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空調機的室內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從側面看構成V字狀、具有包括前側熱交換器部和后側熱 交換器部的熱交換器的空調機的室內機,尤其涉及將從后側熱交換器部滴下的 滴水引導到側部排水路的排水處理結構的改進。
背景技術:
為了充分確保熱交換面積并抑制熱交換器自身的高度尺寸,由此獲得框體 高度尺寸的降低,目前有這種傾向往往使用從側面看構成大致V字狀、具有 包括前側熱交換器部和后側熱交換器部的熱交換器的空調機的室內機。
在以往這種例如日本專利3235948號公報所揭示的空調機的室內機中,在 所述前側熱交換器部的下部配置前部滴水盤,在后側熱交換器部的下部配置后 部滴水盤,各自的滴水盤接受隨著各熱交換器部的熱交換作用而生成的滴水。 后部滴水盤所接受的滴水通過側部排水路而引導到前部滴水盤,側部排水路包 括設在后部滴水盤和前部滴水盤的兩側端相互間的落水管。
前部滴水盤接受隨著前側熱交換器部的熱交換作用而生成的滴水,與通過 所述側部排水路而被引導的滴水合流。在前部滴水盤上設有連接滴水軟管的排 水口體,后部滴水盤和前部滴水盤所接受的全部滴水通過滴水軟管迅速被排到外部。
上述以往的空調機的室內機構成為,后部滴水盤所接受的滴水被引導到側 部排水路。即,在后部滴水盤底面與側部排水路底面之間,在上下方向有落差, 故從后部滴水盤底面流出的滴水以上述落差垂直落下,到達側部排水路底面。
因此,滴水在到達側部排水路時飛濺,向周邊飛散,當達到一定水量時, 會出現繞到后部滴水盤的下面后滴到排水路,或不能正確地向側部排水路流 下、而是飛散到送風路和框體的側面壁,從框體漏水等問題。
作為其對策,在側部排水路的上面覆蓋分體的蓋體,防止滴水飛散。因此, 無水濺起和漏水的問題,但框體內的結構零件變多,裝配工時增加。另外,因 用蓋遮住使排水路成為密閉的狀態,始終被保持成潮濕的狀態,故有導致發霉 等的不良情況。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是鑒于上述問題而作的,其目的在于提供這樣一種空調機的室 內機通過在后部滴水盤與側部排水路在上下方向的落差之間設有最佳結構的 導向流路,從而將后部滴水盤向側部排水路的滴水的導向可靠化,以提高排水 處理效率。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空調機的室內機,其框體具有吸入口和吹 出口,包括前面板和背面底座,熱交換器配置在框體內、從側面看構成大致v 字狀,包括位于框體前面側的前側熱交換器部和位于后面側的后側熱交換器 部,送風機配置成由熱交換器覆蓋,從吸入口吸入室內空氣并使其向熱交換器 流通,從吹出口送風,
所述背面底座具有從吸入口通過熱交換器和送風機與吹出口連通的送風 路;配置在后側熱交換器部的下部的后部滴水盤;配置在前側熱交換器部的下 部的前部滴水盤;與后部滴水盤的兩側端在上下方向有落差地設置、使集中在 后部滴水盤的滴水向前部滴水盤流通的側部排水路;以及導向流路,該導向流 路在后部滴水盤的側端與側部排水路的側端之間在上下方向有落差,且形成為 與后部滴水盤側端連接的上端側的寬度尺寸寬于與側部排水路側端連接的下 端側的寬度尺寸的大致V字狀的路面,并從上端部至下端部向斜外方傾斜。
采用本實用新型,滴水可靠地從后部滴水盤流向側部排水路,排水處理效 率得到提高。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一實施例的空調機的室內機的大致側剖視圖。
圖2是從前方左斜上方看到該實施例的背面底座的俯視立體圖。
圖3是該實施例的背面底座的左側部的俯視圖。
圖4是該實施例的背面底座的左側部的側視圖。
圖5是該實施例的背面底座的左側部的上部立體圖。
具體實施方式實施例
下面,參照附圖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
圖1是空調機的室內機中的大致縱剖視圖。說明中未標上符號的零件的示 圖被省略(以下相同)。
