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通風系統(tǒng)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通風系統(tǒng),更具體地,本發(fā)明涉及具有預熱交換器的通風系統(tǒng),該預熱交換器用于使得室內空氣的熱量排放到室外以及使得室外空氣的熱量提供到室內,從而進行熱交換。
背景技術:
一個封閉房間內的空氣隨著時間的流逝會由于在房間內進行活動的人的呼吸而被污染。因此,需要時常以室外的新鮮空氣來替換被污染的室內空氣,為此使用通風系統(tǒng)。通常的通風系統(tǒng)安裝在房間的天花板中。因此,為了安裝通風系統(tǒng),需要確保在房間的天花板和上一樓層的下端之間有足夠的空間用于安裝通風系統(tǒng)。因此,下一樓層的地板和上一樓層的地板之間的距離,即樓層之間的高度不能變得太高,這削弱了建筑的空間利用率,并且降低了建筑的經濟性。因此,為了解決上述問題,需要設計盡可能緊湊的通風系統(tǒng)。
近年來,為了增強熱效率,通風系統(tǒng)采用預熱交換器,用于使得室內空氣排放到室外,并且使得室外空氣提供到室內,從而進行熱交換。然而,預熱交換器會使得通風系統(tǒng)的機殼大小變得較大。因此,即使在采用預熱交換器的情況下也要求通風系統(tǒng)被設計的很小。
同時,通風系統(tǒng)具有連接于其上的管道,用于使得通風系統(tǒng)與室內和室外相通。管道大部分都是環(huán)形的,但是在安裝空間不夠大的情況下可使用矩形管道。然而,矩形管道比環(huán)形管道具有更高的壓阻力。因此,需要設計一種即使在使用矩形管道時也能使空氣平穩(wěn)流動的通風系統(tǒng)。
發(fā)明內容
因此,本發(fā)明旨在提供一種通風系統(tǒng),其基本上能消除由于上述現有技術的限制和缺陷而導致的一個或多個問題。
本發(fā)明的一目的是提供一種即使在具有預熱交換器的情況下也具有較小尺寸的通風系統(tǒng),其即使在連接到該通風系統(tǒng)的管道的內部壓阻力較高的情況下也能使空氣平穩(wěn)地流動。
本發(fā)明的其他優(yōu)點、目的和特點將會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地闡述,并且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通過審查下面的描述將部分地變的明顯,或者可從本發(fā)明的實踐中獲知。本發(fā)明的目的和其他優(yōu)點可通過在說明書和權利要求書以及附圖中特別指出的結構來實現和達成。
為了實現這些目的和其他優(yōu)點,按照本發(fā)明的用途,如此處所具體和廣義描述的,通風系統(tǒng)包括與室內和室外相通的機殼;固定于該機殼的供氣扇單元,該供氣扇單元具有多個風扇,用于將室外空氣引入到室內;固定于該機殼的排氣扇單元,該排氣扇單元具有多個風扇,用于將室內空氣排放到室外;以及預熱交換器,設置在該機殼中與供氣扇單元和排氣扇單元相對,用于使得室外空氣和室內空氣彼此進行熱交換。
供氣扇單元和排氣扇單元均在軸向方向吸取空氣,并在徑向方向排放空氣。供氣扇單元的多個風扇和排氣扇單元的多個風扇具有相同的風扇數。
通風系統(tǒng)還包括在預熱交換器、供氣扇單元和排氣扇單元之間的隔離板,用于防止穿過預熱交換器的室內空氣和室外空氣彼此混合。隔離板包括在供氣扇單元和排氣扇單元之間的中間板;從中間板的上部延伸至機殼和預熱交換器的內部空間的上板,用于將穿過預熱交換器的空氣引導至供氣扇單元和排氣扇單元之一;以及從中間板的下部延伸至機殼和預熱交換器的內部空間的下板,用于將穿過預熱交換器的空氣引導至供氣扇單元和排氣扇單元中的另一個。
供氣扇單元包括位于機殼內的渦殼;位于該渦殼內的第一風扇,用于吸取和排放穿過預熱交換器的室外空氣;以及位于該渦殼內的第二風扇,用于吸取和排放從第一風扇排出的室外空氣。第一風扇和第二風扇可具有連接于其上的相同的馬達。第一風扇和第二風扇可順序地連接到馬達的旋轉軸。
通風系統(tǒng)還可包括位于渦殼內的第一風扇和第二風扇之間的氣流導向裝置,用于將室外空氣從第一風扇引導至第二風扇的吸氣端。氣流導向裝置包括一個斜面,其從第一風扇的排氣部分延伸至第二風扇的吸氣部分。氣流導向裝置可具有一個曲線,其從第一風扇的排氣部分延伸至第二風扇的吸氣部分。
