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無水位差節能型水溫空調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無水位差節能型水溫空調器,尤其是由取水井、回水井、儲水箱、自動轉換供水電路、冷凝器,水泵總成、單向閥和風扇組合而成的一種無水位差節能型水溫空調器。
背景技術:
當前社會上以制冷劑制冷的通用空調,不僅需要耗損大量的電能,而且這種空調器在工作時還會產生大量熱能,這種熱能不僅白白耗費了電能,而且排出的熱量對周圍的環境也造成了一定的危害;另一方面人們使用的水溫空調器由于沒有很好地解決供水和水的循環問題,造成了大量地下水的浪費,且易造成城市地下水缺失所以得不到普及。對上述兩種類型空調的缺陷和弊端一直沒有良好的解決方案。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節能效果明顯、無地下水損、水循環系統好、采用自動轉換供水電路的高效節能型水溫空調器。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無水位差節能型水溫空調器由取水井、回水井、供水管、回水管、冷凝器、進水管和出水管構成井水循環系統。取水井與回水井在地下含水層貫通相連,便于水的循環利用。冷凝器的進水管上設有注水口、水泵總成、排氣孔和單向閥,注水口的作用是當水溫空調器開始啟動時,由于供水管中無井水,必須通過注水口向供水管內注水,注水時,管內空氣由排氣孔排出,一旦加滿水后該注水口和排氣孔即關閉。水泵總成的作用是給水的循環提供一種動力,使取水井、供水管、冷凝器、回水管、回水井所構成的封閉循環系統中的水勻速流動,由于這種循環系統中的水用作封閉循環,無水位差,水泵總成的功率耗損極小,只需一微型水泵總成即可達到水的循環目的,所以非常節約電能。循環于冷凝器中的井水,通過設在冷凝器上的風扇將冷氣排出達到制冷、調節溫度的目的。水泵總成停止工作時,單向閥能夠阻止水的回流,可以使使用同一地下水井的其它空調機正常工作。
為了解決多層樓房使用水溫空調器的供水問題,本實用新型還設置了一種儲水箱供水系統,儲水箱供水系統由兩個儲水箱通過管道組合而成,其作用使水在高層樓房中循環時仍無水位差。儲水箱內設有導流板,使水均勻循環。以溫控器、電磁閥、繼電器構成兩個儲水箱自動轉換供水系統。儲水箱中水的來源是通過管道與廢礦井或人工挖掘的地下水池相通。
采用上述結構后,其有益效果是,節約能源,而且不會造成地下水的污染和浪費,由于地下水溫有冬暖夏涼的特性,還可以利用這種空調儲藏食品、蔬菜和水果,是人們理想的高效節能的儲藏設備和空調設備。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圖中1.取水井,2.接頭,3.接頭,4.回水井,5.地下含水層,6.出水管,7.接頭,8.進水管,9.接頭,10.閥門,11.注水口,12.水泵總成,13.單向閥,14.冷凝器,15.電線,16.風扇,17.裝配箱,18.電源插頭,19.供水管,20.隔熱套管,21.回水管,22.隔熱套管,23.接頭,24.接頭,25.電磁閥,26.接頭,27.電磁閥,28.溫控器,29.儲水箱,30.導流板,31.電磁閥,32.接頭,33.電磁閥,34.接頭,35.接頭,36.電線,37.繼電器,38.常閉觸點,39.常開觸點,40.常閉觸點,41.常開觸點,42.繼電器,43.接頭,44.接頭,45.電磁閥,46.接頭,47.電磁閥,48.導流板,49.儲水箱,50.溫控器,51.電磁閥,52.電磁閥,53.接頭,54.接頭,55.接頭,56.穩壓電源,57.穩壓電源插頭,58.接頭,59.閥門,60.接頭,61.閥門,62.閥門,63.閥門,64.樓頂儲水箱,65.注水口,66.排氣孔,67.溫控器。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無水位差節能型水溫空調器的第一個具體
具體實施方式
圖1所示一種無水位差節能型水溫空調器,適宜在循環系統中水最高點與地下水面的高度差小于10米的環境中安裝;在地下含水層5設取水井1和回水井4,取水井1上設接頭2,回水井4上設接頭3。
圖2所示一種無水位差節能型水溫空調器,設冷凝器14,冷凝器14上設進水管8和出水管6,進水管8上設接頭9、閥門10、注水口11、排氣孔66、水泵總成12、單向閥13,出水管6上設接頭7,設風扇16、溫控器67、電線15、電源插頭18和裝配箱17。
圖3所示一種無水位差節能型水溫空調器,設儲水箱29,儲水箱29上設導流板30、電磁閥25、接頭26、電磁閥27、溫控器28、電磁閥31、接頭32、電磁閥33、接頭34、接頭35、繼電器37、常閉觸點38、常開觸點39,設儲水箱49,儲水箱49上設導流板48、繼電器42、常閉觸點40、常開觸點41、接頭43、接頭44、電磁閥45、接頭46、電磁閥47、溫控器50、電磁閥51、電磁閥52、接頭53、接頭54、接頭55,設穩壓電源56、電線36、穩壓電源插頭57。將上述電器元件用電線36聯接,構成儲水箱29與儲水箱49的自動轉換供水電路。