框體1具有前面板2和背面底座3,并構成相對于上下方向在寬度方向較 長的橫長形狀。在所述前面板2的前面側一部分開口有前面吸入口 4,與前面
吸入口 4相對的前面板2上嵌入有被支承在開閉驅動機構上的板2A。
前側熱交換器8A前面和板2A之間有規定的間隙,且板2A的上端和下端 部分具有與室內側連通的開口,形成將室內空氣導入前側熱交換器8A前面的 吸入口 4。另外,在前面板2的上部設有上面吸入口 5,在該上面吸入口 5上 嵌入框狀的橫條,由上述橫條分隔成多個空間部。
吹出口 6由所述前面板2的下端和背面底座3的下端形成,在該吹出口 6 上設有多個吹出條板7。各吹出條板7通過各自的轉動姿勢而將所述吹出口 6 進行開閉,或者,可根據運轉條件設定熱交換空氣的吹出方向。
在框體1內配置熱交換器8,其由前側熱交換器部8A和后側熱交換器部 8B形成為大致倒V字狀。所述前側熱交換器部8A與前面板2留有間隙地形成 大致平行的彎曲狀,且與前面吸入口 4的整個面及上面吸入口 5的一部分相對。 所述后側熱交換器部8B形成為筆直狀并傾斜成斜狀,與上面吸入口 5相對。
前后側熱交換器部8A、 8B相互間配置室內送風機10,以由所述熱交換器 8覆蓋。所述室內送風機10包括配置在框體1 一側端空間中的風扇電動機; 橫流風扇,該橫流風扇的一方支軸機械式連接在該風扇電動機的旋轉軸上,另 一端由軸承支承。所述橫流風扇的軸向長度與熱交換器8的寬度方向長度一致, 且正確地相對配置。
在所述背面底座3上, 一體成形有配置在前側熱交換器部8A下部的前部 滴水盤12a、和配置在所述后側熱交換器部8B下部的后部滴水盤12b。前部滴 水盤12a在框體1的前面側、沿所述前面吸入口 4的下端部且位于吹出口 6的 正上部。后部滴水盤12b處于框體1的后面側,位于前部滴水盤12a的上方部 位。
前部滴水盤12a接受從前側熱交換器部8A滴下的滴水,后部滴水盤12b 接受從后側熱交換器部8B滴下的滴水。并且,圖2以后圖示的側部排水路R 在上下方向與后部滴水盤12b的兩側端存在落差并與背面底座3 —體設置。
所述側部排水路R設置在從與后部滴水盤12b的兩側端在上下方向存在落 差的位置至前部滴水盤12a的兩側端之間。因此,后部滴水盤12b所接受到的 滴水通過側部排水路R被引導到前部滴水盤12a。
前、后部滴水盤12a、 12b的一部分側壁外表面接近室內送風機10設置, 它們構成了相對于室內送風機10的橫流風扇的前緣。成為前緣的前、后部滴 水盤12a、 12b的側壁部分與吹出口 6的各邊部之間由隔壁構件14連接。
由所述隔壁構件14圍住的空間形成了從前面吸入口 4及上面吸入口 5通過 熱交換器8和送風機10而與吹出口6連通的送風路15的一部分。如此,在背 面底座3上一體設有前部滴水盤12a、后部滴水盤12b、側部排水路R及送風
路15。
下面,詳細描述所述側部排水路R。
圖2是從前面側左斜上方看到從框體1上卸下前面板2和熱交換器8及送 風機10而剩下背面底座3后的狀態的俯視立體圖。
除了背面底座3左右兩側部以外的中央的絕大部分是形成所述送風路15的 部位。沿送風路15的上端設置后部滴水盤12b,沿下部側設置前部滴水盤12a。 此外,沿前部滴水盤12a的下部形成所述吹出口 6的一部分。
沿所述送風路15的左右兩側部設有側部排水路R。具體地說,側部排水路 R的后側端部與后部滴水盤12b側端在上下方向有落差,前側端部與前部滴水 盤12a側端連通。尤其,右側部排水路R的更右側部成為用于安裝構成所述送 風機IO的風扇電動機的安裝空間。
由于所述左側部排水路R與右側部排水路R都構成相同結構,故下面僅圖 示左側部排水路R進行說明,對于右側部排水路R,可應用下面的說明和附圖, 省略進一步說明。
圖3是將背面底座3的左側部放大的俯視圖,圖4是背面底座3的左側部 的側視圖,圖5是將背面底座3的左側部特別是其上部放大后的立體圖。
所述側部排水路R包括突設成與所述送風路15形成邊界的內側隔板20; 隔開規定間隔并排突設在該內側隔板20外側的外側隔板21;將這些內外隔板 20、 21的下端連接成一體的底板22。因此,側部排水路R由內外側隔板20、 21及底板22構成,截面呈大致U字狀。