排氣扇單元可包括位于機殼內的渦殼;位于渦殼內的第三風扇,用于吸取和排放穿過預熱交換器的室內空氣,以及位于渦殼內的第四風扇,用于吸取和排放從第三風扇排出的室內空氣。第三風扇和第四風扇可具有連接于其上的相同的馬達。第三風扇和第四風扇可順序地連接到馬達的旋轉軸。
通風系統(tǒng)還可包括位于渦殼內的第三風扇和第四風扇之間的氣流導向裝置,用于將室內空氣從第三風扇引導至第四風扇的吸氣端。氣流導向裝置可包括一個斜面,其從第三風扇的排氣部分延伸至第四風扇的吸氣部分。氣流導向裝置可具有一個曲面,其從第三風扇的排氣部分延伸至第四風扇的吸氣部分。
通風系統(tǒng)還可包括位于機殼內的過濾器,設置在預熱交換器和室外之間,用于過濾室外空氣。
同時,在本發(fā)明的另一方案中,通風系統(tǒng)包括機殼,其具有吸取室內空氣的第一入口,排放室內空氣的第一出口,吸取室外空氣的第二入口,和排放室外空氣的第二出口;供氣扇單元,其具有位于機殼內的渦殼,位于渦殼內的用于吸取和排放室外空氣的第一風扇,和位于渦殼內的用于吸取和排放從第一風扇排出的室外空氣的第二風扇;排氣扇單元,其具有位于機殼內的渦殼,位于渦殼內的用于吸取和排放室內空氣的第三風扇,和位于渦殼內的用于吸取和排放從第三風扇排出的室內空氣的第四風扇;以及位于該機殼內的預熱交換器,與供氣扇單元和排氣扇單元相對,用于使得室外空氣和室內空氣彼此進行熱交換。
該通風系統(tǒng)還包括位于渦殼內的第一風扇和第二風扇之間的氣流導向裝置,用于將室外空氣從第一風扇引導至第二風扇的吸氣端。
該通風系統(tǒng)還可包括位于渦殼內的第三風扇和第四風扇之間的氣流導向裝置,用于將室內空氣從第三風扇引導至第四風扇的吸氣端。
同時,在本發(fā)明的又一方案中,一種通風系統(tǒng)包括機殼,具有用于吸取室內空氣的第一入口,用于排放室內空氣的第一出口,用于吸取室外空氣的第二入口,和用于排放室外空氣的第二出口;供氣扇單元,其具有位于該機殼內的渦殼,位于該渦殼內的用于吸取和排放室外空氣的第一風扇,和位于該渦殼內的用于吸取和排放從第一風扇排出的室外空氣的第二風扇;排氣扇單元,其具有位于該機殼內的渦殼,位于該渦殼內的用于吸取和排放室內空氣的第三風扇,和位于該渦殼內的用于吸取和排放從第三風扇排出的室內空氣的第四風扇;位于該機殼內的預熱交換器,與供氣扇單元和排氣扇單元相對,用于使得室外空氣和室內空氣彼此進行熱交換;以及氣流導向裝置,分別設置在第一風扇和第二風扇之間、和第三風扇和第四風扇之間。
同時,在本發(fā)明的又一方案中,一種通風系統(tǒng)包括機殼,其具有用于吸取室內空氣的第一入口,用于排放室內空氣的第一出口,用于吸取室外空氣的第二入口,和用于排放室外空氣的第二出口;第一入口管道,位于第一入口和室內之間;第一出口管道,位于第一出口和室外之間;第二入口管道,位于第二入口和室外之間;第二出口管道,位于第二出口和室內之間;供氣扇單元,具有位于機殼內的渦殼,位于渦殼內的用于吸取和排放室外空氣的第一風扇,和位于渦殼內的用于吸取和排放從第一風扇排出的室外空氣的第二風扇;排氣扇單元,其具有位于機殼內的渦殼,位于渦殼內的用于吸取和排放室內空氣的第三風扇,和位于渦殼內的用于吸取和排放從第三風扇排出的室內空氣的第四風扇;位于該機殼內的預熱交換器,與供氣扇單元和排氣扇單元相對,用于使得室外空氣和室內空氣彼此進行熱交換;以及氣流導向裝置,分別設置在第一風扇和第二風扇之間、和第三風扇和第四風扇之間。
第一入口管道、第一出口管道、第二入口管道和第二出口管道均具有一個矩形截面。
應當理解,本發(fā)明的前述大體描述和下述具體描述都是示范性和說明性的,是用來對權利要求所要求保護的本發(fā)明提供進一步的解釋。
附圖用以提供對本發(fā)明的進一步理解,其被包含在本發(fā)明中并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
