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以兩段式施力點火的燃氣開關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燃氣開關,特別是涉及一種以兩段式施力點火的燃氣開關。
背景技術:
如圖1所示,現有一種燃氣開關包含有一本體1、一沿一第一軸線L1軸設在該本體1內部的閉子2、一可沿第一軸線L1產生位移地軸設在該閉子2一軸孔201中的閉子桿3、一可驅動該閉子桿3的操作桿4、一沿一第二軸線L2且與閉子桿3垂直設置的推桿5及一受該推桿5所驅動的電磁閥6。該本體1具有一可容設閉子2的閉子孔101、一與閉子孔101垂直相交且可供裝設推桿5的滑孔102、一可容設電磁閥6的側座103、一設于側座103與滑孔102之間的閥孔104。該電磁閥6具有一彈簧601、一受彈簧601彈力作用可封閉在閥孔104上的閥片602及一能因受熱產生熱起電力進而吸磁的熱電偶603。當閉子桿3受操作桿4掣動而沿第一軸線L1產生位移時,就可掣動該推桿5沿第二軸線L2產生位移,且可推動該電磁閥6的閥片602,而使燃氣可經由閥孔104順利流入本體1內部,且該操作桿4上設有一壓板401可供下壓觸控一點火裝置7。
雖然,這種燃氣開關可達到預期的使用目的,但是在操作、使用時常會產生點火失敗,也就是說,閥片602并未被推桿5推至一吸磁位置且未吸著時,雖然燃氣已經由閥孔104流至本體1內部且燃氣爐具也已順利引燃火焰,但是因為操作者隨即松釋對操作桿4的施力,閥片602也受到彈簧601的彈力作用而再將閥孔104封閉,則會導致燃氣被阻斷且無法繼續順利輸入本體1內部而造成點火失敗,操作者必須一再地操作,不但使用上較為麻煩且點火的不確定性也較大。
造成點火失敗的原因,除了操作不當(施力太小)外,也會因為閉子2、閉子桿3、推桿5、滑孔102等部件在制造時產生公差或組立后的累積公差,而導致閉子桿3推動推桿5后,推桿5無法準確到位,且無法驅動電磁閥6的閥片602到達吸磁位置。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以兩段式施力點火的燃氣開關,不需要設置閉子桿,且以兩段式施力操作一操作桿而間接驅動一電磁閥的閥片確實到位后,燃氣才可順利引入一本體內部且順利點火,使點火的操作較為方便、確實。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以兩段式施力點火的燃氣開關,包含一本體、一軸設在該本體中的閉子、一可轉動及沿軸線位移并連動閉子的操作桿、一受操作桿驅動可朝一第一方向位移的壓板、一套設在本體與壓板之間的第一彈簧、一裝設在本體一側的控氣裝置及一受該壓板觸控的點火裝置,其特征在于該本體,具有一頂面及一由該頂面凹設且圍繞一軸線的閉子孔、一與該閉子孔相貫通的入氣孔、數個對應該入氣孔且貫通至該閉子孔的導氣孔;該壓板,具有一套設在該操作桿上的套孔部、一設于該套孔部一側的抵靠部及一與該抵靠部呈相反設置的壓制部;其復歸彈力會使壓板朝相反于第一方向的一第二方向產生位移的第一彈簧,該第一彈簧具有一第一彈性系數值K1;該控氣裝置,是對應該壓板的壓制部而裝設在該本體一側,并具有一固設在該本體一側的側座體、一裝設在該側座體上的掣動單元、一提供掣動單元彈抵于壓板上的回復單元、一對應該掣動單元而裝設在該側座體內部的電磁閥及一提供該電磁閥的一閥片彈抵在閥孔上的第四彈簧,該掣動單元具有一伸設至該側座體外部的掣動端部、一設置在側座體內部且受該掣動端部連動推動電磁閥的閥片脫離閥孔的推動端部,且該回復單元具有的彈性系數值K小于該第一彈簧的第一彈性系數值K1,而第四彈簧具有第四彈性系數值K4,且第四彈性系數值K4與該彈性系數值K的總和又大于第一彈性系數值K1;該點火裝置,是對應該壓板的壓制部而裝設在該控氣裝置的一側,并具有一受壓制部觸控的觸壓部。