在內側隔板20及外側隔板21的突出端緣加工有半圓狀的缺口。在所述外 側隔板21的更外側隔開規定間隔并排設有支承板23,在該支承板23的突出端 緣也同樣加工有半圓狀的缺口。這些隔板20、 21及支承板23的半圓狀的缺口 中載放有軸承底座(在右側部對風扇電動機進行約束的電動機帶)。
所述軸承底座用于安裝構成所述送風機10的橫流風扇端部的軸承件。由內 側隔板20和外側隔板21及底板22形成的側部排水路R的上面側開放,通過 配置所述軸承底座(電動機帶)而將上面開口的一部分閉合。
所述后部滴水盤12b包括從背面底座3的背面部分歧形成、上半部向跟 前斜狀傾斜、下半部垂直的背面壁A;在與該背面壁A有規定間隔的內側以與 背面壁A的斜狀傾斜部分相同的角度而斜狀并排設置的內面壁B;將這些背面 壁A和內面壁B的下端連接成一體的底面壁C。
在所述側部排水路R中,沿后部滴水盤內面壁B的側端且與側部排水路R 的底面壁C的對接部位一體設有防濺水肋25。該防濺水肋25,與這—些內外側 隔板20、 21隔開規定間隔地并排設在側部排水路R中的內側隔板20與外側隔
板21的大致中間部的底板22上。
所述防濺水肋25的上端呈與后部滴水盤12b大致相同的高度,且形成為與, 所述內側隔板20及外側隔板21上端相同的高度。從防濺水肋25的上端向下 端逐漸形成得低,實際上,從側部排水路R的底板22突出規定的高度尺寸(數 毫米)。
所述后部滴水盤12b由背面壁A與內面壁B及底面壁C形成為截面大致U 字狀,在后部滴水盤12b的底面壁C與所述側部排水路R的底板22之間形成 上下方向的落差。在該上下方向的落差間設有后述的導向流路30。 SP,所述導 向流路30包括將后部滴水盤12b側端與側部排水路R側端連通的流路面。
僅構成后部滴水盤12b的內面壁B的側端比底面壁C側端更向側方突出。 該內面壁B的突出端保持與內面壁B相同的傾斜角度向下方延長,與背面壁A 的垂直部分連接。由后部滴水盤12b的底面壁C、底面壁C的下方的背面壁A 和內面壁延長部分Bz所圍起的倒三角狀部分成為所述導向流路30。
由于所述導向流路30的上端與后部滴水盤底面壁C連接成一體,故導向流 路30上端的寬度尺寸成為與后部滴水盤底面壁C共同的寬度尺寸。導向流路 30下端與后部滴水盤背面壁A和內面壁延長部分Bz的接點部位共用。
因此,如圖4所示,導向流路30形成為其上端相對于前面向斜下方傾斜、 左斜邊垂直而右斜邊斜狀傾斜的大致V字狀的不等邊三角形路面。上端與后部 滴水盤12b的底面壁C共同,左斜邊與背面壁A垂直部分共同,右斜邊仍用內 面壁延長部分Bz。
所述導向流路30與后部滴水盤12b的側端連接的上端側的寬度尺寸比與側 部排水路R的側端連接的下端側的寬度尺寸寬。并且,如圖3及圖5所示,形 成從上端到下端朝斜向外方傾斜的流面。
左側部排水路R及導向流路30如上述那樣構成,右側部排水路R也構成 與左側部排水路R大致相同的結構,并具有相同結構的導向流路30。不同的僅 是相對于如前所述由左側部排水路R和支承板23支承所述送風機10的軸承 件,而由右側部排水路R和支承板23支承對送風機10的風扇電動機進行約束 的電動機帶。
當從未圖示的遙控器(遠程操作盤)將運轉開始的信號送向這種結構的空 調機的室內機時,控制部將可動板2A打開,進行相對于熱交換器8的制冷循 環運轉,并驅動送風機IO。
室內空氣從前面吸入口 4和上面吸入口 5吸入并在熱交換器8寧流通,此 時產生熱交換作用。與所述熱交換器8熱交換后的熱交換空氣沿送風路15被 導向,從吹出口6吹到室內。因此,形成針對室內的空調。
在進行制冷運轉時,熱交換器8生成滴水并滴下。前部滴水盤12a接受從 前側熱交換器部8A滴下的滴水,后部滴水盤12b接受從后側熱交換器部8B滴
下的滴水。
后部滴水盤12b處于前部滴水盤12a的上方且后部滴水盤12b與前部滴水 盤12a的兩側端通過左右側部排水路R而連通,故后部滴水盤12b接受的滴水 導向左右側部排水路R,再集中到前部滴水盤12a。
尤其,在后部滴水盤12b的兩側端與左右側部排水路R之間在上下方向有 落差,但這里由于形成有導向流路30,故滴水從后部滴水盤12b通過導向流路 30而順利地被引導到左右側部排水路R。
