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空調熱水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利用空調工作時,壓縮機出口端排出的高溫高壓氣體冷媒,通過工質盤管對水加熱的空調熱水器,屬空調器換能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目前,市場上銷售的空調機功能比較單一,主要功能是調節室內溫度,滿足冬季取暖或夏季降溫的作用。雖然它的制熱制冷能效比高達2.6以上。但它的高效節能特性沒有得到充分發揮。如夏季空調室內機在制冷狀態時,室外機則向空氣中大量排放冷凝熱,不僅熱能被白白浪費,而且還會造成大氣環境溫度的升高。在冬季制熱時它的高效制熱功效也只是用作室內取暖,也沒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如人們在需要生活熱水時,一般要通過電熱、燃油或燃氣等形式,消耗大量的能源制取熱水,沒有利用空調高效制熱的特性制取熱水。也有人對現有功能單一的空調進行過改進,即利用空調散發的余熱對水加溫后作為生活用的熱水,但由于其改裝結構復雜,冬季不能產生熱水等因素,因而未能被普遍推廣。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充分利用空調高效制熱特性和回收利用空調排向空氣中污染環境的熱能,將壓縮機排出的高溫高壓氣體冷媒,采用工質盤管將水加熱后來制取生活用的熱水,達到一機多用的目的;且結構簡單,對現有空調機進行改進方便;既節約能源,又減少空調機對大氣環境污染的空調熱水器。
本實用新型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上述目的的該空調熱水器由室內工質盤管、四通閥、氣液分離器、壓縮機、熱水器水箱、出水口、熱水器工質盤管、室外機工質盤管、進水口、毛細管、熱水器、熱水器水盤管、軸流風扇、離心式風扇、室內機及室外機組成,室內機內的室內工質盤管及離心式風扇;室外機內的四通閥、氣液分離器、壓縮機、室外機工質盤管、毛細管及軸流風扇的結構和安裝位置,以及室內機與室外機的連接方式與現有普通空調機完全一樣;其特征在于在室外機內的壓縮機的出氣端與四通閥之間通過工質管道連接有一熱水器,熱水器內裝有與工質管道連接的熱水器工質盤管,熱水器的一側裝有進水口和出水口。熱水器可以做成水箱結構,其熱水器工質盤管直接放置在熱水器水箱內。熱水器也可以做成水盤管結構,其熱水器工質盤管放置于熱水器水盤管內。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1使空調機能一機多用,不但可以調節室內溫度,且具有熱水器的功能。
2.夏季空調室外機排放的熱能被充分吸收制取熱水,既滿足了生活需要,又使能源得以回收利用。且避免了空調機的局部熱島效應和使環境溫度升高的現象。
3.冬季當室內不需要暖風時,利用空調高效制熱性能,吸收空氣中的免費熱能來制取熱水,節能效果遠遠大于燃氣、電、燃油等熱水器。
4.結構簡單,對現有空調改裝方便,便于推廣。只需把原有的空調壓縮機出氣端串聯一個帶熱水器工質盤管的水箱,毛細管稍做調整即可使空調具有熱水器功能。空調機生產廠家對原生產線改動不大,便于投產。
圖1為水箱式空調熱水器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水盤管式空調熱水器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水箱式空調熱水器制熱狀態的工作原理圖;圖4為水箱式空調熱水器制冷狀態的工作原理圖;圖5為水盤管式空調熱水器制熱狀態的工作原理圖;圖6為水盤管式空調熱水器制冷狀態的工作原理圖。
圖中1.室內工質盤管、2.四通閥、3.氣液分離器、4.壓縮機、5.熱水器水箱、6.出水口、7.熱水器工質盤管、8.室外機工質盤管、9.進水口、10.毛細管、11.熱水器、12.熱水器水盤管、13.軸流風扇、14.離心式風扇、15.室內機、16.室外機。
具體實施方式
該空調熱水器由室內工質盤管1、四通閥2、氣液分離器3、壓縮機4、熱水器水箱5、出水口6、熱水器工質盤管7、室外機工質盤管8、進水口9、毛細管10、熱水器11、熱水器水盤管12、軸流風扇13、離心式風扇14、室內機15及室外機16組成。室內機15內的室內工質盤管1及離心式風扇14的結構和安裝位置與普通空調完全一樣。室外機16內的四通閥2、氣液分離器3、壓縮機4、室外機工質盤管8、毛細管10及軸流風扇的結構和安裝位置與普通空調也完全一樣。室內機15與室外機16的連接方式與普通空調也完全相同。本實用新型的特征在于,通過將原有空調室外機16內的壓縮機4的出氣端與四通閥2之間串聯一個帶熱水器工質盤管7的熱水器水箱5或串聯一個帶熱水器工質盤管7的熱水器水盤管12的熱水器,使現有空調機在制熱或制冷的同時,又能制取生活熱水,使現有空調具有調節室內溫度和熱水器的雙重功能。