所述的以兩段式施力點火的燃氣開關,其特征在于該控氣裝置的側座體具有一供電磁閥容設且引入燃氣的第一容室、一與該本體的入氣孔相通的第二容室及一介于該第一、二容室之間且供電磁閥的閥片封閉的閥孔,該掣動單元具有一軸銷及一受該軸銷連動的旋臂,且該軸銷具有伸設在側座體外部的掣動端部及一伸設在第二容室中的內側端部,該旋臂具有一樞設在該側座體上的軸樞部、一設于該軸樞部一側且抵止在內側端部上的壓掣部及與該壓掣部呈相反設置且伸入閥孔而推掣閥片的推動端部,該回復單元具有一提供軸銷的掣動端部抵止于壓板上的第二彈簧及一提供旋臂的壓掣部彈抵于軸銷上的第三彈簧。
所述的以兩段式施力點火的燃氣開關,其特征在于更包含有一設置在本體頂面上方的頂蓋,該頂蓋具有一與頂面相對的底面、一供操作桿軸設的圓孔及一凸設在該底面上的擋塊,該擋塊對應于閉子的歸零位置;該操作桿具有一旋板,該旋板介于該頂蓋與壓板之間,并具有一沿徑向凸設在周緣上且對應于該擋塊的凸出部,該擋塊的高度等于軸銷朝第一方向位移且驅動旋板推開閥片到位吸磁的位移量。
使用時,施力操作該操作桿沿軸線且朝第一方向產生位移,其施力足以抵抗該回復單元加上第四彈簧的總回釋彈力時,可驅動電磁閥的閥片確實到位吸磁,促使燃氣順利流入本體內部,以達到確實點火目的。
下面通過最佳實施例及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以兩段式施力點火的燃氣開關進行詳細說明,附圖中圖1是現有一種燃氣開關的組合剖面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一較佳實施例的組合剖面圖;圖3是沿圖2中的直線3-3所取的剖視示意圖;圖4是沿圖2中的直線4-4所取的剖視示意圖;圖5是沿圖2中的直線5-5所取的剖視示意圖6是沿圖2中的直線6-6所取的剖視示意圖;圖7是本實用新型上述較佳實施例的操作圖,說明一壓板下移1mm的狀態;圖8是本實用新型上述較佳實施例的操作簡單示意圖,說明施力不足且只能克服第一彈簧的彈力而無法順利推動電磁閥的狀態;圖9是本實用新型上述較佳實施例的動作示意圖,說明一軸銷受壓板壓制而下移且驅動一旋臂轉動的狀態;圖10是本實用新型上述較佳實施例的另一操作圖,說明該壓板下移2.5mm的狀態;圖11是本實用新型上述較佳實施例的另一操作簡單示意圖,說明施力足夠且可克服回復彈簧加上第四彈簧的總回釋彈力時就可順利推動電磁閥的狀態;圖12是本實用新型上述較佳實施例的又一動作示意圖,說明軸銷受壓板壓制而下移且使旋臂驅動一電磁閥的閥片到位吸磁的狀態;圖13是本實用新型上述較佳實施例的操作示意圖,說明一閉子轉動九十度的狀態;圖14是本實用新型上述較佳實施例的另一操作示意圖,說明該閉子轉動至介于一百五十二度至一百八十度之間的狀態。
具體實施方式如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以兩段式施力點火的燃氣開關的較佳實施例,包含有一本體10、一軸設在該本體10內部的閉子20、一裝設在該本體10上方的頂蓋30、一可連動該閉子20的操作桿40、一可受該操作桿40驅動的壓板50、一套設在閉子20與壓板50之間的第一彈簧60、一裝設在本體10一側的控氣裝置70及一點火裝置80。
配合參閱圖2、圖3、圖4、圖5,該本體10具有一頂面11、一由該頂面11凹設且貫穿二側面的長槽12、一凹設在該長槽12一槽底面121且圍繞一主軸線L而呈錐狀的閉子孔13、一與該主軸線L垂直相交且與該閉子孔13相貫通的入氣孔14、對應該入氣孔14且貫通至該閉子孔13的一外、內環導氣孔15、15’及一設于該本體10底部且可輸入燃氣的送氣孔16。該槽底面121凸設有一朝頂面11延伸的限位塊17,該限位塊17頂部與頂面11之間產生一間距h(本實施例為1.5mm)。
參閱圖2、圖5,該閉子20是制成截圓錐桿狀,且可轉動地軸設在該本體10的閉子孔13中,具有一對應于槽底面121的操作端部21、一與該操作端部21呈相反設置的控制端部22及數設置在該控制端部22上且與該入氣孔14及外、內環導氣孔15、15’適時相導通的引氣孔23。