了本發(fā)明的實施例,并且與說明書一起用以說明本發(fā)明的原理。在附圖中圖1示出了按照本發(fā)明優(yōu)選實施例的通風系統(tǒng)的透視圖;圖2示出了圖1的通風系統(tǒng)的預熱交換器的局部透視圖;圖3示出了圖1的通風系統(tǒng)的供氣扇單元的局部透視圖;圖4示出了圖1的通風系統(tǒng)的隔離板的局部透視圖;圖5和圖6均示出了表示圖1的通風系統(tǒng)對房間進行通風時的空氣流動圖;圖7示出了表示圖1的通風系統(tǒng)將室外空氣引入室內時的供氣扇單元一端的空氣流動圖;以及圖8示出了表示圖1的通風系統(tǒng)將室內空氣排至室外時的排氣扇單元一端的空氣流動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下面將參照附圖所示的實例,具體描述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例。盡可能地,在整個附圖中將使用相同的標號來引用相同或相似的部分。
圖1示出了按照本發(fā)明優(yōu)選實施例的通風系統(tǒng)的透視圖。為了更清楚地表示出供氣扇單元200和排氣扇單元300,省略了其馬達240(見圖3)。如圖1所示,本發(fā)明的通風系統(tǒng)包括機殼100,預熱交換器400,供氣扇200和排氣扇300。
機殼100具有一內部空間,和連接到多個管道710、720、730和740的與室內或室外相通的多個端口。更具體地,這些端口是第一入口110,用于吸取室內空氣;第一出口120,用于從機殼100排出室內空氣;第二入口130,用于將室外空氣吸入機殼100;以及第二出口140,用于從機殼100排出室外空氣。
例如,如圖1所示,第一入口110和第二出口140分別設置在機殼100一側的相對著的下拐角處,以及第二入口130和第一出口120例如被分別設置于與機殼100的一側相對的另一側的相對著的上拐角處。第一入口110和第一出口120相互成對角線地設置,以及第二入口130和第二出口140相互成對角線地設置。
第一入口110和第二出口140分別連接至第一入口管道710和第一出口管道740,與室內相通;第二入口130和第一出口120分別連接至第二入口管道730和第一出口管道720,與室外相通。管道710、720、730和740具有矩形截面,用于使得其內安裝管道710、720、730和740的空間的高度最小化。如圖1中的實線箭頭所示,室內空氣經由第一入口管道710和第一入口110被引入機殼100,并且經由第一出口120和第一出口管道720被排放至室外,以及如虛線箭頭所示,室外空氣經由第二入口管道730和第二入口130被引入機殼100,并且經由第二出口140和第二出口管道740被提供至室內。
參照圖1,被引入機殼100的室內空氣和室外空氣分別穿過預熱交換器400。預熱交換器400被安裝在接近于機殼100內的第一入口110和第二入口130。
參照圖1,預熱交換器400具有拉長的六面體形狀,并且這樣安裝,使得其一端與機殼100的具有第一入口110的一側相接觸,并且其另一端與機殼100的具有第二入口130的另一側相接觸。如圖1所示,預熱交換器400的四個縱向邊的三個分別與上表面、下表面和第一入口110與第二入口130都相鄰的側表面緊密接觸。
據此,第一入口110和第二入口130彼此分離,第一入口110從第二出口140分離,并且第二入口130從第一入口120分離。因此,經由第一入口110引入到機殼100的室內空氣能夠僅經由預熱交換器400而到達第一出口120,并且經由第二入口130引入到機殼100的室外空氣能夠僅經由預熱交換器400到達第二出口140。被引入到機殼100的室內空氣和室外空氣分別沿通過預熱交換器400彼此分離的通路移動。
同時,預熱交換器400使得室內空氣和室外空氣間接交叉并且彼此進行熱交換。更具體地,如圖2所示,預熱交換器具有多個彼此隔開預定距離的第一流動通路410,用于室內空氣的流動;和多個在第一流動通路410之間的第二流動通路420,用于室外空氣的流動。
在第一流動通路410和第二流動通路420之間,存在板430,用于使得室內空氣和室外空氣進行熱交換。板430被排列為,垂直于經由第一入口110和第二入口130引入到機殼100的室內空氣和室外空氣的流動方向。據此,第一流動通路410和第二流動通路420也被排列為,垂直于引入到機殼100的室內空氣和室外空氣的流動方向。
在每個第一流動通路410和第二流動通路420中,存在導向裝置440,用于引導室內空氣或室外空氣的流動,并且提供了較大的熱交換面積。如圖2所示,導向裝置440例如具有多個連續(xù)折,每個折都具有與每個板430的上表面和下表面接觸的最高點和最低點。
