裝置, 而出水管是先通過致冷晶片再連接至散熱裝置,形成內部循環。據上所述的冷暖循環機,其中,所述的散熱裝置是可由大量散熱鰭片以及 迂回繞設的水管構成。據上所述的冷暖循環機,其中,所述的散熱裝置一側是可設置風扇組,以 降低散熱裝置的溫度。與現有技術相比較,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的本實用新型具有的優點在于憑 借本實用新型的設計,可利用冷暖循環機的外部循環將致冷晶片產生的高或低 溫傳送至外部,進而產生降溫或保暖效果。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立體外觀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除去前殼體后的前側示意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除去后殼體后的后側示意圖。附圖標記說明A-殼體;Al-溫控裝置;B-底座;l-致冷晶片;2-第一蓄水 箱;21-抽水馬達;22-進水管;23-出水管;3-第二蓄水箱;31-抽水馬達;32-進 水管;33-出水管;4-散熱裝置;41-散熱鰭片;42-水管;5-風扇組。
具體實施方式
關于本實用新型設計人的技術手段,茲舉一種較佳可行實施例配合圖式在 下文進行詳細說明,以供鈞上深入了解并認同本實用新型。首先請參閱圖1至圖3所示,分別為本實用新型的立體外觀示意圖,以及 分別除去前、后殼體以后的不同角度立體示意圖。由第一至三圖所示可知,本 實用新型的冷暖循環機在殼體A以及底座B所構成的空間中是設有一致冷晶片1,所述的致冷晶片1是受溫控裝置A1 (如圖l所示)控制而 可進行極性切換,致冷晶片1的上下側分別設第一以及第二蓄水箱2、 3,第一 以及第二蓄水箱2、 3分別設有抽水馬達21、 31、進水管22、 32以及出水管23、 33;第一蓄水箱2,所述的第一蓄水箱2設有抽水馬達21、進水管22與出水管 23,所述的進水管22與出水管23連接冷暖循環機外部,使形成外部循環,其中,其進水管22由殼體A外部進入殼體A內部后,是先連接至抽水馬達21然 后再連接第一蓄水箱2,而出水管23則是直接由第一蓄水箱2連接至殼體A外部;第二蓄水箱3,所述的第二蓄水箱3也設有抽水馬達31、進水管32與出水 管33,所述的第二蓄水箱3的進水管32是連接至第二蓄水箱3下方的散熱裝置 4,而出水管33是先通過致冷晶片l再連接至散熱裝置4,使形成內部循環;散熱裝置4,所述的散熱裝置4是由大量散熱鰭片41以及迂回繞設的水管 42構成,且散熱裝置4另一側是設有一風扇組5。關于本實用新型的使用狀態,主要是視使用者的冷熱需求而定,舉例而言, 當使用者選擇將低溫傳送至外部時,只須操作溫控裝置Al,使致冷晶片l的致 冷端朝向第一蓄水箱2,此時致冷晶片1的發熱端則自然朝向第二蓄水箱3,憑 借的,致冷晶片l的致冷端的低溫將傳導至第一蓄水箱2并使其內部的液體溫 度降低,再通過抽水馬達21、進水管22與出水管23的傳送,即可將第一蓄水 箱2內的低溫液體傳送至循環機外部,產生冷循環效果;而致冷晶片1的發熱 端所散發的高溫則將傳導至第二蓄水箱3的出水管33,導致出水管33內部的液 體溫度上升,然而,由于出水管33的熱水將會進入散熱裝置4,因此其熱度將 會被散熱裝置4吸收,并且在降溫后再循進水管31流入第二蓄水箱3中,而散 熱裝置4所吸收的高溫則在風扇組5轉動所形成的氣流吹拂下,持續被排送至 循環機外部并達致極佳散熱效果。反之,當使用者選擇將高溫傳送至外部時,同樣只須操作溫控裝置Al,使 致冷晶片1的發熱端朝向第一蓄水箱2,此時致冷晶片l的致冷端則自然朝向第 二蓄水箱3,憑借此結構,致冷晶片1的發熱端的高溫將傳導至第一蓄水箱2并 使其內部的液體溫度升高,再通過抽水馬達21、進水管22與出水管23的傳送, 即可將第一蓄水箱2內的高溫液體傳送至循環機外部,產生熱循環效果;而致 冷晶片1的致冷端所產生的低溫則將傳導至第二蓄水箱3的出水管33,同樣先 進入散熱裝置4再循進水管31流入第二蓄水箱3中,然與前一使用方式的差別 在于,由于第二蓄水箱3的出水管33是經過致冷晶片l的致冷端,故無吸收高 溫而需散熱的需求,因此散熱裝置4以及風扇組5在此一使用狀態下較未彰顯 其散熱功效。綜觀上述,本實用新型的構造特征的確能提供一種可進行冷、熱循環,并 將冷、熱循環所產生的低溫或高溫向外傳送的冷暖循環機,并可使其確實具有實用價值以及進步性。以上說明對本實用新型而言只是說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領域普通技 術人員理解,在不脫離權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圍的情況下,可作出許多修 改、變化或等效,但都將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冷暖循環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暖循環機內部設有一致冷晶片,所述的致冷晶片兩側分別設第一蓄水箱與第二蓄水箱,第一蓄水箱與第二蓄水箱分別設有抽水馬達、進水管與出水管;所述的第一蓄水箱是以進水管與出水管連接冷暖循環機外部,形成外部循環;第二蓄水箱的進水管是連接散熱裝置,而出水管是先通過致冷晶片再連接至散熱裝置,形成內部循環。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冷暖循環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散熱裝置由大 量散熱鰭片以及迂回繞設的水管構成。
3、 根據權利要求l或2所述的冷暖循環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散熱裝置 一側設置有用來降低散熱裝置的溫度的風扇組。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是一種冷暖循環機,所述的冷暖循環機內部設有一致冷晶片,所述的致冷晶片兩側分別設第一以及第二蓄水箱,第一以及第二蓄水箱分別設有抽水馬達、進水管以及出水管;所述的第一蓄水箱是以進水管與出水管連接冷暖循環機外部,使形成外部循環;第二蓄水箱的進水管是直接連接散熱裝置,而出水管是先通過致冷晶片再連接至散熱裝置,使形成內部循環;憑借的,可利用第一蓄水箱的外部循環將致冷晶片產生的低溫或高溫傳送至外部,以產生冷熱循環效果。
文檔編號F24F5/00GK201218581SQ200820110870
公開日2009年4月8日 申請日期2008年4月29日 優先權日2008年4月29日
發明者邱丁金 申請人:樺昌興業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