參閱圖2、圖3、圖4,該頂蓋30是固設在該本體10的頂面11上,并具有一與頂面11相對的底面31、一對應該閉子20且圍繞該主軸線L所產生的圓孔32及一凸設在該底面31上的擋塊33。該擋塊33恰對應于閉子20的歸零位置(也就是引氣孔23都未與該入氣孔14相對的狀態),且與限位塊17間隔90度,并呈三角塊狀且具有一與底面31呈垂直相交的垂直面331及一朝逆時針方向設置在該垂直面331一側的導引斜面332。
參閱圖2、圖3,該操作桿40是可轉動地及沿主軸線L產生位移地軸設在該頂蓋30的圓孔32中,并具有一可隨該操作桿40轉動的旋板41,該旋板41位于頂蓋30下方且對應于該擋塊33及該間距h,并具有一沿徑向凸設在周緣上的凸出部411。
參閱圖2、圖3,該壓板50是制成長板狀,且嵌套在該長槽12中,受該操作桿40驅動可沿主軸線L朝一第一方向I位移,并具有一套設在該操作桿40上的套孔部51、一設于該套孔部51一側且對應于該擋塊33的抵靠部52及一與該抵靠部52呈相反設置的壓制部53。
參閱圖2,該第一彈簧60是以壓縮彈簧為例,且套設在閉子20一肩部與壓板50之間,其彈力可使壓板50朝相反于第一方向I的一第二方向II產生位移,并具有一第一彈性系數值K1。
參閱圖2、圖6,該控氣裝置70是對應該壓板50的壓制部53而裝設在該本體10一側,并具有一固設在該本體10一側的側座體71、一可受壓板50壓制且沿第一方向I在側座體71中產生位移的軸銷72、一可使軸銷72朝第二方向II回移的第二彈簧73、一樞設在該側座體71內部且可受該軸銷72推掣的旋臂74、一可使旋臂74推掣軸銷72朝第二方向II位移的第三彈簧75、一裝設在該側座體71內部且可受該旋臂74驅動的電磁閥76及一可提供電磁閥76的一閥片761回復原位的第四彈簧77,該軸銷72與旋臂74可構成一掣動單元。而具有一第二彈性系數值K2的該第二彈簧73與具有一第三彈性系數值K3的第三彈簧75構成一提供軸銷72及旋臂74受壓板50作用后產生回復的回復單元,該回復單元則具有一彈性系數值K(K=K2+K3),且該回復單元的彈性系數值K小于第一彈簧60的第一彈性系數值K1,而第四彈簧77也具有一第四彈性系數值K4,且第四彈性系數值K4與該彈性系數值K的總和又大于第一彈性系數值K1。
該側座體71具有一可供容設電磁閥76且可引入燃氣的第一容室711、一可容設旋臂74的第二容室712、一介于該第一、二容室711、712之間的閥孔713、一凹設在頂部且可容設第二彈簧73及軸銷72的階級狀沉孔714及一螺設在沉孔714開口以使軸銷72獲得限位的螺帽715,且該第一容室711與送氣孔16相通,而第二容室712可與該本體10的入氣孔14相通。
該軸銷72具有一伸設在側座體71外部的掣動端部721及一伸設在第二容室712中的內側端部722,且可沿一次軸線L’產生位移。
該旋臂74概呈錨狀,并具有一軸樞部741、一設于該軸樞部741一側且抵止在內側端部722上的壓掣部742及一與該壓掣部742呈相反設置且可伸入閥孔713的推動端部743。
該電磁閥76的閥片761受第四彈簧77的彈力作用,在正常狀態時是將閥孔713封閉。
該點火裝置80是對應該壓板50的壓制部53而裝設在該控氣裝置70一側,并具有一可受壓制部53觸控的觸壓部81。
如圖2、圖5及圖6所示,當燃氣開關未操作時,利用第三彈簧75與第二彈簧73的彈力作用,以及旋臂74對軸銷72的頂推作用,該軸銷72會位在一最高位置,且使壓板50被頂升,而旋板41則貼觸在頂蓋30的底面31。此時,該電磁閥76的閥片761也受第四彈簧77的彈力作用而封閉閥孔713上,所以燃氣不會經由閥孔713進入第二容室712。同時,該閉子20是位在零度的狀態,也就是說,外、內環導氣孔15、15’均未與入氣孔14相對。