參照圖1,供氣扇單元200和排氣扇單元300分別固定于機殼100,用于吸取穿過預熱交換器400的室外空氣或室內空氣,并且向室內供應或者向室外排放。優(yōu)選地,供氣扇單元200被設置在預熱交換器400和室內之間,并且排氣扇單元300被設置在預熱交換器400和室外之間。
這用于在預熱交換器400的出口側上形成低壓,以改進氣流性能。于是,在空氣被吸入供氣扇單元200和排氣扇單元300之前,通過在預熱交換器的出口側和入口側之間的壓差,空氣能夠容易地穿過預熱交換器400。據此,不僅改進了空氣的流動性能,而且可最小化空氣的流動噪音。
然而,與此相反,如果供氣扇單元200和排氣扇單元300被設置在預熱交換器400的入口側上,在供氣扇單元200和排氣扇單元300的出口側上的預熱交換器400提供高的阻力。據此,供氣扇200和排氣扇300的背壓變高,不僅降低了供氣扇單元200和排氣扇單元300的排氣性能,而且增加了空氣的流動噪音。
供氣扇單元200和排氣扇單元300彼此相鄰設置并與預熱交換器400相對。而且,例如,如圖1所示,供氣扇單元200和排氣扇單元300設置為平行于預熱交換器。供氣扇200和排氣扇300具有基本相同的結構。因此,此后,將參照圖3描述供氣扇單元200的結構,并將省略排氣扇單元300的結構描述。
供氣扇200包括固定于機殼100的內表面的渦殼210,在渦殼210內的第一風扇221,和在渦殼210內的第二風扇222(見圖5)。渦殼210具有與機殼100的內部相通的入口(未示出),和與第二出口140相通的出口。第一風扇221設置在渦殼210的內部,并且渦殼210的入口位于其軸向方向上的第一風扇221的后側。第二風扇222在渦殼210的內部且位于其軸向方向上的第一風扇221的前側,并且渦殼210的出口在第二風扇222的徑向方向上。因此,當第一風扇221和第二風扇222旋轉時,穿過預熱交換器400的室外空氣在第一風扇221的軸向方向上被吸取,并且在第一風扇221的徑向方向上被排放;并且在第一風扇221的徑向方向上排放的室外空氣在第二風扇222的軸向方向上被吸取,并且在第二風扇222的徑向方向上被排放。
用于驅動第一風扇221和第二風扇222的馬達240設置在機殼100內,更具體地,位于第一風扇221和預熱交換器400之間。第一風扇221和第二風扇222順序地連接到馬達240的旋轉軸,并且同時旋轉。為了支撐與馬達240隔開預定距離的第一風扇221,另外提供一馬達底座230。馬達底座230被固定于機殼100或渦殼210,并且包括多個延伸至機殼100內部的支腿231,和環(huán)形輪235,其連接到支腿231的端部并且支撐馬達240。同時,固定于輪235的馬達240的旋轉軸穿過渦殼210的入口,并同時連續(xù)地固定于第一風扇221的輪軸和第二風扇222的輪軸。在第一風扇221和第二風扇222之間,另外提供一氣流導向裝置223,用于將從第一風扇221排放的室外空氣引導至第二風扇222的軸向方向。氣流導向裝置223具有一個曲面,其從第一風扇221的排氣部分延伸至第二風扇222的吸氣部分。盡管未示出,氣流導向裝置223可具有一斜面,其從第一風扇221的排氣部分延伸至第二風扇222的吸氣部分。
如上所述的,馬達240與第一風扇221充分隔離。因此,當穿過第一風扇221和第二風扇222時,穿過預熱交換器400的空氣能經由在第一風扇221和馬達240之間的空間被吸入渦殼210中。而且,第一風扇221和預熱交換器400被其間的馬達240充分隔離。因此,通過第一風扇221能在第一風扇221和預熱交換器400之間的空間內形成足夠低的低壓,并且由此,供氣扇單元200能提供充分的排氣性能。而且,氣流噪音可被最小化。但是,如果第一風扇221和預熱交換器400設置的非常接近,則第一風扇221的吸氣和排氣性能將會顯著降低,并且氣流噪音也會增大。在第一風扇221的徑向方向上排放的室外空氣通過氣流導向裝置223引導,并且在第二風扇222的徑向方向上被吸取,在第二風扇222的徑向方向上排放的室外空氣經由第二出口140和第二出口管道740被供應至室內。
