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臥式組合熱風爐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組合熱風爐結構的改進。
背景技術:
已有用于礦井取暖及糧食烘干的大型熱風爐,其燃燒器(供熱源)與換熱器是各自獨立存在的,燃燒器需通過煙管與換熱器相連通,由于燃燒器與換熱器是分開擺放的,不但占地面積大,熱損失也較多。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研制一種臥式組合熱風爐,它具有結構合理,占地面積小,熱損失小,便于安裝和維修的特點。本實用新型由燃燒器1和組合換熱器2組成,組合換熱器2固定在燃燒器1的上部;燃燒器1內前部燃燒室13的上端固定有上拱11,燃燒器1內的后部設有煙道12,組合換熱器2由一號換熱器23、二號換熱器25、三號換熱器27、四號換熱器29和殼體30組成,一號換熱器23的右端與二號換熱器25的左端固定連接,二號換熱器25的右端與三號換熱器27的左端固定連接,三號換熱器27的右端與四號換熱器29的左端固定連接,一號換熱器的左端是冷風入口21,四號換熱器29的右端是熱風出口31,三號換熱器27和四號換熱器29的上端與殼體30之間隔成第一煙室28,一號換熱器23和二號換熱器25的上端與殼體30之間隔成第二煙室24,二號換熱器25和三號換熱器27的下端與燃燒器1內的上拱11的上端之間隔成第三煙室26,一號換熱器23的下端一側是出煙口22,四號換熱器29的下端與燃燒器1的煙道12相連通。本實用新型的煙氣走向為燃燒器1中的燃燒室13→煙道12→組合換熱器2中的四號換熱器29→第一煙室28→三號換熱器27→第三煙室26→二號換熱器25→第三煙室24→一號換熱器23→出煙口22。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緊湊,占地面積小,熱效率高,便于安裝和維修的優點,特別是它可為用戶減少鍋爐房的建筑面積,節省了用戶的基建費用,提高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施方式由燃燒器1和組合換熱器2組成,組合換熱器2固定在燃燒器1的上部;燃燒器1內前部燃燒室13的上端固定有上拱11,燃燒器1內的后部設有煙道12,組合換熱器2由一號換熱器23、二號換熱器25、三號換熱器27、四號換熱器29和殼體30組成,一號換熱器23的右端與二號換熱器25的左端固定連接,二號換熱器25的右端與三號換熱器27的左端固定連接,三號換熱器27的右端與四號換熱器29的左端固定連接,一號換熱器的左端是冷風入口21,四號換熱器29的右端是熱風出口31,三號換熱器27和四號換熱器29的上端與殼體30之間隔成第一煙室28,一號換熱器23和二號換熱器25的上端與殼體30之間隔成第二煙室24,二號換熱器25和三號換熱器27的下端與燃燒器1內的上拱11的上端之間隔成第三煙室26,一號換熱器23的下端一側是出煙口22,四號換熱器29的下端與燃燒器1的煙道12相連通。
權利要求1.臥式組合熱風爐,它由燃燒器(1)和組合換熱器(2)組成,組合換熱器(2)固定在燃燒器(1)的上部;其特征在于燃燒器(1)內前部燃燒室(13)的上端固定有上拱(11),燃燒器(1)內的后部設有煙道(12),組合換熱器(2)由一號換熱器(23)、二號換熱器(25)、三號換熱器(27)、四號換熱器(29)和殼體(30)組成,一號換熱器(23)的右端與二號換熱器(25)的左端固定連接,二號換熱器(25)的右端與三號換熱器(27)的左端固定連接,三號換熱器(27)的右端與四號換熱器(29)的左端固定連接,一號換熱器的左端是冷風入口(21),四號換熱器(29)的右端是熱風出口(31),三號換熱器(27)和四號換熱器(29)的上端與殼體(30)之間隔成第一煙室(28),一號換熱器(23)和二號換熱器(25)的上端與殼體(30)之間隔成第二煙室(24),二號換熱器(25)和三號換熱器(27)的下端與燃燒器(1)內的上拱(11)的上端之間隔成第三煙室(26),一號換熱器(23)的下端一側是出煙口(22),四號換熱器(29)的下端與燃燒器(1)的煙道(12)相連通。
專利摘要臥式組合熱風爐,它涉及組合熱風爐結構的改進。本實用新型一號換熱器的左端是冷風入口(21),四號換熱器(29)的右端是熱風出口(31),三號換熱器(27)和四號換熱器(29)的上端與殼體(30)之間隔成第一煙室(28),一號換熱器(23)和二號換熱器(25)的上端與殼體(30)之間隔成第二煙室(24),二號換熱器(25)和三號換熱器(27)的下端與燃燒器(1)內的上拱(11)的上端之間隔成第三煙室(26),一號換熱器(23)的下端一側是出煙口(22),四號換熱器(29)的下端與燃燒器(1)的煙道(12)相連通。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緊湊,占地面積小,熱效率高,便于安裝和維修的優點,特別是它可為用戶減少鍋爐房的建筑面積,節省了用戶的基建費用,提高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文檔編號F24H3/06GK2656887SQ20032011159
公開日2004年11月17日 申請日期2003年11月19日 優先權日2003年11月19日
發明者李蘭廷, 惠存 申請人:李蘭廷