如圖7、圖8、圖9所示,當操作者對該操作桿40作第一段施力P1,且使操作桿40沿第一方向I下移約1mm時,旋板41也會將壓板50下壓1mm,且使得軸銷72沿第一方向I位移并掣動該旋臂74產生轉動,且使推動端部743趨近閥片761,雖然第一段施力P1能抵抗第一彈簧60回釋的彈力F1,以及可以克服回復單元回彈抵止在壓板50上的彈力F2,(因為K1>K2+K3,所以F1>F2),但是第一段施力P1卻無法抵抗回復單元加上第四彈簧77的總回釋彈力F3,所以無法推動閥片761,且閥片761仍然封閉在閥孔713上,燃氣也不會進入第二容室712。此時,操作者可以明顯察覺自己的施力不足,也因該旋板41的凸出部411受到擋塊33的阻擋,所以操作者并無法轉動該操作桿40,且該閉子20仍然如圖5所示,是位在零度的狀態。
再如圖10、圖11、圖12所示,當操作者基于要達到順利開啟燃氣的意念,在上述已明顯察覺自己的施力確實不足時,當然會很自然地再對操作桿40施加一更大的第二段施力P2,且使操作桿40再沿第一方向I下移約1.5mm時(總下移量已至2.5mm),旋板41也會將壓板50再下壓1.5mm,下壓過程中該抵靠部52抵止在槽底面121上而產生一支點,且定義支點至主軸線L的距離為I1,而次軸線L’至支點的距離為I3,則如圖11所示,(第二段施力P2×支點至主軸線L的距離I1)≥[(回復單元加上第四彈簧77的總回釋彈力F3)×次軸線L’至支點的距離I3],也就是,第二段施力P2≥(回復單元加上第四彈簧77的總回釋彈力F3)×(次軸線L’至支點的距離I3)÷(支點至主軸線L的距離為I1)。因此,第二段施力P2會比第一段施力P1大很多,且足以抵抗回復單元加上第四彈簧77的總回釋彈力F3,且操作者有明確的施力感時,才能順利地將閥片761朝第一容室711內部推移,并使閥片761到達吸磁位置且產生吸磁定位,燃氣隨即由第一容室711經由閥孔713而進入第二容室712、本體10的入氣孔14,同時,點火裝置80的觸壓部81也被壓板50所壓制而對爐具產生點火的動作,并會發出噠噠的聲音。此時,若不轉動閉子20且如圖5所示,燃氣仍然不會自該外、內環導氣孔15、15’流出。
因此,操作者若操作不當、施力不足(也就是施力未達到第二段施力P2),則壓板50就無法順利下移并將軸銷72確實壓制,以使旋臂74受驅動而推掣閥片761確實到位,且閉子20也無法被轉動而將燃氣輸送至外、內環導氣孔15、15’中。也就是說,操作者在操作時,明確地施予兩段下壓力道,且聽到點火的噠噠聲,就表示壓板50已下壓至正確位置、閥片761已到達吸磁位置,則就已達到確實點火目的,不但使用上較為容易且點火的確定性也較高。
如上述的狀態,因為旋板41的位置已超越擋塊33的高度且位于擋塊33的下方,所以操作者可順利轉動操作桿40及閉子20。
再如圖13所示,當操作者將操作閉子20朝逆時針方向轉動九十度時,就可使得入氣孔14的燃氣大量地經由大孔徑的引氣孔23而輸送至外、內環導氣孔15、15’,且可在爐具上產生內、外環大火。
此時,可釋放對操作桿40的壓制力量,利用第二彈簧73及第三彈簧75的回釋彈力,旋臂74會將軸銷72朝第二方向II推移,進而對壓板50的壓制部53產生頂升作用,同時,利用第一彈簧60的回釋彈力也會使得抵靠部52向上移升,且使壓板50及旋板41都回復成如圖2的位置。此時,因為電磁閥76的閥片761仍在吸磁位置,所以燃氣繼續送入本體10內部。
如圖14所示,操作者可隨烹煮的需求而調整爐具的火力,且當繼續轉動操作閉子20朝逆時針轉動時,(此時,旋板41的凸出部411恰可自間限位塊17與頂蓋30之間的間距h旋過,圖未示),并在一百五十二度至一百八十度之間時,則只可使少量的燃氣經由閉子20的小孔徑引氣孔23而導入內環導氣孔15’,且可在爐具上產生內環小火。
因此,利用擋塊33的設置,可限制壓板50必須下壓一定行程(2.5mm)且使電磁閥76的閥片761確實到位后,閉子20才可能被轉動而使燃氣順利輸送至本體10內部。再利用限位塊17的設置,可使閉子20轉動在九十度的位置時產生停頓,以獲得最大的燃氣供應量。