如前所述的,排氣扇單元300具有與前述的供氣扇單元200基本相同的結構。也就是說,供氣扇單元200的第一風扇221可被替換為第三風扇321,并且供氣扇200的第二風扇222可被替換為第四風扇322。特別地,在供氣扇單元200的出口與第二出口140相通時,排氣扇單元300與第一出口120相通。與供氣扇單元200的氣流導向裝置223相同,排氣扇單元300在第三風扇321和第四風扇322之間具有氣流導向裝置323,用于將從第三風扇321排出的室外空氣引導至第四風扇322的軸向方向。
同時,在機殼100內,存在過濾器,用于過濾引入到機殼100的室內空氣和室外空氣。這些過濾器是用于過濾排放到室外的室內空氣的第一過濾器610,和用于過濾供應到室內的室外空氣的第二過濾器620。優(yōu)選地,第一過濾器610位于預熱交換器400的入口側,即,在預熱交換器400的第一流動通路410和室內之間,第二過濾器620設置在預熱交換器400的入口側,即,在預熱交換器400的第二流動通路420和室外之間。這樣,在預熱交換器400處的室外空氣和室內空氣的流動性能將會很充分,并且能夠防止雜質向預熱交換器400的滲透,以保護預熱交換器400。
與此相反,如果第一過濾器610和第二過濾器620設置在預熱交換器400的出口側,則第一過濾器610和第二過濾器620將會提供較高的阻力阻止室內空氣和室外空氣的流動,從而導致室外空氣和室內空氣不能在預熱交換器400內平穩(wěn)流動。而且,在預熱交換器400內的大量雜質的集聚會產生需要頻繁清洗或更換預熱交換器400的問題。
同時,為了防止從預熱交換器400排出的室外空氣和室內空氣彼此混合,在預熱交換器400、供氣扇單元200和排氣扇單元300之間設置隔離板500。如圖1和圖4所示,隔離板500包括中間板510、上板520和下板530。
中間板510在供氣扇單元200和排氣扇單元300之間。例如,中間板510從機殼100的內表面延伸至預熱交換器400的邊緣,以將供氣扇單元200與排氣扇單元300隔離開。
參照圖4,上板520從中間板510的上部延伸至機殼100的與垂直于中間板510的供氣扇單元200相鄰的內表面。也就是說,如圖1所示,上板520的上側連接到機殼100的上表面,上板520的相對著的兩側分別連接到中間板510和機殼100的與供氣扇單元200相鄰的一個側表面,以及上板520的下側連接到預熱交換器400的縱向邊的一部分。
參照圖4,下板530在與上板520相對的方向上、從中間板510的下部延伸至機殼100的與垂直于中間板510的排氣扇單元300相鄰的內表面。也就是說,如圖1所示,下板530的下側連接到機殼100的底表面,下板530的相對著的兩側分別連接到中間板510和機殼100的與排氣扇單元300相鄰的另一側,以及下板530的上側連接到預熱交換器400的縱向邊。
上述結構的隔離板500不僅將供氣扇單元200與排氣扇單元300隔離開,而且將第一出口120與第二出口140隔離開。據此,穿過預熱交換器400的第一流動通路410的室內空氣和穿過預熱交換器400的第二流動通路420的室外空氣,能夠分別被吸取到由隔離板500引導的排氣扇單元300和供氣扇單元200的方向,而不會彼此混合。
但是,用于防止穿過預熱交換器400的室內空氣和室外空氣彼此混合的結構并不限于上述結構。例如,預熱交換器400可這樣安裝,使得連接到上板520的下側和下板530的上側的預熱交換器400的縱向邊可以與機殼100的安裝有供氣扇單元200和排氣扇單元300的內表面緊密接觸。在這種情況下,供氣扇單元200安裝在連接到上板520下側和下板530上側的預熱交換器400的縱向邊的下側,并且排氣扇單元300安裝到預熱交換器400的縱向邊的上側。因此,從預熱交換器400排出的室外空氣和室內空氣不會彼此混合,而能夠分別從機殼100排放至室內和室外。
基于上述結構的本發(fā)明的通風系統(tǒng)在三種操作模式下操作,即,通風模式、供氣模式和排氣模式。將參照圖5和圖8描述上述操作模式。
圖5和圖6均示出了表示圖1的通風系統(tǒng)在通風模式操作時的空氣流動圖。在通風模式下,污染的室內空氣被排放至室外,并且新鮮的室外空氣被供應至室內。在該通風模式下,供氣扇單元200和排氣扇單元300都工作。這樣,能在供氣扇單元200和預熱交換器400的第二流動通路420之間、以及在排氣扇單元300和預熱交換器400的第一流動通路410之間形成充分低的低壓。據此,室外空氣和室內空氣可分別經由第二入口130和第一入口110被引入到機殼100中。