下面對該空調熱水器在制熱狀態、制冷狀態和熱水器制成水箱和水盤管結構的不同情況的工作原理做進一步的描述如下1.水箱式空調熱水器的制熱狀態工作原理(見圖3),當空調處于制熱狀態時,從壓縮機4出氣端流出的高溫高壓氣體冷媒,經工質管道流至放在熱水器水箱5中的熱水器工質盤管7內,對熱水器水箱5中的水加熱,最高可把水溫提高到65攝氏度。熱水器水箱5中的水由進水口9加入,由出水口6流出即可作為生活用熱水。加熱的同時使熱水器工質盤管7內的高溫高壓氣體冷媒降溫,降溫后的冷媒再經過室內機15內的室內工質盤管1進一步釋放余熱,對室內加熱。此時加溫量不大,但當熱水器水溫升高至65攝氏度時,室內工質盤管1中的冷媒溫度大幅升高,對室內大量排放熱量,達到冬天室內取暖的目的。此時從室內工質盤管1流出的冷媒變成高壓液體,再經毛細管10后變成低壓液體,經室外機工質盤管8吸熱后變成低壓氣體,再經氣液分離器3后進入壓縮機4的吸氣端,完成一個工作循環。空調工作時不斷重復以上過程。
2.水箱式空調熱水器的制冷狀態工作原理(見圖4),當空調處于制冷狀態時,從壓縮機4出氣端流出的高溫高壓氣體冷媒,經工質管道流至放在熱水器水箱5中的熱水器工質盤管7內,對熱水器水箱5中的水加熱,最高可把水溫提高到65攝氏度。加熱的同時使熱水器工質盤管7內的高溫高壓氣體冷媒降溫,降溫后的冷媒再經過室外機16的室外機工質盤管8進一步釋放余熱,此時冷媒變成高壓液體,再經毛細管10后變成低壓液體進入室內工質盤管1吸熱而對室內釋放冷量,達到熱天室內降溫的目的。由于經過兩次熱釋放,使得制冷效果比普通空調更好。冷媒吸熱后變成低壓氣體,經氣液分離器3后進入壓縮機4吸氣端,完成一個工作循環。空調工作時不斷重復以上過程。
3.水盤管式空調熱水器的制熱狀態工作原理(見圖5),當空調處于制熱狀態時,從壓縮機4出氣端流出的高溫高壓氣體冷媒,流至放在熱水器水盤管12中的熱水器工質盤管7內對水加熱。熱水器水盤管12中的水由進水口9加入,由出水口6流出即可作為生活用熱水,最高可把水溫提高到65攝氏度。加熱的同時使熱水器工質盤管7內的高溫高壓氣體冷媒降溫,降溫后的冷媒再經過室內機15的室內工質盤管1進一步釋放余熱,對室內加熱。此時加溫量不大,但當熱水器水溫升高至65攝氏度時,室內工質盤管1中的冷媒溫度大幅升高,對室內大量排放熱量,達到冬天室內制熱的目的,此時從室內工質盤管1內流出的冷媒變成高壓液體,再經毛細管10后變成低壓液體,經室外機工質盤管8吸熱后變成低壓氣體,再經氣液分離器3后進入壓縮機4的吸氣端,完成一個工作循環。空調工作時不斷重復以上過程。
4.水盤管式空調熱水器的制冷狀態工作原理(見圖6),當空調處于制冷狀態時,從壓縮機4出氣端流出的高溫高壓氣體冷媒,經工質管道流至放在熱水器水盤管12中的熱水器工質盤管7內,對熱水器水盤管12中的水加熱,最高可把水溫提高到65攝氏度。加熱的同時使熱水器工質盤管7內的高溫高壓氣體冷媒降溫,降溫后的冷媒再經過室外機16的室外機工質盤管8進一步釋放余熱,此時冷媒變成高壓液體,再經毛細管10后變成低壓液體,進入室內工質盤管1吸熱而對室內釋放冷量,達到熱天使室內降溫的目的。由于經過兩次熱釋放,使得制冷效果比普通空調更好。冷媒吸熱后變成低壓氣體,經氣液分離器3后進入壓縮機4吸氣端,完成一個工作循環。空調工作時不斷重復以上過程。
權利要求1.一種空調熱水器,它由室內工質盤管(1)、四通閥(2)、氣液分離器(3)、壓縮機(4)、熱水器水箱(5)、出水口(6)、熱水器工質盤管(7)、室外機工質盤管(8)、進水口(9)、毛細管(10)、熱水器(11)、熱水器水盤管(12)、軸流風扇(13)、離心式風扇(14)、室內機(15)及室外機(16)組成,室內機(15)內的室內工質盤管(1)及離心式風扇(14);室外機(16)內的四通閥(2)、氣液分離器(3)、壓縮機(4)、室外機工質盤管(8)、毛細管(10)及軸流風扇(13)的結構和安裝位置,以及室內機(15)與室外機(16)的連接方式與現有普通空調機完全一樣;其特征在于在室外機(16)內的壓縮機(4)的出氣端與四通閥(2)之間通過工質管道連接有一熱水器(11),熱水器(11)內裝有與管道連接的熱水器工質盤管(7),熱水器(11)的一側裝有進水口(9)和出水口(6)。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空調熱水器,其特征在于熱水器(11)可以做成水箱結構,其熱水器工質盤管(7)直接放置在熱水器水箱(5)內。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空調熱水器,其特征在于熱水器(11)可以做成水盤管結構,其熱水器工質盤管(7)放置于熱水器水盤管(12)內。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空調熱水器,屬空調器換能技術領域。它由熱水器水箱、出水口、熱水器工質盤管、進水口、熱水器、熱水器水盤管、室內機及室外機等組成。它是通過將原有空調室外機內的壓縮機的出氣端和四通閥之間串聯一個帶熱水器工質盤管的熱水器水箱,使現有空調在制熱或制冷的同時,又能制取生活熱水,而使空調具有調節室內溫度和熱水器的雙重功能。解決了目前市場上銷售的空調機功能單一,高效節能特性沒有得到充分利用,室外機的余熱白白地排放到大氣中,既沒有將余熱得到充分利用,又造成大氣環境溫度升高的問題。本實用新型適用于空調廠批量生產和對現有空調進行改進。
文檔編號F24F12/00GK2814224SQ20052009776
公開日2006年9月6日 申請日期2005年8月20日 優先權日2005年8月20日
發明者劉叁明 申請人:劉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