當欲關閉燃氣時,只需將操作桿40朝順時針方向轉動,則該旋板41的凸出部411會受到擋塊33的導引斜面332的導引而順利越過擋塊33,且使閉子20可達到歸零狀態。
再者,本實用新型的控氣裝置70整體設置在本體10外部,且內部的軸孔配合處少,構件制造完成后的公差,以及組配后的累積公差較小,所以旋臂74的推動端部743可對閥片761產生確實的推掣到位。
歸納上述,本實用新型以兩段式施力點火的燃氣開關,是在閥片已到達吸磁位置時才會在爐具上點火,在操作上較為方便、確實,確實能達到本實用新型的目的。
權利要求1.一種以兩段式施力點火的燃氣開關,包含一本體、一軸設在該本體中的閉子、一可轉動及沿軸線位移并連動閉子的操作桿、一受操作桿驅動可朝一第一方向位移的壓板、一套設在本體與壓板之間的第一彈簧、一裝設在本體一側的控氣裝置及一受該壓板觸控的點火裝置,其特征在于該本體,具有一頂面及一由該頂面凹設且圍繞一軸線的閉子孔、一與該閉子孔相貫通的入氣孔、數個對應該入氣孔且貫通至該閉子孔的導氣孔;該壓板,具有一套設在該操作桿上的套孔部、一設于該套孔部一側的抵靠部及一與該抵靠部呈相反設置的壓制部;其復歸彈力會使壓板朝相反于第一方向的一第二方向產生位移的第一彈簧,該第一彈簧具有一第一彈性系數值K1;該控氣裝置,是對應該壓板的壓制部而裝設在該本體一側,并具有一固設在該本體一側的側座體、一裝設在該側座體上的掣動單元、一提供掣動單元彈抵于壓板上的回復單元、一對應該掣動單元而裝設在該側座體內部的電磁閥及一提供該電磁閥的一閥片彈抵在閥孔上的第四彈簧,該掣動單元具有一伸設至該側座體外部的掣動端部、一設置在側座體內部且受該掣動端部連動推動電磁閥的閥片脫離閥孔的推動端部,且該回復單元具有的彈性系數值K小于該第一彈簧的第一彈性系數值K1,而第四彈簧具有第四彈性系數值K4,且第四彈性系數值K4與該彈性系數值K的總和又大于第一彈性系數值K1;該點火裝置,是對應該壓板的壓制部而裝設在該控氣裝置的一側,并具有一受壓制部觸控的觸壓部。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以兩段式施力點火的燃氣開關,其特征在于該控氣裝置的側座體具有一供電磁閥容設且引入燃氣的第一容室、一與該本體的入氣孔相通的第二容室及一介于該第一、二容室之間且供電磁閥的閥片封閉的閥孔,該掣動單元具有一軸銷及一受該軸銷連動的旋臂,且該軸銷具有伸設在側座體外部的掣動端部及一伸設在第二容室中的內側端部,該旋臂具有一樞設在該側座體上的軸樞部、一設于該軸樞部一側且抵止在內側端部上的壓掣部及與該壓掣部呈相反設置且伸入閥孔而推掣閥片的推動端部,該回復單元具有一提供軸銷的掣動端部抵止于壓板上的第二彈簧及一提供旋臂的壓掣部彈抵于軸銷上的第三彈簧。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以兩段式施力點火的燃氣開關,其特征在于更包含有一設置在本體頂面上方的頂蓋,該頂蓋具有一與頂面相對的底面、一供操作桿軸設的圓孔及一凸設在該底面上的擋塊,該擋塊對應于閉子的歸零位置;該操作桿具有一旋板,該旋板介于該頂蓋與壓板之間,并具有一沿徑向凸設在周緣上且對應于該擋塊的凸出部,該擋塊的高度等于軸銷朝第一方向位移且驅動旋板推開閥片到位吸磁的位移量。
專利摘要一種以兩段式施力點火的燃氣開關,包含一本體、一軸設在該本體中的閉子、一連動閉子的操作桿、一受操作桿驅動的壓板、一套設在本體與壓板之間的第一彈簧、一裝設在本體一側的控氣裝置及一受該壓板所觸控的點火裝置。借此,當以兩段式施力操作該操作桿時,就可連動壓板下移、推動一旋臂轉動及驅動一電磁閥到達吸磁位置,而使得燃氣順利流入本體內部,以順利點火。
文檔編號F24C3/10GK2703206SQ20042004892
公開日2005年6月1日 申請日期2004年4月27日 優先權日2004年4月27日
發明者林武弘 申請人:豪山國際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