經由第一入口110被引入到機殼100的室內空氣穿過第一過濾器610,流進垂直于引入到機殼100的空氣流動方向而形成的預熱交換器400的第一流動通路410。穿過預熱交換器400的第一流動通路410的室內空氣沿著預熱交換器400內的氣流方向被引入排氣扇單元300。引入到排氣扇單元300的室內空氣在室內空氣穿過第三風扇321和第四風扇322時具有增大的排放壓力,并且經由第一出口120和第一出口管道720被排放至室外。
經由第二入口130被引入到機殼100的室外空氣穿過第二過濾器620,被引入到垂直于引入到機殼100的空氣的氣流方向而形成的預熱交換器400的第二流動通路420。穿過第二流動通路420的室外空氣與穿過第一流動通路410的室內空氣進行熱交換。
因此,通過被排放至室外的室內空氣向被吸取到室內的室外空氣的熱能傳遞,能夠恢復特定量的能量。據此,在夏天室外空氣在略為冷卻的狀態(tài)下被引入室內,并且在冬天室外空氣在略為加熱的狀態(tài)下被引入室內。
穿過預熱交換器400的室外空氣在室外空氣流入預熱交換器400的方向上進入供氣扇單元200。然后,進入到供氣扇單元200的室外空氣經由第二出口140和第二出口管道740、在室外空氣的排放壓力隨著室外空氣穿過第一風扇221和第二風扇222而增大的狀態(tài)下,被排放至室外。
圖7示出了表示圖1的通風系統(tǒng)在供氣模式下操作的供氣扇單元一側上的空氣流動圖。在供氣模式下,新鮮的室外空氣被供應至室內,并且沒有室內空氣被排放至室外。在供氣模式下,供氣扇單元200被驅動,但是排氣扇單元300未被驅動。這樣,在供氣扇單元200和預熱交換器400的第二流動通路420之間形成低壓。據此,室外空氣被引入到機殼100中,并經由預熱交換器400和供氣扇單元200被供應至室內。由于室外空氣的引入步驟與前面的描述相同,因此不再提供更具體的描述。
圖8示出了表示圖1的通風系統(tǒng)在排氣模式下操作的排氣扇單元一側上的空氣流動圖。在排氣模式下,污染的室內空氣被排放至室外,并且沒有室外空氣被供應至室內。在排氣模式下,排氣扇單元300被驅動,但供氣扇單元200未被驅動。這樣,在排氣扇單元300和預熱交換器400的第一流動通路410之間形成低壓。據此,室內空氣被引入到機殼100,并經由預熱交換器400和排氣扇單元300被排放至室外。由于室內空氣的排放步驟與前面的描述相同,因此不再提供更具體的描述。
在排氣模式下,由于室內空氣被第一過濾器610過濾,因此基本上沒有雜質附著于預熱交換器400的第一流動通路410。因此,即使在通風系統(tǒng)使用了較長時間時,也可最小化通風系統(tǒng)的熱交換器效率的降低。在室內空氣被極度污染需要快速排放室內空氣時,可使用這樣的通風系統(tǒng)。
如已經所描述的,本發(fā)明的通風系統(tǒng)具有下述優(yōu)點。
在通風系統(tǒng)的機殼中,供氣扇單元和排氣扇單元在同一側上依次設置,并且預熱交換器設置在供氣扇單元和排氣扇單元的相對側。因此,與供氣扇單元和排氣扇單元設置在預熱交換器的相對兩側上的結構相比較,機殼的大小能夠明顯被制造的較小。除此之外,如果使用與現有技術的通風系統(tǒng)具有相同大小的機殼,則相應地,預熱交換器的大小能夠被制造的較大,以改進能效。
在本發(fā)明的通風系統(tǒng)中,供氣扇單元和排氣扇單元都設置在預熱交換器的出口側上。除此之外,供氣扇單元和排氣扇單元可與預熱交換器的出口側隔開預定距離。據此,在供氣扇單元和預熱交換器的出口側之間、以及在排氣扇單元和預熱交換器的出口側指間,可形成充分低的低壓。據此,改進了氣流性能。
而且,在預熱交換器的入口側提供過濾器,用于清潔進入預熱交換器的室內空氣和室外空氣。過濾器防止雜質附著到預熱交換器的流動通路,由此有效防止了預熱交換器的熱效率的降低。
而且,在本發(fā)明的通風系統(tǒng)中,分別對供氣扇單元和排氣扇單元提供多個風扇。多個風扇使得能夠提高分別經由供氣扇單元和排氣扇單元排放的室外空氣和室內空氣的排放壓力。因此,即使連接到通風系統(tǒng)的管道的內壓阻力變高,也能夠有效防止流經管道的室外空氣和室內空氣的流速的降低。