導向流路30的后部滴水盤12b側端即上端側的寬度形成得比側部排水路R 的側端即下端側的寬度寬,形成大致V字狀面,且從上端到下端向斜外方傾斜。
因此,從后部滴水盤12b流向導向流路30的滴水順滑地在導向流路30面 上流動并被引導到左右側部排水路R中。不會在到達左右側部排水路R的時刻 產生飛散,被集中引導到側部排水路R的大致中央部。
而且,從左右側部排水路R的與導向流路30下端相接的位置至前部滴水盤 12a設有防濺水肋25。防濺水肋25的基端部呈與后部滴水盤12b大致相同的高 度,并向下游側逐漸形成得低,故滴水從后部滴水盤12b通過導向流路30而 流下到左右側部排水路R時,防止在構成送風路15的隔板的內側隔板20面上 附著滴水,從而放置送風路15側產生結露。
因此,沿導向流路30流動的滴水不會通過內側隔板20進入到送風路15內, 無從吹出口 6吹出的熱交換空氣包含滴水的問題,故可保持舒適性。
另外,防濺水肋25的基端部是與后部滴水盤12b大致相同的高度,但可從 此處向下游側(前部滴水盤12a側)形成得低,而充分擴大內外側隔板20、 21相 互間的間隙。
因此,在制造背面底座3時,可充分確保并排突設的隔板20、 21的壁厚。 可有效地充填樹脂材料,防止內外側隔板20、 21的薄壁化,不會降低背面底 座3的強度,提高質量。
本實用新型不限定于上述實施例原來狀態,在實施階段,在不脫離其宗旨 的范圍內可對結構要素變形、具體化。并且,通過適當組合上述實施例中揭示 的多個結構要素,可實行各種實施形態。
權利要求1.一種空調機的室內機,具有框體、熱交換器和送風機,所述框體包括前面板和背面底座,具有吸入口及吹出口,所述熱交換器配置在該框體內,在側面看大致呈V字狀,且包括位于框體前面側的前側熱交換器部和位于后面側的后側熱交換器,所述送風機配置在被該熱交換器遮住的位置,從所述吸入口吸入室內空氣后使其流通到熱交換器中并從吹出口送到室內,其特征在于,構成所述框體的所述背面底座具有從所述吸入口通過熱交換器和送風機而與所述吹出口連通的送風路;配置在所述后側熱交換器部下部的后部滴水盤;配置在所述前側熱交換器部下部的前部滴水盤;與所述后部滴水盤的兩側端在上下方向具有落差地設置、使集中到后部滴水盤的滴水流到前部滴水盤的側部排水路;以及導向流路,所述導向流路設在所述后部滴水盤的側端與所述側部排水路側端在上下方向的落差之間,形成為與所述后部滴水盤的側端連接的上端側的寬度尺寸比與所述側部排水路的側端連接的下端側的寬度尺寸寬的大致V字狀的路面,且從上端到下端向斜外方傾斜。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空調機的室內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側部排水路 上設置防濺水肋,該防濺水肋的后部滴水盤側端部的高度與后部滴水盤大致相 同,且向前部滴水盤逐漸降低。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的空調機的室內機,其框體(1)包括前面板(2)和背面底座(3),所述背面底座具有送風路(15);配置在后側熱交換器部(8B)下部的后部滴水盤(12b);配置在前側熱交換器部(8A)下部的前部滴水盤(12a);與后部滴水盤兩側端在上下方向有落差地設置、將集中到后部滴水盤的滴水流通到前部滴水盤的側部排水路(R);設在后部滴水盤側端與側部排水路側端在上下方向的落差之間、并形成在與后部滴水盤側端連接的上端側的寬度尺寸大于與側部排水路側端連接的下端側寬度尺寸的大致V字狀的路面上并從上端部到下端部向斜外方傾斜的導向流路(30)。采用本實用新型,通過在所述后部滴水盤與側部排水路在上下方向的落差之間設有最佳結構的導向流路,能將后部滴水盤到側部排水路的滴水的導向可靠化,提高排水處理效率。
文檔編號F24F13/22GK201014647SQ200720002210
公開日2008年1月30日 申請日期2007年1月11日 優先權日2006年1月13日
發明者加藤茂基 申請人:東芝開利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