圖4所示一種無水位差節能型水溫空調器,設供水管19,供水管19上設隔熱套管20,設回水管21,回水管21上設隔熱套管22。將供水管19一端接在取水井1的接頭2上,另一端接在冷凝器14的進水管8的接頭9上,將回水管21一端接到回水井4的接頭3上,另一端接到冷凝器14的出水管6的接頭7上,通過上述連接,構成封閉式水溫空調器的水循環系統。
圖5所示一種無水位差節能型水溫空調器,為了解決多層樓房水溫空調器的供水問題,設置儲水箱29和儲水箱49,儲水箱29和儲水箱49上的接頭35與供水管19連接,接頭43與回水管21連接,供水管19上設接頭60、閥門61、閥門62、閥門63、樓頂儲水箱64、注水口65、備用接頭和閥門;回水管21上設接頭58、閥門59、備用接頭和閥門。樓頂儲水箱64與供水管19連接,其作用是當水溫空調系統安裝完畢后由樓頂儲水箱64向供水管19內注水,避免水溫空調初次啟動時的無水空運行,當第一次向供水管19內注滿水之后,樓頂儲水箱64即關閉不用。由自動控制轉換供水電路,構成儲水箱29和儲水箱49輪流向空調供水的系統。初始狀況下,溫控器28、溫控器50是閉合的,當電源插頭57插上電源后,繼電器37的常閉觸點38打開,常開觸點39閉合,穩壓電源56的電壓通過溫控器28、經常閉觸點40和已閉合的常開觸點39,加到儲水箱29的電磁閥31、電磁閥33和儲水箱49的電磁閥51、電磁閥52上,使上述電磁閥同時開啟;由儲水箱29通過供水管19、冷凝器14、回水管21構成封閉式循環供水,使各工作環節中的水無水位差循環,實現節能。另儲水箱49與地下大水池循環,同時也在無水位差的環境下工作,水泵的耗能也很小。儲水箱29的水溫由于空調器的工作運行會逐漸升高,當達到一定溫度值時,溫控器28自動斷開使電磁閥31、電磁閥33、電磁閥51、電磁閥52迅速關閉,儲水箱29停止供水;在溫控器28自動斷開的同時,被繼電器37吸合斷開的常閉觸點恢復38閉合,繼電器42通電工作;常閉觸點40打開,常開觸點41閉合,穩壓電源56的電壓通過儲水箱49的溫控器50經已閉合的常開觸點41加到儲水箱49的電磁閥45、電磁閥47和儲水箱29的電磁閥25、電磁閥27上迅速將上述電磁閥打開,瞬間由儲水箱29供水轉換到儲水箱49供水,兩水箱的循環過程對換過來,當儲水箱49的水溫由于空調器的運行達到某一值時,溫控器50斷開,電磁閥45、電磁閥47、電磁閥25、電磁閥27關閉,同時繼電器42脫開電源,被繼電器42打開的常閉觸點40復位閉合,使繼電器37通電工作,迅速打開電磁閥31、電磁閥33和電磁閥51、電磁閥52,又使儲水箱29瞬間轉換供水,如此往復,達到儲水箱29與儲水箱49輪流轉換、循環不間斷供給空調器地下水源,而工作水泵又無水位差造成的壓力從而達到節能的目的。
權利要求1.一種無水位差節能型水溫空調器,由取水井、回水井、儲水箱、自動轉換供水電路、供水管、回水管、水泵總成、單向閥、冷凝器和風扇組合而成,其特征在于在地下含水層(5)設取水井(1)與回水井(4),取水井(1)與回水井(4)井底相通,井上設接頭(2)與接頭(3);設冷凝器(14),冷凝器(14)上設出水管(6)與進水管(8),出水管(6)上設接頭(7),進水管(8)上設閥門(10)、注水口(11)、水泵總成(12)、單向閥(13)和接頭(9);設裝配箱(17),將冷凝器(14)、風扇(16)、進水管(8)和出水管(6)安裝裝配箱(17)上;設儲水箱(29)與儲水箱(49),儲水箱(29)上設導流板(30)、溫控器(28)、電磁閥(25)、電磁閥(27)、電磁閥(31)和電磁閥(33);儲水箱(49)上設導流板(48)、溫控器(50)、電磁閥(45)、電磁閥(47)、電磁閥(51)和電磁閥(52),儲水箱(29)與儲水箱(49)以管道相互連接;設繼電器(37)和繼電器(42),繼電器(37)上設常閉觸點(38)和常開觸點(39);繼電器(42)上設常閉觸點(40)和常開觸點(41),以電線(36)將繼電器(37)、繼電器(42)、溫控器(28)、溫控器(50)、電磁閥(25)、電磁閥(27)、電磁閥(31)、電磁閥(33)、電磁閥(45)、電磁閥(47)、電磁閥(51)和電磁閥(52)相互聯接,構成儲水箱(29)和儲水箱(49)的自動轉換供水電路。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由取水井、回水井、儲水箱以及自動轉換供水電路和冷凝器、水泵總成、風扇、供水管、回水管組合而成的一種無水位差節能型水溫空調器,設取水井(1)和回水井(4),取水井(1)與回水井(4)井底相通,由供水管、冷凝器、回水管構成封閉式井水循環系統,采用這種結構不僅杜絕了地下水的浪費和污染,而且還大大降低了水泵總成的用電功率,節省了電能。為了使多層樓房也能使用上這種水溫空調器,還設置了儲水箱(29)和儲水箱(49)。由控制電路構成自動轉換供水系統,使居樓用戶也能享受到水溫空調器的舒適。
文檔編號F24J3/00GK2708150SQ200420076028
公開日2005年7月6日 申請日期2004年7月21日 優先權日2004年7月21日
發明者張海生 申請人:張海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