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明顯的是,本發(fā)明可在不偏離其精神和范圍的情況下,進行各種改型和變化。由此,本發(fā)明旨在覆蓋落入所附權利要求書范圍內的本發(fā)明的改型和變化及其等效替換。
權利要求
1.一種通風系統(tǒng),包括機殼,與室內和室外相通;供氣扇單元,固定于該機殼,該供氣扇單元具有多個風扇,用于將室外空氣引入到室內;排氣扇單元,固定于該機殼,該排氣扇單元具有多個風扇,用于將室內空氣引入到室外;以及預熱交換器,在該機殼中與該供氣扇單元和該排氣扇單元相對,用于使得室外空氣和室內空氣彼此進行熱交換。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通風系統(tǒng),其中該供氣扇單元和該排氣扇單元均在軸向方向上吸取空氣,并在徑向方向上排放空氣。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通風系統(tǒng),其中該供氣扇單元的多個風扇和該排氣扇單元的多個風扇具有相同的風扇數量。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通風系統(tǒng),還包括隔離板,位于該預熱交換器、該供氣扇單元和該排氣扇單元之間,用于防止穿過該預熱交換器的室內空氣和室外空氣彼此混合。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通風系統(tǒng),其中該隔離板包括中間板,位于該供氣扇單元和該排氣扇單元之間;上板,從該中間板的上部延伸至該機殼的一個側表面和該預熱交換器,用于將穿過該預熱交換器的空氣引導至該供氣扇單元和該排氣扇單元的其中之一;以及下板,從該中間板的下部延伸至該機殼的另一側表面和該預熱交換器,用于將穿過該預熱交換器的空氣引導至該供氣扇單元和該排氣扇單元的另一個。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通風系統(tǒng),其中該供氣扇單元包括渦殼,位于該機殼中;第一風扇,位于該渦殼中,用于吸取和排放穿過該預熱交換器的室外空氣;以及第二風扇,位于該渦殼中,用于吸取和排放從該第一風扇排出的室外空氣。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通風系統(tǒng),其中該第一風扇和該第二風扇都具有連接于其上的相同的馬達。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通風系統(tǒng),其中該第一風扇和該第二風扇順序地連接到該馬達的旋轉軸。
9.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通風系統(tǒng),還包括氣流導向裝置,位于該渦殼內的第一風扇和第二風扇之間,用于將室外空氣從該第一風扇引導至該第二風扇的吸氣端。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通風系統(tǒng),其中該氣流導向裝置包括一個斜面,從該第一風扇的排氣部分延伸至該第二風扇的吸氣部分。
11.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通風系統(tǒng),其中該氣流導向裝置具有一個曲面,從該第一風扇的排氣部分延伸至該第二風扇的吸氣部分。
1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通風系統(tǒng),其中該排氣扇單元包括渦殼,位于該機殼中;第三風扇,位于該渦殼中,用于吸取和排放穿過該預熱交換器的室內空氣;以及第四風扇,位于該渦殼中,用于吸取和排放從該第三風扇排出的室內空氣。
13.如權利要求12所述的通風系統(tǒng),其中該第三風扇和該第四風扇都具有連接于其上的相同的馬達。
14.如權利要求13所述的通風系統(tǒng),其中該第三風扇和該第四風扇順序地連接到該馬達的旋轉軸上。
15.如權利要求12所述的通風系統(tǒng),還包括一氣流導向裝置,位于該渦殼內的第三風扇和第四風扇之間,用于將室內空氣從該第三風扇引導至該第四風扇的吸氣端。
