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糧儲立體通風系統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糧倉通風設備技術領域,屬于一種;糧儲立體通風系統。
背景技術:
目前,在糧食入倉前,需要對糧食進行干燥處理,為了防止糧食發霉,一般是在糧倉的底面設置有多個地籠口,該地籠口通過風道與糧倉外的風機連接,糧食堆放在糧倉內的地籠口的上面,通過地籠口從下向上吹風,對糧食進行通風,這種利用地籠口對糧食進行的通風有局限性,通風效果差,難以保證糧食的存放質量。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可對整倉糧食進行降水、降溫、滅菌、防霉、殺蟲作業的糧儲立體通風系統。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取以下設計方案一種倉儲立體通風系統,它包括有風機,其特征在于在風機上連接有主風道,在主風道的兩側分別連接有支風道,在每個支風道的外端向下連接有通風管,在通風管的下端連接有排風管,在排風管的側壁開有多個排氣孔。
為了提高降水、降溫、滅菌、防霉、殺蟲作業的效果,在所述的風機上連接有臭氧發生器。
為了使用方便,所述的主風道和支風道是用牛津布制成的軟風道,所述的通風道是用PVC材料制成,排風管是用不銹鋼材料制成。
本實用新型適用于在糧堆深度6米以內各種房式倉中對20%以內高水分糧食進行整倉降水處理,降水幅度可達到4%-8%,在實現糧堆均勻通風和利用O3有效滅菌防霉的整個降水處理過程中,其基本原理是低溫緩速通風干燥。無需搬倒糧食,不增加糧食的破碎率,能夠有效地保持糧食的品質。同時,本實用新型可對單倉或多倉進行局部滅菌防霉、局部通風、局部挖掘及扦樣等作業,并且可作為其它降水作業過程的防霉滅菌輔助設備。本實用新型可解決糧層深度6m以內糧倉的整倉或局部糧食水分、溫度調節、防霉處理、樣品扦取、探測電纜鋪設等糧倉基本作業問題。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可對整倉糧食進行降水、降溫、滅菌、防霉、殺蟲作業。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主視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1的俯視示意圖圖3是圖1的左視示意圖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通風管示意圖圖5是本實用新型的排風管示意圖圖6是本實用新型使用狀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圖1~圖6所示一種糧儲立體通風系統,它包括有風機1,在風機1上連接有主風道2,在主風道2的兩側分別連接有支風道3,在每個支風道3的外端向下連接有通風管4,在通風管4的下端連接有排風管5,在排風管5的側壁開有多個排氣孔9。
為了提高降水、降溫、滅菌、防霉、殺蟲作業的效果,在所述的風機1上連接有臭氧發生器6。
為了使用方便,所述的主風道2和支風道3是用牛津布制成的軟風道,所述的通風管4是用PVC材料制成,排風管5是用不銹鋼材料制成。
在通風管4的上下兩端分別設有連接內螺紋7和連接外螺紋8,根據使用要求,可以對接加長通風管4的長度;在排風管5的上下兩端分別設有連接內螺紋10和連接外螺紋11,該排風管5的上端的內螺紋10與通風管下端的外螺紋連接,根據使用要求,可以對接加長排風管4的長度。
使用時,風機1可設在糧倉的外部,主風道2連接風機后布置在糧倉內的糧堆的頂部,然后橫向連接多個支風道3,再將連接一體的通風管4、排風管5插入糧堆內,使用糧倉多功能扦樣器,將通風管4及排風管5內的糧食吸出;根據不同地區和糧食的狀態,進行風機送風降水干燥,當需要除霉殺菌時,開啟臭氧發生器,通過排風管5,對糧堆進行綠色環保除霉殺菌。
由于使用軟風道和由上向下布置排風管,可以對糧堆的任何地方進行降水、降溫、滅菌、防霉、殺蟲,同時,安裝連接使用方便,使用效果顯著,可以滿足對糧食的倉儲要求。
權利要求1.一種糧儲立體通風系統,它包括有風機,其特征在于在風機上連接有主風道,在主風道的兩側分別連接有支風道,在每個支風道的外端向下連接有通風管,在通風管的下端連接有排風管,在排風管的側壁開有多個排氣孔。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糧儲立體通風系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風機上連接有臭氧發生器。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糧儲立體通風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風道和支風道是用牛津布制成的軟風道,所述的通風道是用PVC材料制成,排風管是用不銹鋼材料制成。
專利摘要一種糧儲立體通風系統,它包括有風機,在風機上連接有主風道,在主風道的兩側分別連接有支風道,在每個支風道的外端向下連接有通風管,在通風管的下端連接有排風管,在排風管的側壁開有多個排氣孔。為了提高降水、降溫、滅菌、防霉、殺蟲作業的效果,在所述的風機上還連接有臭氧發生器。為了使用方便,所述的主風道和支風道是用牛津布制成的軟風道,所述的通風道是用PVC材料制成,排風管是用不銹鋼材料制成。本實用新型適用于在糧堆深度6米以內各種房式倉中對 20%以內高水分糧食進行整倉降水處理,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可對整倉糧食進行降水、降溫、滅菌、防霉、殺蟲作業。
文檔編號F24F7/06GK2909077SQ20062001901
公開日2007年6月6日 申請日期2006年3月31日 優先權日2006年3月31日
發明者徐鵬 申請人:北京秦鵬新紀元生物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