16.如權利要求15所述的通風系統(tǒng),其中該氣流導向裝置包括一個斜面,從該第三風扇的排氣部分延伸至該第四風扇的吸氣部分。
17.如權利要求15所述的通風系統(tǒng),其中該氣流導向裝置具有一個曲面,從該第三風扇的排氣部分延伸至該第四風扇的吸氣部分。
1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通風系統(tǒng),還包括多個過濾器,位于該預熱交換器和室外之間的機殼中,用于過濾室外空氣。
19.一種通風系統(tǒng),包括機殼,具有用于吸取室內空氣的第一入口,用于排放室內空氣的第一出口,用于吸取室外空氣的第二入口,和用于排放室外空氣的第二出口;供氣扇單元,具有位于該機殼中的渦殼,位于該渦殼中的用于吸取和排放室外空氣的第一風扇,和在該渦殼中的用于吸取和排放從該第一風扇排出的室外空氣的第二風扇;排氣扇單元,具有位于該機殼中的渦殼,位于該渦殼中的用于吸取和排放室內空氣的第三風扇,和位于該渦殼中的用于吸取和排放從該第三風扇排出的室內空氣的第四風扇;以及預熱交換器,在該機殼中與該供氣扇單元和該排氣扇單元相對,用于使得室外空氣和室內空氣彼此進行熱交換。
20.如權利要求19所述的通風系統(tǒng),還包括氣流導向裝置,位于該渦殼內的第一風扇和第二風扇之間,用于將室外空氣從該第一風扇引導至該第二風扇的吸氣端。
21.如權利要求19所述的通風系統(tǒng),還包括氣流導向裝置,位于該渦殼內的第三風扇和第四風扇之間,用于將室內空氣從該第三風扇引導至該第四風扇的吸氣端。
22.一種通風系統(tǒng),包括機殼,具有用于吸取室內空氣的第一入口,用于排放室內空氣的第一出口,用于吸取室外空氣的第二入口,和用于排放室外空氣的第二出口;供氣扇單元,具有位于該機殼中的渦殼,位于該渦殼中的用于吸取和排放室外空氣的第一風扇,和位于該渦殼中的用于吸取和排放從該第一風扇排出的室外空氣的第二風扇;排氣扇單元,具有位于該機殼中的渦殼,位于該渦殼中的用于吸取和排放室內空氣的第三風扇,和位于該渦殼中的用于吸取和排放從該第三風扇排出的室內空氣的第四風扇;預熱交換器,在該機殼中與該供氣扇單元和該排氣扇單元相對,用于使得室外空氣和室內空氣彼此進行熱交換;以及氣流導向裝置,分別設置在該第一風扇和該第二風扇之間,以及在該第三風扇和該第四風扇之間。
23.一種通風系統(tǒng),包括機殼,具有用于吸取室內空氣的第一入口,用于排放室內空氣的第一出口,用于吸取室外空氣的第二入口,和用于排放室外空氣的第二出口;第一入口管道,位于該第一入口和室內之間;第一出口管道,位于該第一出口和室外之間;第二入口管道,位于該第二入口和室外之間;第二出口管道,位于該第二出口和室內之間;供氣扇單元,具有位于該機殼中的渦殼,位于該渦殼中的用于吸取和排放室外空氣的第一風扇,和位于該渦殼中的用于吸取和排放從該第一風扇排出的室外空氣的第二風扇;排氣扇單元,具有位于該機殼中的渦殼,位于該渦殼中的用于吸取和排放室內空氣的第三風扇,和位于該渦殼中的用于吸取和排放從該第三風扇排出的室內空氣的第四風扇;預熱交換器,在該機殼中與該供氣扇單元和該排氣扇單元相對,用于使得室外空氣和室內空氣彼此進行熱交換;以及氣流導向裝置,分別設置在該第一風扇和該第二風扇之間,以及在該第三風扇和該第四風扇之間。
24.如權利要求23所述的通風系統(tǒng),其中該第一入口管道、該第一出口管道、該第二入口管道和該第二出口管道均具有矩形截面。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提供通風系統(tǒng),其包括與室內和室外相通的機殼;固定于該機殼的供氣扇單元,該供氣扇單元具有多個風扇,用于將室外空氣引入到室內;固定于該機殼的排氣扇單元,該排氣扇單元具有多個風扇,用于將室內空氣排放到室外;以及預熱交換器,設置在該機殼中與供氣扇單元和排氣扇單元相對,用于使得室外空氣和室內空氣彼此進行熱交換,由此提供緊湊的通風系統(tǒng)。
文檔編號F24F13/30GK1821671SQ20051007460
公開日2006年8月23日 申請日期2005年5月30日 優(yōu)先權日2005年2月15日
發(fā)明者李起燮, 金景桓, 崔皓善 申請人:Lg電子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